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0)
2023(6530)
2022(5635)
2021(5191)
2020(4570)
2019(10249)
2018(10387)
2017(21179)
2016(11598)
2015(13045)
2014(13211)
2013(13302)
2012(12434)
2011(11244)
2010(11444)
2009(11343)
2008(11368)
2007(10369)
2006(9671)
2005(9123)
作者
(32776)
(27187)
(27025)
(26192)
(17118)
(12833)
(12401)
(10309)
(10067)
(9951)
(9474)
(8901)
(8857)
(8768)
(8586)
(8372)
(7984)
(7954)
(7845)
(7816)
(7104)
(6592)
(6517)
(6192)
(6185)
(6171)
(6145)
(6065)
(5447)
(5318)
学科
(42965)
经济(42830)
管理(39426)
(34504)
(28657)
企业(28657)
(21740)
税收(20294)
(20121)
(19499)
方法(17376)
(16121)
数学(15411)
数学方法(15261)
中国(15119)
(12646)
(10524)
(10252)
财务(10200)
财务管理(10172)
(9989)
银行(9973)
业经(9875)
企业财务(9633)
(9534)
(9527)
贸易(9526)
(9374)
体制(9031)
(8230)
机构
大学(169965)
学院(168829)
(73356)
经济(71776)
管理(62651)
研究(55632)
理学(52898)
理学院(52340)
管理学(51629)
管理学院(51317)
(45313)
中国(45095)
(35874)
财经(33426)
科学(30099)
(29985)
(27897)
(26508)
中心(24602)
财经大学(24543)
研究所(24079)
经济学(23488)
北京(23376)
(22479)
经济学院(21240)
(20797)
业大(20492)
(19985)
(19910)
师范(19743)
基金
项目(99557)
科学(78313)
研究(76404)
基金(72781)
(62032)
国家(61538)
科学基金(52269)
社会(50038)
社会科(47380)
社会科学(47370)
基金项目(37923)
(37176)
教育(34764)
编号(31631)
(31563)
自然(31019)
自然科(30219)
自然科学(30211)
资助(29891)
自然科学基金(29668)
成果(28018)
(25521)
(23494)
重点(22231)
课题(21861)
(21395)
国家社会(20958)
(20880)
教育部(20554)
(20445)
期刊
(86076)
经济(86076)
研究(60811)
(36038)
中国(34883)
管理(24677)
学报(22263)
(21045)
科学(20377)
(19152)
金融(19152)
大学(17617)
财经(16822)
学学(16590)
(16499)
教育(16358)
(15809)
(14338)
经济研究(14291)
税务(14060)
农业(13665)
业经(13406)
技术(13088)
问题(12243)
(10753)
国际(9781)
理论(9100)
会计(8261)
财会(8131)
实践(8035)
共检索到272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喆  李航星  
我国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许多不当之处,不能很好地解决低收入者的贫困问题。负所得税制度不仅有利于帮助低收入者脱贫,还不会造成劳动者出于缺乏劳动积极性而带来的效率损失。虽然在我国施行大规模的负所得税制度会带来一定的财政负担,但是通过税制的改革,施行负所得税所必须的资余来源是可以保证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春香  
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张力作用下,低收入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递增。我国现行的直接补贴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暴露出重生存、轻发展,重形式、轻实质,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以负所得税为核心的征税式低保制度将对象由少数人变为全覆盖,由被动的接受补贴转换为主动的享有"负纳税"权利,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文章使用ELES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多层次需求水平进行了理论测算,并据此设计了阶梯式低保救助机制。研究表明,当前的实际低保标准过低,仅占理论测算值的43.7%~56.2%;以恩格尔系数为衡量基准发现,低保理论值比实际值更有利于实现政策目标。在调整机制上,低保线与若干经济变量有比较稳定的关系。从阶梯式低保线占上年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来判断,食品线约为19%、基本生活线约为29%、持续生活线约为34%、初步发展线约为42%,全面发展线约为55%,这一比例关系有利于便捷地确定当期低保线及其调整幅度。另外,文章以2011年为基准设计了负所得税方案,与补差制相比,负所得税制的就业激励作用明显。负所得税制下的财政负担率表明,在中央财政不进行补助的情况下,多数省份有能力承担增加的财政负担。如果中央财政按2011年的比例继续给予补助,则所有省份都能承担负所得税的资金增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建东  赵术高  
本文利用国家法规数据库,采用社会学领域常用的"文献(文件)研究法",系统回顾了我国低保制度演变过程。我们发现,我国低保制度仍存在总体福利水平较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据此,我们提出了科学设定低保线、消除城乡差别,均衡低保收入、优化各级转移支付、强化"能力建设"、精细化管理流程、合理构建公共福利体系、深化民主监督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响裙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城市贫困问题凸显。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特点及其致贫原因,比较了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前后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助状况,论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的成效,揭示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国敏  
本文根据2003-2010年全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现有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低保覆盖面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没有增加失业,而是促进了失业率的降低,因而低保在中国没有产生"养懒汉"的副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起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性和不完整性,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轶  
我国当前实施的差额补助法下的保障金标准的核定有国家财政支出小、公平的好处,但是持久下去会导致贫困群众对补助的依赖,产生负激励效果。本文通过在实证下差额补助法和负所得税法的财政支出计算,研究负所得税法的优越性,结合我国农村的贫困特点,建议先在部分欠发达地区农村试行此方法,逐步完善和条件成熟后向全国农村推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针对贫困人群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最后一道“安全网”。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由临时性社会救济向制度化社会保障转型的重要步骤,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必要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公维才  
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已全面展开,但由于传统认识偏差、财政投入匮乏、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践中出现了"一大"、"二低"、"三难"等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制度建设是完善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备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运书  丁国峰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为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的制度基础、完善的立法体系、基本原则和法律特征。我国建立农村低保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我国农村低保的法律对策应包括加强农村低保法律制度建设,明确被保障者的权利与义务,增进农村低保实施程序规范化,落实农村低保相关责任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俊江  李薇  车放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群,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救助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近四年来,在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政策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争亚  吕学静  
低保的城乡一体化是实现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要求,它必然要经历城乡分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低保制度正在超越城乡分治,向城乡统筹阶段迈进。当前,要着力解决影响低保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体制、机制等问题,改革公共财税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低保管理体制。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秦颖  刘频频  
199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首创城市居民最低氏生活保障制度,拉开了城市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随后这项制度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物质生活帮助的权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可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救助。至此,这项制度覆盖了全国所有非农户口的城市居民。这项制度的实施对缓解城市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