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5)
2023(4403)
2022(3543)
2021(3438)
2020(2880)
2019(6132)
2018(6074)
2017(10915)
2016(6126)
2015(7185)
2014(7176)
2013(6472)
2012(5916)
2011(5378)
2010(5566)
2009(5222)
2008(5269)
2007(4893)
2006(4402)
2005(3937)
作者
(15547)
(13005)
(12776)
(12570)
(8286)
(6223)
(6136)
(5111)
(5023)
(4798)
(4460)
(4370)
(4152)
(4135)
(3880)
(3877)
(3855)
(3812)
(3736)
(3735)
(3239)
(3060)
(3023)
(3007)
(2941)
(2935)
(2908)
(2905)
(2641)
(2564)
学科
(20983)
经济(20839)
管理(17730)
(14923)
(14675)
企业(14675)
方法(9448)
教育(8430)
理论(8374)
中国(7945)
业经(6732)
(6102)
数学(5820)
数学方法(5695)
(5533)
(5302)
(4619)
教学(4571)
(4086)
社会(3961)
经济理论(3917)
(3820)
财务(3816)
财务管理(3812)
企业经济(3775)
企业财务(3665)
政治(3659)
思想(3475)
(3221)
技术(3206)
机构
大学(88349)
学院(82265)
(31069)
经济(30306)
管理(29377)
研究(27830)
理学(25656)
理学院(25249)
管理学(24630)
管理学院(24457)
(19157)
中国(18210)
(15509)
科学(15496)
师范(15430)
(14847)
教育(13078)
(12982)
(12745)
师范大学(12554)
北京(12375)
财经(11961)
中心(11890)
研究所(11450)
(10898)
(10180)
业大(10038)
(9898)
经济学(9839)
(9290)
基金
项目(53598)
研究(43901)
科学(43618)
基金(38109)
(31670)
国家(31297)
社会(30092)
科学基金(27574)
社会科(27181)
社会科学(27168)
教育(23641)
(21158)
基金项目(19468)
编号(18483)
(18277)
成果(17025)
自然(15835)
自然科(15509)
自然科学(15506)
自然科学基金(15268)
资助(15095)
课题(13995)
大学(13021)
(12935)
重点(12404)
项目编号(11896)
(11894)
教育部(11883)
规划(11585)
人文(11558)
期刊
(35872)
经济(35872)
研究(30872)
教育(26446)
中国(22961)
(13175)
学报(12508)
管理(12189)
大学(11608)
科学(10929)
学学(9080)
(8536)
技术(7001)
财经(6987)
(6120)
经济研究(6033)
农业(5840)
图书(5782)
高等(5454)
职业(5321)
(5012)
金融(5012)
业经(4954)
高等教育(4675)
书馆(4384)
图书馆(4384)
(4271)
问题(4164)
(4063)
论坛(4063)
共检索到13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一个人的人格在大学阶段基本形成,并会直接地、强烈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影响,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表现总体上说是良好的,积极、乐观、自信、开放、直率、热忱,充满活力和希望;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价值观的培育,健全人格的养成,关键环节在于实践,否则再好的价值观也只是空中楼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琴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塑造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新时期,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娅  
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出现是现实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冲击、物欲扩张及个体人特殊境遇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本质体现,将知识教育、信仰教育、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以开放的心态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桂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立足于当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纯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 ,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拥有的丰富文献资源 ,通过阅读辅导等针对性的活动 ,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只有他们拥有了心理健康这一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中国的发展才能不断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田杰  吴超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给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高校作为培养大才的摇篮,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东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存在肤浅化、差异性、功利性、是非混淆化等问题。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保障大学生利益为切入点,依托网络技术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实践,改进高校教育思路,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辉  徐永赞  
在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因为以施教者为主体造成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主体意识差、创新意识不强等具体问题,从而影响教育效果。这迫切需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更多从接受者的角度观察和审视教育过程、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真正入心入脑,落到实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涛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引领社会思潮、提升国民素质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深度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作用。文章论述了红色文化,尤其是贵州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方面的意义,并且从政府、家庭、学校、个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用红色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园媛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与融合,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对大学生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明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落实情况,笔者选取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专项调研,共发放问卷389份,回收381份,有效问卷367份,有效问卷数占94.3%。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存在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胜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文章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指出高等院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舆论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建设和课堂教学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华  李玲  王乐  
价值认同包括价值认知认同、价值情感认同和价值行为认同。对此,可通过引领大学生准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以实现认知认同;唤醒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塑造榜样、创设校园文化引导行为认同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池卫东  杨惠欣  王爱兰  
根据对河北省55所高校近3万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主流价值追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政党制度的认识不够清晰、恪守诚信的价值追求不够执著、对法律权威性与公正性的认同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强督导、抓好教师培训、抓好通识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突出问题、强化核心价值体验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