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8249)
- 2022(6474)
- 2021(6153)
- 2020(5004)
- 2019(11153)
- 2018(10493)
- 2017(19611)
- 2016(10460)
- 2015(11779)
- 2014(11598)
- 2013(11295)
- 2012(10594)
- 2011(9669)
- 2010(9991)
- 2009(10079)
- 2008(9172)
- 2007(8357)
- 2006(7843)
- 2005(7415)
- 学科
- 济(42136)
- 经济(42083)
- 业(29782)
- 管理(27966)
- 融(26409)
- 金融(26406)
- 企(25862)
- 企业(25862)
- 银(23116)
- 银行(23072)
- 行(22446)
- 中国(20914)
- 方法(16143)
- 学(15286)
- 财(14356)
- 制(12668)
- 数学(12603)
- 数学方法(12438)
- 理论(11364)
- 农(11293)
- 业经(11185)
- 中国金融(11110)
- 务(9933)
- 财务(9915)
- 财务管理(9894)
- 企业财务(9590)
- 地方(9266)
- 农业(8494)
- 体(8162)
- 教育(7789)
- 机构
- 大学(156366)
- 学院(152584)
- 济(62831)
- 经济(61399)
- 研究(57093)
- 管理(50451)
- 中国(49561)
- 理学(42239)
- 理学院(41712)
- 管理学(40906)
- 管理学院(40643)
- 科学(34862)
- 京(33672)
- 财(32628)
- 所(29804)
- 农(29026)
- 研究所(27063)
- 中心(26871)
- 财经(25407)
- 江(23971)
- 农业(23092)
- 经(23083)
- 业大(22208)
- 经济学(21894)
- 北京(21675)
- 范(20703)
- 师范(20372)
- 院(20048)
- 州(19485)
- 经济学院(19395)
- 基金
- 项目(95573)
- 科学(74197)
- 基金(69108)
- 研究(68689)
- 家(61423)
- 国家(60874)
- 科学基金(50595)
- 社会(44061)
- 社会科(41508)
- 社会科学(41497)
- 省(37105)
- 基金项目(34820)
- 教育(32329)
- 自然(31903)
- 划(31799)
- 自然科(31147)
- 自然科学(31135)
- 自然科学基金(30630)
- 资助(28856)
- 编号(26851)
- 成果(23980)
- 重点(22738)
- 部(21148)
- 发(20956)
- 创(20404)
- 课题(20071)
- 创新(19027)
- 性(18637)
- 国家社会(18480)
- 科研(18459)
共检索到248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闵乐 时家贤
剥削学说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现代金融学为理解剥削理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供了的一个新的视角。利用现代金融学的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模型,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入手研究剥削,利用资本预算决策和凯恩斯经济学来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文章的重要尝试。通过分析专业化分工对投资风险的影响,能够从资本所有者要求回报率的角度来理解私有制资本的剥削本质;利用公司财务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结合,能够从私有资本投资决策的角度来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应该从分析不同资本的性质
关键词:
剥削 剩余价值 国有资本 基本经济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昆仑
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述——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难以说明四个实践与理论问题。应当深刻领会和阐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的有关阐述,将其修正为:资本家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和行动与现实生活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确立这一基本矛盾的新表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剩余价值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锦生 何自力
资本主义演变的基本逻辑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限制,但这种调整往往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所形成的资本主义金融化、去工业化、劳资矛盾加剧和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强制性解决途径,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特有运动方式和必然结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对剥削的一种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段文斌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几乎是不承认剥削的。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以及“三位一体”公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工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生产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联系、社会结合方式,是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无论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还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考察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时,有必要把生产方式纳入其中,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表述为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和矛盾体系,而且其运动规律,也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指导,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际,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姬旭辉 叶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研究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顺
从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的角度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有利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这与单纯从供求失衡角度解释经济危机相比,实现了由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由对物象关注到对人的发展关注的转变。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与对工人工资的限制,导致生产力的绝对发展与消费力的相对萎缩,这种对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利润率下降至临界点时,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激化,引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消费力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漆光瑛
最近,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有同志提出,既然资本主义也有汁划,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还存在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是否应作修改?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怎样认识,本文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写的《反杜林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了阐述。他写道,纺纱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这样,生产资料已不再是个人使用,而变成了大批人共同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峰 陈诚
本文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剥削"视角出发,探讨了金融化时代的金融利润来源问题,将其来源归因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对全球无产阶级开展"超时间""超空间"和"超界限"的剥削。三个剥削维度是相互联系、互有重叠的有机结合关系。我们以美国数据为基础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在金融化时代中对工人阶级开展得愈演愈烈的"超时间"维度的剥削、"超空间"维度的剥削和"超界限"维度的剥削,是这一时期金融利润不断增长的本质原因。但是,当前以"三维剥削"为显著特征的剥削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金融泡沫破裂和更大危机爆发。
关键词:
金融化时代 金融利润 三维剥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暴力 梁泳梅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其原因绝不仅是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而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致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资本一雇佣劳动)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此次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经济,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观念,必将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产生抑制,并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垠
剥削作为一种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社会现象,一直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认真地区分马克思本义上的"剥削"范畴和发展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两项学术工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剥削范畴,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本义上的剥削含义;推导剥削范畴的现代形式,需要高度重视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不能将剥削的现代形式用于简单置换马克思本义上的剥削范畴;客观总结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变化的剥削范畴,是历史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剥削范畴 丰富和发展 现代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茂林
马克思和罗宾逊的剥削理论范式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来看,两者有本质和深刻的区别。两种剥削理论范式在立论基础、研究方法、剥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等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观点分歧,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罗宾逊的剥削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由于各有侧重点,他们对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意义是不同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20世纪50—80年代的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揭示出主流新古典理论存在不可避免的逻辑矛盾,表明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所有由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完全由社会关系或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决定,而与主流经济学基于生产函数的技术分析无关。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其核心是以货币为基础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由此形成以获取货币利润为目的的特殊竞争制度或比谁挣钱多的游戏。通过采用抽象的价值与剩余价值概念说明这种资本主义关系的性质并阐释现实中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国民收入等概念,马克思在表明资本主义企业成本收益计算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讨论现实资本主义的有效需...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资本主义 货币 社会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剥削剩余价值。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就必须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不能构成生产的基础”要彻底阐明资本积累的运动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早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和《工资》手稿等著作中已经开始探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在1857—1858年《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里,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宏亮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进入了规制资本主义阶段。与之前的福利资本主义不同,规制资本主义建立在政府提供规则与规则约束下企业间竞争的基础上。对于规制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学或将之归因于市场失灵、或解释成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二重性、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做出了更为全面科学的解释。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规制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