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4)
- 2023(4196)
- 2022(3297)
- 2021(3159)
- 2020(2678)
- 2019(6125)
- 2018(5919)
- 2017(11249)
- 2016(6287)
- 2015(6907)
- 2014(6976)
- 2013(7104)
- 2012(6720)
- 2011(5649)
- 2010(5908)
- 2009(5300)
- 2008(5702)
- 2007(5205)
- 2006(4542)
- 2005(3756)
- 学科
- 济(24292)
- 经济(24280)
- 管理(22808)
- 财(22197)
- 业(18107)
- 企(15847)
- 企业(15847)
- 财政(11890)
- 务(9732)
- 财务(9714)
- 财务管理(9673)
- 中国(9582)
- 政(9434)
- 企业财务(9302)
- 地方(9090)
- 方法(8567)
- 制(8269)
- 农(7576)
- 数学(7407)
- 数学方法(7363)
- 体(6366)
- 体制(5730)
- 业经(5504)
- 结构(5162)
- 策(4863)
- 产业(4798)
- 学(4787)
- 度(4734)
- 制度(4732)
- 及其(4574)
- 机构
- 学院(80701)
- 大学(79898)
- 济(32728)
- 经济(31988)
- 研究(28514)
- 管理(28299)
- 财(25430)
- 理学(23555)
- 理学院(23268)
- 管理学(22890)
- 管理学院(22733)
- 中国(22557)
- 科学(17339)
- 京(17178)
- 财经(15627)
- 所(14683)
- 经(14074)
- 江(13992)
- 中心(12924)
- 农(12775)
- 研究所(12668)
- 省(11498)
- 财经大学(11237)
- 北京(10909)
- 业大(10878)
- 院(10804)
- 州(10568)
- 经济学(10480)
- 范(10336)
- 师范(10208)
- 基金
- 项目(50519)
- 科学(38870)
- 研究(38482)
- 基金(35030)
- 家(30248)
- 国家(29976)
- 科学基金(25490)
- 社会(23893)
- 社会科(22624)
- 社会科学(22619)
- 省(20784)
- 基金项目(18371)
- 教育(17921)
- 划(16645)
- 编号(15562)
- 自然(15431)
- 自然科(15033)
- 自然科学(15028)
- 自然科学基金(14751)
- 资助(14391)
- 成果(13905)
- 重点(11948)
- 课题(11931)
- 发(11260)
- 部(11128)
- 性(10410)
- 创(10185)
- 国家社会(9765)
- 科研(9682)
- 创新(9657)
共检索到137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财源建设问题,下决心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加强财源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用财源建设引导转方式、调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余志罡
本文认为,结构财源论对地方财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方财源建设应在结构财源的指导下,遵循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重点培植与一般培植相结合、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效益目标和平衡目标相结合、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相结合等五项原则.作者指出,抓住结构财源的核心问题——产业选择,是搞好地方财源建设的关键.产业选择重点要抓好现代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的结合、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的结合、发展目标与需求导向的结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克
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许多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概括起来是:投资规模和结构,自然资源总量与结构,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结构,技术进步以及政府的有关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又综合反映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供给方面是指各类资源对各类产业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能力等前期形成的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友松
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开拓我国财源建设的新局面庄友松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资金财力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中央“适度从紧”的财政方针指引下,如何正确运用财政政策,开拓新财源,加强财源建设,增强国家财力,保障我国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摆在我国财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谈谈地方财源建设张雪平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几年来,中央地方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中特别是地方财源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跟以往在财政包干体制下不同,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这不仅增加中央财政收人,提高中央"事权"的能力,同时也使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繁金
从1994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财源建设活动,财源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去的成就和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进一步调整财源建设的政策、思路,将财源建设引向深入。一、山东省财源基础实力不断壮大20年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在构建地方公共财政框架中,地方财源建设指导思想要重新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源建设曾经总结产生过一些好的理论,如梯级财源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分税制的财税管理体制,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因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以本级财政支出的需要,必定会大力培植地方财源。财源建设是政府行为,它受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管理体制、理财思想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承勇
探索地方财源建设的新路彭承勇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地方政府既要服从国家大局,确保中央上交,又要增加地方收入,平衡本级财政。面对两难选择,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强化征收管理,巩固现有税源;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地方税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大共享税源,逐步建立起较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财源建设体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社会性———跳出单纯的、狭义的财政圈子,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出发,扩宽财政视野,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引导和促进社会力量进行财源建设,体现“大财政”的性质和作用。二是高效性———从有利于鼓励竞争,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晖
赣南原中央苏区是我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偏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饱经沧桑的赣南苏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活力。财源建设也随之取得长足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前置性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较大挑战。(一)财源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体量不大是制约赣州市财源建设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龙竹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财政,是建立乡镇政府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乡镇财政承担着乡镇一级政权的运转、支持经济发展和满足农村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责任,需用一定的财力作基础。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就是指乡镇政府机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调整、信息服务等各种调节手段,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壮大乡镇经济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水文
财源乃财力之本,财源兴旺,国力才昌盛.这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对于什么是财源,如何进行财源建设,在理论上尚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我认为,选择何种财源建设模式,应与财政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相适应.随着深化财政改革、振兴财政的措施的实施,必将使目前的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转变,使单纯的收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士军
农村财源建设:问题与对策丁士军一、农村财源建设的特点及问题分析。农村财源建设是我国财源建设总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总体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财源潜力丰厚,但是开发建设的程度远远不够,值得深入研究。农村财源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农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对当前财源建设工作的理性思考王宁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财源建设项目的成功率普遍不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当前财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地方财政部门的角度对此作些探讨。一、财政部门与财源建设相关性考察所谓财源,就是能够对财政提供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