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5)
- 2023(2854)
- 2022(2408)
- 2021(2219)
- 2020(1841)
- 2019(3998)
- 2018(4033)
- 2017(6415)
- 2016(4056)
- 2015(4832)
- 2014(4829)
- 2013(4538)
- 2012(4292)
- 2011(3908)
- 2010(4132)
- 2009(3475)
- 2008(3480)
- 2007(3272)
- 2006(2842)
- 2005(2544)
- 学科
- 业(14775)
- 管理(13678)
- 企(12866)
- 企业(12866)
- 济(11948)
- 经济(11931)
- 技术(11085)
- 技术管理(5916)
- 理论(5454)
- 方法(5452)
- 教学(5287)
- 学(4961)
- 农(4545)
- 教育(4394)
- 数学(4099)
- 数学方法(4017)
- 学法(3565)
- 教学法(3565)
- 业经(3495)
- 中国(3326)
- 学理(3249)
- 学理论(3249)
- 农业(3201)
- 研究(2760)
- 新技术(2607)
- 高新(2601)
- 高新技术(2601)
- 划(2327)
- 人事(2210)
- 人事管理(2210)
- 机构
- 学院(60298)
- 大学(59159)
- 研究(22914)
- 管理(20226)
- 济(18502)
- 经济(18000)
- 理学(17237)
- 科学(17110)
- 理学院(17035)
- 管理学(16639)
- 管理学院(16539)
- 农(16274)
- 中国(14420)
- 京(13638)
- 业大(13312)
- 所(13295)
- 农业(12984)
- 研究所(12416)
- 技术(12408)
- 江(10650)
- 中心(9527)
- 省(8805)
- 院(8780)
- 范(8729)
- 北京(8576)
- 师范(8539)
- 农业大学(8131)
- 州(7903)
- 职业(7781)
- 教育(7631)
- 基金
- 项目(43234)
- 科学(32086)
- 研究(30154)
- 基金(27822)
- 家(26402)
- 国家(26208)
- 科学基金(20784)
- 省(19654)
- 划(16366)
- 教育(16150)
- 社会(15813)
- 社会科(14866)
- 社会科学(14860)
- 基金项目(14824)
- 自然(14666)
- 自然科(14334)
- 自然科学(14327)
- 自然科学基金(14059)
- 编号(12540)
- 资助(11235)
- 重点(10859)
- 创(10711)
- 课题(10158)
- 创新(10051)
- 科技(10040)
- 成果(9987)
- 计划(9556)
- 发(9336)
- 业(9164)
- 技术(9033)
共检索到92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郑勇平 金佩英
①在质量浓度为5.0g·L ̄(-1)的氯化钠胁迫条件下,杨树外植体嫩茎的芽分化能力比嫩叶和根的强。嫩茎作为组培耐盐种质筛选的外植体是最适宜的。②在5.0g·L ̄(-1)盐胁迫条件下,无性系NL-80105和NL-80106的芽分化能力比无性系NL-80303的强,以无性系NL-80105为最强。③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40mg·L-1、NAA0.02mg·L ̄(-1)的浓度组合筛选耐盐再生小植株较为适宜。④经过逐渐提高盐浓度的分阶段筛选法,获得了能耐质量浓度为10.0g·L-1氯化钠的愈伤组织系,耐10.0g·L ̄(-1)氟化钠和10.0g·L ̄(-1)海水盐的无性系NL-80...
关键词:
杨属,无性系,组织培养,耐盐性,种质资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郑勇平 罗士元 胡加共
对杨树无性系NL-80105,NL-80106,NL-80117和湿地松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2.0mg·kg-1和KT0.5mg·kg-1,诱导这些树种愈伤组织效果好;在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上,杨树不同器官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和耐盐程度有差异,外植体茎、叶比根强;杨树继代愈伤组织的耐盐能力显著高于湿地松,这与植株水平的耐盐性相一致,表明用愈伤组织鉴别这些植物耐盐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鑫 汪堃 梁鹏飞 魏少萍 陈洁 李景峰 南丽丽
【目的】探明不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材料耐盐性差异,筛选红豆草耐盐和盐敏感材料及耐盐评价关键指标,为优良耐盐红豆草新品种选育提供新材料。【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对国内外红豆草材料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NaCl浓度增加,9份红豆草材料的株高、地上鲜重和根直径不断降低;地下鲜重、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长和根尖数不断增加,植株消耗能量和有机物质支持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得到改变。根系可溶性糖和过氧化氢酶不断降低;叶片和根系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及叶片脯氨酸、过氧化氢酶、根系可溶性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不断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根系脯氨酸先增加后降低,盐分过量引起渗透胁迫和膜脂过氧化,使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和根系Na~(+)不断增加;K~(+)及K~(+)/Na~(+)不断降低,植物体内K~(+)、Na~(+)稳态平衡被打破,产生离子毒害效应。主成分分析显示地上鲜重、脯氨酸、过氧化物酶、根表面积、可溶性蛋白可作为筛选耐盐红豆草的参考指标;基于生长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豆草耐盐性强弱顺序为材料9860>9977>甘肃红豆草>6>7456>5>9155>蒙农红豆草>1。【结论】聚类分析表明,材料9860和材料9977耐盐性较强;蒙农红豆草和材料1耐盐性最弱。
关键词:
红豆草 盐胁迫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新 张宗文 吴斌
【目的】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278份裸燕麦种质在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裸燕麦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和评价提供方法指导,同时为裸燕麦耐盐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丰富的耐盐材料。【方法】以1.2%NaCl水溶液进行盐胁迫,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利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裸燕麦种质萌发期的耐盐性鉴定,培养条件为25℃恒温、相对湿度(70±5)%、每天12 h光照(6:00—18:00)、光照强度150μmol?m-2?s-1。以胚根至少与种子等长、苗高不短于种子长的1/2为发芽标准,培养96 h时统计各供试种质的发芽势,培养168 h时统计各供试种质的最终发芽率并测量幼苗的最长初生根长...
关键词:
裸燕麦 萌发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筛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邓建军 张悦 刘昌勇
为了探索白花泡桐的幼化技术,以13个白花泡桐优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嫩芽为最适合的外植体;MS+BA 4.0 mg.L-1+NAA 0.3mg.L-1为初代芽诱导最佳培养基;1/2 MS+BA4.0 mg.L-1+NAA0.3 mg.L-1为继代培养幼化的最合适的培养基;12个白花泡桐优树材料成功得到幼化。1/2 MS+NAA0.1 mg.L-1或1/2 MS+IBA0.1 mg.L-1+NAA0.1 mg.L-1为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炼苗在室内进行,炼苗一个月后大棚壮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优树 组织培养 幼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岭 张艳亭 陈二影 杨延兵 黎飞飞 管延安
【目的】确定谷子萌发期耐盐评价指标,筛选萌发期耐盐种质,并探讨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盐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为谷子大规模耐盐性鉴定、耐盐机理的研究提供鉴定方法和优异资源。【方法】以不同生态区的54份谷子种质为试验材料,用1.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蒸馏水为对照,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进行谷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测定谷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比以及发芽率、盐害率等指标;通过对指标值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谷子萌发耐盐评价指标。采用筛选出的3个不同耐盐性谷子品种,以0.5%NaCl溶液进行苗期盐胁迫,测定盐土盆栽条件下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盐胁迫下3个基因型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在1.5%NaCl溶液胁迫下,谷子的相对发芽势与相对发芽率(r=0.51,P<0.01)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萌发期盐胁迫处理的6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到不同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并通过聚类分析,将54份谷子品种分成高度盐敏感品种、盐敏感品种、中度耐盐品种、耐盐品种以及高度耐盐品种5个不同类型。其中,高度耐盐品种有4个,分别是华北夏谷区的济谷16、矮88,西北春谷区的陇谷3号和延谷13。苗期盐土盆栽试验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谷子叶片SOD、POD、CAT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盐性强品种济谷16的SOD、POD、CAT酶活性上升幅度显著大于耐盐性弱的品种鲁谷1号。【结论】54份谷子种质材料在耐盐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萌发期各指标,全面地评价谷子种质资源萌发期的耐盐性。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叶片保护酶系统对NaCl胁迫响应能力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谷子耐盐能力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
谷子 盐胁迫 萌发期 综合评价 保护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瑞堂 高书国 乔亚科 朱惠梅 毕艳娟
1986~1991年,应用花药培养与耐盐变异体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耐盐育种新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花药培养中,选择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的筛选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耐盐变异体,获得耐盐花培株系,经5个有性世代的鉴定表明,耐盐变异体的耐盐特性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经筛选的花培株系中,耐盐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的株系比例约占1/4,应用于育种实践,经多点鉴定,选育出了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种质材料和优良品系。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耐盐变异体,耐盐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梅 许文静 陈华涛 陈景斌 刘晓庆 杨守萍 陈新
发掘优异耐盐种质是进行豇豆品种耐盐性遗传改良的基础。以蛭石为培养基质,在子叶展开期,以分别添加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对12个豇豆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盐浓度胁迫对豇豆耐盐等级(STR)、叶绿素含量(SPAD)、株高(PH)、根长(RL)、地上部鲜质量(AFW)、地上部干质量(ADW)、根鲜质量(RFW)和根干质量(RDW)等8个指标的影响,鉴定适宜盐浓度;依据隶属函数值(F_i),综合评价12个品种的耐盐性,并确定耐盐鉴定方法;根据此方法,评价84份豇豆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12个品种STR值呈上升趋势,150 mmol/L NaCl胁迫下变异系数最大,确定150 mmol/L为豇豆苗期耐盐性鉴定适宜浓度;筛选出耐盐品种苏紫41和绿领四号(F_i>0.60),盐敏感品种苏豇1419(F_i0.60),为豇豆耐盐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豇豆 耐盐性 隶属函数 种质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飞 巩振辉 黄炜
选用“2001”,“2056”,“2031”3个辣椒品种作为试材,以其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辣椒疫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制取粗毒素作为筛选剂,筛选辣椒抗疫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辣椒品种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忍耐力不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饶红欣 彭信海 蒋利媛 刘先芳
以边沁桉Eucalyptus benthamii茎段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功建立了边沁桉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物种进一步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初接种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 0.2 mg.L-1最佳,诱导率为55.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1+IBA 1.0 mg.L-1+NAA 0.2 mg.L-1,芽增殖系数为4.6,平均苗高为3.1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1.5 mg.L-1,生根率达93.3%,平均每株生根数为3.2条;试管苗练苗3~7 d,移栽到25%糠壳灰+75%黄心土的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70%.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边沁桉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海芸 桂仁意 汤定钦 方伟
以菲白竹Sasa fortunei幼嫩竹秆和竹鞭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以竹鞭为外植体萌芽率较高,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试管苗增殖效果优于噻二唑苯基脲(TDZ),但TDZ能促进新芽生根;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3 mg.L-16-BA与0.5 mg.L-1萘乙酸(NAA),侧芽增殖系数达3.60;添加3 mg.L-16-BA与0.01 mg.L-1TDZ,增殖系数较高(3.43),且伸长生长迅速,生根率达到100%,可同时实现增殖与生根,有利于菲白竹大规模快速繁殖。图1表3参9
关键词:
植物学 菲白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均宝 张玉满 王雪蕊 裴东
蜡梅是中国特有的名贵木本花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该文较详细地阐明了用蜡梅大树和实生苗的茎尖、具侧芽的嫩茎段、子叶和胚等外植体,诱导芽和愈伤组织初分化、生长、继代和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研究了各阶段较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一定时间的暗培养可促进外植体的初分化;在继代培养中加入活性炭,有利于克服培养物的褐化;用带叶茎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易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桂娟 罗晓芳 姚洪军
为了提供市场所需的大量苗木 ,适应树莓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以黑树莓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 .经试验对比筛选出黑树莓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6 -BA 0 .2mg L +NAA 0 .2mg L +Sugar 2 0g L +Agar 6g L ,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IBA 0 .2mg L +Sugar 2 0g L +Agar 6g L ,生根率达 10 0 % .在两步移栽法中 ,移栽存活率分别为 98%和 10 0 % .
关键词:
黑树莓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建 冯焱 王建辉 陈克玲 梁国鲁
以长穗桑枝条为外植体,建立其无菌离体快繁体系,综合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秋水仙素诱变技术,进行四倍体诱变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长穗桑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BA 0.1 mg/L+NAA 0.05 mg/L+30 g/L蔗糖,四倍体诱导的最佳处理条件为0.2%浓度的秋水仙素浸泡茎段3d,诱导率最高为16.7%。
关键词:
长穗桑 组织培养 秋水仙素 四倍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