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0)
- 2023(3757)
- 2022(3108)
- 2021(2672)
- 2020(2303)
- 2019(5030)
- 2018(5010)
- 2017(9107)
- 2016(4760)
- 2015(5426)
- 2014(5259)
- 2013(5307)
- 2012(4846)
- 2011(4469)
- 2010(4487)
- 2009(3987)
- 2008(3913)
- 2007(3586)
- 2006(3308)
- 2005(2979)
- 学科
- 济(24762)
- 经济(24749)
- 业(21493)
- 管理(20719)
- 企(18131)
- 企业(18131)
- 方法(14170)
- 技术(13293)
- 数学(12270)
- 数学方法(12046)
- 技术管理(7883)
- 学(6161)
- 农(5607)
- 业经(5387)
- 财(4553)
- 中国(4448)
- 划(4196)
- 农业(4162)
- 环境(4020)
- 理论(4000)
- 和(3749)
- 贸(3290)
- 贸易(3287)
- 易(3221)
- 策(3205)
- 务(3109)
- 财务(3093)
- 财务管理(3089)
- 产业(2997)
- 企业财务(2958)
- 机构
- 大学(79164)
- 学院(78180)
- 济(34701)
- 管理(34131)
- 经济(34054)
- 理学(29758)
- 理学院(29513)
- 管理学(28993)
- 管理学院(28864)
- 研究(26087)
- 中国(18544)
- 科学(16946)
- 京(16939)
- 农(14349)
- 业大(13744)
- 所(13425)
- 研究所(12440)
- 财(12323)
- 中心(12088)
- 农业(11582)
- 江(11518)
- 经济学(10609)
- 财经(10494)
- 北京(10221)
- 技术(9893)
- 经济管理(9776)
- 经济学院(9594)
- 经(9552)
- 院(9161)
- 范(9027)
- 基金
- 项目(56615)
- 科学(45772)
- 基金(42379)
- 研究(39409)
- 家(38086)
- 国家(37874)
- 科学基金(32900)
- 社会(26376)
- 社会科(25430)
- 社会科学(25422)
- 基金项目(22134)
- 省(22081)
- 自然(21538)
- 自然科(21147)
- 自然科学(21145)
- 自然科学基金(20784)
- 划(18497)
- 教育(17390)
- 资助(17290)
- 编号(14943)
- 创(13172)
- 重点(12697)
- 部(12585)
- 创新(12537)
- 发(12024)
- 国家社会(11912)
- 成果(11065)
- 计划(10889)
- 业(10827)
- 科研(10662)
共检索到111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本文以1996~2003年我国29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将知识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并检验了各省份知识生产中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收敛情况。研究发现,1996~2003年期间我国工业企业知识生产中的技术效率有所提高、技术进步出现下降,知识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下降。研究还表明,知识生产中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着条件收敛,但不存在绝对收敛。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DE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水龙
一、引言 技术进步评估主要包括对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的测算和研究。由于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仅从定性上而且从定量上对技术进步进行正确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技术进步评估方法主要有二类:指标体系法和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存在的问题是指标确定较困难,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颜鹏飞 王兵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桂元 王莉莉
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29个省的制造业在1999—2005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进行了测算,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成分,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省际制造业TFP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生产效率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影响;区域间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省级制造业TFP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关键词:
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DE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静 雷厉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冉杰 王新宇
研究一个行业内各独立单元生产效率评价的方法发展较快,目前,生产效率的测度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种是参数方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方法和随机边界法;另一种是非参数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和指数法。目前对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同样也是从上面两种方法进行的,大多数采用DEA方法来描述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状况,但是这些描述基本上是静态的。本文运用DEA和指数相结合的曼奎斯特生产效率指数来对我国西部区域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比较静态和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扶玉枝 徐旭初
运用Bootstrap-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浙江省粮食和一般经济作物类、蔬菜水果类、畜禽水产养殖类等三类营销合作社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其分解指数,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2004—2009年间,三类合作社年均TFP增长率分别为4.34%、1.95%和4.37%,且在5%水平上有意义;技术进步的提高速度呈加快趋势;技术效率表现出下降或增速减缓的趋势;2007年以来政府的扶持效果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不同产品类型合作社的TFP增长方式存在差异。政府的政策应以提高技术进步和促进落后合作社追赶先进合作社为核心。
关键词:
合作社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生产率增长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通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面板模型,本文对1999-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地区间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率较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变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规模效率得到了初步改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城市化进程和初始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细分行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苗珊珊
利用2000—2011年中国15个省区小麦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从农业技术进步有偏演进的视角考察我国及各省区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一201 1年小麦单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7,年均提高1.9%,技术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各省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且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变动差异较大,北方(河南、湖北和黑龙江)农业机械装备程度和土地规模水平高于南方(安徽、河北),因此,北方平均机械技术利用效率高于南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龚崇高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较慢;育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大豆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较低,而且1990年以来没有显著提高;大豆生产集中在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和大豆种植比重是影响大豆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范丽霞
笔者采用1978年~2012年国内省域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借鉴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SBM-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核算与分解。实证表明,与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比,传统的MalMquiSt指数容易导致"技术倒退",致使粮食tFP的估算"被动"提高;我国粮食tFP的空间非均衡性明显,西部地区粮食tFP增长水平最高,东部地区稍低一点,中部地区最低;我国粮食tFP呈上升趋势,且表现出"u"型波动变化特征;我国粮食tFP增长的源泉主要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澍
污染防治是我国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积极采取环境规制措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TFP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能够尽快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引起TFP的"U"型变动,但二者对TFP的提升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