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363)
- 2022(2735)
- 2021(2555)
- 2020(2254)
- 2019(4677)
- 2018(4777)
- 2017(8123)
- 2016(4797)
- 2015(5461)
- 2014(5649)
- 2013(5521)
- 2012(5215)
- 2011(4663)
- 2010(4788)
- 2009(4321)
- 2008(4270)
- 2007(4141)
- 2006(3586)
- 2005(3308)
- 学科
- 济(16306)
- 经济(16293)
- 业(16043)
- 管理(15866)
- 企(13431)
- 企业(13431)
- 技术(11184)
- 方法(7760)
- 数学(6642)
- 数学方法(6517)
- 学(6179)
- 技术管理(5875)
- 农(4775)
- 中国(4734)
- 理论(3680)
- 财(3530)
- 农业(3396)
- 业经(3381)
- 银(2932)
- 环境(2931)
- 制(2901)
- 银行(2897)
- 教学(2794)
- 行(2771)
- 和(2722)
- 融(2673)
- 金融(2672)
- 新技术(2639)
- 高新(2630)
- 高新技术(2630)
- 机构
- 学院(71217)
- 大学(71186)
- 研究(29705)
- 济(24648)
- 管理(24187)
- 经济(23945)
- 科学(21883)
- 中国(21142)
- 理学(20153)
- 理学院(19913)
- 管理学(19234)
- 管理学院(19117)
- 农(18463)
- 所(17416)
- 京(17251)
- 研究所(16174)
- 业大(15704)
- 农业(14662)
- 中心(13138)
- 技术(12757)
- 江(12330)
- 院(11984)
- 北京(11349)
- 省(11314)
- 财(10343)
- 研究院(9631)
- 州(9520)
- 农业大学(9258)
- 室(9185)
- 范(9008)
- 基金
- 项目(51493)
- 科学(37985)
- 基金(34169)
- 研究(34062)
- 家(33076)
- 国家(32850)
- 科学基金(25690)
- 省(21756)
- 社会(18588)
- 划(18399)
- 自然(17888)
- 社会科(17625)
- 社会科学(17623)
- 基金项目(17454)
- 自然科(17454)
- 自然科学(17444)
- 自然科学基金(17104)
- 教育(15793)
- 资助(14818)
- 编号(12926)
- 科技(12504)
- 重点(12481)
- 计划(11826)
- 创(11168)
- 发(10996)
- 课题(10730)
- 创新(10638)
- 成果(10593)
- 部(10551)
- 科研(10146)
共检索到111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晓华
利用12个引物对柳树2种16个无性系基因组分别进行了RAPD检测。从电泳图谱可直观看出,引物CHL-1可对柳树两种识别;引物Deca-4可对16个无性系(E和I在形态上无法区分)进行识别。根据12个引物在16个无性系基因组扩增产物经电泳产生的图谱中DNA条带的统计,利用NT-SYS对其进行分析建立系统树。结果表明,利用RAPD获得的两种柳树种的分类结果与经典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柳树,RAPD,引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冬月 钱永强 刘俊祥 王正超 费英杰 孙振元
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开始增加时,各无性系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增加,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呈非线性缓慢减小,其中柳Q43、柳Q31和柳SH48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中柳Q4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32.50μmol/(m2·s),绵毛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11.74μmol/(m2·s);柳2462的暗呼吸速率较小,仅为0.43μmol/(m2·s),垂柳109的暗呼吸速率要高于其8倍;柳84和柳2642光补偿点较低,为7.47和8.70μmol/(m...
关键词:
柳树 光响应曲线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丽 翟飞飞 李伟 刘俊祥 钱永强 韩蕾 孙振元
【目的】研究27个柳树无性系的根、插穗树皮、枝条和叶片对Cd(2+)的吸收分配特性,获得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Cd浓度最大的无性系,为Cd污染地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柳属植物对Cd(2+)的解毒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具有优良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27个柳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40 mg·L(-1)Cd(2+)胁迫6天,分别取根、枝条、叶片和插穗树皮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部位的Cd浓度,并计算地上部插穗树皮、枝条和叶片对Cd向地上部转运的贡献率。【结果】27个柳树无性系C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李桂英 赵治芬 陆军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lld)系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植物,是一多用途、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时间较短,种源混杂,但黑荆树象其它树种一样,表型的变化受环境影响极大,种内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小,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加以识别和划分。而应用RAPD技术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地检测DNA的多态性,将品种间的差异显著地反映出来。这已在医学上、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RAPD在林业上也已有应用,例如,苏晓华用RAPD技术估测了柳树种及无性系的变异;李宽鈺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白杨派,青杨派之间的系统进
关键词:
黑荆树 系统树 RAPD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雪花 王佳 冯仲科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数据、LiDAR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日益普遍,以及自动快速提取树木冠幅、树高方法的日益成熟,需要建立新的树木模型来估测其他林分因子,以适应林业调查手段更新和发展的需求。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常用的胸径--冠幅模型和树高--胸径曲线模型,根据北京市178块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建立了北京市13个常见树种的胸径--冠幅模型,胸径--树高模型,胸径--冠幅、树高综合模型。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树种的冠幅、树高都与胸径有高相关性;13个树种中,只有臭椿、雪松、栾树和加杨的胸径--冠幅模型的R2大于0.7,胸径--树高模型R2大于0.5,胸径--冠幅、树高综合模型达到0.8以...
关键词:
胸径估测模型 冠幅 树高 回归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旭珍 丁丽霞 李梦 金雨菲 邹红玉 程乾
为了方便快速准确地测量树木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对9个阔叶树种的叶片采样,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CCI值)和叶片厚度因子建立叶绿素的估算模型,将估算结果与萃取法测量叶绿素质量分数比较,分析发现:仅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估算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线性模型误差较大,叶绿素指数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决定系数(R2)均在0.610左右,相关性不是很显著。当用比叶质量(SLW)来反映叶片厚度,与叶绿素指数一起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估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线性回归方程,发现叶绿素指数及比叶质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宇佳 陈尔学 李世明
[目的]利用能够反映植被季相变化和物候差异的中空间分辨率高重访周期遥感数据以及其他多源数据,提取区域树种(组)成数空间分布信息,间接表达主要树种(组)的空间分布,为大区域树种(组)空间分布制图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以吉林省为试验区,以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DIS NDVI 8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综合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和地形数据,基于梯度最近邻(GNN)方法对省级树种(组)成数进行估测。首先利用典型对应分析(CCA)对特征变量进行特征变换;然后采用k-NN方法对树种(组)成数进行分层估测,并对k-NN方法中的k值进行优选,分析k-NN估测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成方妍 王传宽
【目的】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储量存在空间变异,但在树干NSC储量估算时却很少考虑这种变异性。本研究量化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树干NSC储量估算的影响,为构建温带森林碳循环模型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无孔材树种兴安落叶松、半环孔材树种胡桃楸和环孔材树种春榆为对象,每树种各选取优势木3株,在生长季后期伐倒后按1 m区分段截取圆盘(18~21个),采用国际通用方法测定生物量;同时按树皮、边材和心材分别取样,采用苯酚硫酸改进法测定样品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后分析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NSC储量估算的影响。【结果】树种、组织和树干高度对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即可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宁 周晓星 刘俊祥 巨关升 韩蕾 孙振元
以柳树无性系SH31为试材,研究了Na Cl溶液半抑制浓度胁迫下根、茎、叶中Na+、K+、Ca2+的分布规律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 Cl溶液半抑制浓度(0.6%)下,SH31耐盐性较强;在0.6%Na Cl溶液胁迫下,根部在前16 d积累大量Na+并拦截部分Na+向地上部运输;盐胁迫降低了根、茎部对K+的吸收,而叶部却保持较高的K+含量来维持离子平衡;Ca2+含量在根、茎、叶中与对照的相当。在Na Cl溶液半抑制浓度盐胁迫下,SH31的净光合速率前7 d降低之后保持稳定,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先降后升,表明前7 d的蒸腾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孔限制。SH31根部对N...
关键词:
柳树 盐胁迫 离子分布 光合参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莹 张玲 刘泓 施翔 王树凤
[目的]研究Cd、Zn、Cu 3种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6个柳树无性系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生理生化响应,为评价不同柳树品种在重金属污染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旱柳和杞柳6个无性系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按无性系与介质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对6个无性系的生长、根系形态学参数以及光合参数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在铜尾矿砂中均能生长,但株高、地径以及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等相关参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杞柳‘一枝笔’在铜尾矿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乔玉玲 秦光华 宋玉民 康智 于振旭
柳树是我国重要的阔叶树种和遗传资源。但柳树品种遗传资源日渐狭窄,而快速缓解目前柳树种质资源匿乏的有效方法是柳树资源创新,所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优良基因资源进行系统收集、保存、复制、选育和开发利用研究,创造新种质,拓宽种质遗传基础,对于促进柳树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述了柳树种质资源材料创新的3种途径,常规杂交为主要应用方法。开展了以旱柳优良单株为亲本进行的杂交试验,采用离体培养法比较雄株的花粉活力,研究了旱柳种内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是以10 g/L琼脂+150 g/L蔗糖+0.2 g/L硼酸的萌发效果最好,3株优树花粉萌发率最高46.8%。本次杂交取得种子的有8个母本,7个父本,共16个组合,培育出杂种苗的有12个组合。得到组合较多的母本是博3,亲和性最好,与6个父本的组合都育有种子,利9没有得到种子。采用标准差选择法,选出22株超级苗,入选率为1.74%。对9个杂交组合的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都达0.01显著水平,多重对比显示D12-2明显优于其它无性系。明确了旱柳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旱柳 种质资源 创新 杂交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刘玉喜 任旭琴
RAPD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seven Betula species.233 loci in total were amplified by using 14 random primers.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varied from 12.02% to 36.91%,in which B.costata had the highest variation level.The dendrogram of genetic relat...
关键词:
RAPD 桦树 种间 亲缘关系 杂交育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应雨骐 项婷婷 李永夫 吴家森 姜培坤
研究选取中国亚热带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3种森林类型中常见的7个树种,通过微波消解法提取其植硅体,并对其植硅体中碳含量进行测定,计算植硅体产量并估测碳封存量,结果表明:1 7个树种叶子植硅体碳占干物质含量分别为毛竹3.31±0.53 g·kg-1、杉木0.30±0.06 g·kg-1、马尾松0.40±0.11 g·kg-1、苦槠0.19±0.04 g·kg-1、青冈0.88±0.09 g·kg-1、木荷0.49±0.18 g·kg-1、枫香1.12±0.33 g·kg-1;2相关分析表明,硅与植硅体含量(P
关键词:
植硅体 亚热带重要树种 碳封存 植硅体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杰 崔露露 麻芸娇 梁海永
【目的】研究不同柳树Salix spp.对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的抗虫性,为选育抗虫性强的柳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旱柳S. matsudana、黄花柳S. caprea、垂柳S. babylonica以及三蕊柳S. triandra的3个无性系进行室内饲虫试验,并对抗虫组与非抗虫组进行差异次生代谢产物的测定与筛选。【结果】各无性系室内饲虫成活率分别为旱柳98%、垂柳93%、黄花柳90%以及三蕊柳的3个无性系均为0。非抗虫组与抗虫组有23种主要的差异代谢产物,其中阿魏酰胍丁胺、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绿茶儿茶酚、没食子儿茶素、杨梅苷、葡萄酸铜、D-(-)-阿拉伯糖、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N-阿魏酰胍丁胺、葡糖酸、2′, 4′, 5, 7-四羟基异黄酮、N-乙酰-DL-色氨酸、异泽兰黄素3-葡萄糖苷、十六聚甲烷基鞘氨醇15种产物表现为上调,而槲皮素-3-O-(6″-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苷、橙皮甙、芦丁、聚半乳糖醛酸、2, 5-二羟基苯甲酸、槲皮素O-乙酰己烯苷、3-羟基-5-甲基苯酚-1-氧化基-β-D-葡萄糖、槲皮素8种产物表现为下调。【结论】三蕊柳对柳蓝叶甲的抗虫性最佳;非抗虫组与抗虫组之间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蕊柳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会对柳蓝叶甲幼虫产生毒害作用,或缺乏幼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导致柳蓝叶甲幼虫死亡。图4表1参23
关键词:
柳树 代谢组 次生代谢产物 柳蓝叶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世军 陈广超 徐建民 李光友 宋佩宁 郭文仲
对建立在江门罗坑镇的8.5年生桉树(Eucalyptus)杂种无性系进行材性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材积、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树皮厚度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单株材积和树皮厚度在重复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在重复间差异极显著,纤维宽度在重复间差异显著;树皮厚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极显著,木材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从参试无性系不同树干高度的材性均值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树皮厚度变异规律均不同,开展木材利用时无需考虑木材位置;纤维宽度随树干高度呈递减趋
关键词:
杂种桉 无性系 材性性状 变异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