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1)
- 2023(4934)
- 2022(4505)
- 2021(4188)
- 2020(3828)
- 2019(9251)
- 2018(9097)
- 2017(18445)
- 2016(10182)
- 2015(11919)
- 2014(12447)
- 2013(12590)
- 2012(11981)
- 2011(10894)
- 2010(11003)
- 2009(10464)
- 2008(10892)
- 2007(10305)
- 2006(8882)
- 2005(8121)
- 学科
- 济(43998)
- 经济(43962)
- 业(26380)
- 管理(26141)
- 方法(23941)
- 数学(21642)
- 数学方法(21472)
- 企(20750)
- 企业(20750)
- 银(17128)
- 银行(16983)
- 行(15665)
- 制(15044)
- 农(11856)
- 财(11341)
- 中国(10685)
- 融(10376)
- 金融(10374)
- 度(10187)
- 制度(10181)
- 业务(9492)
- 学(9270)
- 贸(8720)
- 贸易(8715)
- 易(8459)
- 地方(8413)
- 银行制(8192)
- 业经(7758)
- 农业(7705)
- 务(7131)
- 机构
- 大学(153637)
- 学院(151630)
- 济(63680)
- 经济(62199)
- 管理(57169)
- 研究(50880)
- 理学(48168)
- 理学院(47628)
- 管理学(46809)
- 管理学院(46525)
- 中国(45562)
- 京(32743)
- 科学(31682)
- 农(31447)
- 财(30385)
- 所(27177)
- 中心(25401)
- 农业(25258)
- 江(24805)
- 研究所(24650)
- 业大(24255)
- 财经(24114)
- 经(21732)
- 银(20830)
- 北京(20693)
- 经济学(20383)
- 银行(19952)
- 州(19871)
- 范(18886)
- 师范(18688)
- 基金
- 项目(94630)
- 科学(72654)
- 基金(67779)
- 研究(67400)
- 家(58927)
- 国家(58466)
- 科学基金(48888)
- 社会(41315)
- 社会科(39150)
- 社会科学(39132)
- 省(37093)
- 基金项目(36144)
- 自然(31903)
- 教育(31392)
- 划(31387)
- 自然科(31119)
- 自然科学(31107)
- 自然科学基金(30556)
- 资助(28933)
- 编号(27989)
- 成果(23135)
- 部(21541)
- 重点(21511)
- 发(20285)
- 创(19114)
- 课题(18944)
- 科研(18766)
- 教育部(18137)
- 创新(17953)
- 大学(17921)
共检索到234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思奇
正如菊池宽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评价——"用银镊子翻弄人生……观照的清澈方面也出类拔萃"1,曾翻译过芥川多部作品的鲁迅也是善于锻造、使用"银镊子"的文学巨匠。貌似随意挑选的几个人生片段就能拼凑出一个人的灵魂来,"断片"是鲁迅小说形式到内容上的双重浓缩精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风华 胡冬梅
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不朽的学术地位,然而当前学界对鲁迅小说修辞规律的研究窠臼于文本视角。本文基于《范曾插图鲁迅小说集》的文图语料,从多模态符际修辞视角出发,考察鲁迅小说的翻译修辞特征。研究认为:首先,转喻修辞产生于《插图》图像复制文本信息的过程;其次,隐喻修辞建立于《插图》文本强调图像的过程;再次,赞助元素黏附于《插图》图像顺应文化的过程;最后,鲁迅小说文图之间的多模态翻译修辞特征充分体现了鲁迅"立妇女"、"立儿童"及"立知识分子"的"立人"启蒙思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武德运
鲁迅著作的版本武德运(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著作等身的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的著作,是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鲁迅写作的小说共33篇,分别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从1923年《呐喊》出版开始,三个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阮梦迪
文章以废名小说中塑造的儿童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废名笔下的儿童形象。废名塑造的儿童形象个性不一,但都打下了他自身的烙印,具有一种美学特质。废名在他的儿童世界里流连忘返,寄托了自己对自然人性的追求和对充满真、善、美的社会的渴望。
关键词:
废名 儿童观 儿童形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那艳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学术底蕴,鲁迅(1881-1936年)的本色乃是一位功底深厚、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学者。他从小就同书籍结下深厚的情缘,养成了抄书的好习惯。他一生致力于越中古籍的搜集利用,直至逝世前还在校勘会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林宪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与其前后》中认为颜从乔撰写的《僧世说》是清代作品,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通过清人王士祯文集以及清修《安徽·怀宁县志》等材料关于颜从乔的记载,可以判断《僧世说》并非清代作品而是明朝末年的作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文宁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经十余年努力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鲁迅辑录、校勘古籍的成就,它不但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而且有所发展,蔡元培先生曾盛赞“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关键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校勘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楚楚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多重的感官叙事技巧,除了大量的视觉叙事之外,对听觉叙事的灵活运用也十分值得关注。这不仅拓展了作品的表意空间,更折射出作家本人的思维特性和写作态度。鲁迅小说文本中的听觉叙事在传达作品的象征意蕴、营构作品的典型情境、深化作品的心理特写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综合把握鲁迅笔下听觉叙事的特质,发掘其在音景色彩、词语选择、结构形态等诸多层面的艺术考量,有助于呈现鲁迅小说文本广阔的探讨研究空间。
关键词:
听觉叙事 象征 情境 心理特写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西艳
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山海经》是其"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使鲁迅开始了解中国神话传说,并为其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成年之后的鲁迅,不仅熟知《山海经》内容,对《山海经》深有研究,且在其文学创作中,能灵活地运用《山海经》的相关素材。鲁迅有关《山海经》作者、成书、性质、神话等的论述,也对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鲁迅 山海经 神话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阅读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正如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在读与被读.看与被看之间,就汇入了过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栋亮
鲁迅作为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婚姻观念与婚姻实践出现了某种背离,人格出现了分裂。从接受朱安到选择许广平,鲁迅完成了婚姻观念与婚姻实践的统一,标志着从家族主义向个性主义的转变,但两位女性的并存,表明个性主义仍然带着家族主义的尾巴,这种文化特性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
关键词:
角色 自我 鲁迅 婚姻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蘅瑾
《故事新编》的"油滑"与反讽相似,其以"油滑"的语言与叙述,以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的谐趣与西方反讽的合力,在历史、神话与传说的文本语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反讽艺术。"油滑"式的反讽成为鲁迅穿透现实的方法,也是其消解主体启蒙之无力、遮掩内心困惑与痛苦的途径,亦是作者对自身主体启蒙无力的悲剧性体认。
关键词:
油滑 反讽 悲剧性 《故事新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