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0)
- 2023(13823)
- 2022(10788)
- 2021(9593)
- 2020(7646)
- 2019(16719)
- 2018(15817)
- 2017(30313)
- 2016(15995)
- 2015(17242)
- 2014(16724)
- 2013(16158)
- 2012(14963)
- 2011(13199)
- 2010(13457)
- 2009(12683)
- 2008(11601)
- 2007(10419)
- 2006(9404)
- 2005(8485)
- 学科
- 济(59069)
- 经济(58971)
- 业(49651)
- 管理(49277)
- 企(39867)
- 企业(39867)
- 融(27557)
- 金融(27557)
- 银(26087)
- 银行(26051)
- 行(25234)
- 中国(23815)
- 方法(21827)
- 财(20809)
- 数学(19546)
- 农(19517)
- 数学方法(19320)
- 业经(18339)
- 制(17571)
- 贸(14226)
- 贸易(14214)
- 易(13945)
- 地方(13409)
- 务(13272)
- 财务(13247)
- 财务管理(13218)
- 农业(13210)
- 企业财务(12665)
- 产业(12282)
- 中国金融(11396)
- 机构
- 学院(219434)
- 大学(217207)
- 济(93359)
- 经济(91411)
- 管理(85331)
- 研究(74178)
- 理学(73404)
- 理学院(72654)
- 管理学(71625)
- 管理学院(71217)
- 中国(65017)
- 财(47077)
- 京(44153)
- 科学(43267)
- 农(40709)
- 中心(37326)
- 财经(36483)
- 所(36345)
- 业大(33688)
- 经(33300)
- 江(33243)
- 研究所(32886)
- 农业(32080)
- 经济学(29144)
- 北京(27618)
- 财经大学(27260)
- 院(27075)
- 州(26737)
- 经济学院(26561)
- 范(25736)
- 基金
- 项目(149835)
- 科学(118493)
- 基金(110122)
- 研究(108420)
- 家(97232)
- 国家(96349)
- 科学基金(82745)
- 社会(71587)
- 社会科(68061)
- 社会科学(68047)
- 省(58374)
- 基金项目(57251)
- 自然(52702)
- 自然科(51587)
- 自然科学(51571)
- 自然科学基金(50715)
- 划(49288)
- 教育(48167)
- 资助(43901)
- 编号(42918)
- 成果(34393)
- 重点(33814)
- 发(32823)
- 部(32592)
- 创(32554)
- 国家社会(30539)
- 创新(30412)
- 课题(29499)
- 科研(28908)
- 制(28525)
共检索到335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向楠 仲赛末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列入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五篇大文章”,支持利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养老金融发展。在此之前,原中国保监会于2017年6月、原中国银监会于2017年8月,均推出了“双录”监管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对销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录音和录像。该政策的推出是为了保护市场交易双方的权益,特别是保护老年群体(财富水平较高但金融素养较低)的消费者权益。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发现:“双录”政策实施后,相对于中青年人,老年人对人身保险的持有率和保费支出显著上升,对理财产品的持有率和持有金额也显著上升。运用三重差分模型(DDD)研究发现:“双录”政策通过三个机制促进老年人金融参与——降低监管者地理信息成本的限制、增强销售者的受信任程度、减轻消费者金融素养较低的约束。因此,“双录”监管政策是利用数字金融促进养老金融的有效案例,较好对接了两篇金融“大文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金华
这些年,金融审计监督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在金融审计规范化建设上,也开始起步;在计算机的开发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金融审计从原来单纯对金融机构财务收支的审计转变到以检查金融资产质量为重点的审计,通过揭露金融资产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金融领域的一些重大案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反腐败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唐滔 石果平
长寿时代到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金融可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养老金融包含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其中,养老金金融是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涉及我国养老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即"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部署,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养老金金融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同时,我国也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增加优良的养老服务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普照 魏甜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能源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战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其重要的实现路径及战略选择。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并对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相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和绿色信贷影响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12~2021年A股能源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设定数字化转型程度(DCG)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水平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绿色信贷对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增加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政府干预在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这表明金融科技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增加绿色信贷余额等方式助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最终致力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能源行业 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 绿色信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邱新国 陈明兴
本文运用2009—2017年的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及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系统GMM),实证研究了地方金融监管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金融监管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而地方金融监管对区域金融发展质量的影响表现为U形关系,因此,地方金融监管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效应整体上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样本期内各地的金融监管水平大都处于最优区间状态。进一步研究表明,以上结论在东、中、西部均是稳健的,且这一影响效应并没有随着贷款增长率的急剧降低而发生显著改变。
关键词:
地方金融监管 区域金融发展 系统GMM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泽平 文维虎
全球开放性统一市场体系下的经济与金融运行 ,正日益受到市场利益与风险传导机制的作用。我国合作金融具有的封闭、脆弱、低质、社区、落后等特征 ,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的风险更大。建设小康的金融服务对合作金融要求更高 ,对其审慎监管较之“大银行”要更细致、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魏瑾瑞 姜美君
化的口构带的要个化接问题即是,如何将被动养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社会融入,如何提升年的社会参与水平,本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从微观层面研究了金融素养对提高年社会参与的影响路径。实证果表明,年的金融素养普遍较低,社会参与水平不高,但是可以通过提升金融素养摘改善年的社会参与;中介效应模型的果显示,金融素养主要通过提高互联网使用和养保险购买两条路径促进年的社会参与,增强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意味着,缩小年的数字鸿沟是应对当前快速化的要个积极选择。
关键词:
金融素养 社会参与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伟 陈小辉
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对金融科技实施沙盒监管。中国怎么办?基于区块链技术,调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科技从业机构三方主体资源,构建伞形监管沙盒,可行吗?本文在进行相关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思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然后从监管资源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影响方面实证分析其可行性。结果表明,监管资源对金融科技创新具有正效应,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通过拓展监管资源可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在国家层面具有可行性。最后,就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伞形监管沙盒 可行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於国良 赵文祥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促进金融业有序竞争於国良赵文祥一去年以来,随着“五法一决定”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的金融秩序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多种原因,在许多地方,金融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现象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擅自提高和变相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现象较为普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正>养老保险公司作为专司养老金融业务的持牌机构,需要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和维护专业化运营的基础和专业化牌照的价值2023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养老金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五篇大文章”之一,这也反映出,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迫切需要有实力、有活力、有能力的金融业提供高质量服务。自2004年末成立第一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至今约20年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健弘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深化而发展变化。随着金融深化的发展,金融稳定愈发重要,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体制要与金融深化水平相适应金融深化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发展中国家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以低利率、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政策等为工业部门融资,使得储蓄不足、资本匮乏与低效率配置并存,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金融抑制"。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面临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浪潮的冲击,我国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是风起云涌。且不谈银行与证券、保险之间业务的混合,就连“银行号”基金公司也已经呼之欲出,特别是混业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早已暗流涌动,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四大银行也加紧了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步伐。可以说,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威为中国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过渡到“多元化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中国的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时代已势不可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涛 黄蕾 熊检 陶桅
中国股市动荡通常伴随着重大政策事件的发生。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分类定义了可能影响股市波动的重大政策事件,并运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上证综指的结构性变点,进而构建ARMA-EGARCH模型用以分析重大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冲击影响,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进一步解析不同类型的金融监管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政策事件对沪市波动的冲击影响明显大于其他政策事件,是导致沪市波动的主要原因,验证了中国股市具有“政策市”的典型特征;而在各项金融监管政策事件中,沪市对“停止国有股减持”等少数政策充分反应,对“推出创业板”、“实施深港通”和“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等大多数政策反应不充分,说明金融监管政策在股市中的传达或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效率问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李雪峰
服务贸易一直都是贸易壁垒最为森严的领域,金融服务作为国家高度敏感的行业监管更为严苛。先验研究中很少关注监管政策的差异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表明,监管政策异质性对金融服务贸易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金融部门的边际效应大于保险部门,对发达国家之间的影响大于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国家之间应该加强监管标准互认和监管合作;重点减少金融部门监管政策的异质性;在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贸易协定中,就金融服务的监管援引国际权威组织制定的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