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5)
- 2023(11573)
- 2022(9420)
- 2021(8545)
- 2020(7173)
- 2019(15983)
- 2018(16010)
- 2017(30489)
- 2016(16422)
- 2015(18317)
- 2014(18309)
- 2013(18107)
- 2012(16565)
- 2011(14566)
- 2010(14834)
- 2009(13986)
- 2008(14103)
- 2007(12982)
- 2006(11606)
- 2005(10872)
- 学科
- 业(82121)
- 企(75122)
- 企业(75122)
- 济(71454)
- 经济(71331)
- 管理(69549)
- 业经(27821)
- 方法(27186)
- 财(27140)
- 农(26538)
- 技术(20749)
- 务(20029)
- 财务(20004)
- 财务管理(19983)
- 制(19750)
- 数学(19204)
- 农业(19201)
- 数学方法(19062)
- 企业财务(18904)
- 中国(16864)
- 体(14924)
- 地方(14662)
- 划(14408)
- 和(13527)
- 策(13445)
- 理论(13403)
- 体制(12933)
- 技术管理(12580)
- 企业经济(11299)
- 经营(11248)
- 机构
- 学院(236941)
- 大学(230812)
- 济(99798)
- 经济(97746)
- 管理(96877)
- 理学(82239)
- 理学院(81431)
- 管理学(80501)
- 管理学院(80020)
- 研究(73512)
- 中国(60151)
- 财(50420)
- 京(49404)
- 科学(42000)
- 江(39206)
- 农(39041)
- 财经(38321)
- 所(35570)
- 中心(35202)
- 经(34518)
- 业大(33048)
- 研究所(31285)
- 北京(30852)
- 州(30433)
- 农业(30251)
- 经济学(29232)
- 财经大学(27803)
- 范(27681)
- 师范(27458)
- 商学(27178)
- 基金
- 项目(151217)
- 科学(121020)
- 研究(115907)
- 基金(109785)
- 家(93148)
- 国家(92225)
- 科学基金(81750)
- 社会(75151)
- 社会科(71181)
- 社会科学(71164)
- 省(60814)
- 基金项目(58869)
- 教育(51829)
- 自然(51248)
- 自然科(50044)
- 自然科学(50031)
- 自然科学基金(49196)
- 划(49162)
- 编号(47063)
- 资助(42874)
- 成果(37335)
- 创(35550)
- 业(34919)
- 制(34908)
- 部(33546)
- 重点(33231)
- 发(33053)
- 创新(32329)
- 课题(32289)
- 国家社会(30792)
- 期刊
- 济(122812)
- 经济(122812)
- 研究(72108)
- 中国(52919)
- 财(44518)
- 管理(41813)
- 农(38167)
- 科学(30720)
- 学报(28964)
- 农业(26246)
- 技术(24883)
- 大学(23607)
- 融(23367)
- 金融(23367)
- 教育(23188)
- 学学(22389)
- 业经(22332)
- 财经(19534)
- 经济研究(17607)
- 经(16869)
- 业(16078)
- 问题(15866)
- 技术经济(14803)
- 财会(13534)
- 现代(13212)
- 科技(11899)
- 会计(11769)
- 世界(11504)
- 贸(11438)
- 商业(10723)
共检索到37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德禄 吴安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否顺利实现,也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的实践中,重庆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工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使得其改造提升的任务繁重。要做好这件事,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的协同作战。
关键词:
高新技术 改造提升 制造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贻举
重庆市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程贻举世纪之交,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并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企业、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产品不采用新技术成果将被淘汰,企业不采用新技术将面临破产,个人不掌握新技术将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梅洪常 马华骏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10—2016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4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表明,重庆市高端装备制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有部分行业未能达到DEA有效,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最弱的,主要原因是R&D人员以及技术经费出现了投入冗余;动态评价表明,2010—2016年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的贡献度并不大。最后得到继续加强人才、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合作关系的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窦子欣 孙延明 郭秀强
首先探讨企业创新制度前因,判断选择性和普惠性制度诱导分别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的影响情况。基于此,使用企业内部研发机构进行调节分析。最后,进行异质性检验、稳健性检验以及因果性检验。结果发现:(1)选择性制度更能诱导企业实质性创新;普惠性制度则更能诱导企业策略性创新;(2)在企业内部研发机构调节下,制度诱导对企业实质性创新作用更显著;(3)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更能凸显制度诱导作用效果。研究证实企业内部研究机构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政府应鼓励并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内部研发机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丽华
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海峡两岸的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岸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各自的优势,推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高新技术产业 海峡两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长文 黄天佑 康进武 张晓萍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两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高新枝术和制造业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最后探讨了我国当前实行高新技术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条件和时机。
关键词:
互动发展 结构优化升级 高新技术 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雄奇,余瑛
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尽管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重庆市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幸荣 司有和
在有关专利意识的理论、测评目标选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重庆市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提出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企业专利意识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并设计每个测评指标数据的采集方法。利用该测评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地评价企业专利意识水平的高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专利意识水平 测评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小钦 曾媛
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重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基础能力、环境及模式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本文在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装备制造业 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璐璐 张燕华
以重庆市制造业为样本,基于优势演化的视角,分析地区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市场潜力、产业组织、技术水平3个纬度判断重庆市制造业中的优势产业;以增长速度、技术进步率、产业关联性3个纬度判断重庆市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而该地区经济下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存在重叠的地方,定义为"主导优势产业",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需重点关注主导优势产业的发展,并培育该经济区域内的内生比较优势,促成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璐璐 张燕华
基于优势演化视角,对地区经济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进行理论辨析,并以市场潜力、产业组织、技术水平为基准选择重庆市优势产业;以增长速度、技术进步率、产业关联性为基准选择重庆市主导产业。通过比较发现:地区经济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存在交集—"主导优势产业",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在发挥区域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培育"主导优势产业"的内生比较优势,促使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优势产业 主导产业 产业选择 产业辨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齐涛 何双希
基于2011—2018年肇庆市制造业各行业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肇庆市在行业层面的制造业区位熵。结果显示,肇庆市传统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等行业集聚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先进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集聚水平呈增长趋势。先以2011—2018年肇庆市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区位熵计算结果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制造业区位熵越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再分别以肇庆市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共24个行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为自变量,构建计量模型,结果显示,肇庆市先进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呈现多种不同关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肇庆市应坚持制造业优先发展,坚持和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做好劣势产业转移;积极引育先进制造业产业,加快建设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肇庆市先进制造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小芸 芮明杰
笔者在归纳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一般性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现状提出上海制造业升级的模式是技术移植+自主创新模式逐步向自主创新+全球合作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剖析在过渡模式条件下高新技术融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路径。研究表明,上海需要从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增量产业、推进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融合三方面共同加强政策引导,才能全面实现制造业能级的提升。
关键词:
制造业升级 高新技术 模式 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綦良群 毛雨
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在对经济系统协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系与协同效应,确定出支配系统发展的序参量,并通过对序参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系统整体协同有序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