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8)
- 2023(10114)
- 2022(8054)
- 2021(7468)
- 2020(5974)
- 2019(13483)
- 2018(13399)
- 2017(25678)
- 2016(14016)
- 2015(15722)
- 2014(15665)
- 2013(14720)
- 2012(13655)
- 2011(12332)
- 2010(12840)
- 2009(11884)
- 2008(11974)
- 2007(11010)
- 2006(10283)
- 2005(9632)
- 学科
- 济(54440)
- 经济(54364)
- 业(41123)
- 管理(39742)
- 企(33787)
- 企业(33787)
- 农(19021)
- 中国(18358)
- 方法(17041)
- 业经(14999)
- 财(13588)
- 数学(13418)
- 数学方法(13135)
- 策(12964)
- 农业(12351)
- 学(12344)
- 地方(12092)
- 制(11990)
- 贸(10942)
- 贸易(10934)
- 易(10658)
- 理论(10448)
- 银(9602)
- 银行(9583)
- 发(9298)
- 行(9229)
- 技术(9060)
- 融(8994)
- 金融(8992)
- 教育(8808)
- 机构
- 大学(202280)
- 学院(201303)
- 济(82026)
- 经济(80171)
- 管理(75569)
- 研究(73692)
- 理学(64037)
- 理学院(63213)
- 管理学(62044)
- 管理学院(61620)
- 中国(54589)
- 京(43568)
- 科学(43510)
- 财(39993)
- 所(36884)
- 研究所(33374)
- 江(32857)
- 中心(32821)
- 农(32159)
- 财经(30843)
- 范(30134)
- 师范(29906)
- 经(28044)
- 北京(27772)
- 业大(26598)
- 院(26504)
- 州(25435)
- 农业(24776)
- 经济学(24695)
- 师范大学(24081)
- 基金
- 项目(128961)
- 科学(103032)
- 研究(97868)
- 基金(93971)
- 家(82519)
- 国家(81430)
- 科学基金(69334)
- 社会(62802)
- 社会科(59260)
- 社会科学(59242)
- 省(49138)
- 基金项目(47989)
- 教育(45293)
- 自然(43219)
- 自然科(42253)
- 自然科学(42238)
- 划(42151)
- 自然科学基金(41536)
- 编号(40541)
- 资助(37642)
- 成果(35732)
- 重点(29387)
- 部(28786)
- 课题(28747)
- 发(28672)
- 创(26622)
- 国家社会(26053)
- 性(25322)
- 教育部(24917)
- 创新(24765)
共检索到318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宝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关键是概念生产。通过努力实现有效概念供给,进而构建出能够理解、解释中国实际和经验的概念体系。基于学术自觉,田野政治学尝试建构了一些具有标识性的创新概念,其中“国家化”便是原创性概念之一。本文从概念建构入手,梳理了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建构的主要脉络。在学术成果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历经了从自发转换到理论自觉,再到超越时空的理论自为阶段。在此过程中,田野政治学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既坚持本土化立场,又凸显概念包容性、开放性及普遍性的建构进路。作为学术努力,田野政治学的概念建构策略,既强化了中国政治学的主体性,又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做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田野政治学 国家化 概念建构 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宝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关键是概念生产。通过努力实现有效概念供给,进而构建出能够理解、解释中国实际和经验的概念体系。基于学术自觉,田野政治学尝试建构了一些具有标识性的创新概念,其中“国家化”便是原创性概念之一。本文从概念建构入手,梳理了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建构的主要脉络。在学术成果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田野政治学的“国家化”概念历经了从自发转换到理论自觉,再到超越时空的理论自为阶段。在此过程中,田野政治学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既坚持本土化立场,又凸显概念包容性、开放性及普遍性的建构进路。作为学术努力,田野政治学的概念建构策略,既强化了中国政治学的主体性,又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做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田野政治学 国家化 概念建构 基本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强调,注重财政的现代国家职能而非传统市场职能。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经济学只研究市场和市场视角下的政府,不研究国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研究从以市场为中心转向以国家为中心,意味着财政学要逐步从经济学主导转变为政治学主导,从市场中的补充性职能转向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职能,从而改变以往经济学视域的财政学"只研究政府、不研究国家"的状况。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内的研究相比,本文强调了财政职能的国家化,并对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提出了设想,即必须摆脱经济学传统下对于市场效率的过度关注,逐步转向新时代对于国家治理政治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道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的大背景下各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引起了广泛讨论,众说纷纭,思想政治学科也是如此,一般认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成为了大多数人广泛认可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种高度概括的核心素养很难落地,广大一线教师在贯彻学科核心素养时没有抓手,没有细化指标,并且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教材的对应之间还存在着衔接上的问题,所以需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谈起,涉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观点、存在问题、实际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学科 核心素养 实施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东北亚区域政治研究作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独立的研究体系。适应东北亚区域历史与现实的复杂状况 ,有必要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研究 ,探讨如何运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面地、历史地分析研究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提出有战略意义的方案和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金太军 赵军锋
国家审计的实践发展呼唤建立国家审计一级学科。国家审计学科建设既受到国家审计实践属性影响,又受到国家审计科学研究纲领制约。国家审计的实践属性是政治性与技术性的结合,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国家审计的学科定位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应用型学科;学科属性是一门独立的、与政治学学科联系密切的、属于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学科设置除了包括常规的"国家审计学科、社会审计学科、内部审计学科、审计技术与方法"之外,还应增设"审计政治学、审计管理学和国际审计学科"共七个二级学科;同时,积极完善国家审计学科规范和方法论,即大力培养国家审计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通过多方合作、多学科融合与多元方法综合,形成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合力。这七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国家审计学科建设论纲。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肃昌 李敬道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这一观点是国家审计研究与政治学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实质是一种权力制约行为,其职责更多的是一种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检查与证明"。基于此,审计工作重心的确立应以政治发展为基础,包括: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满足国家治理中各方面审计监督需求、以财政审计为基点并不断扩展审计领域、维护法治建设和发挥权力制约功能。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政治学 免疫系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丽萍
公共政策是现代国家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治理工具。作为政治过程的重要输出,公共政策因其功能等价物意义可为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比较提供可比性基础,比较研究也正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趋势,并显示出超越诸种流行范式而产生一般理论的潜力。公共政策比较研究聚合了政治学研究的广泛议题,对政策实践、政治学研究乃至政治学学科都具有诸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肯定性行动(政策)比较研究即展示了这种强大的辐合效应和辐散效应。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政治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公共政策记录国家治理相关信息的档案功能有助于经验知识的积累,促进研究者与经验世界间广泛而有深度的接触,从而推动中国政治学发展为一门兼具价值亲和力与理论亲和力的学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保宝 周晓月 王侃 高贵富
网络导向研究在管理学领域正在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亟需对其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以明确其研究轨迹,为网络导向在管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在回顾网络导向概念演进的基础上,对其研究维度进行了详尽的梳理;而后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四大视角对其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描述了其研究轨迹;接着在分析网络导向前因后果及其自身维度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导向整合性研究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关键词:
网络导向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研究脉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体制转轨背景,在系统考察公共财政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做出了比较清晰的界说。本文的分析表明,跳出纯学术思维的局限而放眼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公共财政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鉴于"公共性"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个有别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财政制度安排,以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为集中体现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之路,实质是一个让传统中国财政体制机制和传统中国财政学回归"公共性"轨道的过程。站在制度变革的高度,按照公共的理念和规则,深刻把握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要求,以此勾画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蓝图并改造中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姬会然 慕良泽
经济学的产权结构论,主要关注产权的结构设计以及产权的静态结构对于经济效益的贡献。政治学的产权过程论,主要研究作为利益分配和权益维护的政治过程。从产权的政治学研究来看,产权过程就是政治过程。宏观的产权过程是政权更替过程,微观的产权过程是政治合法性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
产权过程 政治合法性 产权结构 政治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端于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引。置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宇佳 裴佳琦 王海光
夫妻创业是夫妻二人共同参与新创企业管理,并在企业中共享所有权、承诺和责任的创业现象。相较于蓬勃发展的夫妻创业实践,学术界对夫妻创业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文献:首先,从所有权与管理权、创业参与度、动态过程三个角度界定夫妻创业概念,提炼典型夫妻创业的五大特征,包括婚姻或类婚姻关系、第一代夫妻创业者、全职参与、共同所有权、共同管理和决策。其次,在归纳夫妻创业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总结夫妻创业研究脉络。从个体、家庭、企业及社会层面分析夫妻创业的驱动因素和影响结果,同时基于静态结构视角和动态过程视角剖析夫妻创业的行为过程。最后,从驱动因素、过程研究、影响结果、理论与方法四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本文结合夫妻创业跨领域、多层次特征,构建夫妻创业整合研究框架,旨在引起学者对夫妻创业现象的理论关注,为推进中国情境下夫妻创业以及家族企业形成的早期研究提供新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宇佳 裴佳琦 王海光
夫妻创业是夫妻二人共同参与新创企业管理,并在企业中共享所有权、承诺和责任的创业现象。相较于蓬勃发展的夫妻创业实践,学术界对夫妻创业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文献:首先,从所有权与管理权、创业参与度、动态过程三个角度界定夫妻创业概念,提炼典型夫妻创业的五大特征,包括婚姻或类婚姻关系、第一代夫妻创业者、全职参与、共同所有权、共同管理和决策。其次,在归纳夫妻创业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总结夫妻创业研究脉络。从个体、家庭、企业及社会层面分析夫妻创业的驱动因素和影响结果,同时基于静态结构视角和动态过程视角剖析夫妻创业的行为过程。最后,从驱动因素、过程研究、影响结果、理论与方法四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本文结合夫妻创业跨领域、多层次特征,构建夫妻创业整合研究框架,旨在引起学者对夫妻创业现象的理论关注,为推进中国情境下夫妻创业以及家族企业形成的早期研究提供新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