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3)
2023(5801)
2022(4990)
2021(4740)
2020(3860)
2019(8730)
2018(8632)
2017(15118)
2016(8748)
2015(9953)
2014(9525)
2013(9103)
2012(8016)
2011(7424)
2010(7851)
2009(6976)
2008(6748)
2007(6275)
2006(5473)
2005(4712)
作者
(26270)
(21887)
(21879)
(20404)
(13957)
(10912)
(9754)
(8775)
(8348)
(7773)
(7622)
(7486)
(7246)
(7120)
(6919)
(6895)
(6635)
(6440)
(6437)
(6336)
(5634)
(5497)
(5402)
(5228)
(5023)
(4920)
(4862)
(4796)
(4716)
(4615)
学科
(27282)
经济(27267)
管理(25870)
(25482)
(22617)
企业(22617)
技术(12132)
方法(10860)
中国(9192)
技术管理(9013)
数学(8827)
数学方法(8643)
(8114)
业经(7840)
理论(7749)
(7208)
地方(7019)
教育(6675)
(6321)
教学(6291)
(5775)
(5766)
贸易(5757)
(5529)
农业(5330)
(4958)
银行(4915)
(4767)
(4714)
(4702)
机构
学院(116915)
大学(115043)
研究(43051)
管理(41605)
(40549)
经济(39558)
理学(35279)
理学院(34811)
管理学(34084)
管理学院(33861)
中国(29892)
科学(29539)
(25947)
(24948)
(23396)
研究所(21534)
业大(21189)
农业(20611)
(19589)
中心(18942)
(17741)
技术(17218)
(16697)
师范(16454)
(15977)
(15901)
(15622)
北京(15614)
科学院(13621)
财经(13568)
基金
项目(81110)
科学(61827)
研究(57836)
基金(54029)
(49087)
国家(48625)
科学基金(40210)
(36273)
社会(33611)
社会科(31720)
社会科学(31706)
(29711)
基金项目(28496)
教育(27822)
自然(26639)
自然科(26074)
自然科学(26058)
自然科学基金(25532)
编号(23165)
资助(21621)
(20305)
重点(19264)
创新(19095)
成果(18773)
课题(18346)
(17914)
计划(16985)
科技(16432)
(16425)
(15944)
期刊
(46005)
经济(46005)
研究(32992)
中国(32247)
学报(24145)
(23663)
教育(22213)
科学(19800)
管理(18020)
大学(17147)
农业(16463)
学学(16014)
(14379)
技术(13699)
(10677)
科技(8729)
(8654)
金融(8654)
业经(7706)
职业(7059)
业大(6949)
经济研究(6920)
(6566)
技术经济(6518)
财经(6415)
(6288)
论坛(6288)
图书(5946)
农业大学(5888)
(5843)
共检索到18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培方  赵俊  刘家勇  杨昆  姚丽  昝逢刚  夏红明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曾千春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杨昆  夏红明  姚丽  昝逢刚  
选用13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ROC1、ROC6、ROC8、ROC9、ROC10、ROC11、ROC20、ROC22、ROC23、ROC24、ROC25、ROC26和ROC28作母本与不同类型的父本杂交,选配组合31个,采用家系评价法和宿根力分析对甘蔗有性杂交后代在干旱条件下的宿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本及选配的组合对后代宿根蔗的影响较新植蔗更为显著,且蔗茎产量、糖产量和有效茎在宿根蔗的遗传力表现均高于新植蔗,有利于强宿根后代的选育;13个新台糖系列母本中,ROC25、ROC11和ROC24在新植、宿根两个植期的重要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均较高,糖产量、蔗茎产量和锤度在宿根蔗的配合力大于新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杨昆  夏红明  昝逢刚  
本文选用9个新台糖系列甘蔗品种与不同类型亲本杂交,选配组合38个,研究了新台糖系列品种有性杂交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新台糖系列亲本及组合选配方式对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主要性状遗传力贡献的大小为组合(64.2%)>母本(57.5%)>父本(26.8%);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蔗产量>糖产量>有效茎>茎径>锤度;9个新台糖系列亲本中,ROC26作为母本,ROC23和ROC24作为父本后代糖产量、蔗产量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大,可分别作为高产、高糖母本和父本加以利用;ROC26×云蔗89-7、选蔗15×ROC23、云蔗94-343×ROC24、L75-20×RO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林华民  陈如凯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值和锤重均值都比 SP 相应组合高 ,锤度相近 .总体上 ,宿根选后代的主要性状宿根能力比新植选后代的高 .在甘蔗宿根性育种中 ,增加实生苗宿根这一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结果比较表明 ,只在实生苗选择单株会有很多宿根性强的基因型漏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伟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杨昆  陈学宽  姚丽  曾千春  
【目的】本文研究了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结果】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宿根蔗蔸死亡率低,地下蔗茎的平均节间距小,新植蔗、宿根蔗的有效分蘖数多,其中宿根蔗的第二和三分蘖形成的有效分蘖数优势显著,且宿根蔗地下总芽数多,主茎下位芽形成的有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荣仲  梁强  桂意云  周会  陈家慧  王伦旺  贤武  邓宇驰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毅杰  梁强  董文斌  陈泉  刘晓燕  谢金兰  李长宁  王维赞  李杨瑞  
【目的】探明机械操作引起的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为优化甘蔗机械化栽培方法和评价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蔗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其中一个因子为碾压(机械碾压处理;对照),另外一个因子为甘蔗品种(ROC22、GT42、GT43、GT30、GT03-2287和GT98-296)。收获后调查农艺性状及根系的功能属性参数。【结果】机械碾压后,1020 cm土层容重增幅最大,土壤紧实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40 cm时处理和对照的土层压强趋于一致;GT42、GT43和GT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黄应昆  范源洪  李俊  卢文洁  吴正焜  罗志明  杨洪昌  
为寻求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有效防控技术和方法,本研究根据甘蔗RSD的传播危害特点,选择五大主栽品种,采用温水处理设备对带菌蔗种进行温水(50±0.2℃)脱菌处理2 h,分析研究温水处理对甘蔗RSD的脱菌效果。结果表明:温水(50±0.2℃)脱菌处理2h能有效去除甘蔗RSD,去除率为90%以上。与常规种苗相比,脱菌种苗在整个生长期中都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早生快发、伸长拔节早、长相健壮。粤糖93/159、ROC25号、ROC10号、闽糖69/421、桂糖17号5大主栽品种经温水脱菌处理均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效果:新植增产甘蔗5.01~49.83 t/hm2,增幅5.97%~91.31%;甘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钧  陆鑫  苏火生  马丽  刘新龙  蔡青  
应用DTOPSIS法对49份甘蔗Co419创新血缘后代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创新材料的蔗茎数量性状多优于对照品种,但糖分性状和蔗茎质量性状多次于对照品种。其中7份甘蔗创新材料的综合性状优于亲本对照Co419,但低于品种对照桂糖11,可作为核心后代继续进行杂交利用;另有15份甘蔗创新材料单项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稍次于亲本对照Co419,可作为备选材料进一步观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嘉云  邓祖湖  徐良年  高三基  张华  罗俊  陈如凯  
对近年选育的1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FN99-20169、FN02-3924和FN02-6404表现早熟、高产、高糖,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可望选育成为能糖兼用新品种;FN02-6427也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和茎粗等优点,但开花较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宜较早收获;FN01-0241工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差,生产利用前景有限,但具有早熟特高糖的特性,可试作高糖亲本应用.早期田间锤度研究表明,FN02-3924属特早熟高糖品系,作能源甘蔗可提早2个多月开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汝东  周清明  俞华先  桃联安  孙友芳  杨李和  董立华  经艳芬  朱建荣  边芯  郎荣斌  冯蔚  
选用9个含有云南甘蔗野生血缘的创新材料作为父本,与31个国内外不同类型的母本进行杂交,获得38个杂交组合。参照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方法,借助R软件,分析了创新亲本及家系的经济育种值和经济遗传值。结果表明:9个创新亲本中,云瑞04–48和云瑞03–393的经济育种值最高,作为父本应该重点加强利用;云瑞05–171和云瑞05–704可根据育种规模适当使用;38个家系中,MY57–62×云瑞03–393、Lho83–153×云瑞04–48、崖城71–374×云瑞05–171、RB85–5156×云瑞03–393、VMC96–60×云瑞05–704、M336×云瑞03–393等家系的经济遗传值较高,可作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峰  张垂明  吉家乐  吴其卫  黄忠兴  常海龙  陈俊吕  金玉峰  王勤南  胡后祥  符成  刘少谋  
为探明温水去雄处理对甘蔗杂交后代杂种真实性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在进行甘蔗有性杂交前利用50℃温水对甘蔗母本粤糖91-976及桂糖92-66的花穗浸泡5 min后,将其分别与父本粤糖93-159及粤糖91-976的花穗进行杂交,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其杂交后代的杂种真实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温水去雄可有效减少甘蔗杂交制种过程中的自交过程,提高杂种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秋  梁永检  唐云仙  邵敏  杨丽涛  李杨瑞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stuntingdisease,RSD)病原物为革兰氏阳性菌Leifsoniaxylisubsp.xyli(Lxx).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Lxx离体培养物形态和感病蔗茎维管超微结构,并用光合仪测定感病甘蔗+1叶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改良的MSC培养基适于Lxx生长,培养的菌体形态多样,有隔膜和简体;菌体内细胞质分布不均,有电子透明物、电子稠密物及隔膜;RSD病原菌寄居在木质部导管的纹孔和导管壁上,其内粘附许多颗粒状物质;感染RSD蔗株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和蒸腾速率均低于健康蔗株,RSD可降低甘蔗的光合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霆  吴建明  闫海锋  邓宇驰  Prakash Lakshmanan  丘立杭  陈荣发  范业赓  周慧文  黄柯钧  黄杏  周忠凤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蔗宿根黄化的大面积高效低成本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2020年第1年宿根蔗地中设 6个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处理A为出苗3叶左右时叶面喷施铁肥,处理B为出苗前土施硫酸亚铁10.0 kg/667 m~(2),处理C为出苗前土施熟石灰20.0 kg/667 m~(2),处理D为出苗前根区土壤淋灌修复菌剂500.0 g/667 m~(2)(稀释3000倍),处理E为出苗前土施生物炭1.0 t/667 m~(2);处理F为出苗前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0 m~(2)],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CK),处理后70 d统计当年(2020年)的黄化发生率和第2年宿根苗期的黄化发生率,并对比株高、分蘖率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及有效茎数和茎径等产量指标与CK的差异,比较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结果】各供试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均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P0.05),但均极显著差于其他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在2021年,各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显著(PA>F>C>D>B。【结论】叶面喷施含Fe~(2+)叶面肥对当年已发生的甘蔗宿根黄化具有显著复绿作用,能快速挽回甘蔗宿根黄化引起的产量损失,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甘蔗宿根黄化。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及对蔗苗生长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生产上以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 m~(2)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蔗前期生长和后期产量的促进作用效果较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