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2)
- 2023(3645)
- 2022(3267)
- 2021(3220)
- 2020(2565)
- 2019(5955)
- 2018(5976)
- 2017(10481)
- 2016(6193)
- 2015(7172)
- 2014(7439)
- 2013(7211)
- 2012(6819)
- 2011(6192)
- 2010(6373)
- 2009(5452)
- 2008(5547)
- 2007(5103)
- 2006(4651)
- 2005(4351)
- 学科
- 济(20407)
- 经济(20383)
- 管理(17790)
- 业(13469)
- 企(11111)
- 企业(11111)
- 方法(8967)
- 数学(7613)
- 数学方法(7440)
- 中国(6943)
- 财(6627)
- 农(5832)
- 制(5468)
- 学(5060)
- 理论(5037)
- 教育(4744)
- 业经(4350)
- 务(4208)
- 财务(4193)
- 财务管理(4171)
- 地方(4163)
- 教学(4131)
- 企业财务(3907)
- 农业(3804)
- 银(3704)
- 银行(3688)
- 行(3469)
- 度(3435)
- 制度(3424)
- 和(3412)
- 机构
- 学院(81319)
- 大学(80330)
- 研究(28339)
- 济(28149)
- 经济(27163)
- 管理(27105)
- 中国(23668)
- 理学(22006)
- 理学院(21662)
- 管理学(20965)
- 管理学院(20803)
- 京(18804)
- 科学(17725)
- 财(16019)
- 江(15441)
- 所(15038)
- 中心(14350)
- 农(13837)
- 研究所(13048)
- 北京(12427)
- 州(12290)
- 范(11780)
- 省(11745)
- 财经(11647)
- 师范(11637)
- 业大(11554)
- 技术(11517)
- 院(11126)
- 农业(10652)
- 经(10459)
- 基金
- 项目(48205)
- 研究(36507)
- 科学(36076)
- 基金(32077)
- 家(28432)
- 国家(28166)
- 科学基金(23098)
- 社会(20393)
- 省(19371)
- 社会科(19103)
- 社会科学(19100)
- 教育(18153)
- 划(16773)
- 编号(16133)
- 基金项目(15987)
- 自然(15082)
- 资助(14700)
- 自然科(14665)
- 自然科学(14661)
- 自然科学基金(14374)
- 成果(13804)
- 课题(12188)
- 重点(11290)
- 部(10322)
- 发(10226)
- 年(10214)
- 性(9544)
- 创(9470)
- 大学(9424)
- 项目编号(9382)
共检索到142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金如
我国妇女生育率正处在从高向低的转变过程中,现在我们常用总和生育率降低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这种转变的过程。我国妇女1980至1987年TFR平均为2.47,较70年代平均值4.01下降1.54。全国有8个省市低于目前我国妇女更替生育水平(2.16),有8个省区高于3.0,其余均在2.16—3.0之间,与按各省市区经济发展及计划生育成效划分的三类地区相吻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芳芳
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举世瞩目。在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还在6左右摆动,粗出生率高于30‰,这两个指标都位于世界的高水平。根据国家计生委的调查资料,我国80年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2.5左右,粗出生率低于20‰,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中国的生育率在短短十几年内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到更替水平,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迅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道明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质量评估方法问题日益成为计生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各级各地计生部门对此作了不少大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作者就地、县级计划生育工作质量评估的有关问题特作如下探讨。 一、计划生育工作质量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登山,薛德英,钱美芳
最近,如东县在国家和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了全县15%人口的生育率抽样调查。这次调查是参照全国千分之一生育率抽样调查方案进行的,共抽取了基层单位1,153个,调查人口为160,832人,其中着重调查了15—67周岁的妇女57,050人。了解了婚姻、生育、节育及人口构成等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生育率资料,为科学地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如东县是全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比较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铁枝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益阳地区于1982年9月进行了一次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按分层、系统、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定我区四个农村大队为样本单位。即:安化县思游公社团乐大队,宁乡县祖塔公社长滩大队,南县牧鹿湖公社新挡口大队,桃江县花果山公社花果山大队。以1982年7月1日零时为进行调查的标准时点,共计调查2,513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0.51‰(因抽样的几个大队人口数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子慧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获得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和胎次率资料,不仅反映出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 总和生育率在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尔生
如何量测计划生育项目对生育的影响,各国的人口学者提出了很多量测技术。下面介绍近年来被联合国出版物推荐和各国专家公认的一些方法。 一、标准化:标准化并非是一种专门用于计划生育评价的方法,在统计学上常用于控制某些混杂因素,以能清楚地确定某一特定因素的作用。出生率(或一般生育率)可以受到年龄结构、婚姻状态分布以及已婚育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陈新林,丁小平,曹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利用人口动力系统的人口发展方程,通过对不同方案1972~2000年间人口变动的模拟比较,发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28年间中国累计少出生人口在2.64亿~3.20亿之间,总人口累计少增加2.31亿~2.99亿。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降低的最小贡献为57.88%,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贡献了61.2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总的劳动负担得到减轻,使20世纪末21世纪初迎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机会、人力资源和条件,为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可选择的良好人口环境和初始条件。
关键词:
生育政策 人口效果 控制人口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迪化,宣伟忠,彭本宽,胡建民,周祖根
本刊自今年年初开展关于总和生育率指标的意义、性质和作用的问题讨论以来,陆续收到一些稿件,现选登两篇。我们欢迎对此问题持有各种看法的同志踊跃来稿,参加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德修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工作路线。计划生育工作要不要坚持群众路线?能不能坚持群众路线?怎样坚持群众路线?这个问题人们看法不尽一致。多数人认为它和其他一切工作一样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但有一部分人认为“现行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距离较大,不能讲群众路线”。有的人却认为“生育政策要求少生,群众要求多生,有的还抢生、逃生,只能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还有人则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只有强迫命令才能做到,舍此没有别的办法”。总之,有相当一部分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振禹,陈胜利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经过长期充分准备,于1982年在全国进行了一次样本为百万人的生育率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制定人口措施、编制人口规划、进行人口预测提供了大批数据。现根据这次调查的有关资料,对如何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进一步作好计划生育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恒进 顾杏元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并从多方面对计划生育工作做了评价与研究。如生育率分析,影响生育率多因素的研究等等。但对计划生育效果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避免出生人口数方面对上海县及定海县计划生育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能给决策部门提供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萍
伴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生育率也由自然的生育过程向有控制的生育过程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过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其自身的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翰章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在中国现行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下,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十大要素,提出了加快实现“两个转变”的内涵、标志及途径,探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