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4)
- 2023(3745)
- 2022(3230)
- 2021(3001)
- 2020(2582)
- 2019(5763)
- 2018(5725)
- 2017(10341)
- 2016(6132)
- 2015(7015)
- 2014(7125)
- 2013(6849)
- 2012(6710)
- 2011(6056)
- 2010(6252)
- 2009(5689)
- 2008(6011)
- 2007(5426)
- 2006(4884)
- 2005(4310)
- 学科
- 济(22560)
- 经济(22531)
- 管理(15075)
- 业(13844)
- 方法(11824)
- 企(11064)
- 企业(11064)
- 数学(10326)
- 数学方法(10102)
- 学(7599)
- 农(6486)
- 中国(5376)
- 财(4948)
- 理论(4454)
- 业经(4400)
- 贸(4327)
- 贸易(4321)
- 易(4198)
- 农业(4151)
- 制(4109)
- 教育(3467)
- 环境(3432)
- 地方(3401)
- 划(3231)
- 务(3165)
- 财务(3151)
- 财务管理(3138)
- 银(3102)
- 技术(3084)
- 银行(3063)
- 机构
- 大学(93110)
- 学院(91311)
- 研究(33936)
- 济(31190)
- 经济(30422)
- 管理(29959)
- 理学(25964)
- 理学院(25576)
- 科学(25512)
- 中国(25181)
- 农(25118)
- 管理学(24596)
- 管理学院(24444)
- 京(20906)
- 农业(20207)
- 业大(19972)
- 所(19453)
- 研究所(17782)
- 中心(15461)
- 江(15062)
- 财(14085)
- 农业大学(13727)
- 省(12971)
- 北京(12907)
- 范(12485)
- 师范(12243)
- 技术(11979)
- 院(11975)
- 室(11495)
- 州(11473)
- 基金
- 项目(62433)
- 科学(46895)
- 基金(44294)
- 家(41663)
- 国家(41335)
- 研究(38941)
- 科学基金(33395)
- 省(25269)
- 自然(24060)
- 自然科(23534)
- 自然科学(23526)
- 基金项目(23290)
- 自然科学基金(23125)
- 社会(22926)
- 社会科(21664)
- 社会科学(21656)
- 划(21589)
- 资助(19226)
- 教育(18582)
- 重点(14622)
- 编号(14590)
- 计划(14064)
- 科技(13199)
- 部(12923)
- 发(12784)
- 科研(12633)
- 成果(12478)
- 创(12220)
- 创新(11537)
- 大学(11162)
共检索到13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志良 卢向阳 许建平 谭超 周可炎
为了给复方白毛藤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提供有效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白毛藤注射液中硫酸黄连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32nm波长处硫酸黄连素的吸收度与药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系数为0.9990,被测样品中硫酸黄连素回收率为98.76%,变异系数为0.77%,硫酸黄连素的含量在24h内稳定性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亮 胡先文 岳霞丽 王虹 叶发兵 董元彦
将甲壳素溶于NaOH/CO(NH)2水相溶剂中,研究了甲壳素水溶液的紫外光谱性质,确定甲壳素在新溶剂中的最佳紫外吸收波长为230 nm,试验了不同溶剂组分浓度、测试温度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壳素浓度的影响,发现对于不同溶剂组分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甲壳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与紫外吸收值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且测定时温度在8-20℃范围内时,测定结果准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明贵 董娟娥 李进瞳 潘晓
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提取液中阿魏酸含量时,由于杂质干扰较大,影响测定精度,而采用纸层析分离可以将杂质除去。研究对纸层析的展开系统、不同萃取溶剂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后,建立了纸层析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纸层析分离条件为:以氯仿、甲醇、水和冰醋酸按体积比2∶2∶6∶0.5配比作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330nm,加样回收率为99.61%,标准差为2.79%,吸光度在0.020~0.061时线性关系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增茹 李长荣
本文探讨了6-苄基氨基嘌呤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275um,在0~9mg·kg-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变异系数为0.7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外法测定样品的可靠性加以确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燕华 程康华 倪洁 顾晓利
Cu(Ⅱ)、Cr(Ⅵ)、As(Ⅴ)、季铵盐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物质可对光选择性吸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实现对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木材防腐剂CCA(加铬砷酸铜)和ACQ(氨/胺溶季铵铜)木材防腐剂中铜、铬、砷和季铵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法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之内,加标回收率为95%~105%,与化学分析法比较,相对偏差在-5%~5%之内,准确度高,简便易行,可用于大批试样的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继红 郭华 王燕 陈冬纯
根据芝麻油在波长299,294,290.5 nm处有不同于其他植物油的吸收,采用三波长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芝麻油含量,与波多因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这一方法具有快速、稳定、试剂易得等特点,可批量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德庆 韩雅珊
维生素C在紫外(UV)谱区243,267nm处有吸收峰,且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当pH达12~13时,10min其破坏率达95%以上,利用碱处理前后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消除背景干扰测定VC含量。比色液VC含量在0.3~25μg·mL-1服从Beer-Lambert定律,准确度、精确度、回收率等实验表明,本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大多数果蔬和除了含有高浓度咖啡因、糖精、焦糖和单宁以外饮料VC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减处理 UV法 VC测定 果蔬及饮料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秉芬 黄华梨 季元祖 赵晓芳 戚建莉 张露荷 张广忠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但是运用该方法所测得叶绿素含量往往随叶绿素提取液浓度的变化而波动,进而影响对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因此,使用适宜浓度的叶绿素提取液浓度,对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为了探索问题,以枣树(Ziziphus jujuba)"金昌一号"叶片为材料,用乙醇和丙酮-乙醇混合液(1∶1)分别提取叶片叶绿素,将叶绿素提取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发现在叶绿素提取液浓度低于0.80cm2·mL~(-1)(或14.67mg·mL~(-1))时,所测得叶绿素含量趋于平稳,与Excel二次曲线拟合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枣树叶绿素含量的提取液适宜浓度应低于该浓度。而且还发现吸光度(A)比值的平稳性与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叶绿素提取液浓度越低,吸光度越稳定,当提取液浓度低于0.68cm~2·mL~(-1)时,吸光度不再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_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_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曹传新 陈昕 施培俊
Flash已经广泛用于教学课件的开发中。本文介绍了怎样利用Flash MX开发制作分光光度计的模拟实验,根据所介绍的方法制作的程序通过动态加载外部数据实现了模拟对象的可扩展性,模拟状态接近实际操作,教学应用反映效果良好。
关键词:
教学 Flash 分光光度计 模拟实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杰 李斐 张加康 魏邦泰 贾禹泽 杨海波
土壤硝态氮在旱地作物氮素养分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具有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以及干扰因素较少等优点被多数实验室所青睐,然而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校正因数由于受到浸提剂、波长选择以及土壤类型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优化。选取内蒙古从东到西不同生态区域的8种土壤类型进行了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研究了浸提剂种类以及波长选取和土壤类型对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校正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剂和波长对于校正因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CaCl_2和KCl浸提剂得出的校正因数值之间没有相关性,210,22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且21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普遍高于220 nm。不同土壤类型在不同浸提剂和波长对校正因数的影响不尽相同。KCl浸提剂在210,22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3. 4,2. 8,而CaCl_2浸提剂在210,22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4. 4,2. 9。在不同浸提剂和不同波长条件下测定硝态氮含量与酚二磺酸法相比,以KCl为浸提剂选取220 nm波长(校正因数2. 8)有最低的RMSE和RE%,分别为1. 8,15. 6%,流动分析法和反射仪法的比较进一步证明了KCl浸提剂220 nm处修正校正因数为2. 8的可靠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日 孙睿 李青梅 杨婷 冶冬阳 李伟伟 李引乾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并对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方法】通过预试验,确定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配方组分及其大致用量。以焦亚硫酸钠、MgCl2、乙醇胺和复合有机溶媒为影响因素,以灭菌前后盐酸土霉素和甲硝唑质量浓度变化为考察指标,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复方注射液的最优配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注射液中甲硝唑和盐酸土霉素的质量浓度进行考察,并计算其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复方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100mL注射液中含有2.5g甲硝唑、5.0g盐酸土霉素、3g氯化镁、0.2g焦亚硫酸钠、40mL复合有机溶媒(由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二醇400组成,体积比为2∶1)、4m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绒 赵满兴 周建斌
研究了过硫酸钾试剂质量、氧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及试验用水类型对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全 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钾产品氧化后,其在220和275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存在极显著 差异,空白矫正吸光值(A220-2A275)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对测定结 果无明显影响,均可满足试验要求;120-124 C高压锅氧化30 min的空白吸收值较低,并可定量回收溶液中的尿 素态氮和铵态氮,是较为适宜的氧化方式;采用0.15 mol/L NaOH和30 g/L过硫酸钾氧化剂试配,当样品和氧化 剂的加入体积比为1:1时,可氧化尿素态氮的最大范围为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