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5)
- 2023(8978)
- 2022(7321)
- 2021(6697)
- 2020(5525)
- 2019(12355)
- 2018(11737)
- 2017(22066)
- 2016(10849)
- 2015(11855)
- 2014(10916)
- 2013(10599)
- 2012(9598)
- 2011(8562)
- 2010(9080)
- 2009(8847)
- 2008(7775)
- 2007(7352)
- 2006(6578)
- 2005(5862)
- 学科
- 济(40309)
- 经济(40275)
- 业(36406)
- 管理(35878)
- 企(32680)
- 企业(32680)
- 融(25241)
- 金融(25241)
- 银(22700)
- 银行(22685)
- 行(22108)
- 中国(21133)
- 技术(15325)
- 地方(12985)
- 财(12533)
- 业经(12229)
- 方法(11863)
- 制(11833)
- 农(11695)
- 技术管理(11651)
- 中国金融(11053)
- 数学(9388)
- 数学方法(9253)
- 理论(8823)
- 农业(8215)
- 务(8204)
- 财务(8169)
- 财务管理(8160)
- 企业财务(7859)
- 体(7442)
- 机构
- 学院(138074)
- 大学(135932)
- 济(59465)
- 经济(58188)
- 管理(53527)
- 研究(46167)
- 理学(44861)
- 理学院(44415)
- 管理学(43738)
- 管理学院(43450)
- 中国(43020)
- 财(29842)
- 京(28381)
- 科学(24175)
- 中心(24059)
- 江(22713)
- 财经(22362)
- 所(20984)
- 经(20283)
- 州(18899)
- 经济学(18708)
- 研究所(18483)
- 银(18309)
- 北京(18157)
- 农(17805)
- 融(17635)
- 银行(17626)
- 范(17364)
- 院(17303)
- 金融(17263)
- 基金
- 项目(89426)
- 科学(71791)
- 研究(71538)
- 基金(63335)
- 家(53606)
- 国家(53075)
- 科学基金(47067)
- 社会(46640)
- 社会科(44333)
- 社会科学(44323)
- 省(37409)
- 基金项目(33165)
- 教育(32588)
- 划(29654)
- 编号(28777)
- 自然(27200)
- 自然科(26672)
- 自然科学(26669)
- 自然科学基金(26229)
- 创(25953)
- 成果(23890)
- 资助(23879)
- 创新(23131)
- 课题(21317)
- 发(20807)
- 重点(20562)
- 国家社会(19510)
- 部(18841)
- 制(18697)
- 项目编号(18349)
共检索到234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近年来,发达国家主导的"逆全球化"风潮制约了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应对"逆全球化"趋势的重要力量,也为沿线各国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的融资需求。然而,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其融资一直存在难点,尤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雅
"一带一路"沿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平台,需要我国金融业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发展,为"一带一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息交流、统一支付清算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我国金融业也面临严峻的对外投资风险和监管难度。为此,应尽快完善现行金融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区域内金融服务的覆盖力度,加强金融监管合作,让金融创新更好地助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一带一路” 金融支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冯镐京
本文以陕西省西咸新区建设为例,从机构与金融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对我国"一带一路"金融制度设计的几点建议。"一带一路"是深化亚欧经贸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为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当前各国正在积极研究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制度顶层设计,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融资需求。然而,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中仍面临期限长回报低等突出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晨
面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与重塑,中国在实现金融崛起的过程中金融利益诉求将日益增大,不可避免地冲击传统金融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了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捍卫中国的金融利益和金融安全,中国需要在全球开展多边、多层次、积极的金融外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在国际金融合作规则、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合作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断创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金融资源
关键词:
区域金融 一带一路 金融合作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晨
面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与重塑,中国在实现金融崛起的过程中金融利益诉求将日益增大,不可避免地冲击传统金融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了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捍卫中国的金融利益和金融安全,中国需要在全球开展多边、多层次、积极的金融外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在国际金融合作规则、合作机制、合作方式、合作组织架构等方面不断创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金融资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推进金融创新不仅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积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加大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布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重组和优化,刺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成为我国走出去直接投资的新契机、新机遇、新引擎和新方式。"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一)融通资金需求。"一带一路"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我国联合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刚
"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的方向习近平主席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要求以高质量的金融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项目越来越多,金融创新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一带一路"建设是法治之路,应当以法治思维作为金融创新的根本性保障。在"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实践中,既要在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规定层面进行对接,又要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法律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凡
最近我在新疆调研时,去了霍尔果斯口岸,发现了一些问题,涉及放松金融管制与资金使用困难之间的关系。因此,我认为金融创新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有一定的关系。我很愿意在这里讲讲我个人的感受,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带动投资与增长现在国内有许多人怀疑"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并认为"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太大,收益不能保证。但是,政府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的对外发展战略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素仙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创造了全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加强创新引领成为紧迫的现实需求。加强创新引领,重点是充分发挥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三个层面的创新功效,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优化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和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为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实现对历史文化传承、现有开放格局和市场环境认知等三个方面的超越。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创新引领 区域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由概念落实到行动,形成了总体布局,且加入国家越来越多,实质性经贸合作取得成效,合作区域范围不断拓展,沿线国家地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目前正逐渐向广范围、高质量阶段推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地缘政治风险、部分国家的疑虑和阻挠、部分国家国内形势变化、建设资金需求缺口以及国际经济形势不稳等现实问题,制约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基于此,本文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优化国内开发开放布局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方式及政策创新,旨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由泼墨"大写意"阶段向"工笔画"的高质量阶段转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南楠
当前,"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资金融通、金融合作、惠普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创新成就。但现阶段的金融创新发展依然存在瓶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从创新设计金融架构,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创新风险分散产品,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创新培养金融人才,丰富金融实战经验;创新运用人民币,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等方面,来推动金融创新,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不断提升沿线国家的金融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 资金融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孟刚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金融创新,鼓励发展绿色和普惠金融,推动本币金融合作。应当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对接赤道原则、发展绿色金融,搭建转贷平台、推广普惠金融,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倡导本币金融合作,分享我国的绿色和普惠发展理念与实践,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紧缺和外汇风险较大等问题,增进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支持与合作,以绿色、普惠和本币金融共同引领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一带一路"将开创全面"走出去"的新局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作为最大的时代内涵,金融不仅是经济的血液,更是时代的灵魂,不能仅仅定位于服务"一带一路",而是应该积极发挥经验引领、专业引领、模式引领和战略引领四种引领作用。切实破题"一带一路",需要集中国家软实力优先办好"一带一路"这件大事,用金融手段建设命运共同体,将"创新思维、创业心态"贯彻到底,保有强国思维和底线思维,用好、用活金融力量,通过商业化运作大力推进国家战略,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共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喆
正确认识国家金融安全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辩证关系,对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不仅要有国内视角,也要有国际视角。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不仅有力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平稳发展。但同时,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推高中国金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安全 货币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丝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全球化趋势和各国共同合作的愿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古代丝路经济还是新丝路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