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
- 2023(1347)
- 2022(1124)
- 2021(998)
- 2020(798)
- 2019(2019)
- 2018(1965)
- 2017(4408)
- 2016(2481)
- 2015(2783)
- 2014(2869)
- 2013(2728)
- 2012(2597)
- 2011(2117)
- 2010(2269)
- 2009(2039)
- 2008(1867)
- 2007(1754)
- 2006(1554)
- 2005(1437)
- 学科
- 济(13307)
- 经济(13298)
- 方法(6576)
- 数学(6386)
- 数学方法(6367)
- 中国(5653)
- 业(5222)
- 管理(3960)
- 农(3660)
- 地方(3609)
- 农业(3122)
- 税(3103)
- 税收(3036)
- 收(3020)
- 地方经济(2929)
- 财(2555)
- 企(2254)
- 企业(2254)
- 收入(2128)
- 学(2001)
- 贸(1940)
- 贸易(1937)
- 易(1886)
- 劳(1704)
- 劳动(1703)
- 业经(1553)
- 经济学(1520)
- 出(1498)
- 融(1478)
- 金融(1478)
- 机构
- 学院(32550)
- 大学(31721)
- 济(17410)
- 经济(17202)
- 研究(12008)
- 管理(10801)
- 理学(9354)
- 理学院(9263)
- 管理学(9124)
- 管理学院(9066)
- 中国(8590)
- 财(7547)
- 京(6665)
- 科学(6581)
- 经济学(6514)
- 所(6170)
- 经济学院(6034)
- 财经(6020)
- 农(5770)
- 研究所(5565)
- 经(5519)
- 中心(5243)
- 江(5020)
- 业大(4644)
- 农业(4508)
- 财经大学(4373)
- 院(4199)
- 北京(4120)
- 范(3951)
- 师范(3910)
共检索到5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其中,青年人就业尤为令人关注。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青年的失业人数一直维持在7000万以上,失业率则一直保持在11.6%~13.2%之间。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青年失业的概率是中老年劳动者的5倍,在南亚和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宏昌
当前人们最关心就业问题。政府决定增加基础建设投资以及住房建设,假以时日,可望收效。本文提出以发展教育为增加就业的一项补充手段。我国每年高中招生数约比初中招生数少1200万人,高校招生又比高中招生少160万人。实际上许多人愿意升学,只是考试成绩欠佳,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任民 王春秀
控制失业是目前各国政府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人口政策的失误和就业方面遗留的问题逐渐暴露,失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减轻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肇博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文化是旅游消费和旅游经营追求的核心因素。文章以上述观点为基础,探讨了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提出文化可以创造旅游商品,文化可以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
关键词:
文化 旅游商品 附加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樊纲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为什么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水平的显著增加?本文构建的带有雇佣成本的就业模型显示:由于雇佣和解雇成本的存在,不同类型的冲击对企业雇佣政策的影响明显不一样。具体而言,持久性的供给冲击可以带来就业水平持久性的变化;暂时性的需求冲击只能带来较小幅度的、暂时性的就业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带来就业增加依赖于推进增长的冲击来源;利用Blanchard-Quah的结构VAR分解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冲击对就业的影响。经验研究的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说。本文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提供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暂时冲击 持久冲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两大问题 ,二者既有矛盾又有一致之处。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增加就业 政策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多项经济指标下滑之时,就业形势却表现良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联动效应较明显。未来经济发展仍将面对经济下行和稳定就业的双重压力。要继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继续扩大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稳定就业 联动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勇 宋小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经济在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形成明显反差,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不同步等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城乡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将是福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永岗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务被发达国家离岸外包到了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较早把握住了这一机遇,使其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并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2004年世界投资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康宽 孙英杰
在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及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普惠金融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第一及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增加,承接第二产业的结构性、摩擦性失业人员,进而促进总体就业水平的提升。地区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不足,周边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就业具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沿海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总体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地区之间更加协调;内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三次产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区之间协调性不足。普惠金融发展对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就业增加 结构性失业 溢出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淑景
受资源供给、产品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强烈影响,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法国主要传统产业部门,先是煤炭开采业,接着是钢铁冶炼、纺织、造船业等,相继对其企业的产业方向或其技术结构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根本性调整或改变。1984年,法国确定其传统产业部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使其在一定条件下难以兼顾,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又使我们可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原则与对策,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增加就业 原则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