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4)
- 2023(14698)
- 2022(12736)
- 2021(11754)
- 2020(9839)
- 2019(22539)
- 2018(22165)
- 2017(42415)
- 2016(23556)
- 2015(26191)
- 2014(25774)
- 2013(25606)
- 2012(23569)
- 2011(21248)
- 2010(21037)
- 2009(19018)
- 2008(18484)
- 2007(15935)
- 2006(13874)
- 2005(11913)
- 学科
- 济(88323)
- 经济(88210)
- 管理(62940)
- 业(60309)
- 企(49005)
- 企业(49005)
- 方法(41975)
- 数学(36512)
- 数学方法(36088)
- 农(24675)
- 学(23354)
- 中国(22611)
- 财(21683)
- 业经(19927)
- 地方(17463)
- 农业(16882)
- 贸(16825)
- 贸易(16817)
- 易(16324)
- 制(15022)
- 理论(14607)
- 环境(14560)
- 技术(14313)
- 和(14045)
- 务(13336)
- 财务(13274)
- 财务管理(13251)
- 银(12731)
- 银行(12649)
- 融(12558)
- 机构
- 大学(334624)
- 学院(330854)
- 管理(128267)
- 济(125562)
- 经济(122825)
- 研究(116757)
- 理学(112318)
- 理学院(110980)
- 管理学(108774)
- 管理学院(108229)
- 中国(83621)
- 科学(79009)
- 京(72199)
- 农(68556)
- 所(61289)
- 业大(59642)
- 研究所(56916)
- 农业(54877)
- 财(54436)
- 中心(51678)
- 江(47110)
- 北京(45216)
- 财经(44498)
- 范(43740)
- 师范(43129)
- 院(42582)
- 经(40647)
- 州(37855)
- 经济学(36953)
- 技术(36502)
- 基金
- 项目(238925)
- 科学(185323)
- 基金(172560)
- 研究(164980)
- 家(155694)
- 国家(154458)
- 科学基金(129560)
- 社会(101893)
- 社会科(96415)
- 社会科学(96388)
- 省(93780)
- 基金项目(92311)
- 自然(88571)
- 自然科(86451)
- 自然科学(86424)
- 自然科学基金(84887)
- 划(80855)
- 教育(75209)
- 资助(70832)
- 编号(65636)
- 重点(54438)
- 成果(52046)
- 部(51421)
- 发(50943)
- 创(49694)
- 计划(47499)
- 科研(46799)
- 创新(46453)
- 课题(45669)
- 大学(43183)
- 期刊
- 济(129870)
- 经济(129870)
- 研究(91669)
- 学报(66258)
- 中国(61633)
- 农(61481)
- 科学(57116)
- 大学(47974)
- 学学(45481)
- 管理(44391)
- 农业(42810)
- 财(38664)
- 教育(35311)
- 技术(25663)
- 融(24323)
- 金融(24323)
- 业(22987)
- 业经(21509)
- 经济研究(21227)
- 财经(20510)
- 业大(18742)
- 科技(18241)
- 经(17488)
- 版(17435)
- 图书(17350)
- 问题(17035)
- 理论(15202)
- 林业(15177)
- 资源(15173)
- 农业大学(15121)
共检索到467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起刚 王声斌 彭根元 江荣风
15N示踪研究证明,在不同灌溉水平下,在细质砂土上,增施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并可以促进小麦对N素的吸收,提高肥料N利用率,降低肥料N损失率,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化,但是小麦的千粒重和含N量则随之下降。增施磷肥的效果大于增施N肥。在中等灌溉水平下,每公顷施纯N204kg,施P2O3180kg,可以实现砂地小麦高产高效的统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弘菲 高志岭 陈新平 刘树庆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优化施肥以及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对冬小麦茎蘖动态、冬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动态和氮素平衡等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是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Ncon)、优化施肥(Nopt)、控释尿素(100%)(CRU1)、普通尿素(33.3%)+控释尿素(66.7%)(CRU2)、普通尿素(66.7%)+控释尿素(33.3%)(CRU3)和普通尿素(100%)(CRU4)。试验结果表明:2个生长季内,各施肥处理之间冬小麦群体动态没有显著差异,施用控释肥也并没有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尽管施氮处理之间冬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RU2处理的产量、氮肥利用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建民 李世娟 曾长立 周殿玺
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拔节期 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主要受基肥施氮量的影响 ,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除了与追肥与否及追肥施氮量有关外 ,还受基肥施氮量的一定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分布 ,在拔节期处理间差异主要在 0~ 6 0cm土层内 ,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则整个 1m根层内都有差异。 14 4~ 2 13kg/hm2 的施氮量 ,都能维持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 ,但以 14 4kg/hm2 施氮量、全部基施的处理吸氮比例 (作物吸氮量 /施氮量 )最高 ,残留比例 (土壤残留量 /作物吸氮量 )最低。
关键词:
冬小麦 施肥制度 硝态氮 氮肥 限水灌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欣欣 张喜英 陈素英 孙宏勇 王彦梅 邵立威 高丽娜
通过6个灌溉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对麦田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NO3--N)淋失以及冬小麦各个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转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水分条件影响土壤NO3--N的含量和分布,土壤NO3--N含量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多而降低,而且集中分布在20~40 cm土层。冬小麦植株在返青期不灌水处理积累的氮素最高,拔节期后显著低于其他灌水处理(P<0.05),开花-成熟期,灌1水、2水和3水处理植株积累氮高于灌4水和5水处理。花后叶中氮向穗部的转移率为82%左右,且随着灌溉量的增大而升高,茎中氮的转移率偏低,平均75%。成熟期,花后叶茎(未考虑根)及花后植株同化氮素对穗部的...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硝态氮 氮素转移 氮素吸收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燕 于振文
【目的】研究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氮素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试验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防雨池栽条件下进行,选取高产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开花期和收获期分别测定各器官中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量与分配比例、成熟期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等。【结果】施氮量和灌溉量对植株吸氮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存在互作,其中灌溉量的效应大于施氮量的效应,是影响以上诸项指标的主导因素。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增加灌溉量,成熟期氮素吸收总量增加,但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随灌溉量增加,土壤氮的吸收量和占总氮量的比例增大,肥料氮的吸收量和占总氮量的比例减小,表明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悦 张翠平 郭双 卢克欢 吴能表
本研究采用砂培、浇灌营养液方法种植颠茄(Atropa belladonna),研究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在不同处理时间(7、14、21、28d)对颠茄干重、叶绿素和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颠茄的合理施肥、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颠茄叶片叶绿素、游离氨基酸(FAA)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随铵态氮比例增加而升高,其中叶绿素、FAA含量在铵硝比75∶25时最高,SP含量在铵硝比50∶50时最高,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处理时间表现并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碧阳 林碧英 林志斌 庄团达 郑冬梅 杨玉凯 李彩霞 陈艺群 龙宇
以叶用黄甜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其配比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用黄甜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对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NO_3--N∶NH_4+-N)的需求不同,硝铵态氮配比≤1/2时,植株生长品质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4∶4和2∶6的处理较佳;营养液中的硝铵态氮配比≥1/2时,根系生长较好,硝铵态氮配比为6∶2和4∶4的处理较佳.(2)随着营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铵态氮配比为6∶2的处理较佳;各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
关键词:
叶用黄甜菜 氮素形态 水培 生长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之杰 王纪华 赵春江 黄文江 马智红 赵明
以叶面涂抹15N方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不同叶位叶片氮素的吸收、运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后期不同叶位叶片对子粒品质的贡献不同,旗叶对子粒的贡献高于其他叶位叶片。不同蛋白含量类型中,普通子粒蛋白类型的京冬8后期叶片氮素含量下降快,植株氮素含量低,而其转运效率高;子粒高蛋白类型中优9507品种氮素收获指数低于京冬8,其子粒中高的蛋白质含量是由于其高吸收、高贮存的结果。中优9507茎秆贮存氮素的能力较强,京冬8子粒中氮素的积累更多地依赖于叶片氮素的供应。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素 叶位 15N 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云鹏 范博 张海阔 沈玉叶 张宝刚 陈有超 余兵 李永夫 蔡延江
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景观类型,城市草坪频繁受到人为管理措施的强烈干扰。本研究以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为对象,通过控制3个灌溉水平(I_1:4.00 L·m~(-2)、I_2:5.71 L·m~(-2)、I_3:7.43 L·m~(-2))和3个修剪水平(M_1:不修剪、M_2:留茬2 cm、M_3:留茬6 cm)的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灌溉和修剪水平对草坪草生长、土壤无机氮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水平下,M_2处理草坪草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M_1和M_3处理,但M_2处理草坪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氮含量均显著高于M_1处理(P <0.05)。在草坪草生长末期,相同灌溉水平下M_2处理土壤无机氮(Nmin)含量较M_1、M_3处理下降了0.6%~54.1%。各处理淋溶液中N_(min)均以铵态氮(NH_4~+-N)为主要形式,不过,N_(min)淋失量仅占氮输出总量的0.4%~1.3%。相同灌溉水平下,M_2处理的氮平衡相较于M_3处理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盈余特征(P <0.05),但M_3处理在高灌溉量下会更趋于氮素收支平衡。综上可知,重度修剪(M_2处理)显著抑制了草坪草生长,增加了氮素损失风险,但却提高了草坪草氮素吸收量,因此,在本研究条件下,建议灌溉量(5.71~7.43 L·m~(-2))略高于一般灌溉水平,同时适度修剪(保持留茬高度为6 cm),既可以保证草坪草良好的生长状况,也可维持土壤氮素基本收支平衡,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召林 祁娟 刘文辉 金鑫 杨航 宿敬龙 李明
以采自高寒草甸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单一氮素添加为对照,采用营养液沙培方式研究硝态和铵态氮及其不同配比(NO_3~–-N∶NH_4~+-N分别为0∶10、3∶7、5∶5、7∶3和10∶0)对老芒麦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旨在探索不同氮素形态对老芒麦的促生效应,以期找到最佳的氮素形态配比。结果表明:混合态氮素较单一氮素施入能够更好促进老芒麦的生长,硝态和铵态氮配比为7∶3时,老芒麦株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其他处理高,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单一NO_3~–-N和NH_4~+-N处理分别提高了48.54%和74.71%,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0.16%和7.30%。硝态和铵态氮配比为5∶5时根系活力最高,该处理下老芒麦根系活力较单一NH_4~+-N和NO_3~–-N处理分别提高了31.05%和8.08%,且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经隶属函数度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NO_3~–-N∶NH_4~+-N为7∶3时氮素能更好地提高老芒麦生理活性,且促进其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青丽 石俊雄 张云贵 王晶君 李志宏
【目的】了解有机肥氮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及在烟株生长过程中的动态,为烤烟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菜籽饼肥、油菜秸秆、稻草秸秆中氮素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及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有机添加物与无机氮肥配施中,菜籽饼肥、稻草秸秆、油菜秸秆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19.5%、15.5%、8.1%,相应无机氮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1.1%、42.7%和35.7%。菜籽饼肥、稻草秸秆、油菜秸秆对烤烟氮素累积量的贡献分别为1.0%、2.4%、2.7%,其中打顶(63d)后饼肥、稻草秸秆、油菜秸秆的供氮量分别占其供氮总量的4.4%、20.8%、18.9%。【结论】秸秆及饼肥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加林 别之龙 张盛林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O: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 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 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NH4+-N为50:...
关键词:
氮素形态 生菜 生长 保护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超群 张国斌 胡琳莉 强浩然 马国礼 杜淼鑫 李雨桐
#N/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延丰 汪敬恒 李恒
以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氮磷钾在小麦体内的分布、养分利用效率、养分收获指数以及小麦群体结构、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小麦植株体内氮和磷的分布规律为籽粒>叶片>茎和叶鞘,钾的分布规律表现为茎和叶鞘>叶片>籽粒;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以及养分收获指数与尿素相当,两者差异不显著;尿素和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小麦群体达6.68×107和6.41×107/hm2,显著大于对照;穗长和结实小穗分别比对照高11.9%、11.6%和10.9%、10.6%,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13.8%、15.2%、15.2%和14.5%、...
关键词:
长效碳铵颗粒肥 氮素形态 小麦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殿顺 董翔云 刘树庆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春小麦中前期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使小麦的株高、茎基宽、分蘖数、茎叶干重等生长量提高0.05~1倍,但增长并不与氮肥用量同步。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施氮处理的小麦茎叶中全N含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而全P、全K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小麦茎基部NO3--N含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小麦茎基部NO3--N含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可以反映出土壤的供氮水平。
关键词:
春小麦 氮 分蘖期 拔节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