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5)
2023(7298)
2022(6400)
2021(5767)
2020(5167)
2019(11815)
2018(11584)
2017(22752)
2016(12646)
2015(14207)
2014(14596)
2013(14605)
2012(13894)
2011(12535)
2010(12625)
2009(11777)
2008(11983)
2007(11020)
2006(9223)
2005(8386)
作者
(40015)
(33698)
(33664)
(32212)
(21421)
(16404)
(15459)
(13246)
(12457)
(12076)
(11557)
(11206)
(10741)
(10733)
(10717)
(10710)
(10529)
(9910)
(9830)
(9585)
(8554)
(8274)
(8250)
(7783)
(7623)
(7598)
(7503)
(7485)
(6952)
(6923)
学科
(53106)
经济(53053)
(34650)
管理(34080)
方法(28113)
(27421)
企业(27421)
数学(25280)
数学方法(25030)
(14568)
(14447)
中国(12622)
(12473)
(10451)
贸易(10450)
(10166)
(9985)
地方(9862)
业经(9667)
(9465)
财务(9448)
财务管理(9423)
农业(9394)
企业财务(8971)
(8865)
银行(8820)
(8542)
金融(8540)
(8357)
(7834)
机构
大学(189711)
学院(188760)
(76576)
经济(74902)
管理(69212)
研究(66189)
理学(59991)
理学院(59268)
管理学(58087)
管理学院(57733)
中国(48495)
科学(43396)
(41425)
(39879)
(35858)
(35115)
业大(33369)
农业(33346)
研究所(32925)
中心(30667)
(28436)
财经(28340)
(25751)
北京(24811)
经济学(24101)
(23666)
师范(23369)
(22872)
(22637)
经济学院(22037)
基金
项目(127281)
科学(98078)
基金(91752)
研究(87350)
(82703)
国家(82070)
科学基金(67837)
社会(54171)
社会科(51387)
社会科学(51365)
(50352)
基金项目(48662)
自然(45661)
自然科(44616)
自然科学(44595)
自然科学基金(43810)
(43014)
教育(40752)
资助(38431)
编号(34509)
重点(29558)
(28509)
成果(28259)
(27267)
(26155)
计划(25518)
科研(25359)
创新(24565)
课题(24219)
教育部(23587)
期刊
(78497)
经济(78497)
研究(50710)
学报(37903)
(37187)
中国(34468)
科学(31088)
(28311)
大学(27092)
学学(25921)
农业(24917)
管理(22857)
教育(17080)
(16865)
金融(16865)
技术(15367)
财经(14264)
(13738)
经济研究(13084)
业经(12478)
(12187)
问题(10964)
(10873)
业大(10155)
技术经济(9693)
统计(9577)
理论(9183)
(8979)
科技(8707)
农业大学(8651)
共检索到26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大爱  赵绪明  钱一萍  杜莹  张志芬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冯佰利  柴岩  付晓峰  
【目的】更准确有效地分析苦荞品种适应性,筛选优良苦荞品种和评价试验地点,为苦荞品种推广应用和区域试验试点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变异分析和GGE双标图对国家区域试验中第8轮苦麦区域试验的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质量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4个性状上的平均值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而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平均值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参试品种(系)间各个性状的变异小,稳定性较好,但类型不丰富。(2)南、北方各有其适宜的高产稳定品种。云荞67、昭苦2号、西苦7-3为适宜于南方的高产稳产品种;西农9940、凉苦-4和威苦02-286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飞  依兵  吴奇  张姣  王艺陶  张瑞栋  肖梦颖  黄瑞冬  
利用GGE双标图法对2012~2013年在沈阳地区种植的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高粱品种的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解析,从而为这些高粱品种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8个高粱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p<0.05)。铁杂17的千粒重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8.0g和71.9%,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的表现较好,其次是铁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而辽杂11在穗粒数(7895粒·穗-1)、收获指数(0.67)和生物产量(278g·株-1)的综合表现上最好。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吉杂127和辽杂39产量稳定较好,但产量低于平均水平;龙杂11产量及稳定性表现较差。高粱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收获指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淀粉含量与千粒重正相关,与穗粒数负相关。在沈阳地区,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具有较高产量及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海旺   魏建伟   刘朋程   陈淑萍   卜俊周  
为有效鉴定和评价黄淮海玉米品种产量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采用AMMI模型稳定性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对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15个参试品种在6个省12个试点进行产量稳定性评价,同时利用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变异来源中基因型(G)、环境(E)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I)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和显著差异(P<0.05),其中环境效应在总平方和中占比最大,为85.02%,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比为10.74%,基因型所占比例最小,为4.25%。对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解,前5个交互主成分(IPCA 1~IPCA 5)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共计解释了85.41%的互作效应。基于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统计因子和参数统计因子内部各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关系。生物干重与非参数统计因子S6、Z1、Z2、NP2、NP3、NP4、KR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1和S2则呈显著正相关(P<0.05)。AMMI双标图显示,参试品种整株生物干重范围在18 000~22 000 kg/hm2,‘渝单805’‘正大511’‘青秀001’和‘皖农科青贮8号’丰产性较好,‘金诚6’丰产性最差。‘正大511’‘雅玉7758’‘KNX22002’和‘青秀001’等参试品种稳定性较强,山东德州较其他试点有较好的辨别力,而山东泰安和河南濮阳等试点辨别力较差。GGE双标图分析表明‘正大511’属于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品种,为黄淮海地区的理想品种,其次为‘青秀001’和‘渝单805’,而‘安科青2号’离圆心位置最远,为参试品种中最不理想的品种。综上,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评价可为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玲  张心菲  张鑫鑫  张卫华  林元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尚福强  焦宏  张利民  罗建新  滕文华  姜静  
开展多点造林试验是对参试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生长特性评价的重要步骤。本文以18个白桦种源为材料,分别在帽儿山、草河口、金河3个试验点营建种源试验林,对17年生白桦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各试验点参试种源保存率分析发现,18个白桦种源在各试验点平均保存率在4.76%~76.55%之间,其中东方红、凉水、长白和乌伊岭等种源平均保存率较好,西北地区种源如六盘山、西宁和天水等保存率较低。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种源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凉水、小北湖、辉南、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池忠志  叶利  杨福明  陈华  郑家国  
为了研究近年育成的10个水稻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选择4个典型生态区作为研究基点开展筛选比较,结果表明:稻谷产量在品种与地点的互作间差异[请指明什么差异显著]极显著;产量稳定性则与品种、地点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泸香658具有较高的产量,且稳定性好,和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适宜崇州、绵竹,宜香2115适宜广汉,泸香658在米易、广汉表现较好,川优8377适宜绵竹区域,花香7号适宜广汉,花香1618适应性较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池忠志  叶利  杨福明  陈华  郑家国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娜  曹东  王世红  张雪婷  杨文雄  
【目的】鉴定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4年甘肃省春小麦区域试验40个品系在7个试点的试验数据,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系)的适应性和稳产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分析环境因子及相关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及品系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大于品系,分别是品系效应的3.71倍和3.12倍;品系7095属于适应性和稳产性均表现较好的品系;在7个试点中,黄羊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产量及9个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聪慧  张鸿景  王玉忠  代剑锋  党磊  杜子春  刘建婷  高运茹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地点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的胸径数据,首先拟合3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各个模型均具有相同的固定效应("地点"和"地点中的区组")和残差方差结构(行、列自回归AR1×AR1,以进行空间分析),其中,模型1为随机效应中包含2个公因子的因子分析模型(FA模型),模型2、3分别为随机效应里不含测量误差以及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选出一个最优模型,之后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得到各家系在各地点的胸径BLUP数据;基于胸径BLUP数据做GGE双标图分析,对华北落叶松家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AIC信息准则,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被选为最优模型;基于胸径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的前2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之和为92.4%,表明结果可靠; 4个试验地点被分成2组,地点L1(张家口赤城马营沟)、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和地点L4(承德围场查字)为一组(以111号家系的胸径最大),地点L2(承德围场御道口)为一组(以78号家系的胸径最大),相对而言,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能更有效地选择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各家系在不同试验地点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中,111号的胸径(产量)最大,接着是78、72、82、76、59、100、77、56、86、96等系号,胸径(产量)最小的是1号,97、116、53、35、46、66和49号等家系的胸径(产量)也较低,68和42号家系的胸径(产量)接近总体均值; 96、86、100和76号是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速生丰产家系111、72、56号的稳定性居中,速生丰产家系78、82和77号的稳定性中等偏下,而速生丰产家系59号则不稳定。【结论】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较另外2个模型而言,结果更为可靠。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既具高区分力,又具高代表性,能更有效地评价家系。家系96、86、100和76号兼具速生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可被广泛推广。基于BLUP的GGE双标图能有效应用于华北落叶松家系及试验地点的评价,本研究可为冀北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家系选择和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艳艳  丰震  赵兰勇  
【目的】研究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不同品种单株产花量的年度稳定性问题。【方法】选用13个玫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次重复,每小区10~12株,连续两年测定各品种的单株产花量,应用AMMI(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又称为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连续两年的单株产花量的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探讨。【结果】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65.610%、12.352%、22.038%,均达极显著水平,而误差仅占2.75×10-17%,参试品种的单株产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张学林  
 用AMMI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点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影响均显著;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对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小偃54、豫麦49的稳定性低于豫麦70、豫麦34;对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豫麦70、豫麦49、郑州9023的稳定性低于豫麦18、豫麦34、小偃54;豫麦49在唐河,郑州9023在开封、郑州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环境IPCA值(交互效应主成分坐标值)和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IPCA值与日照、积温、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李本逊  顾红波  毕有华  
采用方差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 ,对不同地点随机区组试验中甜玉米株高、穗长和产量的品种差异显著性、试验精确度和品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单年单点随机区组试验中除了呈贡和石林的穗长以外 ,其余各点性状的品种差异都是极显著的 ,同一性状不同地点的品种间差异表现不一致 ,这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所致。石林点试验精确度最高 ,其余两点的次之。超甜 2 0号在 3个性状上表现最稳定 ,黑甜糯产量最不稳定 ,白甜糯株高和穗长最不稳定。株高、穗长、产量的互作效应主成分 (IPCA)的平方和分别占交互作用平方的93 .2 %、90 .9%和 80 .3%,解释了大部分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 ,由此计算获得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远  孔繁玲  
本文探讨了作物品种多年多点区试中几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方差的部分方法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含义,提出以地点内品种×年份(V×Y)和年份内品种×地点(V×S)的互作变异系数来评价品种稳定性,同时以Shukla方法为基础,发展了一套分解V×Y和V×S方差到品种的方法,并以黄河流域棉花区试的一套资料为例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作了讨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沙金  郑斯斯  
为明确供应链相关参数对于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 VMI)合作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模型分析方法,建立考虑需求放大、订货及库存成本变动的VMI收益模型,将正交试验原理引入多参数灵敏度分析,证实不同游段、不同特质企业在参与VMI合作时存在的不同倾向。研究表明:供应链下游企业有意愿参与VMI合作,其意愿强度与其库存管理水平负相关,但运营水平优秀者更易找到合作伙伴;而供应链上游企业对VMI态度谨慎,运营水平越高,参与VMI合作的可能性越小,VMI合作稳定性越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慧  刘金荣  王素英  闫宏山  王涛  邢晓宁  邢璐  付楠  
为更准确评价谷子品种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提高育种效率,采用GGE-biplot双标图软件,对2010—2011年国家谷子区域试验华北夏谷区组中‘豫谷18’等25个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豫谷18’在AEA轴上的垂足最接近正方,丰产性优良;在AEC轴投影距离最短,稳产性突出。2)‘豫谷18’距离理想品种最近,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冀谷19’及其他参试品种。3)‘豫谷18’是适应性最广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涵盖华北夏谷区组绝大部分区域。4)与‘冀谷19’比较,‘豫谷18’在华北夏谷大部分区域种植优势明显。综上所述,在华北夏谷区组参试品种中,‘豫谷18’是兼有丰产、稳产和广适应性的理想谷子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