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3)
2023(7387)
2022(6232)
2021(5779)
2020(4635)
2019(10108)
2018(9658)
2017(18605)
2016(10139)
2015(10896)
2014(10881)
2013(10395)
2012(9824)
2011(8850)
2010(9143)
2009(8373)
2008(8263)
2007(7360)
2006(6909)
2005(6356)
作者
(28134)
(23677)
(23336)
(22688)
(15247)
(11200)
(10592)
(8959)
(8932)
(8607)
(8102)
(7922)
(7823)
(7665)
(7497)
(7472)
(7103)
(6889)
(6882)
(6795)
(5827)
(5803)
(5740)
(5478)
(5304)
(5296)
(5276)
(5144)
(4770)
(4639)
学科
(40880)
经济(40842)
管理(34461)
(33334)
(27557)
企业(27557)
方法(14172)
(13416)
技术(12984)
数学(12318)
数学方法(12115)
中国(11731)
(11205)
地方(10923)
业经(9457)
(9279)
(9101)
农业(8555)
(7786)
贸易(7780)
(7535)
(7445)
环境(7410)
技术管理(7139)
及其(6731)
(6438)
财务(6418)
财务管理(6401)
(6362)
(6349)
机构
学院(143485)
大学(140532)
(60853)
经济(59441)
管理(56074)
研究(51250)
理学(47761)
理学院(47207)
管理学(46500)
管理学院(46213)
中国(38470)
(29837)
科学(29605)
(28977)
(25073)
中心(23606)
(23468)
研究所(22417)
财经(22050)
(21143)
(20050)
(19994)
师范(19911)
(19251)
业大(18747)
北京(18621)
(18309)
经济学(17927)
技术(16368)
农业(16241)
基金
项目(94507)
科学(76312)
研究(71874)
基金(68983)
(59718)
国家(59256)
科学基金(51588)
社会(46716)
社会科(44477)
社会科学(44465)
(37036)
基金项目(36011)
教育(33003)
自然(32364)
自然科(31623)
自然科学(31618)
(31192)
自然科学基金(31032)
编号(28920)
资助(27258)
成果(23676)
重点(21586)
(21290)
课题(21123)
(21033)
(20545)
国家社会(19500)
创新(19296)
(18380)
教育部(18370)
期刊
(71555)
经济(71555)
研究(45665)
中国(31146)
管理(22309)
(21478)
(19715)
科学(19350)
学报(17743)
教育(17564)
技术(15607)
(15118)
金融(15118)
大学(14064)
农业(13550)
学学(13247)
业经(11204)
经济研究(11134)
财经(10664)
(9264)
问题(8898)
技术经济(8668)
科技(7933)
(7841)
(7752)
论坛(7752)
现代(7468)
(7068)
国际(6834)
(6459)
共检索到223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隋玉亭  徐樑  
"三调"承担着为当前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支撑的重要职责。相比于"二调","三调"在调查精细度、内容丰富性、成果准确性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为自然资源权属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基础。在"三调"的基础支撑下,针对当前国土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未来国土空间治理将呈现4个导向:底线思维的国土空间治理导向、精细化的自然资源管理导向、节约集约化的土地资源利用导向、一体化的城乡土地市场发展导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福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决定宏观税负的客观因素,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透视了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宏观税负偏重的结论。并通过对导致中国宏观税负偏重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通过结构性的税制改革降低中国宏观税负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舟  
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推动了美国迅速由农业国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国过渡。随着制造业生产的迅速增长,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日渐突出,它迫切要求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于是美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干涉对外贸易。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政府为了推动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国际贸易形势和本国的贸易状况,制订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贸易政策,这集中体现在美国各个时期的主要贸易法案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涛  史培军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论文旨在通过回顾1980年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土地政策改革过程,分析中国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从土地产权制度和地租、地价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政策改革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工具变量法对政策变化进行量化,并将其与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土地政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和0.879。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土地总面积大,人均量小我国国土总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只占世界人均数的29%,是澳大利亚人均土地的1.8%,加拿大的2.4%,俄罗斯的7.0%,美国的21%。●山地多平原少土地面积中,山地、高原和丘陵占69%,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莉  
本文用理论推理及实例证明的方法,结合新的风险准则,阐释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与实质,比较了审计风险及风险导向审计的联系与区别,得出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属,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指的是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东  徐志国  王军威  
目前,我国信用卡套现问题较突出。套现的主要途径是持卡人在关系商户或套现中介的POS机上刷卡套现。信用卡套现使得套现者、发卡行、收单机构等各市场主体承受着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法律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阻碍了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其直接原因是发卡行之间、收单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信用卡发卡市场和银行卡收单业务市场的混乱。对此,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监管,严格界定收单机构的责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如平  张树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晓波  许晓帆  
文章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方法分析了股票市场在低迷时期和膨胀时期对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资产价格,在资产价格低迷阶段,用利率调节具有相对持久和明显的作用,金融机构贷款也在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资产价格膨胀阶段,利率可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微调作用,控制货币供应量可对价格泡沫的控制起到即时效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帅  
作为指导日本对外援助的法律文件,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大纲》于1992年出台,2003年首次修订。为了适应近十余年来国际发展合作格局的多元化趋势,同时也是为了迎合日本当前以及今后力争谋求的"正常国家"地位的战略重点,2014年日本政府开始新一轮的《官方发展援助大纲》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莉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货币政策从紧的基调,但是2008年货币政策在紧缩时机和力度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基于2007年货币政策的实践,2008年宏观调控思路可能会发生微调,其他调控政策的运用力度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目标范围;其次,2007年货币政策在工具运用上的力度和频度为历史罕见,2008年货币政策在工具上尚存的空间将决定其执行紧缩政策的方式和能力;再次,次贷危机下的美国经济走势存在较大的变数,我国货币政策受此影响在紧缩节奏上可能会出现变化。本文将结合上述三个角度的分析,得出2008年货币政策在全年从紧的基调下,下半年将出现紧缩节奏拐点的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解群  房剑森  石芳华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走向"合作"有利于东西部高校共同发展,是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进入深入推动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东西部高校对口合作的因素,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积极构建促进东西部高校合作共赢的政策环境,以推动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成功走向对口"合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玉春  
新高考政策旨在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实现高考政策从选拔到兼顾育人的价值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复杂实施系统中,"选科走班"在高中学校的实践中表现为"选科容易走班难"、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参考、部分省份放缓执行新高考政策的节奏。从高考政策变化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政策影响利弊各有:其中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执行效果亦受限于政策执行决策空间和专业模式;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取得突破,"专业+学校"招生模式给予高校专业化的空间;高中教师短期内工作难度、强度增大,但其专业发展将长远受益;高中学生成为新高考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新高考政策需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决策权限、明晰分权合作共治框架;教育治理须尊重科学规律,纵向上健全国家公共教育决策机制;引入教育政策执行评价,逐步确立公共教育政策的决策与执行评价的平衡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协同社会治理的机制,引导民众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教育治理;顺应新公共管理发展趋势,引导新高考决策体系走向教育善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