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6)
2023(8089)
2022(7099)
2021(6446)
2020(5719)
2019(13261)
2018(13005)
2017(24942)
2016(14126)
2015(16227)
2014(16499)
2013(16804)
2012(15992)
2011(14477)
2010(14705)
2009(13752)
2008(14056)
2007(12670)
2006(10985)
2005(9796)
作者
(43311)
(36398)
(36377)
(34689)
(23353)
(17662)
(16791)
(14369)
(13804)
(13107)
(12713)
(12513)
(11704)
(11697)
(11557)
(11546)
(11434)
(10893)
(10794)
(10697)
(9185)
(9066)
(9049)
(8454)
(8321)
(8274)
(8160)
(8062)
(7494)
(7435)
学科
(66080)
经济(66033)
管理(39267)
(35478)
方法(29969)
(27784)
企业(27784)
数学(26763)
数学方法(26470)
地方(19267)
(17073)
中国(15271)
(14202)
(14048)
业经(11922)
农业(11577)
地方经济(11143)
(10936)
(10788)
贸易(10785)
环境(10466)
(10381)
(9975)
资源(9006)
理论(8887)
(8301)
金融(8298)
技术(8241)
(8203)
财务(8176)
机构
学院(210075)
大学(210033)
(84350)
经济(82473)
管理(79137)
研究(72699)
理学(67934)
理学院(67065)
管理学(65751)
管理学院(65356)
中国(54260)
科学(47977)
(45575)
(39327)
(38543)
(37588)
(37367)
研究所(35303)
中心(34127)
业大(33441)
农业(31284)
财经(29906)
(29361)
师范(29049)
北京(27834)
(26797)
(26419)
(25958)
经济学(25448)
(23730)
基金
项目(141567)
科学(110205)
研究(101476)
基金(100690)
(88600)
国家(87889)
科学基金(73898)
社会(62908)
社会科(59560)
社会科学(59536)
(57224)
基金项目(54008)
自然(48318)
(47977)
自然科(46956)
自然科学(46937)
教育(46789)
自然科学基金(46064)
编号(42050)
资助(41421)
成果(34117)
重点(32783)
(32148)
(31298)
课题(29402)
(28837)
科研(27430)
创新(27079)
计划(26463)
教育部(25920)
期刊
(92828)
经济(92828)
研究(56533)
中国(41628)
学报(36269)
(34244)
科学(31854)
(28981)
管理(25959)
大学(25631)
学学(23961)
农业(23160)
教育(21548)
技术(18528)
(16732)
金融(16732)
业经(15208)
财经(14569)
经济研究(14231)
资源(14098)
(13095)
问题(12653)
(12481)
图书(12277)
统计(11190)
技术经济(11142)
(10491)
(10258)
理论(10128)
科技(9687)
共检索到309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光  罗遵兰  徐靖  李俊生  吕凤春  
采用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法,分析广西西江流域未来10年不同情景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在假设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40%的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小用水量情景下,除南宁市水资源短缺外,其他地区水资源均可承载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最大用水量情景下,贵港市也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状况,但西江流域整体水资源盈余,西江流域水资源基本能够承载其社会经济、人口发展规模。因此,广西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的前提是提高该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明  覃剑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通过对珠江主干西江流域的实证分析,测度并比较其上、中、下游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发现流域经济常常呈逆地理梯度状分布,即逆水系上行,受区位自然变异带来的直接限制作用和由此衍生而来的其他因素的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不相称由此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运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虎  刘菊  胡宝清  陈秀芬  
【目的】水源涵养在众多生态系统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揭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分区管理与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GeoDa与ArcGIS等工具,使用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分布模式,构建空间误差模型辨识水源涵养服务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分位数分类法进行水源涵养服务重要性分级。【结果】广西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85.36 mm,2015年总量为376.10亿m~3。全域莫兰指数为0.769,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依赖性。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终从13项影响因素中筛选出7项进入空间误差模型,得出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经济密度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正面影响,而人口密度和不透水率对水源涵养服务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识别出黔浔江流域及左郁江流域南部区域是水源涵养服务重要区,在相关政策制定与管理决策中需重点和优先考虑。【结论】广西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并以低-低聚集和高-高聚集类型为主。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年平均降水量、坡度以及不透水率是水源涵养服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图5表2参2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藜  宋波  陈同斌  张云霞  余元元  田美玲  刘畅  伏凤艳  
为系统了解广西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铜含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性,并评估其生态风险,2014—2016年间分别采集旱地土壤1 381个、水田土壤729个、矿区土壤129个和自然土壤293个,测试其铜含量。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对铜积累的影响,基于地统计分析了解其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铜浓度的均值为27.60 mg/kg,旱地、水田、矿区和自然土壤4种类型的铜含量范围分别为0.3~317.91、3~495.81、7.5~2287.66和0.68~284.27 mg/kg,均值分别为27.75、25.19、79.38和21.21 mg/kg,矿区土壤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壤。与土壤铜含量基线值相比,矿区土壤、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超标率分别为33.25%、3.76%和0.68%。西江流域铜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结构变异性强。西江流域有61%的土壤处于清洁水平;36%的土壤属于轻-中度污染,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都安县、武宣县和桂平县,与砷矿和铅锌矿较为集中有关。总体来看,西江流域土壤铜虽然有一定积累,但污染较小,较为安全,南丹县、都安县、武宣县和桂平县等局部区域需防范其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领  何桐  高全洲  
利用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36个气象站1960年~2000年的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西江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冬半年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信度水平在99%以上,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0.237℃/10年、0.07℃/10年和0.127℃/10年;从区域上看,冬半年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气温增加趋势显著,南盘江至柳江之间的区域增温趋势的信度水平在99%以上,夏半年和年平均气温仅部分区域出现显著增温;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都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周期震荡;冬半年和年平均气温均在1987年左右发生增温突变,突变后气温分别增加0.5℃和0.4℃。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韦燕飞  祝文婷  周金凤  童新华  
系统分析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旨在为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构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力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利用碳排放规模呈增长趋势,其中桂林市的净增长量最大,梧州市最低;(2)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优势区包括梧州和桂林,平缓区包括贺州、贵港、河池、百色,劣势区包括柳州、南宁、来宾、崇左;(3)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等级区差异明显,优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值波动处于DEA前沿的位置,劣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4)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偏态,并存在轻微的极化与收敛,总体上效率在波动式提高;(5)经回归分析可知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因子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复种指数、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及人口密度等,而有效灌溉率与产业结构对耕地绿色利用会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永生  温天福  刘聚涛  
通过界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基于总量控制条件下人口-经济-水资源三者系统协调耦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分别采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等措施,以赣江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计算进行例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水总量控制、保障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均GDP水平条件下,(1)优化后行业用水定额下降,流域需水总量减少,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目标年2015年和2030年流域需水量调整后较调整前分别减少0.36亿m3、0.90亿m3,较调整前下降了2.3%和5.3%;(2)对于不同目标年,优化后用水区域可承载GDP和承载人口有所增加,2015年和2030年全流域可承载GDP分别增加26...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宾长初  
大乌圩是清代广西四大圩镇之一,与苍梧戎圩、桂平江口圩齐名,是西江流域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从现存的列圣宫碑刻以及地方志资料来看,大乌圩成圩于明末,经清前期发展,商业在道光年间达到鼎盛,经咸丰兵燹后于光绪年间有所恢复。大乌圩地处西江流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业繁盛。嘉庆年间重修列圣宫碑刻资料显示,当时有848家(次)商号捐款,有199家商号参加抽厘。从抽厘总额3057余两估算,嘉庆年间大乌圩商人年经营额为100余万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西江流域横跨我国东、西部,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个省区,是一条西承"泛北部湾"经济区,东接"泛珠江三角洲"的黄金水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革命"性向服务经济转变,服务贸易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而旅游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相对其他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2011年广东旅游服务贸易额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西江流域南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其流经的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省,既有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迷人、色彩纷呈的地方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凸显,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依托西江流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突破西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代明  陈向东  覃成林  刘燕妮  
成本最小化选择是经济决策的基本规则之一,在区域发展布局上亦然。这就需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成本做比较分析。横贯我国西中东部、跨越南方四省(区)的西江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成本及发展绩效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是进行此类分析的典型样域。基于面板数据的DEA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西江流域不同域段单位产出的内部、外部和综合成本均与其地理梯度成正向关系,亦即流域发展成本大致呈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差异性和梯度性。此差异可能意味着需重新审视区域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战略及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西江流域南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其流经的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省,既有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迷人、色彩纷呈的地方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凸显,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依托西江流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突破西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彭敏  王大鹏  施军  韩耀全  雷建军  李育森  吴伟军  何安尤  
为研究西江流域广西境内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自广西境内6个江段采集了139尾样本,采用PCR与DNA测序技术分析其线粒体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历史动态;139条D-loop序列长度均为725 bp,碱基组成A+T (65.7%)远远高于C+G (34.3%),共检测到变异位点25个,转颠换比R值为11.5。139尾样本共定义23个单倍型。单倍型的NJ系统树以及网络结构图显示,23个单倍型间有2个明显分支,不同地理群体来源的单倍型混杂分布在2个分支中,未能观察到明显的地理聚群。6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好,单倍型多样性H_(d)=0.71585~0.92063,核苷酸多样性P_(i)=0.00173~0.00668,遗传分化极其显著(遗传分化系数F_(st)=0.36737,P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罗丹  黄安平  
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四省(区)城乡居民的问卷调查,利用条件价值法对该区域水环境改善的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这一价值的规模。研究结果显示:①受访者对虚拟水环境改善项目目标能够成功实现的信心、受访者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的意愿以及当地水环境质量等因素对其水环境改善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受访者年龄、性别等个体特征对水环境改善支付意愿影响较小,而家庭月收入对该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估算,西江流域水环境改善的家庭月均支付意愿为132.6元,整个流域范围内水环境改善的价值总额约为43.1亿元/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