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5)
- 2023(8887)
- 2022(8099)
- 2021(7739)
- 2020(6440)
- 2019(15033)
- 2018(15125)
- 2017(29372)
- 2016(16125)
- 2015(18181)
- 2014(18201)
- 2013(18039)
- 2012(16375)
- 2011(14547)
- 2010(14468)
- 2009(12938)
- 2008(12497)
- 2007(10529)
- 2006(8998)
- 2005(7616)
- 学科
- 济(60598)
- 经济(60533)
- 管理(45569)
- 业(42232)
- 企(35914)
- 企业(35914)
- 方法(30633)
- 数学(26526)
- 数学方法(26185)
- 农(15326)
- 财(14620)
- 学(14560)
- 中国(14519)
- 业经(13488)
- 地方(12423)
- 理论(10863)
- 和(10450)
- 农业(10281)
- 贸(10220)
- 贸易(10214)
- 技术(9912)
- 易(9901)
- 环境(9763)
- 务(9760)
- 财务(9700)
- 财务管理(9685)
- 制(9260)
- 企业财务(9099)
- 教育(8819)
- 划(8681)
- 机构
- 大学(224517)
- 学院(222663)
- 管理(91652)
- 济(81212)
- 理学(80320)
- 理学院(79449)
- 经济(79278)
- 管理学(77985)
- 管理学院(77610)
- 研究(71890)
- 中国(50917)
- 科学(48260)
- 京(48146)
- 农(37327)
- 业大(37000)
- 所(36327)
- 财(35757)
- 研究所(33556)
- 中心(32145)
- 江(31001)
- 北京(30325)
- 财经(29487)
- 农业(29277)
- 范(29215)
- 师范(28944)
- 经(26815)
- 院(26517)
- 州(25612)
- 技术(24560)
- 师范大学(23476)
- 基金
- 项目(161093)
- 科学(124816)
- 研究(115791)
- 基金(115487)
- 家(101284)
- 国家(100442)
- 科学基金(85750)
- 社会(69887)
- 社会科(66103)
- 社会科学(66085)
- 省(63664)
- 基金项目(62597)
- 自然(57985)
- 自然科(56588)
- 自然科学(56574)
- 自然科学基金(55526)
- 划(53515)
- 教育(52729)
- 编号(47767)
- 资助(47759)
- 成果(38155)
- 重点(35518)
- 部(34541)
- 创(33440)
- 发(33436)
- 课题(32387)
- 科研(31222)
- 创新(31129)
- 大学(29809)
- 计划(29808)
共检索到308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起荣 陈红 冯云 周建梅 徐振国 廉超
运用根箱法研究了毛竹实生苗的根系构型特征,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没有明显主根,基部形成4~5条不定根;根宽深比为0.682,根宽小于根深;根长、根系数量、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根系平均直径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根长、根系数量、根表面积与根体积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占总量64.2%~71.66%,随土层加深,各指标均下降,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0~10 cm、20~30cm土层;水平方向毛竹实生苗根系干重的最大值出现在以竹苗为中心0~5 cm范围土层内,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少;垂直方向上,84.6%根系干重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根量减少,呈"T"形...
关键词:
毛竹 实生苗 根系构型 根箱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继锋 桂仁意 季海宝 李国栋 方伟
为建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实生苗适宜的水培体系,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毛竹实生苗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以筛选Yoshida培养液为基础的水培营养条件。结果表明:1/2 Yoshi-da叶面积、增加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都优于其他Yoshida比例处理,其中生物量增加达到对照的97.9%。氮、磷、钾单因素试验表明氮素浓度3.0 mmol.L-1处理各指标优于1.0,2.0,4.0,5.0 mmol.L-1处理;磷素浓度1.0mmol.L-1处理优于0.5,1.5,2.0 mmol.L-1处理;钾素浓度1.5 mmol.L-1处理优于0.5,1...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毛竹 实生苗 生物量 水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将从毛竹根际分离的2#菌株(多粘芽孢杆菌),12#、14#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和从浙江淡竹根际分离的7#菌株(未最后确定种名),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回接毛竹实生苗,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无菌盆栽(沙培)试验。结果显示接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毛竹幼苗成活率并促进其生长,尤其是对根鲜质量增加明显,增幅为44.1%~76.9%,分别达到显著(14#菌)和极显著(2#、12#、7#菌)水平。同时,接种联合固氮菌明显提高苗木体内的氮素含量,植株含氮量增幅达22%~38.1%。另外,统计分析表明:在无土著菌生长和竞争的条件下,幼苗期接菌处理比种子发芽期接菌处理具更显著的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植株含氮量的效果。
关键词:
毛竹 联合固氮 固氮菌 接种 实生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松涛 杜旭华 宋帅杰 李黎 卢杨 应叶青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水杨酸对不同水分处理毛竹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步揭示水杨酸对不同水分处理毛竹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正常供水(CK)、干旱(D)、干旱+0.5mmol·L-1SA(DS1)、干旱+1.0 mmol·L-1SA(DS2)和干旱+2.0 mmol·L-1SA(DS3)5个处理,通过测定、分析毛竹实生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片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等指标,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处理对1年生毛竹实生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毛竹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栋 胡骁伟 牟梦晓 夏根清 盛卫星
利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实生苗形态指标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和利用有显著差异.NO-3∶NH+4=2∶2最适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实生苗生物量,促进了N、P、K等大量元素和Ca、Mg、Zn、Fe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NO-3-N为主的氮素供给模式更有利于毛竹实生苗的生长,且能促进实生苗提前分蘖;当氮源中NH+4的比例超过总氮源50%时,毛竹实生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当氮源全部为NH+4-N时,毛竹实生苗最终死亡.本研究表明,毛竹实生幼苗为弱喜硝植物,这对毛竹林施肥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黎 宋帅杰 方小梅 杨丽芝 邵珊璐 应叶青
为探讨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及复水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苗保护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适温(昼/夜温度为28℃/22℃)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的75%,对照),适温下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5%),高温(昼/夜温度为40℃/22℃)正常供水,高温下干旱胁迫以及干旱胁迫后复水等4个处理对毛竹实生苗叶片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种胁迫处理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晨悦 邵珊璐 史文辉 林琳 汤祎磊 应叶青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氮沉降对毛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揭示不同氮沉降水平下毛竹实生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在大气氮沉降背景下的毛竹经营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种水分条件(正常供水W、干旱胁迫D)和4个氮沉降水平(无氮CK、低氮LN、中氮MN和高氮HN),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毛竹实生苗生物量、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导致毛竹实生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比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加16.8%和35.1%,进而抑制苗木生长,显著降低苗木生物量;但同时,苗木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49.5%,且保护酶活性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苗木的损害。不同氮沉降水平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规律因水分条件而异。正常水分条件下,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苗木生物量显著增大,叶片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趋势愈加明显;氮沉降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苗木生物量逐渐增大,但当氮沉降浓度大于60 kg·hm~(-2)a~(-1)时,生物量不再增大甚至有减小的趋势;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正常水分处理相同,而3种保护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D-HN处理组最小。【结论】干旱胁迫抑制毛竹实生苗的生长,LN(30 kg·hm~(-2)a~(-2))和MN (60 kg·hm~(-2)a~(-1))氮沉降水平提高了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了干旱对其生长的抑制,毛竹实生苗抗旱能力提高。而HN(90 kg·hm~(-2)a~(-1))氮沉降水平不能缓解干旱胁迫对毛竹实生苗的膜脂过氧化,反而有加剧干旱胁迫伤害的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对毛竹和浙江淡竹利用N2回充法测定根系固氮活性,分别可达9.9和2.1nmolC2H4/(g干根·h);用半固体培养基富集后的根系固氮活性范围在20~100nmolC2H4/(g鲜根·h)的占40%以上。对浙江淡竹根际各部位固氮菌数采用乙炔还原-MPN法计测结果是根际土壤3.4×105菌数/g干土;根表、根内分别为2.2×105、3.0×104菌数/g干根。采用划线法在浙江淡竹根际分离到3株具较高活性的固氮菌,经鉴定G-4属肺炎克雷伯氏菌。G-7和G-12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相同,目前尚未确定种属。对G-4和G-7的固氮特性研究表明:培养18~24h后固氮酶活性最高;从pH4.5~9.2固氮酶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晓静 张文辉 何景峰
【目的】分析秦岭南坡栓皮栎实生苗在阴、阳坡生境中的构型,对比不同生境中其构型的差异,探讨构型与生境之间的关系,为森林结构及其经营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样方调查,研究秦岭南坡的阴坡和阳坡2种生境中1~10年生栓皮栎幼苗的植株生长、枝系特征、叶片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等构型特征。【结果】各个年龄实生苗的基径、树高均是阳坡>阴坡,冠幅则相反,在9年生之前均是阴坡>阳坡;基径在2个生境间没有显著差异,树高在7~10年间出现显著差异,冠幅在3年和8年时差异显著。阳坡和阴坡生境光照条件存在差异,这使栓皮栎实生苗形成不同的适应策略,不同坡向栓皮栎实生苗1级枝和3级枝出现的年龄阶段不同,阴坡(分别出现在4...
关键词:
栓皮栎 实生苗 生境 构型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建敏 郭起荣 杨光耀
采用L i-6400测定毛竹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同时对毛竹叶绿素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夏、秋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冬、春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部分关闭是引起毛竹夏、秋季光合“午睡”现象的主要原因;毛竹光合年动态变化为三峰曲线,峰值分别在3月、6月和8月出现,年均值为6.03μmol.m-2.s-1;毛竹叶绿素含量年动态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2月和10月出现,年均值为2.18mg.g-1。通过综合比较本文和其他毛竹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认为气候条件和研究方法的不一致很可能是导致众多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刘成林
根据毛竹笋-幼竹阶段及成竹后直至13年生的竹秆样株资料,对毛竹含水率、容重及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的含水率和容重与年龄及部位有很密切的关系,毛竹的质量生长规律能较好地用数学关系式来模拟。
关键词:
毛竹 含水率 容重 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丹 王戈 张文福 程海涛
以毛竹圆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力学性能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以圆竹为测试单元毛竹各项性能测试结果不同于以竹片为测试单元测得的结果,但是毛竹圆竹的各项力学性能在竹龄、竹秆部位上的变异规律和竹片力学性能的变异规律相似。随竹秆高度的增加,其纵向抗压强度、纵向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均呈增大趋势;4年生毛竹的力学性能总体优于6年生毛竹。
关键词:
毛竹 圆竹 竹片 力学性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星 吴君 李秉钧 李士坤 荣俊冬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
以笋用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在福建省漳平市进行试验,以(2 250±100)株·hm~(-2)立竹密度毛竹林为对照组(CK),分别设置(1 365±100)、(1 950±100)、(2 550±100)和(3 150±100)株·hm~(-2)立竹密度毛竹林为A、B、C、D处理组,分析立竹密度对竹鞭数量结构特征、年龄结构特征、鞭芽特征和鞭根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毛竹竹鞭的总鞭长、总鞭质量和鞭节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K平均节间长最大,D处理最小;幼壮龄鞭受立竹密度的影响大于老龄鞭,C处理的幼壮龄鞭总鞭长、总鞭质量、鞭节数和平均节间长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D处理的老龄鞭总鞭长、总鞭质量、鞭节数和平均节间长均最大;总鞭芽数、弱芽数、壮芽数随立竹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D处理的空节芽数最多,CK最少;毛竹鞭根系活力随立竹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C处理最有利于毛竹竹鞭系统的生长繁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丽萍 刘家勇 覃伟 昝逢刚 杨昆 赵培方 赵俊 吴才文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甘蔗实生苗根系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根长、根交叉数受母本、父本和组合的影响显著,根表面积受母本和父本的影响显著,根系干重受组合的影响显著;亲本及组合的选配方式对根系遗传力大小的贡献率表现为母本、组合、父本依次减小;9个根系性状中,根交叉数、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干重、根体积的遗传力均大于60%;在所选用的亲本中,用新台糖22号、桂糖92–66作母本,用CP72–1210、川糖89–103作父本,其后代的根系性状表现较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可作为甘蔗根系育种的选择指标。
关键词:
甘蔗 根系 实生苗 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