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9)
- 2023(4467)
- 2022(4112)
- 2021(3750)
- 2020(3475)
- 2019(8328)
- 2018(8264)
- 2017(16462)
- 2016(9266)
- 2015(10700)
- 2014(11128)
- 2013(11245)
- 2012(10714)
- 2011(9752)
- 2010(9971)
- 2009(9384)
- 2008(9607)
- 2007(8955)
- 2006(7560)
- 2005(6780)
- 学科
- 济(41637)
- 经济(41601)
- 业(24454)
- 管理(24342)
- 方法(22365)
- 数学(20173)
- 数学方法(20004)
- 企(18919)
- 企业(18919)
- 农(11692)
- 财(10456)
- 中国(9422)
- 学(9235)
- 贸(8348)
- 贸易(8347)
- 易(8090)
- 地方(8005)
- 农业(7583)
- 业经(7383)
- 制(7059)
- 和(6465)
- 务(6452)
- 财务(6438)
- 财务管理(6416)
- 企业财务(6023)
- 银(5800)
- 银行(5774)
- 理论(5551)
- 融(5528)
- 金融(5525)
- 机构
- 大学(142343)
- 学院(140937)
- 济(58256)
- 经济(56996)
- 管理(52894)
- 研究(48093)
- 理学(45501)
- 理学院(44969)
- 管理学(44147)
- 管理学院(43882)
- 中国(35670)
- 科学(31315)
- 京(30256)
- 农(29155)
- 所(25955)
- 财(25936)
- 业大(23973)
- 研究所(23735)
- 农业(23302)
- 中心(22503)
- 江(21769)
- 财经(20880)
- 北京(18991)
- 经(18798)
- 经济学(18258)
- 范(18205)
- 师范(18016)
- 州(17059)
- 经济学院(16757)
- 院(16671)
- 基金
- 项目(91602)
- 科学(70247)
- 基金(65088)
- 研究(64844)
- 家(57320)
- 国家(56853)
- 科学基金(47123)
- 社会(39544)
- 社会科(37395)
- 社会科学(37378)
- 省(36372)
- 基金项目(34815)
- 自然(30962)
- 划(30712)
- 教育(30193)
- 自然科(30191)
- 自然科学(30177)
- 自然科学基金(29642)
- 资助(27323)
- 编号(27085)
- 成果(22328)
- 重点(20979)
- 部(20685)
- 发(19885)
- 创(18492)
- 课题(18400)
- 科研(18104)
- 计划(17658)
- 创新(17361)
- 教育部(17219)
共检索到20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燕民 裴东 奚声珂 李嘉瑞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麻核桃、核桃楸、核桃、奇异核桃和核桃×核桃楸的人工杂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28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出332个DNA片断,片断大小在259bp~3054bp之间,其中243个DNA片断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断的732%。依据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析,据此构建聚类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核桃的天然杂交是麻核桃形成的主要机制;在麻核桃形成过程中,核桃楸的遗传贡献率大于核桃;在胡桃属分类中,麻核桃应归为核桃楸组,这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麻核桃,RAPD,起源,分类地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王正加 方炎明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核桃5个天然居群15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20条10 bp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5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6.7%。居群水平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在0.199 2~0.280 0间变化,物种水平I为0.410 2;居群水平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29 7~0.205 1之间,物种水平H为0.267 1。遗传变异计算显示,山核桃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84 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341 3,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
关键词:
山核桃 居群 遗传结构 RAP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克强 马明 孙彩玲 孙明高 郭起荣
【目的】确定RAPD标记OPB-08900与核桃早实基因的遗传距离,对该标记测序,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以核桃早实优系绿园和晚实、速生优系绿丰及绿园×绿丰杂交组合的154株F1杂种后代材料的DNA为模版,OPB-08(5′-GTCCACACGG-3′)为引物,PRAD-PCR技术检测与核桃早实基因相关的RAPD标记OPB-08900在供试亲本和F1群体的分离状况,Haldane函数计算遗传距离;对OPB-08900DAN片段克隆测序;DNAMAN软件分析序列酶切位点,BLAST分析序列同源性。【结果】RAPD标记OPB-08900在早实亲本绿园上标记带出现,在70株早实后代的69株上出现;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胡春根 邓秀新
为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油桃品种进行分析 ,本研究利用 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 1 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 9个油桃品种的基因组 DNA进行扩增 ,通过扩增 1 80个位点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油桃的系统发育 ,将供试油桃品种分为 3类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油桃的品种分子识别表 ,提出了重点保存的油桃种质有曙光、瑞光 2号、五月火、艾米拉、红李光、阿姆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正加 黄坚钦 郭传友 杨萍 王华芳
建立山核桃RAPD反应优化体系是进行山核桃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前提。通过对影响PCR扩增结果的主要因子的组合研究,确定了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的最适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2 5mg·L-1(50ng)模板,2 0μL10×Buffer,16 67pmol·s-1TaqDNA聚合酶;各0 2mmol·L-1dNTPs,3 0mmol·L-1MgCl2,0 3μmol·L-1引物。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00s,94℃变性30s,38℃退火30s,72℃链延伸90s,38次循环,72℃后延伸420s。图5表2参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平 陈志伟 胡春根 邓秀新
该研究利用RAPD技术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寿星桃种质进行分析 .采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0个寿星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通过对 180个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寿星桃的系统发育 ;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寿星桃的分子检索表 ;并对扩增的特殊位点进行统计 ,提出了重点保存的寿星桃种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卫 包满珠 陈龙清
用RAPD技术对梅的野生种及其近缘种桃、李、杏、樱共计17个样品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12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1条带,其中65条为多态性带.通过对这些扩增带的分析,作者认为梅的基因中渗入了较多的杏、李基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李、杏在梅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处于基本等同的地位,桃、樱与梅的亲缘关系则相隔较远.
关键词:
梅,近缘种,系统发育,RAP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平
利用RAPD技术 ,采用从 2 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 2 2个引物对 14个蜜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 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蜜桃的系统发育 ,将供试的蜜桃品种分为 3组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蜜桃的分子检索表 ,提出了特殊保存的蜜桃种质有秋蜜、太原水蜜、深州红蜜和温州水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中平
利用RAPD技术 ,采用筛选的 2 2个随机引物对 9个红叶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通过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 ,分析供试红叶桃的系统发育 ,并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红叶桃的分子检索表 ,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红叶桃种质有筑波 3号、筑波 6号和洛格红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成文 曹后男 赵成日 王成 朱波
用筛选的20个随机引物对42个桃品种(种)进行RAPD扩增,用扩增产生的107条多态性带计算样品间的遗传距离,UPGMA法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14处可将供试样品划分为四类,认为RAPD标记可用于分析桃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在遗传距离0.11处可将水蜜桃、黄肉桃、油桃明显区分开,但存在一定交叉现象,若以肉质类型划分桃品种,还应考虑桃品种的遗传背景。供试样品中珲春桃是优先保存的种质,其次是F ireprince、上海水蜜桃等。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遗传距离,认为珲春桃不是桃和山桃的杂交后代,应为桃的一个变种。
关键词:
桃品种 RAPD标记 种质分类 珲春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子岳
首先对核桃壳的物理机械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将其简化成各向同性的均匀厚度的薄球壳,利用薄壳理论进行内力和位移分析,结果表明两对法向集中力作用较有利于壳的完全均匀破裂。
关键词:
核桃,剥壳,内力,位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炳松 陈苗 褚怀亮 艾雪 黄有军 李雪芹 黄坚钦
利用cDNA-AFLP(互补脱氧核糖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山核桃Carya carthayensis嫁接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与山核桃嫁接相关的cDNA片段。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与小麦生长素响应因子部分区段有81%的同源性,命名为CcARF。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山核桃嫁接前砧木和接穗中都有强烈表达,但在嫁接后3d急剧下降,在这之后砧木中的表达增强不大,而接穗中嫁接后7d表达开始增强,到嫁接后14d表达明显,比嫁接后3d增强了4.7倍。该CcARF片段可能对山核桃嫁接起到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图3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昆 张峰
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方法分析山西历山山核桃群落生态关系。结果表明:1)应用TWINSPAN将山核桃群落的35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丛,分别是山核桃-连翘-升麻群丛、山核桃-连翘+牛奶子-蓝萼香茶菜群丛、山核桃-连翘-草乌头群丛、山核桃-连翘-香薷群丛、山核桃-连翘-披针叶苔草+筋骨草群丛、山核桃-连翘-风毛菊+牛尾蒿群丛和山核桃-连翘-藜芦群丛;2)35个样方DCA排序图较好地揭示了山核桃群落的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排序图第1轴基本反映各群丛所在生境的坡向变化,第2轴基本反映了植物群落的地形和土壤类型变化,坡向、地形和土壤类型决定了山核桃群落类型的规律性变化;3)7个群丛草本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民 刘英 董凤祥 奚声珂
用 8 0个 10bp随机引物对我国新疆核桃、华北山地核桃、秦巴山地核桃和西藏高地核桃 4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 2 0个样本进行RAPD扩增反应 .选用了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 2 4个引物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共扩增出 2 2 7个RAPD片段 ,具多态性的片段有 16 8个 ,占总扩增片段的 74%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片段为 9 46个 ,扩增片段长度为2 2 0~ 40 72bp .其中 ,西藏核桃类群的特有RAPD片段占有很大比例 .依据扩增结果 ,计算遗传距离 ,采用UPGMA方法构建聚类树状图 .结果表明 :新疆核桃为我国栽培核桃的一个地理生态型 ;华北山地核桃和秦巴山地核桃应属一个地理...
关键词:
核桃 RAPD 地理生态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春 沈林 曾燕如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各组分进行了梯度实验,优化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扩增体系,并筛选了引物。该体系(25.00μL)为:1×缓冲液0.20 mmol.L-1,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0.20μmol.L-1引物,2.00 mmol.L-1镁离子(Mg2+),33.34 nkat Taq DNA聚合酶,0.80 mg.L-1基因组DNA(以上均为终浓度)。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35℃退火30 s,72℃延伸2 min,5个循环;94℃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