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0)
2023(3018)
2022(2420)
2021(2286)
2020(1883)
2019(4238)
2018(4144)
2017(6621)
2016(4176)
2015(5059)
2014(5214)
2013(4879)
2012(4308)
2011(4193)
2010(4447)
2009(4167)
2008(3953)
2007(3647)
2006(3299)
2005(3099)
作者
(14448)
(12126)
(12020)
(11552)
(7662)
(5854)
(5349)
(4901)
(4772)
(4325)
(4254)
(4186)
(4178)
(4098)
(4072)
(3839)
(3725)
(3567)
(3566)
(3542)
(3447)
(3261)
(2988)
(2801)
(2757)
(2735)
(2727)
(2645)
(2596)
(2583)
学科
(11045)
经济(11033)
(10571)
管理(7310)
(6081)
理论(6081)
教育(6070)
教学(5364)
中国(4888)
(4496)
企业(4496)
(3804)
学法(3762)
教学法(3762)
方法(3460)
研究(3460)
学理(3414)
学理论(3414)
经济学(2922)
(2872)
森林(2872)
(2848)
生态(2740)
农业(2636)
(2529)
业经(2437)
数学(2347)
数学方法(2244)
技术(2179)
(2029)
机构
大学(61310)
学院(60076)
研究(24911)
科学(19494)
管理(16954)
中国(16861)
(16012)
经济(15441)
(15432)
(15319)
(14105)
理学(13504)
业大(13357)
理学院(13278)
研究所(13183)
管理学(12753)
管理学院(12667)
农业(11819)
(10909)
技术(10776)
(10652)
中心(10605)
北京(10502)
师范(10460)
(9857)
(9372)
教育(9060)
(8314)
师范大学(8167)
(8084)
基金
项目(40475)
科学(29253)
研究(28171)
基金(25110)
(24344)
国家(24132)
科学基金(18265)
(17667)
(15249)
教育(15148)
社会(13681)
自然(12976)
基金项目(12725)
社会科(12682)
社会科学(12679)
自然科(12582)
自然科学(12576)
自然科学基金(12325)
编号(12310)
资助(11074)
成果(10616)
重点(10338)
课题(10026)
科技(9228)
计划(8966)
(8462)
(8118)
(8085)
科研(7923)
(7598)
期刊
(20430)
经济(20430)
中国(18511)
教育(18133)
学报(17408)
研究(17242)
科学(13172)
(12913)
大学(12563)
学学(11453)
农业(8928)
技术(7839)
林业(7794)
管理(6443)
(5773)
图书(5621)
职业(5503)
业大(5384)
(5098)
科技(4396)
(4069)
书馆(4020)
图书馆(4020)
业经(3807)
(3692)
论坛(3692)
农业大学(3673)
技术教育(3536)
职业技术(3536)
职业技术教育(3536)
共检索到9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勇  宋廷茂  翟明普  李国雷  
森林培育学需要加强系统科学的指导。这不仅是因为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对其规律的认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林业行业外还涉及经济、土地资源、农业、水利、畜牧、环保、旅游等诸多方面,要搞好这一系统工程十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人工造林实践表明,缺乏系统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不仅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同时还会限制森林培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作为以森林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并要处理与多个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森林培育学有必要广泛吸收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丰富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瑷铭  惠刚盈  
[目的 ]试图给出确定森林群落树种丰富度的方法,解决物种丰富度测度问题,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方法 ]采用Monod模型表达种-面积曲线,通过数学手段确定最小森林群落面积和最大树种数。[结果 ]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对不同气候带森林物种丰富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热带森林群落具有更高的最大树种数和更大的群落最小面积,物种丰富度随气候带由热带到寒温带逐渐减少。[结论 ]用最大树种数能够确切表达不同气候带森林群落树种丰富度,克服了现有研究中直接把不同大小调查面积上的树种数量视为树种丰富度的弊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瑷铭  惠刚盈  
[目的 ]试图给出确定森林群落树种丰富度的方法,解决物种丰富度测度问题,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方法 ]采用Monod模型表达种-面积曲线,通过数学手段确定最小森林群落面积和最大树种数。[结果 ]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对不同气候带森林物种丰富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热带森林群落具有更高的最大树种数和更大的群落最小面积,物种丰富度随气候带由热带到寒温带逐渐减少。[结论 ]用最大树种数能够确切表达不同气候带森林群落树种丰富度,克服了现有研究中直接把不同大小调查面积上的树种数量视为树种丰富度的弊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春蕊  
<正>赵忠,男,生于1958年7月,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1988年12月获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Doctorrerumnaturaliumtechnicaru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常务副书记。为林学一级学科负责人,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森林培育学教学团队负责人,陕西省教学名师。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保国  李成赞  马驰  张旸  
系统地分析了林农的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森林培育与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收获利用等整个森林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手段和知识,研建森林培育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森林培育全过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森林培育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平台+模块+客户化开发"的思想,基于B/S体系结构,建立了森林培育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通用框架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给出了系统结构和总体功能结构设计,对森林培育专家系统和森林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的框架、知识库与推理机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研究成果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速生丰产林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产品"森林培育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中进行了应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文锋  
森林工程的两个重点部分就是森林资源建设与森林培育。这两部分对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以及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林业经济发展,首先要重视森林资源建设与森林培育,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其次要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创造创新,为森林资源建设与森林培育找到好方法好技术,并进一步转化为成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收益。让林业经济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让林业生态为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增光添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沈亦辰  
森林属于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何保护森林资源,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对森林实行合理培育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关键举措。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分析经营和培育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经营工作和培育工作水平,为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雯  
森林是我们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森林进行经营分类,是保护森林利用森林的重要手段。文章总结了森林经营分类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原则,对影响到森林经营分类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森林经营的具体工作就是森林培育,文章还从采伐、集材和树木抚育等各个实践的环节提出了森林培育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和森林的培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吉跃  贾黎明  赵世华  袁明英  
该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调研并收集了1949 ~1998 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技论文28 053 篇.结果表明:①我国森林培育学科技论文数量呈周期性波浪式增长,年均发表论文561篇,平均周期为3-6 a;②我国森林培育学发展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1949 ~1977) 、高速发展阶段(1978 ~1989) 和稳定发展阶段(1990 ~1998) ;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状况不同;④进入21 世纪,预计森林培育学科将以平均周期为3 a、年均发表论文1 500 篇左右的速度稳定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国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焱云  吴保国  刘建成  郭艳荣  董晨  
在森林培育专家系统中,由于一些知识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造成模拟专家推理过程中推理结果的不确定。为实现对这些知识的处理,将不确定性推理应用于森林培育专家系统,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识用多个逻辑值进行表达,并在规则可信度的计算中,将专家给出的特定规则的可信度规定为1;将专家给出的不确定规则,通过频率来动态计算获得规则的权重值和可信度;而对于用户不确定的选择而产生的规则,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可信度。另外,本研究的推理机算法实现了根据用户上一条的回答智能判断下一条提问,并基于用户的回答,给出该立地条件下适宜的造林树种或造林模式以及可信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元媛  温作民  
文章讨论了森林资源培育企业所生产并持有的森林碳汇价值的会计确认。从森林资源培育企业的角度研究了森林碳汇的初始确认、再确认、转让收益及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希望通过森林碳汇价值的会计确认促进其价值的实现,增加森林资源培育企业和林农的收入,实现富林兴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元媛  温作民  
从森林资源培育企业的角度,对其拥有的森林碳汇资产进行会计计量。分析研究森林碳汇实物量的计量方法,参照CAS39号会计准则,对森林碳汇进行公允价值计量。通过森林碳汇的确认和计量,最终能使森林碳汇进入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先磊   任云鹤  
为研究森林资源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在理论分析森林资源丰富度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宏观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定量分析与检验了森林资源丰富度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与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森林资源增量提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均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且结果具有稳健性。2)异质性分析发现,森林资源质量提升以及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于资源充裕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而森林资源数量增加并没有促进该地区的农村居民增收。3)机制检验发现,森林资源丰富度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农民收入增长中存在协同作用,这一协同作用还能够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进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4)进一步分析发现,森林资源丰富度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缩小城乡以及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这对助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有效利用区域森林资源及其生态产品优势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助力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