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2)
- 2023(3767)
- 2022(3348)
- 2021(3214)
- 2020(2878)
- 2019(6625)
- 2018(6966)
- 2017(14236)
- 2016(7656)
- 2015(9075)
- 2014(9140)
- 2013(9536)
- 2012(9095)
- 2011(8370)
- 2010(8597)
- 2009(8419)
- 2008(8334)
- 2007(7686)
- 2006(7145)
- 2005(6617)
- 学科
- 济(36128)
- 经济(36101)
- 业(24040)
- 管理(22560)
- 方法(19337)
- 企(18186)
- 企业(18186)
- 数学(17530)
- 数学方法(17270)
- 中国(11307)
- 制(10846)
- 农(9650)
- 财(9337)
- 贸(8396)
- 贸易(8386)
- 易(8243)
- 体(7739)
- 银(6806)
- 银行(6788)
- 体制(6663)
- 行(6548)
- 业经(6454)
- 学(6407)
- 农业(5842)
- 融(5359)
- 金融(5359)
- 出(5322)
- 和(5264)
- 策(5179)
- 环境(4987)
- 机构
- 大学(125050)
- 学院(123352)
- 济(55419)
- 经济(54315)
- 管理(47866)
- 研究(41588)
- 理学(40794)
- 理学院(40377)
- 管理学(39577)
- 管理学院(39355)
- 中国(34139)
- 财(27608)
- 京(27463)
- 科学(24313)
- 所(21759)
- 财经(21672)
- 经(19472)
- 研究所(19313)
- 农(19086)
- 中心(18374)
- 北京(18180)
- 江(17828)
- 经济学(17511)
- 业大(16910)
- 财经大学(15989)
- 经济学院(15938)
- 农业(15222)
- 院(14919)
- 范(14801)
- 师范(14688)
- 基金
- 项目(73134)
- 科学(57243)
- 基金(53705)
- 研究(52906)
- 家(46981)
- 国家(46661)
- 科学基金(38973)
- 社会(33852)
- 社会科(32210)
- 社会科学(32204)
- 基金项目(27157)
- 省(26680)
- 自然(24884)
- 资助(24310)
- 自然科(24299)
- 自然科学(24293)
- 教育(24069)
- 自然科学基金(23826)
- 划(23451)
- 编号(21436)
- 成果(17911)
- 部(17243)
- 重点(16356)
- 发(15623)
- 课题(14602)
- 教育部(14556)
- 国家社会(14261)
- 人文(14093)
- 创(14050)
- 科研(13925)
共检索到18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凯
一、概述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后简称GNP)仍是国际比较的重要经济指标。因此,对一国的GNP作出正确的估算,不仅有助于确定它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而且有助于明确它与其它国家的差距,从而为制定它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生机,特别是近十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按理说人均GNP应不断增长才与这一实际相符,但奇怪的是,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0年至今,我国的人均GNP始终徘徊在300美元左右,这一结果显然与实际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N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的多少(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均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均GNP的高低。人均GNP的国际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各国公布的人均GNP资料是以本国货币(以下简称:本币)单位表示的,无法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应用一定的方法转换成统一可比的货币。货币转换问题,是人均GNP国际比较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鸿
关于中国的人均GNP水平,国内外专家一直存在争论,而且各目测算的结果相差极为悬殊。例如,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估算1988年中国人均GNP为330美元,但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测算存在低估,他们用不同的方法重新进行了估算,有人指出达到750美元,有人则认为高达2400美元。我们认为,这些专家的测算虽然都有一些正确的依据,但由于他们对中国的经济与统计了解不够以及计算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这些估算与中国人均GNP的实际水平存在很大误差。为什么世界银行的估算会产生如此普遍的非议?原因在哪里?一般都将这一问题归结为世界银行采用的汇率计算法。诚然,汇率法的种种弊端的确是引致低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桂芳
据世界银行计算,1989年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总计为194970亿美元,世界总人口51.97亿,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750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瑞士,3万多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万美元以上的有日本、芬兰、挪威、瑞典、冰岛、美国、丹
关键词:
计算口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红国 王向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它反映出各国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以至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随着国民核算体系(SNA)计算方法在多国的推广和实施,人均GNP的国际比较逐步成为经济理论和方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测算中国人均GNP水平,关系着准确评价预测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实力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段宾 张瑞
测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两种方法——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都存在一些缺陷,所测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过低,就是过高。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基期较切合实际的汇率,然后考虑到人口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计算出报告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这一方法计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较为符合实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坚白
计划统计部门已决定把国民经济总值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指标。因此,我想谈谈这个问题。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性质和计算范围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西方国家表示国民生产总量的通用指标。其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一般都是以联合国制定的方案为准,个别国家有某些调整;其定义是按生产者提供的生产要素而产生的收入总额;其特点是既包含生产部门的产值,也包含劳务的产值(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蔚旻
“国民生产总值”常用来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总成果。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计算方法有二:一日支出法,亦名“最终产品法”。它是按照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来计算的。包括个人、政府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国内总投资;进出口差额;国外要素支差额。一日收入法,亦名“成本法”。它是把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要素报酬”加上税金、折旧求得国民生产总值。过去,人们指责该指标是以庸俗经济学说为依据混淆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非生产性服务,将政府官员、军队、警察等活动都看作“服务”而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因而掩饰资本丰义社会阶级对抗的性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德明 刘立人
国民生产总值的两种核算方法杨德明,刘立人1993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展望》春季讨论稿。该稿附件中称,对计算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地区或一组国家GDP所占比重时,将改变传统的市场汇率核算法.采用购买力平价核算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兆荣,杨泽军,江健桐
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正式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总量指标,对于评价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和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由于这项核算工作起步较晚,涉及面广,加之统计方法制度尚不够完善,因而国民生产总值总量数字的核算尚存在较多问题,难以准确地衡量和反映我国实际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具体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宏观分析与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1.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差的变动与实际的经济现象相背离。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是形成社会总供给的主体,1984—1988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供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为了全面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统计劳务产值已势在必行。现在用于国内核算的是我国口径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这个指标是否合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指标,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问题。第一、应该明确确定生产劳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特殊的概念认为不能撇开历史形式一般地谈生产劳动的定义,生产劳动的特性只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发展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取剩余价值,所以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克
人民币问题在2010年再度升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开始再次升值。人民币汇率到底低估没有?本文使用基于Balassa—Samuelson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理论分析证明,该效应不仅意味着一国的实际汇率随着收入提高而升值,也意味着低收入国家的货币倾向于低估。实证上,为了避免单一数据集所导致的偏颇,以及不同样本所造成的差异,本文使用世界上三大公开数据集对相同的144个样本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错估程度严重依赖于数据来源。在对各种数据集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在2009年只是低估了不足8%。中国外部失衡很可能是经济深层次结构失衡的反映,而不是由人民币低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