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
2023(105)
2022(67)
2021(79)
2020(52)
2019(71)
2018(76)
2017(129)
2016(70)
2015(136)
2014(127)
2013(87)
2012(85)
2011(55)
2010(52)
2009(35)
2008(45)
2007(47)
2006(32)
2005(23)
作者
(172)
(156)
(120)
(116)
(82)
(74)
(72)
(57)
(55)
(55)
(54)
(50)
(45)
(45)
(44)
(41)
(40)
(38)
(36)
(34)
(34)
(33)
(33)
(32)
(32)
(31)
(31)
(30)
(29)
(29)
学科
教育(526)
政治(469)
思想(467)
思想政治(460)
政治教育(460)
治教(460)
德育(459)
教学(116)
管理(103)
理论(99)
文化(98)
中国(97)
(88)
财政(85)
学法(84)
教学法(84)
学校(80)
(80)
学理(66)
学理论(66)
研究(55)
地方(53)
工作(52)
(38)
经济(38)
高等(38)
产业(37)
(37)
市场(37)
文化产业(37)
机构
学院(870)
大学(845)
(187)
师范(186)
职业(165)
(158)
研究(143)
技术(142)
教育(140)
(138)
图书(137)
书馆(136)
图书馆(136)
(135)
技术学院(122)
(121)
职业技术(119)
中国(112)
(111)
管理(111)
师范大学(109)
业大(104)
科学(103)
科技(101)
(100)
(99)
(96)
主义(95)
(90)
理学(90)
基金
研究(582)
项目(560)
教育(380)
科学(372)
成果(368)
编号(351)
(330)
(317)
社会(293)
高校(293)
社会科(272)
社会科学(272)
课题(265)
项目编号(243)
研究成果(228)
基金(221)
(211)
(210)
年度(201)
(200)
(200)
阶段(200)
文化(194)
大学(190)
阶段性(190)
(186)
(148)
(144)
规划(142)
(137)
期刊
教育(713)
中国(507)
研究(309)
高等(236)
(202)
经济(202)
职业(194)
高等教育(188)
成人(160)
成人教育(160)
(148)
学报(142)
图书(140)
大学(136)
书馆(113)
图书馆(113)
学学(100)
管理(92)
(88)
经济师(84)
技术(81)
(80)
(74)
财政(74)
农业(73)
(70)
科技(68)
(59)
技术教育(58)
职业技术(58)
共检索到1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周蓓  莫丹华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要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要立足中华民族话语体系,要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高校思政课的"金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石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起着举旗定向的作用,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成败。"金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思政课程应该根据教育需求侧的变化,率先淘汰"水课",打造高职"思政金课",高职可以参考此轮本科教学改革路径建设"思政金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秀军  
"问题链教学"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点燃课堂。搭建多维教育平台,大力拓展教育时空,努力在大思政格局中实现教育的无缝对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是提高思政课"含金量"的前提和保障。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精神底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和职责。作为一门朝向思想和灵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丰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党中央层面鲜明地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屈林岩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的成效,提炼高校党建思政的有效经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玲玲  马琳薇  沈理景  于国康  
2018年3月,国网新疆经研院落实国网公司基建改革配套措施进行改革,改革后开启了企业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公司和电网发展对企业的支撑服务和创新发展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要求,面对改革后发展动力不强、支撑能力不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经研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落实国网公司"旗帜领航·三年登高"和"旗帜领航·文化登高"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亮旗践诺铸魂,以党建引领打造经研院红色品牌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情怀和追求,固"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国有企业之根,筑"加强党的建设"这个国有企业之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艳  
红色文化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数字化方面面临着资源缺乏,需深入挖掘和立体开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需加强有效使用、融入思政课不够深入,需优化等实践困境。为此,本文尝试从精度、广度、深度三重维度来设计开发数字化红色资源、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共享平台、优化红色文化数字化融入路径,以实现数字化红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从而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世伟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必须使该课程在结构体系上具有价值性,在教学体系中(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要具有科学性。为此,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通识课进行价值结构与科学性的有效研究。前者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俊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需要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构建“大课堂”育人体系、以勇毅的历史担当完善“大师资”育人格局、以科学的历史思维构建“大平台”保障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建春  
<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都需要从理论中寻求科学指引和解答方案。如何重新审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如何科学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现的相关条件,从而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仍然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南京审计大学丁忠甫教授等所著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前沿》(东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正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探索的力作。该书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前沿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前沿两个篇章进行探究。全书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最新实践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阐发,进而知行交融。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兆青  
“三全育人”与“大思政课”的协同推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由冯刚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一书,立足“八个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论述阐述思政课的开展。书中从思政课的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明确思政课的开展应兼顾其内容的政治导向与理论水平,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海岗  陈志波  
文章分析了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如增强大学生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意识、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需要。提出民族文化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应把握的原则:切合总体、分清主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后总结了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途径:将民族文化资源引进教材,转换为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资源引入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热情;将民族文化资源引进实践,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婉莹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娟  
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2004年以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指导性文件,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滕飞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思行致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后简称《思行致新》)一书,系统化地研究了我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理论基础、历史沿革、科学探索、育人实践等内容,并结合经典案例分析以便于读者理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体现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铸魂育人的重点工程,全面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培育和践行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是精研细作,构筑中国精神,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