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5)
- 2023(7239)
- 2022(6415)
- 2021(5879)
- 2020(5358)
- 2019(12238)
- 2018(11982)
- 2017(23651)
- 2016(13184)
- 2015(14810)
- 2014(15074)
- 2013(15208)
- 2012(14482)
- 2011(13027)
- 2010(13152)
- 2009(12166)
- 2008(12525)
- 2007(11454)
- 2006(9520)
- 2005(8725)
- 学科
- 济(55292)
- 经济(55233)
- 业(36366)
- 管理(36269)
- 方法(29265)
- 企(29136)
- 企业(29136)
- 数学(26288)
- 数学方法(26000)
- 财(15727)
- 农(14664)
- 中国(13044)
- 学(12819)
- 务(10368)
- 财务(10351)
- 制(10325)
- 财务管理(10325)
- 贸(10239)
- 贸易(10238)
- 业经(10145)
- 易(9955)
- 地方(9900)
- 企业财务(9775)
- 农业(9532)
- 银(8946)
- 银行(8904)
- 融(8603)
- 金融(8601)
- 行(8427)
- 和(8036)
- 机构
- 大学(196244)
- 学院(194989)
- 济(78339)
- 经济(76602)
- 管理(71498)
- 研究(67439)
- 理学(61907)
- 理学院(61147)
- 管理学(59866)
- 管理学院(59497)
- 中国(50206)
- 科学(44334)
- 京(41412)
- 农(41365)
- 财(36852)
- 所(36381)
- 业大(33794)
- 研究所(33242)
- 农业(33193)
- 中心(31319)
- 财经(29616)
- 江(29363)
- 经(26908)
- 北京(25780)
- 范(24552)
- 经济学(24510)
- 师范(24237)
- 院(23413)
- 州(23327)
- 经济学院(22380)
- 基金
- 项目(130557)
- 科学(100771)
- 基金(94446)
- 研究(89886)
- 家(84554)
- 国家(83907)
- 科学基金(69759)
- 社会(55759)
- 社会科(52870)
- 社会科学(52850)
- 省(51275)
- 基金项目(50248)
- 自然(47004)
- 自然科(45913)
- 自然科学(45893)
- 自然科学基金(45078)
- 划(43638)
- 教育(41980)
- 资助(39632)
- 编号(35641)
- 重点(30004)
- 部(29320)
- 成果(29233)
- 发(27558)
- 创(26691)
- 科研(26031)
- 计划(25722)
- 创新(25078)
- 课题(24735)
- 教育部(24376)
共检索到279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慧珍 崔润之 李卫东 卢为国 许景菊 黄绍华 乜宝来 李玉珍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1~1992年河南省区试10个大豆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豆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大豆,高产稳产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生 朱维云 王婉仪
充分利用本区灌浆期光温条件优势及大粒亲本资源,积极协调穗粒数较多与熟期及抗寒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是京冬6号突破高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冯新常
利用早熟大穗品种偃师4号与抗病、灌浆快的大粒品种陕农7859杂交,通过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确定合理的株型模式,选育成高产、稳产、抗病、落黄好、灌浆快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
关键词:
冬小麦,豫麦39号,育种,株型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易代勇 周正邦 朱文华 李向勇 王代谷
对4个果蔗新品种黔蔗00-126、贵引07-15、贵引07-16和贵引07-04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进行了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区试中4个品种(系)的新植蔗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4.74%~48.15%、宿根蔗比对照增产14.84%~34.32%,增产效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个品种(系)的标准差(49.21~92.04kg)和变异系数(0.56%~1.11%)2项指标值都较低,高稳系数(96%(HSCi(134%)较高。综合说明4个品种(系)的丰产性好、稳产性高,而且适应性较强,可以在海拔800m以下各蔗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光远 陈晓婷 余珠 付桂萍 张宗急 赵永国
为了筛选鉴定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的早熟油菜新品种,利用AMMI模型分析了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14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并用GGE双标图方法探讨了这些品种在8个试验点的稳产性,同时还测定了代表性品种的越冬期生物学指标和光合参数,以期解释南方早熟油菜丰产性形成的气候和生理成因。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差异较大,其中S0013的平均产量居第一位(2 191.021 kg/hm~2),而282081的产量最低(1 328.512 kg/hm~2),仅为前者的60%。联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环境(E)的平方和占主导地位(82.27%),而来源于基因型(G)的平方和占比最小(4.93%);来源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G×E)虽然偏小(10.17%)但仍然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AMMI模型可解释G×E互作平方和的92.63%。品种的丰产性主要受降雨量影响,而品种的稳定性主要与气温有关。14个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黔杂ZW9001>黔杂J9002> C868>05V11>黔杂J9001> WB203>川杂09NH014> S0013>云油杂2号>杂1613>08SH60>282081>荣华906>131(CK);其中,S0013、C868和WB203产量最高,而282081的产量最低。各试点鉴别力依次为:玉溪>保山>吉安>南昌(宜春)>桂林>长沙>安顺。阳光131在桂林试验点的越冬期单株鲜质量最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也较高并且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表明较强的光合作用可促进丰产性的形成。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参试油菜品种和不同试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为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及试点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屠乃美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 抗旱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刘山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穗部性状的效应和稳定性,研究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变异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之间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每穗粒重、每穗行数及每行粒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玉米品种产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穗粒重相关极显著.玉米品种产量高稳系数与千粒重高稳系数的相关显著,与每穗粒重的相关不显著,玉米品种产量的稳定性主要与千粒重的稳定性相关.每穗粒重的高稳系数与每穗粒数高稳系数相关显著,而与千粒重的高稳系数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稳产 穗部性状 高稳系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云 李伯群 余国东 马强 高志宏 杨明
渝麦13号是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采用区域试验与对照相比较的方法,对渝麦1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渝麦1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 渝麦13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中育12号,2008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08003),已申请品种保护,品种申请号:20080360.9一、品种来源中育12原名04中70,1998年利用改良的百农64矮败小麦为轮回选择群体,选择可育单株,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多代选择,于2004年育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封清明 刘润堂 张翠香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关键词:
山西,旱地小麦,丰产性,稳产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勇 阎俊 肖永贵 郝元峰 张艳 徐开杰 曹双河 田宇兵 李思敏 闫俊良 张赵星 陈新民 王德森 夏先春 何中虎
解析中麦895高产潜力、广泛适应性、综合抗性及其优良品质性状机理,有助于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用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和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2个群体的QTL定位研究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资料对中麦895遗传特性及其生产中表现进行了分析。中麦895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优质4个方面优良特性:1)携带2个控制分蘖角和5个控制旗叶夹角主效QTL,株型紧凑,旗叶小且直立,为单位面积穗数(640个/m2)多提供保障;携带矮秆基因Rht2和Rht24,植株矮(75 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2)含4个高千粒重与灌浆速率QTL和5个抗旱基因,春化基因组成vrn-A1x、Vrn-B1a和vrn-D1w,灌浆速率快,千粒重(48 g)高且稳定,根系活力好,水肥利用效率高,叶功能期长,耐高温和耐晚播能力强。3)携带1个全生育期抗条锈病主效QTL、2个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和1个抗赤霉病QTL,综合抗病性好,中感条锈和白粉病,赤霉病病穗率低。4)含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A3d等优质基因,面团筋力中等,颜色亮黄,面条和馒头品质优良;酚酸含量(748μg·g~(-1))高且稳定,营养价值高。本研究为黄淮麦区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经验和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意博 孙爽 李鸣钰 常峻菲 王立为 高西宁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年平均播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50%以上,明确其高产稳产区分布特征,对合理布局大豆种植区域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1991—2020年研究区域内9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土壤数据,基于参数校准并验证后的DSSAT-CROPGRO-Soybean模型,对不同产量潜力下的大豆产量进行模拟,以产量平均值和产量变异系数作为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划分指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产高稳、高产低稳、低产高稳和低产低稳4个亚区,在此基础上探讨降水和土壤条件对大豆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影响。[结果] 三种产量潜力下大豆产量均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趋势,光温产量潜力下东北地区大豆平均产量最高,气候产量潜力次之,气候-土壤产量潜力最低。随着限制因素的增加,大豆平均产量逐渐下降;大豆高产区和高稳区占总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比例逐渐降低,低产区和低稳区的耕地面积比例逐渐增加;大豆高产高稳区耕地面积比例逐渐降低,光温产量潜力下最高,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62%,气候-土壤产量潜力下最低,占41%;降水对于大豆高产性和稳产性的限制要远大于土壤。[结论]高产高稳区是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而高产低稳区是潜在的高产高稳区,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提高产量潜力的稳定性。基于DSSAT模型对东北地区大豆高产稳产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合理布局种植区域,提升东北地区大豆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世博 张方亮 张镇涛 周丽涛 赵锦 杨晓光
【目的】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大豆气候生产潜力高产稳产性区域分布及其变化特征,明确不同区域限制大豆高产稳产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可为东北三省大豆合理布局、防灾避灾以及高产稳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研究时段划分为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19年(时段Ⅱ)两个时段,利用调参验证后的DSSAT-CROPGRO-Soybean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大豆潜在种植区各站点气候生产潜力,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豆气候生产潜力高产稳产性区域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大豆冷害和干旱指标,明确不同高产稳产性区域冷害和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统计方法,明确限制大豆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结果】(1)与1961—1980年(时段Ⅰ)相比,1981—2019年(时段Ⅱ)大豆潜在种植区增加2.81×106 hm2,占研究区域总土地面积的3.57%;(2)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稳产区面积占比减少,其中高产稳产区面积占潜在种植区内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17.67%减少到17.11%,高产不稳产区占比由13.54%增加到15.13%,低产稳产区占比由34.98%增加到38.17%,低产不稳产区占比由18.58%减小到18.49%;(3)研究时段内,大豆生长季冷害发生频次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产稳产和高产不稳产区冷害特别是严重冷害发生频次高于低产稳产区以及低产不稳产区;大豆生长季轻旱和中旱发生频次增加,重旱发生频次减小;(4)大豆产量变化与冷害发生频次呈负相关关系,产量变异性的变化与冷害和干旱发生频次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三省大豆潜在种植区呈北移西扩趋势,可种植面积增加;大豆高产不稳产和低产稳产面积增加,高产稳产区和低产不稳产区面积减少;不同高产稳产性区域内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不同,低产区较高产区总体低温冷害发生频次高,不稳产区较稳产区干旱发生频次高。但在高产稳产性变化区域,冷害发生频次下降,干旱发生频次上升。总体而言冷害是大豆高产性的主要限制因子,冷害和干旱是大豆产量不稳定的主要限制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迟健
根据全国7省26个杉木种子园有关数据,及浙江杉木种子园高产稳产研究协作组的研究报告,从高产稳产角度,对园址选择、建园材料选择、定砧密度、结实前管理及结实后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园址最好选在撒粉期雨量不过多、不常遭冻害的杉木一般产区;选取低山向阳缓坡、隔离条件好、土壤深厚而肥力中等、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建园。建园材料选遗传增益高而结实中等以上无性系,注意花期相配。定砧密度要适当。结实前狠抓嫁接株保存率及直冠率,通过土壤管理及适当疏枝培养宽大、透光树冠;结实后狠抓土壤管理、花粉管理、及时疏伐及病虫防治,结实衰退时及时更新改造。
关键词:
杉木种子园 高产稳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慎骄 徐炳成 方燕 李凤民
【目的】非水力根信号(non-hydraulic root signal,nHRS)特征在判别植物的干旱适应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其与作物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可为抗旱节水农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于大豆分枝期、始花期和鼓粒期,在土壤渐旱过程中跟踪测定两个大豆供试品种(晋大74和晋豆24)的nHRS特征;测量其在高土壤水分[2007年的高水处理(H)和2008年的充分供水(WW),对照]及干旱胁迫[2007年的低水处理(L),及2008年的轻度干旱(LD)和严重干旱(SD)]处理下收获时的根冠生物量及籽粒产量。【结果】在分枝期,晋大74出现nHRS时的土壤含水量阈值低于晋豆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