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0)
2023(8994)
2022(7523)
2021(6686)
2020(5514)
2019(12014)
2018(11625)
2017(21070)
2016(11952)
2015(12964)
2014(12723)
2013(12241)
2012(11454)
2011(10354)
2010(10213)
2009(9405)
2008(9415)
2007(8412)
2006(7344)
2005(6382)
作者
(38800)
(32552)
(32542)
(30486)
(20280)
(15946)
(14444)
(12892)
(12321)
(11356)
(11117)
(11031)
(10484)
(10296)
(10101)
(10053)
(10031)
(9847)
(9380)
(9349)
(8363)
(7911)
(7874)
(7366)
(7315)
(7210)
(7124)
(7012)
(6677)
(6660)
学科
(49931)
经济(49879)
管理(32989)
(30897)
(23395)
企业(23395)
方法(21302)
数学(18866)
数学方法(18621)
(14166)
(13058)
地方(12893)
中国(12509)
(11185)
业经(10491)
农业(10197)
(9914)
贸易(9911)
(9619)
环境(8432)
地方经济(8285)
(7823)
技术(7657)
(6910)
理论(6741)
(6652)
金融(6647)
(6630)
(6597)
银行(6539)
机构
大学(176054)
学院(175109)
(66950)
经济(65622)
管理(63190)
研究(63034)
理学(55844)
理学院(55080)
管理学(53793)
管理学院(53505)
中国(45158)
科学(44550)
(41246)
(37280)
业大(34139)
(34077)
农业(33233)
研究所(31832)
中心(28353)
(27668)
(25742)
(23312)
师范(22901)
财经(22857)
(22612)
北京(22576)
农业大学(22537)
(20891)
(20705)
经济学(20583)
基金
项目(128125)
科学(100105)
基金(93725)
(86717)
国家(86019)
研究(83357)
科学基金(71887)
社会(54040)
社会科(51268)
社会科学(51254)
(50677)
基金项目(50225)
自然(49471)
自然科(48393)
自然科学(48377)
自然科学基金(47529)
(43841)
教育(37915)
资助(37064)
编号(31209)
重点(29846)
(27881)
计划(26991)
(26733)
(26696)
科研(25348)
创新(25131)
科技(24299)
成果(23835)
国家社会(23253)
期刊
(68864)
经济(68864)
研究(43874)
学报(40871)
(36771)
科学(33814)
中国(32955)
大学(29318)
学学(28210)
农业(25116)
管理(21749)
(20044)
教育(16104)
(13484)
技术(13443)
业大(12263)
(12038)
金融(12038)
经济研究(11642)
业经(11432)
财经(11131)
(11126)
农业大学(10321)
科技(10029)
(9655)
资源(9475)
问题(9231)
技术经济(8350)
统计(8083)
商业(7929)
共检索到245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效民  潘根兴  M.Vanclooster  
通过土柱淋溶试验 ,研究了用时域反射仪 (TDR)测定土壤溶质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TDR测定溶质的浓度存在着上、下限。用Ca (NO3 ) 2 作示踪剂时 ,TDR测定的下限为 40mg/L ;温度是另一主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 ,TDR的电阻值下降 ;不同流速和不同浓度均对溶质运移的平衡时间有影响。由于重力势的作用 ,土柱上、下层之间达到平衡的时间也有显著的差异。实验中的淋洗平衡液不宜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用自来水可提高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基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元石  李子忠  李春友  
介绍了应用时域反射仪(TDR)测定作物需水量(ETc)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实测的ETc以及用气象资料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o),求得了冬小麦的作物系数(Kc)。最后还用水面蒸发量(Epan)和实测ETc计算了需水系数(α),并给出了Kc~t、α~t的关系图,探讨了用α值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可能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时学双  
为了阐明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溶质运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均质土柱试验,以Br-为示踪剂,对90 mm和45 mm两种次灌水量下,1.7,1.2和0.8 m地下水埋深土壤中表施溶质Br-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表Br-聚集趋势均随地下水埋深增大而增强;随灌水次数增加,土表Br-向下淋移趋势随水位加深而减缓;较浅的地下水埋深有利于土壤溶质(Br-)向下运移;随次灌水量的增加,土表溶质聚集减弱,土壤溶质向下迁移加快。即较浅的地下水埋深和较大的次灌水量能促进土壤溶质向下迁移,减弱其在土表的聚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茹梅  李子忠  龚元石  王一鸣  杨新明  王克栋  
为了检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相位差检测原理的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土壤水分的性能,利用室内土柱试验,获得了该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标定曲线,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在田间对标定曲线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容重对仪器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土壤质地对校正结果有明显影响,供试的砂质土类,壤质黏土类和黏土类分别可以使用一个特定标定公式,R2均大于0.98,估计标准误差均小于0.020cm3/cm3;该仪器用于田间测定含水量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35cm3/cm3。因此,经过室内标定后,将新型时域反射仪用于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是可靠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新科  张富仓  刘俊杰  
应用有限差分法对非饱和土壤中一维溶质运移模型数值求解,模拟了土壤水分运动和溶质运移的动态过程。以实测数据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保证数值模拟正确进行,给出确定离散步长dx和dt的三个准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满  杨培岭  任树梅  石懿  
在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和含水量一定的情况下 ,把土壤溶质运移时间和运移距离看作影响土壤溶质运移的主要参数 ,建立2个输入单元和 1个输出单元的三层BP网络 ,对一维垂直土柱Cd2 + 的穿透试验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其预测结果同数值解相比 ,R2 =0 .94 9,精度基本一致。可见BP网络预测模型反映了溶质穿透过程中 ,土壤溶质含量与运移时间和距离的动态关系 ;用BP网络预测土壤溶质含量的时空变化具有可行性 ,而且不需要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 ;工作量大大减小 ,不需要测定水动力弥散系数、阻滞系数等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张兴昌  杨素勤  
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对农田化学物质输出过程和地表水质有很大影响。以黄土区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供水和前期降雨措施改变坡面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溶质(NO3-、PO43-、K+和B 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地下供水对土壤溶质迁移影响最大,水土流失量和溶质地表流失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前期降雨处理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大于对照处理,而径流和泥沙溶质平均浓度相对较低。NO3-和B r-坡面迁移的主要载体是地表径流,PO43-主要随侵蚀泥沙迁移,K+两者兼有。地下供水坡地出现明显的土壤侵蚀后,地表径流中PO43-和K+的浓度急剧增加。土壤初始含水量较高的地下供水...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钱家忠  周杨  李福林  刘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本研究依据农田土壤非恒温及水热耦合运移的特征,建立了一个水热耦合运移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能较精确地预报农田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典型天气和作物生长不同时期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剖面变化特征,模拟结果与实验之间的比较令人满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张兴昌  韩燕来  孟庆香  
【目的】研究间歇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水分溶质迁移特征,为减少汛期坡耕地肥料流失率和水土流失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坡地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喷施和拌施两种施肥方式,通过两场间隔24h的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从降雨-径流-土壤相互作用角度,研究间歇降雨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溶质(NO3-、Br-和PO43)的迁移特征。【结果】第二次降雨的稳定产流强度、径流量和侵蚀泥沙量均大于第一次降雨,初始产流时间和产流强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比第一次降雨提前。与第一次降雨平稳阶段NO3-和Br-的浓度相比,第二次降雨开始产流时浓度明显偏大,但其平稳阶段浓度又均小于前者,而吸附性PO43-的第二次降雨浓度高于第一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晓波  刘雪锋  
全球制造网络是一种新的制造组织系统,具有卓越的制造能力与服务能力,对传统的制造观念形成挑战。分析与探讨了全球制造网络产生形成的推动力量、其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网络成员、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知识转移过程,最后探讨了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从理论上讨论了土壤硒的价态及其溶解性 ,土壤溶液中不同形态的硒的溶解平衡与可能存在的 Se( )的变价反应 ,土壤溶液中硒的价态转换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氧化还原电位与 p H对淹水土壤溶液中硒的价态变换的影响 .并推导出 Se的价态转换的 p H- Eh图 ,根据 p H- Eh图 ,可以预测土壤溶液中硒的价态变换与 p H- Eh的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窦明  陈晓宏  江涛  李桂秋  
针对西、北江河网区复杂的水环境系统,建立了河网区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和重金属模型,选取相应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通过设定上游来水条件与下游潮汐作用并代入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的方式,研究了在不同水文条件下河网区重金属的运移过程。研究结论为,不同潮汐作用导致西江和北江的水流相互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污染物的传播途径;遭遇大潮时河网区各断面同期的镉浓度值要大大高于遭遇中潮和小潮时;上游来水量增加会增大(遭遇大潮时)或缩小(遭遇中潮或小潮时)西江和北江在思贤滘处的水位差,进而会加剧对西江(遭遇大潮时)或北江(遭遇中潮或小潮时)的水污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正康  陆天水  陈伟华  庄康  
实验动物为14头安装临时性颈静脉血管瘘管的乳用水牛.手工挤乳过程中间隔采取血样和记录乳房内压.放射免疫法检测表明,挤乳引起血液催产素浓度大幅度升高,约1.5min 达峰值(平均865±190pg/ml);同时乳房内压发生相应变化,挤乳中期平均高达4666Pa 左右.注射外源催产素5~20IU,可迅速解除排乳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