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4)
- 2023(11645)
- 2022(9586)
- 2021(8585)
- 2020(6653)
- 2019(14881)
- 2018(14673)
- 2017(27029)
- 2016(14391)
- 2015(16196)
- 2014(16359)
- 2013(16014)
- 2012(15651)
- 2011(14566)
- 2010(15281)
- 2009(14186)
- 2008(13895)
- 2007(12803)
- 2006(12028)
- 2005(11173)
- 学科
- 济(84207)
- 经济(84138)
- 管理(40313)
- 业(32786)
- 地方(26956)
- 企(25030)
- 企业(25030)
- 中国(24715)
- 方法(21755)
- 农(19905)
- 环境(18959)
- 业经(18792)
- 学(18375)
- 数学(17323)
- 数学方法(17181)
- 地方经济(16104)
- 农业(13938)
- 发(13879)
- 融(12893)
- 金融(12890)
- 财(12358)
- 和(12272)
- 制(11977)
- 银(11967)
- 银行(11941)
- 理论(11754)
- 行(11751)
- 划(11340)
- 贸(10759)
- 贸易(10746)
- 机构
- 学院(218876)
- 大学(216553)
- 济(97838)
- 经济(95768)
- 研究(86024)
- 管理(75072)
- 中国(64691)
- 理学(62053)
- 理学院(61224)
- 管理学(60305)
- 管理学院(59897)
- 科学(51338)
- 京(48198)
- 所(44221)
- 财(43621)
- 研究所(39652)
- 中心(37538)
- 江(36004)
- 农(35973)
- 财经(33025)
- 范(32441)
- 师范(32141)
- 北京(31496)
- 院(31164)
- 经济学(31003)
- 经(29724)
- 业大(29154)
- 州(28925)
- 农业(27444)
- 经济学院(27329)
- 基金
- 项目(134611)
- 科学(105306)
- 研究(102551)
- 基金(94080)
- 家(81704)
- 国家(80945)
- 科学基金(68118)
- 社会(66068)
- 社会科(62358)
- 社会科学(62343)
- 省(54751)
- 基金项目(48781)
- 教育(45863)
- 划(44917)
- 编号(41187)
- 自然(40237)
- 自然科(39078)
- 自然科学(39071)
- 自然科学基金(38334)
- 资助(37388)
- 发(36515)
- 成果(34764)
- 重点(31657)
- 课题(31233)
- 发展(30008)
- 展(29489)
- 部(28666)
- 创(27748)
- 国家社会(27355)
- 创新(25999)
- 期刊
- 济(129638)
- 经济(129638)
- 研究(74619)
- 中国(54735)
- 农(34860)
- 学报(32799)
- 财(32434)
- 管理(31188)
- 科学(30645)
- 教育(30524)
- 大学(24880)
- 农业(23760)
- 学学(23036)
- 融(22729)
- 金融(22729)
- 经济研究(20848)
- 技术(20612)
- 业经(20153)
- 财经(17666)
- 问题(16140)
- 经(15540)
- 业(12356)
- 技术经济(11861)
- 世界(11853)
- 贸(11834)
- 图书(11737)
- 资源(11306)
- 国际(10691)
- 坛(10563)
- 论坛(10563)
共检索到366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渝政 周文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使其发展陷入困境。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实践表明,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确保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国薇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基本的观点,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相辅相成。虽然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大力发展经济,忽视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下研究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迫在眉睫。由张占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一书,内容详实,论述清晰,不仅可为从事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者提供有效思路,还可为林业经济管理者提供实践指导,是备受广大林业经济发展研究者和管理者青睐的书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伍诚珵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指出中国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真汲取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和技术输出、将生态环境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自私自利行为。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法律制度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两型社会",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不断发展。
关键词:
生态观 探索 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基础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并快速地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生态问题,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寻找适应我国的发展道路,必须提倡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现实必然性,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现代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萧灼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正权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消费逐渐具有文化特征,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消费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及消费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同时还包括人们所处的消费环境以及消费行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消费种类增多、消费质量得到提高、消费文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卫兴华教授与人合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对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欢欢
以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从其诞生的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启蒙的关联入手,在理解绿色经济的同时,将其理念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进行关联分析,着重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论述,寻求绿色经济实践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发掘并弘扬经典理论的现代价值。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对目前出现的误区进行简要反思,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和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 向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中国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云梦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创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晓敏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生态的发展,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就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包含的生态思想更是如此。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规划作出思考,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阐述,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做出思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根源
如何在我国既弘扬以《易经》为源的中华文化,又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考古发现,《易经》在三千两百多年前已传入希腊;文献记载,16世纪《易经》译为拉丁语及法文传入西欧;18世纪中国哲学已进入德国大学课堂,黑格尔讲授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此时《易经》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西方学术领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导致的"天灾"和"人祸"时,呈现出来的生态思想,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易经》的哲学观念,而不是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哲学观念。这有力证明了《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鑫鑫 高梦娇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但在资本“效用原则”与增殖性的驱使下,人类社会生态问题日益凸显。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与生态破坏的共生关系,探索人与其“无机的身体”疏离的根源,论证“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对资本吞噬自然的催化作用,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进行了深刻批判。为应对生态危机的蔓延与恶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和化解方案,但仍存在着悖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意和实践品格的倾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破解全球生态危机、建设清洁美丽的中国与世界,既需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原则,又需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进路。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生态批判 生态危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鑫鑫 高梦娇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但在资本“效用原则”与增殖性的驱使下,人类社会生态问题日益凸显。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与生态破坏的共生关系,探索人与其“无机的身体”疏离的根源,论证“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对资本吞噬自然的催化作用,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进行了深刻批判。为应对生态危机的蔓延与恶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和化解方案,但仍存在着悖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意和实践品格的倾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破解全球生态危机、建设清洁美丽的中国与世界,既需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原则,又需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进路。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生态批判 生态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