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0)
2023(3724)
2022(3227)
2021(3029)
2020(2587)
2019(6031)
2018(6140)
2017(10876)
2016(6050)
2015(6538)
2014(6744)
2013(6595)
2012(6107)
2011(5492)
2010(5826)
2009(5252)
2008(5714)
2007(5261)
2006(4467)
2005(4075)
作者
(19248)
(15670)
(15374)
(14891)
(9954)
(7570)
(7276)
(6308)
(5962)
(5766)
(5393)
(5372)
(5138)
(5016)
(4981)
(4976)
(4740)
(4627)
(4541)
(4532)
(3947)
(3895)
(3790)
(3740)
(3627)
(3616)
(3577)
(3443)
(3229)
(3213)
学科
(21317)
经济(21300)
管理(18640)
(13946)
(11633)
企业(11633)
方法(10306)
(8968)
环境(8360)
数学(8247)
数学方法(7884)
(5645)
生态(5523)
(5521)
理论(5333)
(5111)
资源(4944)
(4898)
中国(4875)
业经(4249)
(4135)
农业(4131)
财务(4102)
财务管理(4089)
企业财务(3854)
地方(3730)
(3711)
经济学(3234)
规划(3169)
技术(3156)
机构
大学(86473)
学院(85818)
管理(32887)
研究(30964)
(29338)
经济(28420)
理学(27781)
理学院(27406)
管理学(26527)
管理学院(26396)
中国(24353)
科学(21728)
(20111)
(16657)
(15385)
研究所(15137)
中心(14633)
(14458)
业大(14071)
(13498)
北京(13396)
农业(12000)
(11925)
(11860)
师范(11825)
财经(11131)
(10777)
技术(10552)
(10279)
(9995)
基金
项目(57619)
科学(44198)
基金(40812)
研究(39486)
(36845)
国家(36593)
科学基金(30850)
社会(22910)
(22115)
自然(21829)
社会科(21701)
社会科学(21696)
自然科(21168)
自然科学(21164)
基金项目(20949)
自然科学基金(20731)
(19530)
资助(17826)
教育(17789)
编号(15553)
重点(13392)
成果(12700)
(12088)
(11787)
计划(11581)
科研(11303)
课题(11026)
(10836)
科技(10300)
创新(10216)
期刊
(35897)
经济(35897)
研究(22055)
中国(19757)
学报(16024)
科学(13893)
(12758)
管理(12092)
(11942)
大学(11636)
学学(10954)
教育(10451)
农业(9090)
技术(8898)
统计(6741)
资源(5975)
图书(5933)
(5653)
(5262)
决策(5251)
(5187)
金融(5187)
(5081)
会计(4799)
技术经济(4724)
财会(4643)
业经(4489)
科技(4427)
林业(4394)
财经(4329)
共检索到132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敏  张继伟  姜玉环  陈凤桂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将用海者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由此抑制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比命令与控制型政策工具更具有明显的管理绩效优势。在总结分析相关基本概念、补偿责任、补偿方式等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更易于政策设计操作的用海项目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为实证对象,建立了完整用海方式分类体系下的区域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科学、高效、可行的海洋生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赖敏  张继伟  姜玉环  陈凤桂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将用海者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由此抑制海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和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比命令与控制型政策工具更具有明显的管理绩效优势。在总结分析相关基本概念、补偿责任、补偿方式等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更易于政策设计操作的用海项目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为实证对象,建立了完整用海方式分类体系下的区域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以期为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科学、高效、可行的海洋生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冯佰香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度选择,是激励海洋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概念及主客体、海洋生态损害程度判别、海洋生态损害评价、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生态损害研究方面的进展及问题,并指出需加强多学科合作,明晰海洋生态损害形成机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广达  
本文从传统会计收益和计算方法改进入手,以边际成本理论与生产要素理论为依据,以2003-2010年我国七大重污染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和标准划分,结合面板随机系数模型考察生态环境污染等级指数对六大非重污染行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对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损害成本补偿理论、补偿标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设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佰香  李加林  龚虹波  何改丽  黄日鹏  李昌达  
以宁波市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害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围海养殖区的生态损害特征,并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研究了围海养殖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和资源恢复周期。结果显示:(1)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造成的生态损害总价值为318.90万元/a,单位面积损害价值为3.20万元/hm2·a。生态损害主要以生态服务型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3.54%。(2)生物资源型损害类别中,潮间带生物损害价值最大,为59.71万元,其次为紫菜养殖和鱼卵、仔鱼,二者损害价值量相当,占总量比例均为13.55%,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价值损失则均较小。(3)生态服务型损害类别中,一级类别主要以调节服务价值为主,占总量比例为32.56%。二级损害类别中,废弃物处理损害价值最大,为71.77万元,休闲娱乐损害价值也较大,占总量比例为12.80%,其他类型则价值损失较小。(4)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补偿标准为280.90万元/a,单位面积补偿价值为2.82万元/hm2·a,对比生态损害价值确定的补偿标准,总量减少11.92%。项目施工结束后,近岸滩涂恢复速度为4.6320hm2/a,约13年后新围大堤附近滩涂将恢复到围海前的基线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广达  杜星博  孙笑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重点讨论生态补偿标准定量方法以及相关实施制度设计,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文章基于生态损害成本的视角,建立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模型及实施机制。同时,在对流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并建立了跨界流域双向补偿生态补偿定量标准,以期为生态补偿提供可借鉴的政策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鑫  刘中梅  裴兆斌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推动下,中国海洋蓝色经济区发展加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一系列船舶撞击漏油、捕捞养殖污染等突发事件,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生态本底的支撑和保障,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立足中国海洋环境司法现状,根据对相关司法案例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方面存在法律配套机制不健全、司法鉴定工作开展不足、救济方式单一且预期效果差、生态损害赔偿主体范围小和执法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对此,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扩大生态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健全生态环境赔偿制度及加强执法部门信息公开和监管力度等对策,以期为解决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司法救济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本荣  洪华生  陈伟琪  薛雄志  曹秀丽  彭晋平  
论文建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模型,用于评估填海造地生态损害的价值以及被填海域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厦门填海造地进行经验估算,得出在厦门每m2填海造地生态损害的价值为279元,远远高于现行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加上海域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厦门工业用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应该为327.82元/m2,商业用填海造地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应该为相邻土地价格的50%~55%。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填海造地规划和控制填海造地的经济手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绮阳   王永瑜   杨燕燕  
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可为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文章依据SEEA-EA明确可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考虑来源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负面影响,以进一步核算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并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阶段、地方财政补偿能力等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核算结果进行调整,以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并以甘肃省的数据为例,具体测算各市州的生态补偿标准,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国平  李潇  萧代基  
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是测算生态补偿的实际标准和选择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界定了我国生态补偿的概念,从正负外部性内部化的两个层面梳理了现有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法,初步讨论了基于理论标准的生态补偿的测算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鲁传一  周胜  陈星  
文章将河流生态系统分成16种服务功能,探讨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量测算的原理和方法,接着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理和测算方法,讨论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原则和类型,最后以福建省建瓯市北津水电项目为例,测算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价值量,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发现,该项目具有正的外部性,正效益为12 344.55万元,负效益为-893.87万元,总的净效益在11 450.68万元,其中发电收益为8 280万元,生态补偿数额范围在生态损失价值的1~7.25倍之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婉清  
明晰海洋生态损害损益主体及其关系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前提。法学范式下海洋生态损害损益主体包括个人、单位法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益组织五类。其中,个人和单位法人构成了私益主体,单位法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益组织构成了公益主体,个人、单位法人和行政机关构成了责任主体。单位法人既可以是私益主体又可以是公益主体,私益主体相对充实而公益主体相对缺乏,以及权利主体与责任主体之间性质的错位使得该理论框架仅停留在性质层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浩  
损害赔偿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可采用的重要补救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合同法和买卖法均承认的一种救济方法。但各国国内立法对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是同属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确定计算损害赔偿的标准时常常会遇到法律适用的困难,产生法律冲突。 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统一世界各国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段志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