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9)
- 2023(8542)
- 2022(6975)
- 2021(6475)
- 2020(5264)
- 2019(11360)
- 2018(11335)
- 2017(20991)
- 2016(11391)
- 2015(12738)
- 2014(12032)
- 2013(11748)
- 2012(10507)
- 2011(9734)
- 2010(10085)
- 2009(9568)
- 2008(9478)
- 2007(9046)
- 2006(8048)
- 2005(6998)
- 学科
- 业(45452)
- 济(45120)
- 经济(44972)
- 农(44807)
- 管理(30298)
- 农业(29821)
- 企(27050)
- 企业(27050)
- 业经(18559)
- 技术(15377)
- 中国(14558)
- 方法(14128)
- 理论(10848)
- 制(10485)
- 农业经济(10038)
- 数学(9843)
- 财(9743)
- 数学方法(9717)
- 技术管理(9541)
- 地方(9515)
- 发(9238)
- 村(9005)
- 农村(9000)
- 学(8909)
- 教育(8720)
- 体(8635)
- 策(8572)
- 发展(7830)
- 和(7826)
- 展(7811)
- 机构
- 学院(160943)
- 大学(153319)
- 济(65994)
- 经济(64710)
- 管理(61280)
- 研究(54817)
- 理学(53138)
- 理学院(52623)
- 管理学(51840)
- 管理学院(51540)
- 农(48424)
- 中国(41858)
- 农业(36640)
- 科学(33426)
- 京(31699)
- 业大(30882)
- 所(27590)
- 财(27242)
- 江(26142)
- 中心(25828)
- 研究所(24851)
- 农业大学(22440)
- 范(22093)
- 师范(21918)
- 财经(21197)
- 州(20131)
- 经济管理(19824)
- 省(19697)
- 北京(19254)
- 经(19230)
- 基金
- 项目(106704)
- 科学(84557)
- 研究(84119)
- 基金(74355)
- 家(64323)
- 国家(63558)
- 社会(54958)
- 科学基金(54468)
- 社会科(50497)
- 社会科学(50480)
- 省(45691)
- 基金项目(39578)
- 教育(37495)
- 编号(36275)
- 划(36031)
- 自然(31891)
- 自然科(31149)
- 自然科学(31137)
- 自然科学基金(30591)
- 成果(29091)
- 农(28653)
- 资助(27471)
- 创(26092)
- 发(24840)
- 课题(24643)
- 创新(24251)
- 重点(23717)
- 部(23350)
- 业(23152)
- 国家社会(22202)
共检索到249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秀红
虽然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发展水平仍处于中下水平,农村广泛存在于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如何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农民群体作为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组织人员,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民组织的培育和建设,农民群体的思想觉悟、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甚至是决定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永辉
本文在当前农民增收主流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农民投入动机入手,分析了主流理论和政府政策的不足,分析了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整体农民素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需要加强制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永辉
本文在当前农民增收主流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基础上,从农民投入动机入手,分析了主流理论和政府政策的不足,分析了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整体农民素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需要加强制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燕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经营素质培养是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型农民 高素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翱翔 秦颖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具有现代公共意识是新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我国农民公共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农民普遍存在"搭便车"思想;二是理性"经济人"思想的影响;三是传统臣民政治文化的阻碍;四是农民较为分散的居住状况和农村自治合作组织的匮乏。要培育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关键在于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要明确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培育的启动主体是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民公共意识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二要明确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培育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农民公共意识培育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 公共意识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徐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并以其为出发点,从树立新理念、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和建立新机制等多方面、多力量统筹协调,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伟 王艳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全体国民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理清常态化的培育思路,找准常态化的培育要点,开展常态化的培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培育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制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会泽 张力
新媒体时代必须把握新媒体叙事转向的新特点,要加快建构普遍适用的网络伦理道德,树立起共同的价值标准;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叙事话题的前沿敏锐度、注重叙事风格的灵活多变性;要增强新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民众基础。
关键词:
新媒体 叙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有效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的动力源。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机制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晓涛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培育大学生批判和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面对新形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喜平
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中国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高校要通过培养人才成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要通过深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要通过引领社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要通过传承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国民之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紧迫。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培育践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明显的规范效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在认真把握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要求的前提下,旨在从地域文化、课堂教育、大学精神、社会实践和机制构建等方面探索和寻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翟翠玲 田晓东
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对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观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改善和重构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高校要拓展宣传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中
有大数据的支撑,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量化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教育工作带来新动力,加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的传播载体更加多样。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仍存在对数据盲从、学生信息杂乱、处理困难、容易造成学生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教师在大数据技术下,应针对数据缺陷进行弥补,加强学校数据处理水平建设,对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