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0)
- 2023(6128)
- 2022(5111)
- 2021(4517)
- 2020(3797)
- 2019(8460)
- 2018(7888)
- 2017(14427)
- 2016(7926)
- 2015(8850)
- 2014(8379)
- 2013(8357)
- 2012(7839)
- 2011(7333)
- 2010(7231)
- 2009(6600)
- 2008(6523)
- 2007(6006)
- 2006(5383)
- 2005(4888)
- 学科
- 济(32887)
- 经济(32850)
- 管理(19219)
- 业(17941)
- 方法(14727)
- 企(14426)
- 企业(14426)
- 数学(12829)
- 数学方法(12613)
- 学(9453)
- 中国(8787)
- 农(8135)
- 业经(7280)
- 财(7269)
- 贸(6500)
- 贸易(6495)
- 地方(6440)
- 易(6311)
- 制(6109)
- 农业(5514)
- 理论(5215)
- 融(5085)
- 金融(5085)
- 环境(5050)
- 银(4928)
- 银行(4881)
- 行(4703)
- 技术(4465)
- 和(4459)
- 划(4281)
- 机构
- 大学(119179)
- 学院(117645)
- 研究(50350)
- 济(46463)
- 经济(45475)
- 管理(38663)
- 中国(35403)
- 科学(35013)
- 理学(33475)
- 理学院(32974)
- 管理学(31943)
- 管理学院(31756)
- 农(31460)
- 所(28647)
- 京(26838)
- 研究所(26473)
- 农业(25599)
- 业大(23527)
- 中心(21748)
- 财(20404)
- 院(18679)
- 江(18180)
- 省(17158)
- 北京(17083)
- 科学院(16554)
- 财经(16309)
- 农业大学(15812)
- 室(15411)
- 范(15092)
- 业(15088)
- 基金
- 项目(85614)
- 科学(65532)
- 基金(62370)
- 家(59603)
- 国家(59201)
- 研究(53770)
- 科学基金(47831)
- 自然(33926)
- 省(33740)
- 社会(33309)
- 自然科(33159)
- 自然科学(33144)
- 自然科学基金(32564)
- 基金项目(31963)
- 社会科(31636)
- 社会科学(31627)
- 划(29936)
- 资助(26485)
- 教育(24258)
- 重点(20726)
- 计划(19637)
- 发(18801)
- 编号(18598)
- 部(18228)
- 科技(17857)
- 创(17581)
- 科研(17381)
- 创新(16618)
- 业(15916)
- 成果(14902)
共检索到178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民孝 宋同明 范弘伟 滕文涛 连庆
通过混合不同遗传标记花粉授粉法 ,探讨玉米杂交当代籽粒优势和高油玉米油分直感效应。对普通自交系与高油自交系和普通杂交种与高油杂交种 2套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当代籽粒均存在杂种优势 ,杂交籽粒重增加幅度因组合而异。自交系间杂交籽粒重比母本自交粒平均增加约 10 % ,杂交种再杂交粒重平均增加 2 .97%~ 4 .6 8% ,自交系和单交种的同一母本分别与普通玉米杂交和高油玉米杂交 ,杂交籽粒百粒重平均相差 0 .5g,杂交籽粒含油量均增加。普通玉米间杂交籽粒含油量增加有超亲现象 ,普通玉米做母本和高油玉米杂交 ,籽粒含油量增加 ,但无超亲现象 ,是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所致。估计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鹰 陈绍江 张庆波 张玉荣
以20个优良的普通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含油量不同的10个高油杂交种为父本,配制200个杂交当代组合,旨在通过分析杂交当代粒重和油分直感的表现,研究品质性状在杂交当代的表现规律,探讨高油玉米杂交种与普通玉米杂交种配套种植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种杂交当代籽粒主要表现为:油分显著增加、百粒重增加不明显;父母本间在这2个性状上互作不显著,但农大62×187、农大62×931和沈单16×961等少数组合杂交当代百粒重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油分、产量、父母本株高、开花期和生育期等性状后,筛选出了适合东北春玉米区和华北夏玉米区种植的不同伴侣杂交种组合,并对伴侣杂交种选育的一些原则进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森 郝小琴
【目的】分析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性状及含油率,为利用微胚乳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改良普通玉米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为父本,与3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授粉杂交,以普通玉米品种自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组合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百粒重、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微胚乳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和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花粉分别与普通玉米授粉,总体上均可提高其当代籽粒的百粒重,尤其对提高桂单0810×71-72、桂单0810×45-48、桂单166×71-72、桂单166×49-52、桂单166×65-66、桂单901×61-62和桂单901×49-52组合百粒重的效果更佳;各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百粒重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中除桂单0810×63-64组合外,其余组合较其对应的CK提高1.37%~20.27%;8个微胚乳玉米材料花粉授粉均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提高桂单0810、桂单166和桂单901当代籽粒的胚重比;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8.55%~68.70%,其中,GD901×65-66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低;胚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6.22%~35.26%,其中,GD901×73-74组合的胚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胚含油率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与胚含油率和胚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胚重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微胚乳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后当代玉米籽粒的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均有所提高,因此,微胚乳玉米花粉可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发挥正向作用。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率可通过提高籽粒胚重比、百粒重和胚含油率得到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霞 李玉玲 王延召 余永亮 李学慧
利用黄淮海地区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21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引进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8个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测定并分析了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配合力。结果表明:GY246A的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GCA均为极显著最大正值,具有较高的直接组配价值,其次为GY246B和GY220。8085泰、246、P138、8622和87-1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GCA均为极显著正值或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自交系与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较强的杂种优势。246×GY246B、Q1261×GY246A和478×GY956在单株产量和油分含量的SC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贞 罗军武 杨阳 晏嫦妤 王旭 赵洋
应用AFLP技术,使用E0/M0预扩引物及5对选扩引物(E41/M42,E41/M55,E42/M34,E43/M42,E44/M33),对以槠叶齐、福鼎大白茶、白毫早、龙井43为父本,湘波绿为母本的混合花粉授粉茶树杂交F1代79个单株进行分析.聚类结果将混合花粉授粉杂交的4个父本完全分开,其F1代79个单株分别归于4个父本所在的类群里;遗传距离为0.085~0.83,表明茶树是高度杂合的,混合花粉授粉杂交后代各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大;混合花粉授粉可以提高茶树杂交的可孕性,改变亲本间的亲和力;茶树混合花粉授粉杂交比单一父本杂交F1代的分离度更大.
关键词:
茶树 混合花粉授粉法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祥 田玉仙 顾坚 杨木军 杨和仙 刘琨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 F2群体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的单倍体胚成胚率呈混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最佳模型为B6,即单倍体胚成胚率由2对等显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较低,仅为43.46%,表明非遗传因素对小麦材料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良明 戴景瑞 刘占先 鄂立柱
【目的】研究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法】采用谷物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10个自交系及90个F1、F2杂交组合在两个种植地点的试验数据。【结果】蛋白质、淀粉、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方差(VG)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VGE)分别占各性状总遗传方差(VG+VGE)的38.5%和61.5%、48.2%和51.8%、48.2%和51.8%。在遗传主效应中,蛋白质、油分含量同时受控于种子和母体效应;淀粉含量以母体效应为主,种子(胚乳)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相对较小。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中,3个品质性状均以种子、母体×环境互作为主,未发现细胞质×环境互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陈琛 刘晨旭 李伟 李金龙 焦炎炎 张垚 程德荷 刘文欣 陈绍江
为研究不同父本自交系对杂交当代籽粒含水率的影响,以籽粒脱水速率较慢的5个杂交种和5个自交系为母本,以脱水性能较好的5个早熟自交系为父本,10个母本分别人工授粉进行自交及与父本杂交,并对授粉后52天(DAP,d)的杂交当代籽粒及所有亲本材料的自交籽粒含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早熟自交系授粉后,母本杂交授粉当代的籽粒含水率均值下降3.04个百分点,单粒干重比自交增加5.63%;母本自交系籽粒含水率均值下降2.85个百分点,单粒干重增加7.18%;当代杂交籽粒的含水率与父本呈正相关,表明玉米籽粒脱水性能具有父本效应,早熟父本可降低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水率。本研究可为玉米种质脱水性能的改良和选育快速脱水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籽粒 含水率 核磁共振 遗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令聪 宋广树 吕庆雪 刘宏伟 张志军 李春雷 王敏 刘文国
为了研究花粉致死基因ZmAA1的功能,进而创制转ZmAA1基因玉米不育新材料。在Gen BAnk中找到花粉致死基因ZmAA1及启动子PG47,并在目的片段的上下游设计増加酶切位点,基因合成构建到克隆载体Puc57上,采用传统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PG47-ZmAA1-35S-BAr,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优良玉米自交系郑58萌动胚。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PG47-ZmAA1-35S-BAr;共获得94株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47株目的片段Pcr呈阳性反应,对温室中表现为花粉败育的Pcr阳性植株进行目的片段及筛选标记BAr基因rT-Pcr与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耘 郑家奎 朱云发 况浩池 刘国民 李大银
利用10个恢复系和8个不同可恢性的不育系组成8×10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恢复系花粉可育性进行了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恢复系对不育系花粉育性恢复有较大差异;②恢复系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占主导地位,不育系有一定作用;③杂交水稻花粉可育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属数量性状,且恢复系花粉可育性占主导地位;④以花粉育性为性状选育恢复系时,用一般配合力比用特殊配合力更准确;⑤花粉育性的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偏低,说明花粉育性仍受环境的一定影响;⑥测定恢复系或不育系花粉育性,全穗花粉育性比部分花粉育性更准确;⑦如以花粉育性作为恢复力指标,利用MR66、泸恢17、多恢57作亲本,易选育出恢复力较高...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花粉育性 配合力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浩 张芳 夏光利 毕军 陈靖
为研究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籽粒性状及含油量的影响,通过3个普通玉米品种与3个高油玉米品种混种,利用高油玉米花粉为普通玉米授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直感效应,普通玉米在接受高油玉米花粉后籽粒产量提高或变化不大,胚的重量显著增加。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杂交与相应的普通玉米自交相比,籽粒中胚的比重大大增加。籽粒中含油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胚在籽粒中比重的增加引起的。
关键词:
高油玉米 花粉直感效应 籽粒性状 含油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美娇 张亚明 王雪倩 王蓝青 余佳 房伟民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影响无花粉污染百合杂交亲和性的相关因素,为选育无花粉污染百合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无花粉亚洲百合品种‘小小的吻’和‘平凡生活’,不散粉品种‘简单华尔兹’以及花粉团聚状OT百合品种‘耶罗琳’作为母本,以11份百合种质资源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研究各个组合的杂交亲和性。通过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与石蜡切片重点研究了‘小小的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杂交亲和性差异的原因。[结果]父本中,东方百合‘索邦’的花粉萌发率最高(95.30%),LA百合‘莫泽尔’的花粉萌发率最低(6.79%)。33个杂交组合中,以‘小小的吻’作母本的10个杂交组合的平均杂交亲和指数最高,为3.61%,其中‘小小的吻’ב小飞碟’杂交亲和指数最高;以‘平凡的生活’为母本的9个杂交组合的平均杂交亲和指数为0.90%,其中‘平凡生活’ב正直’的杂交亲和指数最高;以‘简单华尔兹’为母本的8个杂交组合的平均杂交亲和指数为0.57%;以‘耶罗琳’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指数均为0。所有杂交亲和的杂交组合中,其父本除LA百合‘正直’与川百合外,均为亚洲百合;亚洲百合与亚洲百合之间杂交有亲和性,而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OT百合杂交均不亲和。‘小小的吻’部分杂交组合不亲和原因主要是花粉管未到达花柱底端所致;而以‘小小的吻’为母本的杂交亲和的组合中,花粉管均能到达子房,但其胚胎发育存在正常和异常2种情况。[结论]百合杂交亲和性与父本花粉活力无关,主要与父母本亲缘关系有关,来自同一杂种系列的父母本杂交亲和性较高,亚洲百合‘小小的吻’最适合作为选育无花粉污染百合的母本。受精前生殖障碍是无花粉百合杂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降志兵 陶洪斌 吴拓 王璞 宋庆芳
采用离体玉米花粉高温处理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高温对花粉的危害,首先在大田条件下种植郑单958作为材料,在散粉期采粉并对其进行高温处理。共设置3个温度处理(32、35、38℃),5个持续时间处理(5、10、20、30、60min),同时设定常温对照(CK)。研究测定了花粉经高温处理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率、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以反映高温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处理时间及互作对花粉活力均有极显著影响,32和35℃情况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38℃和处理1h对花粉活力的伤害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
关键词:
玉米 花粉活力 高温 结实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焕焕 靳颖玲 张明科 张鲁刚 惠麦侠
为了研究大白菜中是否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以14S116为母本,14S443、14S375、14S120、14S502、14S393、14S536为父本,配置杂交种;以14S193为母本,14S443、14S125、14S116、14S375、14S531为父本,配置杂交种;以92S24A为母本,8407、72M、DA T511、DA164-2-1、14S126、14S375、山东4号、芥菜、DA秦3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测定杂交当代角果的果荚长、果荚宽、果喙长、种子形状、单荚种子数以及千粒质量,获得中亲优势、杂种优势和父本效应。另外,JY3与JY4、JY5与JY6、JY19与JY20、Bre与夏...
关键词:
大白菜 果实 种子 花粉直感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翟学杰 董凤祥 张日清 王贵禧 梁丽松
采用固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硼和钙配比对杂交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浓度间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钙浓度间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时最适宜花粉管伸长;蔗糖的缺乏会导致胼胝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使其生长停滞,缺硼时胼胝质在花粉管内分布正常。杂交榛花粉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琼脂10 g.L-1。
关键词:
杂交榛 花粉 萌发 胼胝质 培养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