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
2023(14)
2022(8)
2021(6)
2020(6)
2019(14)
2018(17)
2017(32)
2016(14)
2015(30)
2014(19)
2013(20)
2012(19)
2011(21)
2010(27)
2009(34)
2008(47)
2007(35)
2006(36)
2005(32)
作者
(133)
(125)
(119)
(106)
(86)
(63)
(61)
(60)
(51)
(49)
(49)
(47)
(44)
(42)
(39)
(39)
(37)
(37)
(34)
(33)
(33)
(32)
(31)
(30)
(30)
(30)
(30)
(29)
(29)
(29)
学科
(109)
水产(57)
(52)
经济(52)
动物(51)
动物学(43)
管理(28)
土地(25)
(24)
(24)
植物(24)
(24)
(23)
生物(23)
(23)
遗传(23)
(22)
遗传学(19)
(18)
(18)
虫害(18)
生物学(17)
农业(16)
及其(15)
(15)
(15)
(15)
防治(15)
作物(14)
土壤(14)
机构
大学(415)
学院(413)
(311)
科学(276)
研究(259)
农业(255)
(199)
研究所(193)
业大(181)
(166)
农业大学(155)
中国(152)
(140)
实验(136)
实验室(131)
(129)
(129)
重点(129)
科学院(120)
(110)
(101)
技术(98)
资源(94)
(92)
科学研究(90)
研究院(84)
中心(81)
(73)
北京(71)
(70)
基金
项目(365)
(254)
国家(252)
基金(231)
科学(212)
科学基金(172)
(168)
自然(155)
科技(152)
自然科(150)
自然科学(150)
自然科学基金(148)
资助(134)
(130)
计划(118)
研究(117)
(111)
基金项目(110)
重点(95)
(90)
农业(85)
专项(84)
技术(82)
(67)
(58)
(58)
科研(58)
(57)
创新(56)
建设(52)
期刊
学报(279)
(266)
科学(172)
农业(170)
大学(160)
学学(159)
中国(115)
(97)
业大(86)
农业大学(75)
(73)
经济(73)
中国农业(61)
(59)
林业(56)
水产(56)
自然(54)
自然科(48)
自然科学(48)
研究(45)
农学(42)
农林(42)
华北(42)
(42)
农业科学(40)
科技(37)
(31)
科技大(31)
科技大学(31)
西南(29)
共检索到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林  唐永凯  俞菊华  
应用RAPD和mtDNA D-1oop区序列对长江下游长春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的28个引物,对24尾采自长江下游常熟江段长春鳊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8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0.2~2 kb之间,其中多态位点有83个,占46.63%;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132 6,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047 6,平均遗传距离为0.088 5;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值为0.098 6。RAPD结果表明该长春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对其中8尾长春鳊mtDNA D-1oop区序列(938 bp)进行了分析,发现了8种单倍型,检测出17个多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成东  任战军  杨雪娇  
【目的】研究苏尼特家养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以全面揭示中国双峰驼的起源进化,为科学保护和利用我国的双峰驼遗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集15峰苏尼特家养双峰驼(10峰雄驼和5峰雌驼)的血样,提取其DNA,采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全序列及D-loop的671bp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双峰驼的mtDNACyt b基因序列和D-loop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苏尼特家养双峰驼mtDNACyt b基因中存在10个变异位点,共形成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57±0.065,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 94±0.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萍   梅萨   陈生梅   李鸿康   郭卫兴   李瑞哲   达桑   才加   莫延新   官却扎西   忠尕   李文浩   刘书杰   崔宏伟   马志杰  
为从分子水平上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牦牛遗传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其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遗传分化,本研究对甘德、班玛、久治和玛多牦牛群体共152头个体进行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已公布的37条达日牦牛和32条玛沁牦牛的相应序列,对这6个牦牛群体mtDNA D-loop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21条牦牛mtDNA D-loop序列(636~638 bp)比对分析共检测出57个变异位点,包括8个单一多态位点和49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D-loop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45种单倍型,其中班玛、达日、甘德、久治、玛多、玛沁牦牛群体分别拥有1、6、5、4、7、6种特有单倍型。2)6个牦牛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为0.901和0.014,表明其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甘德牦牛的单倍型多样度最高(Hd=0.951),久治牦牛的单倍型多样度最低(Hd=0.818)。3)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表明,除久治牦牛与班玛、甘德、玛沁牦牛群体间分化程度均呈中等遗传分化水平(0.05≤FST<0.15),基因交流相对贫乏外,其他牦牛群体间FST值较小(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生国  刘丽霞  郑王山  权金强  汪文强  郭永博  李永青  焦婷  蔡原  
测定并分析了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3个引入猪种及合作藏猪共178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环(mt DNA D-loop)高变区核苷酸序列,研究引入猪种对合作藏猪遗传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作藏猪核苷酸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系数均低于杜洛克猪和大白猪,仅高于长白猪,而其单倍型多样度高于3个引入猪种.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合作藏猪仅分布在亚洲单倍类,杜洛克猪和大白猪同时具有亚洲和欧洲两个单倍类,欧洲起源猪种没有入侵到合作藏猪母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麻智芳  潘秋芝  安苗  余科  黄胜  李珊  何孝宽  
通过mtDNACytb基因和D-Loop区测序技术,分析了清水江287尾野生斑鳜(Sinipercascherzeri)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阐明贵州省境内清水江流域野生斑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结果表明:分别获得287条斑鳜的完整Cytb基因序列(1141bp)和D-Loop区部分序列(840~841bp);两个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中A+T含量分别为51.6%和64.1%,均高于C+G含量的48.4%和35.9%,多态位点分别有23和44个,单倍型数分别为25和43种;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21±0.018(0.0020±0.0001)和0.919±0.009(0.0083±0.0003);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是0.0021和0.0087;AMOVA分析显示,群体内个体间变异是变异的主要来源(Cytb基因为97.54%,D-Loop区为97.32%);NJ系统发生树显示,Cytb和D-Loop区都聚为两支,两支的单倍型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均有分布;清水江野生斑鳜群体的mtDNACytb的Fu’sFs值呈显著负值(﹣0.9553(P=0.007)),检测出了种群扩张,据公式推算出清水江斑鳜种群于0.176Ma年前发生了种群扩张,而D-Loop区符合中性进化的假设,未检测到种群扩张。综上所述,清水江野生斑鳜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遗传多样性高,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可为清水江野生斑鳜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基础的参考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瑞圆  陈晓勇  孙洪新  孙少华  敦伟涛  沈志强  刘军峰  王珏  
为探讨我国部分地方种群绵羊的起源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对河北小尾寒羊、山东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洼地绵羊、湖羊等5个地方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母系起源。结果表明,5个绵羊种群mtDNA D-loop区序列共发现了135个多态位点,形成了10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74 00.998 0;核苷酸多样度为0.017 200.022 22;全群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0.795。NJ系统发育树表明,河北小尾寒羊与洼地绵羊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潇轩  郑端端  罗明坤  杨志强  郭珺  王兰梅  董在杰  
为探讨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遗传多样性及变异情况,基于mtDNA D-loop序列对6种颜色(全白、全红、红白、大正三色、白写、绯写)锦鲤、2个“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2个杂交鲤群体(青灰♀×红白锦鲤♂、红白锦鲤♀×青灰♂),共150尾个体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全长932bp的D-loop序列,A、T、G、C含量为33.2%、32.8%、14.2%和19.8%。所有个体共检测34个变异位点,呈18个单倍型。其中,红白和绯写存在2个优势单倍型,全白和青灰“福瑞鲤2号”均存在2个特有单倍型,青灰、红色“福瑞鲤2号”共享1个优势单倍型。10个鲤群体间遗传距离0.001~0.018,遗传分化指数(F_(st))0.011~0.933。分子方差(AMOVA)分析群体间变异67.17%,群体内变异32.83%,呈极显著(P<0.01)分化水平。研究表明,绯写、全白和大正三色3个锦鲤群体具较高遗传多样性,白写、“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杂交鲤遗传纯度较高,结果丰富了不同体色鲤种质资源遗传数据,为后期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久盘  刘哲  张波  殷新勇  王雷  王建福  
对65尾祁连山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和40尾青海湖裸鲤(G.przewalskii)mt DNA cyt b基因(Cytochrome b,cyt b 1140 bp)和D-loop区(747 bp)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定,探讨了上述基因片断的序列特征和两种裸鲤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显示,2个基因片段的G含量普遍较低,在编码基因cyt b各密码子的第三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线粒体DNA cyt b和D-loop基因片段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替代速率cyt b>Dloop。基于核苷酸最佳替换模型计算2种间的遗传距离,cyt b为0.08,D-loop为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宏伟  邹桂伟  罗相忠  王长忠  呼光富  李忠  
【目的】探讨长江野生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3种中国鲤的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系统进化。【方法】对3种鲤的D-Loop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与GenBank中获取的另外5种鲤鱼的D-Loop序列一起构建进化树。【结果】3种鲤的碱基组成中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T碱基含量最高,平均为33.5%;C碱基最低,平均为13.7%。在检测的3种鲤上共发现37个突变位点,其中有2个插入,28个转换,7个颠换,碱基的替换有明显偏倚。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长江野生鲤(0.984±0.019),最低的是荷包红鲤(0.113±0.07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以长江野生鲤最高,为0.00623,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立  刘延鑫  赵绪永  靳双星  邓红雨  刘太宇  
【目的】研究河南3个驴种(河南小毛驴、长垣驴、泌阳驴)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PCR和测序技术,测定15头长垣驴、20头泌阳驴和14头河南小毛驴共49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采用DNAsp 4.90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MEGA4.1的邻接(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长垣驴、泌阳驴和河南小毛驴3个驴种共49个样本的PCR扩增产物长度均为444bp,mtDNA D-loop区的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2.295%,2.163%和2.799%;单倍型多样度结果分别为0.879,0.629和0.956,表明3个驴品种mtDNA D-loop区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珊  代应贵  
采用PCR、克隆结合DNA测序技术对分布于贵州清水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个体mtDNA D-loop 3′端共计478 bp的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该序列共发现了25个多态位点,约占其核苷酸总数的5.23%。其中23个为转换位点(A-G,C-T),2个为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30尾个体分属18种单倍型。稀有白甲鱼mtDNA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 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092。单倍型多样度(H)为0.940,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4。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树由2个支系组成。稀有白甲鱼清水江种群mtDNA D-loop序列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表明该种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虎峰  代应贵  
40尾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采自珠江水系可渡河,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其mtDNA D-loop区481bp的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该序列共计发现了1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总位点数的2.08%。定义了1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733,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1。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301。用单倍型间遗传距离构建的NJ树由2个支系组成。该研究显示光唇裂腹鱼可渡河种群mtDNA D-loop区多态性较低,表明光唇裂腹鱼可渡河种群遗传多样性贫乏,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光唇裂腹鱼可渡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单红  王庆  朱银安  张其中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取自长江中上游合川、木洞、涪陵、彭水、巫山、宜昌及岳阳7个江段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4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出327个位点(200~2500 bp)。各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在28.75%~48.62%之间,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47~0.3074。遗传距离显示长江中上游南方鲇各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木洞和合川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537),而合川和岳阳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20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866。聚类分析(UPGMA)显示,7个群体聚为两大类群,合川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艳艳  孔晓瑜  喻子牛  庄志猛  金显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山东半岛南岸水域的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群体(n=20)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500 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得到了410bp的核苷酸片段(除去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用Genedoc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在这2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包括2个碱基缺失、1个碱基插入、43个转换位点、7个颠换位点及2个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运用MEGA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UPGMA和NJ系统树。用DNASP软件计算出的多态位点数(S)为54、核苷酸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冉光鑫  代应贵  岳晓烔  
采用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采自珠江水系西江的30尾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mtDNA D环约467 bp的序列。结果显示,该序列的长度为467~470 bp,共计发现了16个变异位点,占分析总位点数的3.40%,其碱基组成A+T的平均含量(67.6%)高于C+T(32.3%)。稀有白甲鱼西江种群mtDNA D环区在结构上可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存在着与终止相关的序列E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定义了1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733 3,单倍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10 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