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0)
2023(5152)
2022(4367)
2021(3952)
2020(3570)
2019(6951)
2018(6800)
2017(11747)
2016(6759)
2015(7616)
2014(7742)
2013(7224)
2012(6670)
2011(6043)
2010(6091)
2009(5641)
2008(5411)
2007(4983)
2006(4262)
2005(3856)
作者
(23610)
(19484)
(19471)
(18569)
(12253)
(9343)
(8863)
(7722)
(7554)
(7028)
(6773)
(6671)
(6601)
(6533)
(6334)
(5947)
(5912)
(5848)
(5837)
(5569)
(5092)
(5047)
(4930)
(4536)
(4498)
(4464)
(4448)
(4274)
(4182)
(4148)
学科
(22903)
经济(22868)
管理(15979)
(13205)
(10377)
企业(10377)
方法(9047)
(8672)
数学(7774)
数学方法(7618)
中国(7577)
(6752)
(6491)
地方(6064)
(5862)
(5488)
业经(5467)
理论(5251)
(4574)
金融(4567)
(4544)
银行(4511)
(4386)
农业(4279)
教育(3841)
环境(3609)
体制(3572)
技术(3495)
(3368)
(3313)
机构
学院(96372)
大学(95686)
研究(38276)
(31277)
经济(30334)
管理(29723)
科学(27878)
中国(27199)
(26724)
理学(25232)
理学院(24862)
管理学(23985)
管理学院(23812)
农业(21763)
(21572)
(21460)
业大(20281)
研究所(20021)
中心(17013)
(16237)
(15261)
技术(15237)
(14739)
(14661)
农业大学(13868)
(13742)
北京(12968)
(12802)
(12472)
师范(12464)
基金
项目(69976)
科学(52468)
基金(47846)
研究(46006)
(45097)
国家(44747)
科学基金(36102)
(30067)
社会(26557)
(25153)
社会科(25078)
社会科学(25072)
自然(24797)
基金项目(24709)
自然科(24267)
自然科学(24256)
自然科学基金(23755)
教育(21535)
资助(20258)
编号(17971)
重点(16802)
计划(15874)
(15473)
科技(15154)
成果(15028)
课题(14405)
(14323)
科研(13976)
(13904)
创新(13536)
期刊
(35075)
经济(35075)
学报(26737)
研究(24807)
(24390)
中国(24315)
科学(19139)
大学(18789)
学学(17983)
农业(16696)
教育(13154)
(11830)
管理(11669)
技术(9128)
业大(8600)
(8339)
农业大学(7471)
(6959)
金融(6959)
(6864)
业经(6323)
经济研究(5919)
统计(5713)
科技(5654)
财经(5537)
图书(5133)
(5104)
林业(5008)
(4850)
中国农业(4844)
共检索到14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山  郭福生  涂小林  陆承平  吴时友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明,某虾场发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感染无包埋体对虾病毒(NOSV),或称中国对虾类杆状病毒(PcBLV);野生脊尾白虾(Esopalaemoncarainicauda)也感染NOSV,并可能经卵垂直传播;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亦可感染该病毒而发病。经PCR扩增纯化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杆状病毒(HHNBV)与NOSV的核酸结果表明,两者为同一种病毒。选取经PCR检测的9份样品,重新编号后用ELISA法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判定的结果完全相同。将PCR和ELISA双阳性的样品制备超薄切片,观察到NOSV感染的典型细胞病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战文斌  邢婧  王远红  铃木信一  福田颖穗  
对虾WSSV病是亚洲对虾养殖业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本研究采用Kimura引物 ,用PCR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进行了WSSV的检测 ,同时也检测了对虾发病时养殖池中多见的野生厚蟹 (Helicesp .)和矛尾刺虎鱼 (Acanthogobiushasta)。检测结果表明 :分别在检测的 5尾亲虾中的 1尾 ,6尾仔虾中的 1尾 ,5尾稚虾中的 3尾及所检测的 5尾病虾和 2只厚蟹中获得到 982bp的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阳性。在检测的 2尾矛尾刺虎鱼中均未获得PCR扩增产物 ,说明为WSSV感染阴性。在亲虾、虾苗以及虾池内的野生厚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邓文涛  贺路  陈细华  
根据激素—受体反应的原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受体测定法(RRA)的优点,应用我们纯化的草鱼生长激素(gcGH)和大鳞大马哈鱼生长激素(sGH)及其特异抗体.采用鱼类肝细胞膜受体制剂,首次建立了测定鱼类GH生物活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测定法(ELISA—RA)。此法检测草鱼GH的灵敏度达0.063~0.125μg/ml,检测大马哈鱼GH与草鱼肝膜受体结合的灵敏度达0.25μg/ml。同时表明草鱼GH、基因重组鲤GH以及大马哈鱼GH均可不同程度地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鲤(Cyprinuscarpio)、鲶(Silurusmeridiona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柴下  陆宏达  刘俊杰  岳蒙蒙  卢德刚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建立了一种检测异育银鲫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基因组DNA的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两次扩增,第一次扩增用单极虫18S rRNA序列通用引物:5'-CTGCGGACGGCTCAG TAAATCAGT-3'和5'-CCAGGACATCTTAGGGCATCACAGA-3',扩增长度为1 584 bp;第二次依据第一次扩增产物中武汉单极虫特有的高度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5'-ACCCACTTCTGTGGC CTTTC-3'和5'-AATCCGACCTACAACGCTGG-3',扩增长度为853 bp。结果表明,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军  王铁辉  周立冉  易咏兰  刘汉勤  陆仁后  陈宏溪  
人工感染GCHV-861后,对处于潜伏期、发病期和恢复期等不同时期的草鱼内脏组织匀浆上清液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除恢复期的1条草鱼外,其余样品均得到特异扩增带,而对照组都没有,预示着RT-RCR技术对于草鱼出血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及抗病有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显症出血病草鱼的肝、肾、脾、鳃、肌肉和肠道等组织器官进行检测,结果都为阳性,首次证实了GCHV存在于肝脏中,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思文  吴桢方  熊远著  
选择33头猪(14头基因型已知,19头未知)提取血液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659bP的CRC基因特异片段,经过HhaⅠ酶切和电泳检测,可以鉴别氟烷基因型。14头猪通过氟烷测验与氟烷测交鉴别的基因型与PCR-酶切鉴别氟烷基因型结果完全吻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海燕  李红心  宋宏新  
以灭活大肠杆菌(E.coli)O157为抗原免疫产蛋鸡获得抗E.coliO157卵黄抗体(IgY),建立了该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包被温度和时间及不同卵黄前处理方法对ELISA检测的影响,所获得的最佳检测条件为:以浓度为108~109/mL的灭活E.coliO157为抗原进行包被,4℃包被19h,水稀释法对卵黄进行前处理,然后检测其中的IgY效价。该方法简便可靠,适于对大肠杆菌特异性抗体IgY的动态检测和批量检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信忠  苏亚玲  龚艳清  黄丽莎  俞秀霞  苏永全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necrosisvirus)是导致多种海水鱼类神经性病害的致病原。发病及死亡的石斑鱼除了表现神经异常症状外,无明显的临床病症,体表及内脏组织也未发现明显病变及寄生虫感染。2003年4~8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福建南部人工养殖的5种石斑鱼即紫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马拉巴石斑鱼(E.malabaricus)、青石斑鱼(E.awoara)、赤点石斑鱼(E.akaara)和云纹石斑鱼(E.moara)中检出5个神经坏死病毒分离株。检测了76份石斑鱼样品,这些石斑鱼NNV病毒的平均感染率约为90%。对这些病毒的RT...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文辉  白昌明  蔡生力  王崇明  
为了建立适用于Os HV-1不同变异株的检测方法,在牡蛎疱疹病毒(Os HV-1)3个变异株全基因组序列比对的基础上,筛选到牡蛎疱疹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基因,据此设计巢式pCr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基于Os HV-1 DNA聚合酶基因的巢氏pCr检测方法(p-N pCr检测方法),利用p-N pCr与CN pCr检测方法对不同年份和宿主来源的Os HV-1疑似感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N pCr检测方法能稳定地检出100拷贝/μl的病毒DNA;p-N pCr较C-N pCr检测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和更高的检出率。研究表明,本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植爱萍   柳勤海   赵紫馨   肖轩仪   张洋   陈莉   冯明峰   朱敏   陶小荣  
[目的]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matoleafcurlNewDelhivirus,ToLCNDV)严重威胁我国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生产,本研究旨在建立针对该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为病害的监测和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针对ToLCNDV基因组A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经过筛选后选用其中一对引物建立了针对ToLCNDV的重组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可在42℃恒温条件下,仅用30 min完成对ToLCNDV的指数级扩增,扩增产物既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观察,又能通过测流层析试纸条实现检测结果的快速可视化。经特异性检测发现,本研究所建立的RPA技术可特异性地检出ToLCNDV,而检测不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番茄金色花叶病毒(tomato golden mosaic virus, TGMV)、云南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Yunnan virus, TLCYnV)和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SLCCNV)等侵染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其它DNA病毒。另外,在测试灵敏度时发现,当模板DNA浓度稀释到5×10-7 ng时RPA仍能检测为阳性结果,而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的最低模板含量仅为0.05 ng,说明RPA检测ToLCNDV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PCR。[结论]本研究所研发的ToLCNDV快速检测方法为建立该病毒的早期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洪忠  危粹凡  吴位珩  肖芳萍  
本研究应用山羊蠕形螨病灶中的虫卵、蚴虫、成虫及其代谢物制备出复合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抗原蛋白含量为1.21 mg·mL~(-1)。以前未见报道,但还需进一步纯化分析其有效成份,测出抗原的有效保存期。经用株联法测定得出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为0.1 μg·μL~(-1)。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稀释度。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应用所制备的复合可溶性抗原与制备的阳性血清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艳萍  Chander Subhash  杨小红  周俊青  李建生  严建兵  
SNP是具有广泛利用潜力的第3代分子标记,本文旨在开发一种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SNP的方法。设计思路是:根据已知SNP位点设计2条特异正向引物,其最后一个碱基分别与已知SNP的2个碱基相同,同时在1条引物的5′端添加1段20 bp左右的其他物种的特异序列(如细菌DNA序列),然后选择1条合适的反向引物;最后同时加入3条引物,通过梯度PCR选择合适的退火温度进行PCR反应。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将玉米的ZDS基因定位在玉米第7染色体短臂7.02 Bin。这种检测SNP的方法设计简单,费用低廉,尤其适合SN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构建或者基因定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丰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PCR)是一项高新生物技术,它不仅可以检测在细胞中微量的DNA或者RNA,而且可以精确定位,因此在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主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建议在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directinsituPCR)中用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代替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检测信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国民  钱传范  过琴媛  程明  苏巧玲  
根据三氮苯类除草剂的结构特征,合成了三种不同的抗原,制备了三种高效价抗体,建立了检测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残留量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方法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ng·mL-1,0.5ng·mL-1和2ng·mL-1。三种抗体对待检农药均有很高的特异性,H1BSA抗体对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西草净和环嗪酮的交叉反应分别为100%,10%,7.1%,1.4%和0;H2BSA抗体分别为44.6%,100%,0.31%,0.25%和0;H3BSA抗体分别为50.1%,8.9%,100%,25.1%和0.08%。对五种非三氯苯类除草剂丁草胺、氟乐灵、麦草畏、甲草胺、氟磺胺草醚均无交叉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民  何钟佩  田晓莉  戴惠君  
利用 GA_4-17-BSA 作为免疫抗原,GA_4-16-OA 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自由态 GA_4的间接ELISA。检测极限为4.1ng/mL,抗血清与 GA_7,GA_3,GA_4-ME 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8.51%,9.10%。1.90%,与 IAA,ABA,ZR 交叉反应率极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