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1)
2023(11687)
2022(9588)
2021(8930)
2020(7079)
2019(15872)
2018(15575)
2017(28901)
2016(15727)
2015(17888)
2014(17985)
2013(17886)
2012(17433)
2011(15954)
2010(16538)
2009(15316)
2008(15224)
2007(14358)
2006(13199)
2005(12243)
作者
(47308)
(40218)
(39493)
(37484)
(25033)
(19244)
(17833)
(15628)
(15317)
(14557)
(13776)
(13366)
(12743)
(12710)
(12413)
(12092)
(11601)
(11578)
(11554)
(11204)
(10273)
(9986)
(9890)
(9404)
(9148)
(9124)
(9096)
(8757)
(8292)
(8128)
学科
(78316)
经济(78245)
(50050)
(46799)
管理(35905)
农业(33525)
中国(25889)
地方(25757)
(23939)
企业(23939)
业经(23130)
方法(20245)
数学(16525)
数学方法(16316)
(16079)
(14665)
(14500)
(12888)
银行(12868)
农业经济(12786)
地方经济(12740)
发展(12720)
(12686)
(12686)
金融(12686)
(12599)
产业(12344)
技术(12233)
(11997)
贸易(11982)
机构
学院(232476)
大学(226169)
(98769)
经济(96566)
研究(88435)
管理(83291)
理学(69571)
中国(69008)
理学院(68732)
管理学(67526)
管理学院(67109)
(59116)
科学(53367)
(50404)
(45397)
农业(44829)
(42193)
中心(41382)
研究所(40495)
业大(40113)
(39450)
(34344)
师范(34030)
北京(32156)
(31535)
财经(31410)
(30883)
(30880)
经济学(28555)
(28271)
基金
项目(145400)
科学(113740)
研究(113028)
基金(100619)
(87179)
国家(86247)
科学基金(72448)
社会(71594)
社会科(67303)
社会科学(67290)
(60467)
基金项目(53001)
教育(49426)
编号(48577)
(48540)
自然(42188)
自然科(41124)
自然科学(41118)
自然科学基金(40369)
成果(40026)
资助(39499)
(39460)
课题(34472)
重点(32792)
(32706)
发展(32620)
(32087)
(31297)
(30087)
国家社会(29242)
期刊
(131237)
经济(131237)
研究(74332)
(64981)
中国(62657)
农业(44152)
学报(37223)
科学(35744)
教育(32968)
管理(29898)
大学(29618)
(29498)
业经(27906)
(27580)
金融(27580)
学学(27579)
技术(22412)
(20860)
问题(18137)
经济研究(18073)
农业经济(15514)
财经(15406)
农村(15348)
(15348)
(14072)
世界(13880)
(13582)
经济问题(13070)
图书(12734)
技术经济(12453)
共检索到388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勤贤  杨晓东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深刻阐述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内涵,深入剖析新农村产业发展的要素(新时代农民、现代农业、新农村起步基地、现代科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理清新农村产业发展思路,科学指导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实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培林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内涵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联系入手,着力探讨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旺盛资金需求及给金融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同时对目前金融体制和机制的缺损以及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边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构筑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建设和谐农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坚持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理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建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眼点。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样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积极调整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取向,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唐思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苏州市浒墅关镇近几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浒关模式",在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面阐述"浒关模式"的主要举措和成功原因,并通过和"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初步诠释了"浒关模式"的崭新内涵和基本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锦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宏伟工程,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踯躅不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本文进一步就海东地区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晓华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所以,重视和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摆在每一位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必要研究最发达县域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平安  
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历史改革任务,从2006年起,河南省新乡市就开始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探索,创造性地实施"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程,创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史苑芗  闵光地  左玉辉  
生态产业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入手,论述了生态产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生态产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傅琴琴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是最为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而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大举措,农业旅游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农业旅游不但可以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而且对农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充分的利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探索开展农业旅游的新思路,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建华  
用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性分析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小林  武国航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载体,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有利条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杰  
深化流通改革,加快农村流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课题。在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形势下,长期制约农村流通的物流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流通方式落后、流通信息体系不健全、流通主体规模小、市场化及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市场管理滞后等方面。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村流通,要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主体,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及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发展农村物流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强求一律,打破农商分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供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