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06)
- 2023(21874)
- 2022(18490)
- 2021(16994)
- 2020(14150)
- 2019(32111)
- 2018(31676)
- 2017(60806)
- 2016(33146)
- 2015(36925)
- 2014(36671)
- 2013(35980)
- 2012(33157)
- 2011(30064)
- 2010(29937)
- 2009(27413)
- 2008(26859)
- 2007(23457)
- 2006(20731)
- 2005(18322)
- 学科
- 济(133162)
- 经济(132985)
- 管理(97819)
- 业(91470)
- 企(75225)
- 企业(75225)
- 方法(56360)
- 数学(48835)
- 数学方法(48190)
- 中国(38782)
- 农(36721)
- 财(35866)
- 业经(31079)
- 地方(30512)
- 学(29071)
- 制(28022)
- 农业(24628)
- 贸(23835)
- 贸易(23818)
- 环境(23520)
- 易(23069)
- 务(22387)
- 财务(22299)
- 财务管理(22253)
- 银(22047)
- 银行(21968)
- 企业财务(21134)
- 融(21023)
- 金融(21019)
- 行(20985)
- 机构
- 大学(466533)
- 学院(465577)
- 济(185453)
- 经济(181408)
- 管理(179855)
- 研究(160431)
- 理学(155308)
- 理学院(153527)
- 管理学(150684)
- 管理学院(149853)
- 中国(119628)
- 科学(100538)
- 京(99937)
- 财(86799)
- 农(82070)
- 所(80887)
- 研究所(73594)
- 业大(73089)
- 中心(72819)
- 江(69012)
- 财经(68715)
- 农业(64340)
- 北京(62881)
- 经(62543)
- 范(61494)
- 师范(60773)
- 院(58767)
- 经济学(56042)
- 州(55491)
- 财经大学(51125)
- 基金
- 项目(321253)
- 科学(252004)
- 基金(232945)
- 研究(230083)
- 家(205350)
- 国家(203662)
- 科学基金(174036)
- 社会(145891)
- 社会科(138278)
- 社会科学(138243)
- 省(125789)
- 基金项目(123526)
- 自然(114402)
- 自然科(111727)
- 自然科学(111698)
- 自然科学基金(109658)
- 划(106602)
- 教育(105602)
- 资助(95150)
- 编号(92375)
- 成果(74266)
- 重点(72684)
- 发(70644)
- 部(70035)
- 创(66666)
- 课题(64236)
- 创新(62394)
- 科研(61738)
- 国家社会(60334)
- 教育部(59727)
- 期刊
- 济(203624)
- 经济(203624)
- 研究(135646)
- 中国(92920)
- 学报(79081)
- 农(74861)
- 科学(70888)
- 财(66934)
- 管理(66421)
- 大学(59816)
- 学学(56666)
- 农业(50958)
- 教育(50551)
- 融(42135)
- 金融(42135)
- 技术(39443)
- 业经(34570)
- 财经(33438)
- 经济研究(32200)
- 经(28688)
- 问题(27650)
- 业(26265)
- 版(23042)
- 科技(23026)
- 图书(21949)
- 技术经济(21297)
- 理论(20862)
- 资源(20631)
- 业大(20618)
- 商业(20588)
共检索到687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边志强 张倩华
在稳增长与碳减排双重压力下,识别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用能权交易制度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政策协同效应和环境红利进行探析。结果表明:2006—2021年,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用能权交易制度可以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用能权交易制度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城市碳排放效率,用能权交易制度的碳排放效率提升效应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碳规制双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效应较为明显。因此,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结论可为稳步推广用能权交易制度与促进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尹俊雅 范美婷 杨莉莉
推进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而僵尸企业大量滋生可能会对地区经济低碳转型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但学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采用FN-CHK方法对僵尸企业进行了识别,并构建了一种新颖的总体环境技术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碳排放绩效进行准确测算,以此来表征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程度,进而就僵尸企业对中国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僵尸化程度的加深显著抑制了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从而不利于地区低碳转型发展,基于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该结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僵尸企业在掣肘产业结构升级、挤占绿色信贷资源和挤出技术创新的同时,还会弱化地区市场竞争环境,从而阻碍低碳转型发展。本文在为僵尸企业的环境影响提供新的文献和经验证据的同时,也从僵尸企业的视角为有效推动中国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佳 丁淑莉
低碳交通是一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行高效的交通发展理念,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河北省能源短缺、环境容量超载、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存在交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不足、公共交通系统投资缺乏等问题,导致河北省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困难重重。为了低碳交通发展的顺利进行,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计算了44个因子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贡献值,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客运量、货运量、私人汽车保有量等是影响城市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子,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城市低碳交通合理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影响因子 河北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营营 许钊 彭硕毅
借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外生政策冲击,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大数据发展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有利于促进城市低碳转型,该结论经两阶段双重差分估计、非随机选择、安慰剂等一系列检验后依旧稳健。从动态效应看,大数据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随时间变化呈增强趋势。异质性分析显示,大数据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知识禀赋较强城市低碳转型的赋能效果更好。路径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能够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两条渠道驱动城市低碳转型,前者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后者则体现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数据法治建设和国内大市场优势均会增强大数据发展的碳减排效果。研究结果为加速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硕 李绍萍 颜冰
在激发能源消费侧新活力、推动用能市场化新变革方面,用能权交易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与经验。本文以用能权交易制度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20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显著影响城市能源消费强度与结构,用能权交易试点城市的能源消费强度平均下降了2.5%,其能源结构绿色替代水平平均提升了14.3%。用能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发挥,得益于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挤压效应,但也受到地区去煤化程度、资源禀赋和工业属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由技术和产业溢出强化了政策效应的辐射作用。研究结论为总结现有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成效、加快推进城市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了学理价值和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林波 陈闻君
本文选取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法评估碳交易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并利用递归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碳交易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逐年增强;东部地区碳交易的低碳经济发展效应优于中部地区,而碳交易对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能源强度、国际贸易是碳交易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两条路径,都具有部分正向中介效应。因此,可以在全国大力推行并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定鼓励能源技术升级的相应配套政策、提高低碳清洁型产品的进出口、继续推进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良文 孙立雪 王晨
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254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评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城市工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能够促进城市工业低碳转型,但是辐射范围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异质性研究显示,初始排放配额采用无偿分配的试点城市拥有更好的转型效果,北京和上海碳试点具有积极辐射作用,而广东、深圳和重庆碳试点则呈现消极辐射影响;空间检验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其他地区工业低碳转型会产生消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运行通过拓宽碳交易覆盖面影响工业低碳转型效果,但碳交易频率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影响工业低碳转型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福东 朱雪忠 文家春
低碳发展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专利制度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但我国专利制度在适应低碳发展需求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专利制度的价值取向从个体权利为中心转向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并重。基于低碳发展导向,需要对专利制度在专利取得制度、审查标准、运用制度、对外交流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方面进行变革,以促进低碳发展。
关键词:
低碳发展 技术创新 专利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张永强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本文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建立的基础上,对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际上这两种减排政策的实践经验,得出碳税与碳交易同时使用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完成碳减排目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碳税的计税依据、征税范围、征税环节、税收的归属与使用、税收优惠和税率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税 碳排放权 碳减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超 肖黎明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37个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DDD),考察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通过对企业财务绩效水平和企业信贷融资水平的负向作用而倒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国有及大型企业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民营及小型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动态效应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长期效果却比较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义松 冉晓璇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利用市场机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灵活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总量控制、初始分配、交易监管机制、建立交易市场等方面进行框架研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运行机制,这对于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交易 制度构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专章论述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在未来的五年,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包括发展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可交易许可证、财政补贴和税收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国锐
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从碳源到碳汇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生产低碳化和消费低碳化以及扩大碳汇等几方面的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低碳化的目标,还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工具的创新。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碳排放 发展路径 制度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力 张宁 陈晴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量急剧增长,如何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政策关注点。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的金融发展和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证明,金融发展是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脉冲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中长期内最为显著。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金融发展对于能源效率的贡献度,随着预测期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由此可见,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效率 VAR模型 协整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