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5)
2023(19611)
2022(16884)
2021(15548)
2020(13374)
2019(30551)
2018(30113)
2017(58072)
2016(31514)
2015(35274)
2014(35103)
2013(34682)
2012(31795)
2011(29042)
2010(29331)
2009(27503)
2008(26851)
2007(23749)
2006(21164)
2005(18929)
作者
(93989)
(78472)
(77841)
(74101)
(49947)
(37616)
(35075)
(30594)
(29883)
(28016)
(26586)
(26383)
(25292)
(24934)
(24384)
(24164)
(23227)
(23177)
(22481)
(22435)
(19667)
(19584)
(19071)
(17952)
(17617)
(17415)
(17381)
(17140)
(15917)
(15276)
学科
(140280)
经济(140106)
管理(93032)
(85700)
(72084)
企业(72084)
方法(60653)
数学(52964)
数学方法(52166)
(34553)
中国(33900)
(33040)
(30522)
业经(28928)
地方(28078)
(26922)
(23096)
贸易(23080)
(22319)
农业(21980)
理论(21694)
(21142)
财务(21052)
财务管理(21007)
(20151)
金融(20148)
(20141)
银行(20062)
企业财务(19944)
环境(19742)
机构
大学(458244)
学院(454246)
(186726)
经济(182867)
管理(174515)
研究(156979)
理学(151031)
理学院(149308)
管理学(146300)
管理学院(145486)
中国(116154)
(97730)
科学(97609)
(87162)
(80451)
(79271)
研究所(73106)
业大(71074)
中心(69901)
财经(69187)
(67533)
(62731)
农业(62313)
北京(61832)
(58130)
经济学(57439)
师范(57433)
(56536)
(53547)
经济学院(51452)
基金
项目(307832)
科学(240751)
基金(223871)
研究(218380)
(197685)
国家(196125)
科学基金(167009)
社会(138490)
社会科(131346)
社会科学(131309)
(119906)
基金项目(117553)
自然(110350)
自然科(107800)
自然科学(107773)
自然科学基金(105827)
(101264)
教育(101110)
资助(93739)
编号(86738)
成果(70799)
重点(69703)
(67695)
(64891)
(63523)
课题(60855)
创新(59419)
科研(59139)
教育部(57845)
国家社会(57396)
期刊
(206650)
经济(206650)
研究(135584)
中国(88922)
学报(79090)
(71336)
科学(69390)
(67462)
管理(65960)
大学(59422)
学学(56279)
农业(47999)
教育(47884)
(40116)
金融(40116)
技术(39334)
财经(34938)
经济研究(34391)
业经(31460)
(29920)
问题(26519)
(25352)
统计(22889)
技术经济(22828)
(22352)
科技(21725)
(20843)
理论(20682)
图书(20577)
(20546)
共检索到675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向东  
在本文中,制度变迁被尝试引入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生产函数中,进而提出一个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估计比较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初步方法和一个将北美与拉丁美洲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的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茵  万广华  王丽娜  
这篇论文首次尝试用正式的分析框架,即联立VAR模型来研究中国的经 济周期。研究表明:(a)需求冲击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而供给冲击在 一段时间后则显示出更大的重要性;(b)在第一个经济周期———1985-1990年中, 需求冲击的推动力量是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但是,在第二个周期———1991-1996 年和1997年以后的通货紧缩时期中,推动力量则是固定资产投资和世界需求;(c) 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在引发或阻碍周期性波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元  柳欣  
基于古典主义思想对于劳动与资本这一经济运行核心关系的论述,本文对Goodwin周期模型进行了重构,构建一个由工资份额与资本存量组成的二维古典经济周期波动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均衡状态为非稳定焦点均衡,一旦脱离均衡点,经济将在工资份额与资本存量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围绕均衡点做周期性波动,且波动的幅度逐步加大。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资性收入与资本性收入即资本存量之间比例结构的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性技术冲击的包含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中国的特征事实较一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更符合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与正的中性技术冲击具有正财富效应相反,正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具有明显的负财富效应特征;我国1979-2007年间推行的降低劳动弹性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工业化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加、资本积累与GDP产出的提高,故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本文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将政府支出作为外生随机冲击变量,构建中国三部门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并对改革后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考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财政政策的效应问题。研究发现,在包含政府部门的RBC模型中,技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可以解释7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中国经济波动是技术因素、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综合影响的共同产物。此外,本文证实改革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云  王浩  
基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和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文章构建了经济周期识别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通过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识别、分析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历经三次显著收缩和两次下滑冲击;2009年第1季度是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运行的拐点,中国经济复苏扩张会一直持续到2013年;消费、投资、出口运行的扩张和收缩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提升扩大消费政策的有效性,使得消费扩张持续时间加长是当前中国政策的着力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峰  陈志斌  陈华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江  张成思  
本文在强制性技术变迁假说下,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特有的变迁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过剩和结构失衡特征的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框架。文章以此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不平衡增长、潮涌现象、价格分化等现象的交互过程,并以1978年至2007年的数据对设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家控制力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投资、价格、收入差距以及经济结构都具有显著影响,而收入差距扩大是抑制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应用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特征提出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高煜  
本文建立了基于"风险规避"的混合模型,以此考察李勇(2010)在"体制性波动"中未能考察到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次优产出的决定问题,风险规避的混合模型证明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得出了在风险规避的前提下,混合模型的产出波动幅度要比纯粹"逆向选择"和"风险中性"模型还要大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具体的函数显化了中国经济周期的实际轨迹,其主要分为"体制性波动"和"市场性波动"两个部分,而技术冲击在长期将会为主导。最后,本文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晋洪涛  
关于农民是否理性、是何理性的问题,学术界观点不一且争论不已。本文在重新划分农户兼业类型的基础上,基于"农业外部兼业度随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农业内部兼业度随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两个假设,构建了一个新的农民理性分析框架——家庭经济周期理性模型。该框架将农户家庭经济发展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并将四个阶段的农民理性归纳为生存理性、生活理性、收入理性、经济理性,然后从农业外部兼业行为和农业内部兼业行为角度,分析农民在各种理性下的目标追求和行为特征。该框架将现有的主要农民理性假设纳入进来,为分析农民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希芳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然而,已有的理论却不足以说明现实社会中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在吸收已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引入有限理性的行为假定,借用博弈论的思想发展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动态博弈模型,并用于分析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作为对模型的一个经验验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斐  
经济周期研究主要关注波动产生的原因和波动的传导机制。随着经济运行中内生因素和微观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对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前沿研究也已经深入到对厂商和产品层面的考察,且这一方向已经展示出对现实世界更强的解释力和未来广阔的研究前景。根据所采用的研究框架和分析视角,本文在对不同时期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厂商和产品层面对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的这一最新进展之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对其贡献、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高宾  
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使用我国市场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支持我国强制性改革周期的存在性,支持了相关命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文辉  陈德胜  宿媛媛  陈炜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投资规模是否过度一直是实务界和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采用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市场资本总额和CPI作为系统关键变量,通过VEC模型分析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