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1)
2023(11735)
2022(9868)
2021(9147)
2020(7502)
2019(17309)
2018(16301)
2017(31487)
2016(16590)
2015(18844)
2014(18225)
2013(18489)
2012(17713)
2011(16277)
2010(16259)
2009(15339)
2008(14798)
2007(12980)
2006(11923)
2005(11142)
作者
(48594)
(40616)
(40538)
(38951)
(26342)
(19559)
(18323)
(15830)
(15810)
(14497)
(14428)
(13796)
(13305)
(13233)
(13180)
(12708)
(12039)
(11803)
(11705)
(11314)
(10253)
(9990)
(9981)
(9529)
(9369)
(9301)
(8940)
(8473)
(8296)
(8118)
学科
(97089)
经济(96998)
管理(45386)
(45083)
方法(38565)
数学(35035)
数学方法(34843)
(32950)
企业(32950)
中国(24688)
(24137)
地方(21029)
(19698)
业经(17392)
农业(17230)
(16457)
(16277)
贸易(16265)
(15803)
(15395)
地方经济(13784)
(13239)
金融(13238)
环境(12646)
(12187)
银行(12152)
(11944)
(11737)
(10834)
(10817)
机构
大学(251761)
学院(247972)
(123566)
经济(121680)
研究(95393)
管理(91193)
理学(78493)
理学院(77627)
管理学(76597)
管理学院(76142)
中国(73801)
(54820)
(52964)
科学(52721)
(47869)
财经(43637)
研究所(43194)
(41775)
中心(41697)
经济学(41683)
(40015)
经济学院(37513)
(35948)
北京(34065)
(34044)
业大(33575)
财经大学(32584)
农业(32582)
(30921)
师范(30587)
基金
项目(162213)
科学(129492)
基金(122679)
研究(118043)
(107896)
国家(107054)
科学基金(90876)
社会(81440)
社会科(77361)
社会科学(77344)
基金项目(62856)
(58760)
自然(55241)
自然科(53978)
自然科学(53960)
教育(53446)
自然科学基金(53104)
资助(51200)
(50599)
编号(43273)
(38761)
重点(37246)
(36518)
成果(36480)
国家社会(36329)
教育部(33850)
(33248)
中国(32777)
人文(31793)
课题(31435)
期刊
(138774)
经济(138774)
研究(82184)
中国(50715)
(41106)
学报(39142)
(38966)
科学(37106)
管理(35317)
大学(30602)
学学(29126)
农业(26531)
(26470)
金融(26470)
经济研究(24519)
财经(23966)
教育(21285)
(20815)
技术(19572)
问题(18513)
业经(17989)
(17274)
世界(16510)
国际(15319)
(14683)
技术经济(14192)
统计(13315)
经济问题(11453)
(11401)
(11070)
共检索到386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文雁兵  郭瑞  史晋川  
治理能力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本文将官员经济治理能力分为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官员能力偏向型增长模型,首次考察官员经济治理能力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发现在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上,官员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转化率边界、要素替代弹性和要素相对供给存在最优组合。通过构建由百强县和贫困县组成的846个县级行政单位2006—2015年县委书记个体特征和辖区经济增长匹配数据,将教育背景与工作履历分别视为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代理指标,首次定量识别县级官员经济治理能力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存在个体效应。个体教育效应和个体履历效应均存在,且分别在百强县和贫困县更加突出。二是存在匹配效应。研究生学历教育背景和综合任职工作履历个体特征的县委书记更有助于百强县经济增长,经管类专业教育背景和基层提拔工作履历个体特征的县委书记更有助于贫困县经济增长。使用县级尺度DMSP-OLS、NPP-VIIRS灯光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上述发现。本文研究表明要重视官员经济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江阴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显 著成就。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财政 收入9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1亿元、工业总 产值1897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823亿元,实现工业 利税160亿元;全市有各类上市公司18家,占全国的百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严芝清  
基于2007~2018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贫困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贫困县设立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设立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持续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平均效应为13.90%,且国家级贫困县设立时间越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越明显。同时,精准扶贫战略是明显的分界点,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国家级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国家贫困县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资本积累增加和财政收支困境改善,上述三条路径强化了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度水平,从而提高了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结论对于脱贫后继续巩固当地发展,以及如何将其高效嵌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国华  李顺明  
近年来,"桂北明珠"广西灵川县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矛盾,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广西优秀旅游县等多个荣誉称号。构建效益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业发展平台。县财政部门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大鹏  陈池波  
旅游发展在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缓了绝对贫困。但是否改善了相对贫困并实现了包容性增长对连片特困地区2020年全面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部贫困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旅游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促进了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对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均有显著的包容性增长影响。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旅游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呈现城乡分异的特征,对农村居民的包容性增长效应逐渐减小,而对城镇居民的包容性增长效应不断增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鞠正山  
百强县,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或经济现象。人们关注百强县的排名,在于它们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多种开发形式和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成为基层经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作为基层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百强县土地利用情况如何?其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之间有无内在联系?相关度如何?本期刊载的分析报告,也许能让读者一窥玄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颖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支出可分为一般性公共支出和专项扶贫支出。根据2002—2008年中国贫困重点县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模拟21世纪以来政府一般性公共支出、政府专项扶贫支出、农民自筹生产支出等各自对贫困县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的贡献情况。实证发现,政府专项扶贫支出按类型看,扶贫发展资金绩效最好,贴息贷款绩效最差。专项扶贫支出按投向看,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不显著。一般性公共支出投向农业、科教对经济增长和减贫的作用都显著正相关。必须及时调整政府公共支出的投资方向与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支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减缓贫困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本文主要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百强县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多侧面、定量地分析;探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区域类别之间的差异性。所得结论对推动百强县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和占琼  赵秀琴  柴正猛  
文章采用面板VAR模型,用全国524个国家级贫困县2001—2015年的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依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持久的拖累效应,但随着经济发展拖累效应逐渐减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只是金融可及性的格兰杰原因,且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变动的解释能力较弱且呈东、中、西部地区逐级减小的特点。金融扶贫政策是重要的,但单纯依靠金融扶贫难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实施区域差异化扶贫政策非常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狄欧  吴家琴  
本文采用我国592个贫困县20082015年的统计数据,提出了贫困县经济增长趋同的计量分析框架,分别对其经济增长是否存在σ趋同、β绝对趋同和β条件趋同进行了检验,并深入剖析了影响贫困县σ趋同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贫困县实现经济趋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狄欧  吴家琴  
本文采用我国592个贫困县2008~2015年的统计数据,提出了贫困县经济增长趋同的计量分析框架,分别对其经济增长是否存在σ趋同、β绝对趋同和β条件趋同进行了检验,并深入剖析了影响贫困县σ趋同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贫困县实现经济趋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铮  邓晓兰  金博涵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机制,对精准扶贫与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意义重大,而我国规模庞大的转移支付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概念,并利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府能力三个维度刻画吸收能力,基于国家级贫困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解释力至少为50%,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都对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政府规模的膨胀则反之;约有至少66%、30%以及40%的贫困县分别受制于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不足和政府规模膨胀因素影响,导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铮  邓晓兰  金博涵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机制,对精准扶贫与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意义重大,而我国规模庞大的转移支付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概念,并利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府能力三个维度刻画吸收能力,基于国家级贫困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解释力至少为50%,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都对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政府规模的膨胀则反之;约有至少66%、30%以及40%的贫困县分别受制于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不足和政府规模膨胀因素影响,导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浪费,而专项转移支付因直接驱动政府投资增加受到的约束更加严重。据此,在设计转移支付制度时,还应该重视不同地区吸收能力,从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并加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从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