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3)
2023(10413)
2022(9181)
2021(8788)
2020(7389)
2019(17165)
2018(17183)
2017(32785)
2016(18130)
2015(20464)
2014(20391)
2013(20063)
2012(18514)
2011(16724)
2010(16524)
2009(14880)
2008(14537)
2007(12524)
2006(10906)
2005(9229)
作者
(54408)
(45186)
(44866)
(42599)
(28876)
(21592)
(20205)
(17910)
(17256)
(16092)
(15691)
(15410)
(14440)
(14222)
(13920)
(13897)
(13729)
(13396)
(12922)
(12825)
(11437)
(11150)
(10880)
(10327)
(10113)
(10051)
(10023)
(9888)
(9126)
(9028)
学科
(68123)
经济(68043)
管理(50328)
(47193)
(39617)
企业(39617)
方法(33292)
数学(28503)
数学方法(28131)
(19431)
(18125)
中国(16637)
(15991)
业经(15580)
地方(13944)
理论(12607)
农业(12255)
(12085)
(11940)
贸易(11935)
(11538)
环境(11359)
技术(11270)
(10811)
(10352)
财务(10291)
财务管理(10271)
教育(9937)
(9829)
企业财务(9723)
机构
大学(260810)
学院(256952)
管理(103621)
(93850)
经济(91656)
理学(90769)
理学院(89668)
管理学(87900)
管理学院(87453)
研究(87014)
中国(61562)
科学(59161)
(56808)
(45381)
(44845)
业大(43662)
研究所(41684)
(41194)
中心(38195)
(36373)
北京(35992)
(35416)
农业(35314)
师范(35067)
财经(33951)
(32352)
(30934)
(29777)
师范大学(28597)
技术(27799)
基金
项目(185867)
科学(144716)
基金(134073)
研究(131876)
(118818)
国家(117868)
科学基金(99953)
社会(79955)
社会科(75524)
社会科学(75501)
(72602)
基金项目(72424)
自然(68184)
自然科(66544)
自然科学(66524)
自然科学基金(65337)
(62038)
教育(60256)
资助(55261)
编号(53376)
成果(42921)
重点(41794)
(39974)
(38867)
(38223)
课题(36857)
科研(36313)
创新(35607)
计划(35095)
大学(34055)
期刊
(100178)
经济(100178)
研究(71730)
学报(47921)
中国(43540)
科学(43223)
(40181)
管理(35916)
大学(35626)
学学(33637)
教育(28849)
(28785)
农业(28183)
技术(21249)
业经(17338)
(17069)
金融(17069)
财经(15470)
图书(15212)
林业(15068)
经济研究(15029)
科技(14739)
(13989)
问题(13328)
业大(13114)
(13106)
理论(13042)
(12970)
实践(12251)
(12251)
共检索到359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宏温  
本文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阐明高海拔山区杉木人工纯林凋落物的产量动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分解速率,并分析比较两种置样处理对凋落物分解作用的影响,为营林提供参考依据。一、实验区条件与样地概况老山杉木林区位于北纬24°16′、东径106°19′,海拔1300-1600m,属于桂西北山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4℃,最冷月(1月)均温5.6℃,最热月(7月)均温21.3℃。年降雨量1611.5mm,夏秋两季雨量分别占全年的50.4%和23.4%。年相对湿度88%、水热系数3.82,属冬干冷夏湿凉气候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陈银秀  陈光水  郑燕明  
对福建柏和杉木的凋落物分解和N、P、K养分动态进行了为期 75 0d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落叶和落枝分解速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 ,第 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 83 4 7%和 19 4 3% (福建柏 )、6 0 78%和 2 5 0 2 % (杉木 )。落叶分解过程中 ,P浓度增加 ,而K和C浓度下降 ;但落叶N浓度 ,福建柏的先升后降 ,杉木的则单调上升 ;落枝分解过程中各元素浓度均呈现 :N单调上升 ,K和C单调下降 ,P先升后降。落叶和落枝的元素分解速率均以K最大 ,其次为C和P ,N最小。福建柏落叶元素年分解速率 ,N、P和C比杉木的大 ,但K却比杉木的小 ;而福建柏落枝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杨跃霖  张子文  曹汉洋  徐雷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N0(0 kg/(hm2.a),对照)、N1(60 kg/(hm2.a))、N2(120 kg/(hm2.a))、N3(240 kg/(hm2.a)),每种处理重复3次。经660 d分解后,N0、N1、N2、N3处理凋落物残留率分别为24.58%、21.99%、15.46%和25.17%,分解系数分别为0.776 4、0.807 6、1.018 8和0.760 8,95%的凋落物分解所需时间分别为3.99、3.95、3.06和4.11年,表明N1、N2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而N3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模拟氮沉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瑛  徐庆  高德强  隋明浈  张蓓蓓  任冉冉  左海军  汪思龙  
[目的 ]以我国亚热带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凋落物层生态水文效应的差异,为杉木人工林林下生态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会同3种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樟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各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吸持水特性以及有效拦蓄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1)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在7.94~8.88 t·hm~(-2),杉木-桤木混交林>杉木-樟树混交林>杉木纯林,半分解层现存量占总现存量的比例高于未分解层;(2)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在浸水0~4 h内吸水速率增加较快,4~10 h内持水量增加速率减缓,并逐渐趋于饱和;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针阔混交林各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高于杉木纯林;(3)3种类型杉木人工林最大拦蓄率变化范围为152.33%~229.55%,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在12.62~17.94 t·hm~(-2)和10.26~14.75 t·hm~(-2),且均为杉木-樟树混交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显著高于杉木纯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瑛  徐庆  高德强  隋明浈  张蓓蓓  任冉冉  左海军  汪思龙  
[目的 ]以我国亚热带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凋落物层生态水文效应的差异,为杉木人工林林下生态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会同3种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樟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各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吸持水特性以及有效拦蓄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1)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在7.94~8.88 t·hm~(-2),杉木-桤木混交林>杉木-樟树混交林>杉木纯林,半分解层现存量占总现存量的比例高于未分解层;(2)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在浸水0~4 h内吸水速率增加较快,4~10 h内持水量增加速率减缓,并逐渐趋于饱和;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针阔混交林各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高于杉木纯林;(3)3种类型杉木人工林最大拦蓄率变化范围为152.33%~229.55%,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在12.62~17.94 t·hm~(-2)和10.26~14.75 t·hm~(-2),且均为杉木-樟树混交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显著高于杉木纯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陈银秀  何宗明  郭剑芬  刘春华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文飞  樊后保  
为探讨亚热带森林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在12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中开展4种水平的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氮沉降量分别为0,60,120,240kg·hm-2a-1。模拟氮沉降2年后,4种不同氮沉降水平杉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1008.83,1164.10,1147.30和976.47kg·hm-2,表明低中氮处理(N1,N2)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森林凋落物量,而高氮处理(N3)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叶凋落物中C,N元素含量随氮沉降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C/N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经不同氮沉降处理后,凋落物C元素的归还量分别为474.70,544.07,538.55和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王新杰  
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四种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以下简称杉纯、杉马、杉毛、杉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调查与室内浸提法,对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储量为杉纯31.248 t/hm2>杉毛15.151 t/hm2>杉火10.058 t/hm2>杉马9.572 t/hm2;最大持水率为杉马196.62%>杉毛196.28%>杉纯163.62%>杉火162.87%,最大持水量为杉纯27.93 t/hm2>杉毛21.60 t/hm2>杉马14.15 t/hm2>杉火11.68 t/hm2,(2)各林分枯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随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云铎  白彦锋  沈杨阳  厉月桥  刘儒  姜春前  张卓文  王永健  
为解决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下降、地力衰退问题,以赣中南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设置不同施肥处理与树种凋落物组合添加处理,研究其对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施用氮磷混合肥后杉木林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0.7%和36.7%,且显著高于施加单一肥料处理。与不添加凋落物对照处理相比,添加杉木+闽楠混合凋落物和单独添加闽楠凋落物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在杉木林生产中,提倡营造杉×阔混交林以及对现有杉木中幼龄纯林进行近自然化改造以改变其凋落物的组成、质量和数量,能充分利用多树种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加合效应,并配合施用氮磷复合肥料来改善杉木林土壤养分状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陈建华  韦铄星  田育新  张珉  蒋燚  
以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野外试验采取网袋法,系统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作下土壤养分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可旨在为维护桉树人工林的长期生产以及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桉树纯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360 d后均比桉树+象草林低,比桉树+山毛豆林凋落物叶和枝分解低。不同间作模式下桉树凋落物叶和枝均先固持后释放;P含量变化不同,K、Ca、Mg含量均下降。桉树纯林土壤有机质降低34.8%,而桉树+象草林、桉树+山毛豆林土壤有分别增加147.3%和15.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洋  张健  冯茂松  
研究四川洪雅县4种不同密度下巨桉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4个巨桉人工林年凋落规律相似,5月是全年凋落物产量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最低;4个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32、86.90、67.72和66.37kg·hm-2,且N>K>Ca>Mg>P,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春夏两季叶养分归还量最大;枝、叶的平均年失重分别为18.2%和36.1%,分解系数分别为0.176~0.214和0.383~0.445,半衰期分别为3~4年和1~2年,周转期分别为14~17年和6~8年。5种元素释放率大小顺序为Mg>Ca>K>N>...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凤林  张月全  陈爱玲  王珍  叶义全  曹光球  
以酸雨区不同配比的杉木、火力楠凋落物(A 1∶0、B 0∶1、C 1∶1、D 1∶2、E 2∶1)为对象,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及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300 d时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分解速率排列顺序为处理B(27.93%)>处理D(25.99%)>处理E(24.55%)>处理C(21.78%)>处理A(21.07%).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酶活性均高于表层土壤酶活性.不同配比凋落物的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解180 d时最高,在分解300 d时最低.表层土壤酶活性随分解时间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立华  贾宏炎  何日明  李吉良  覃书源  
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实验场,采用塑料网框收集法对米老排、西南桦、红椎、火力楠、马尾松、杉木6种人工林分凋落物的凋落量及凋落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凋落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凋落量也各异。在6种林分中,叶、杂物的凋落量以米老排最高,分别达4 748.23、1 881.07 kg.hm-2.a-1,西南桦最低,分别为2 641.32、153.88 kg.hm-2.a-1;枝凋落量以马尾松最高,达902.94 kg.hm-2.a-1,杉木最低,仅149.93 kg.hm-2.a-1。林分的年总凋落量也以米老排最高,达7 095.76k...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万才  闫文德  李忠文  梁小翠  
为了阐明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运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氮添加实验,研究CK (0 g N·m-2·yr-1)、LN (5 g N·m-2·yr-1)、MN (15 g N·m-2·yr-1)和HN (30 g N·m-2·yr-1)4个氮添加水平对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年的分解时间内,凋落物干质量的损失率在29%~52%之间,并且凋落枝比凋落叶分解更快;2)分解12个月后,CK、LN、MN、HN处理马尾松凋落枝的残留率均在60%以下,并且LN、MN和HN处理的干质量残留率分别是对照处理(CK)的1.07、1.10和1.13倍;3)分解12个月后,CK、LN、MN、HN处理马尾松凋落叶的残留率均在60%以上,并且对照处理(CK)的凋落叶干质量残留率是LN、MN和HN处理的1.02倍;4)氮添加促进了凋落枝中的C元素和凋落叶中N元素的释放,并且随着氮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有所增强,而对K、Ca、Mg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氮添加对凋落枝的分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氮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而对凋落物叶的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氮添加对马尾松凋落物枝和叶的分解有不同的影响且与凋落物的初始元素含量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