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8)
2023(10977)
2022(9822)
2021(9107)
2020(7781)
2019(18033)
2018(17852)
2017(35094)
2016(18866)
2015(21378)
2014(21228)
2013(20989)
2012(19256)
2011(17141)
2010(16899)
2009(15444)
2008(14939)
2007(12836)
2006(11096)
2005(9550)
作者
(54177)
(44895)
(44512)
(42615)
(28771)
(21621)
(20285)
(17774)
(17231)
(15874)
(15618)
(14997)
(14083)
(13966)
(13951)
(13651)
(13409)
(13295)
(12924)
(12775)
(11236)
(10849)
(10810)
(10163)
(10047)
(9916)
(9873)
(9829)
(9004)
(8840)
学科
(78660)
经济(78570)
管理(55702)
(53918)
(44424)
企业(44424)
方法(41869)
数学(37075)
数学方法(36623)
(20398)
(19272)
中国(17978)
(17557)
业经(15999)
地方(14611)
农业(14193)
(13043)
贸易(13036)
(12879)
财务(12818)
财务管理(12790)
理论(12685)
(12612)
(12218)
企业财务(12206)
技术(12088)
(11917)
环境(11605)
(10737)
银行(10700)
机构
大学(270915)
学院(267266)
管理(112219)
(106240)
经济(104014)
理学(98814)
理学院(97812)
管理学(96102)
管理学院(95640)
研究(84659)
中国(62347)
(56898)
科学(53321)
(47284)
(42586)
业大(42040)
(41229)
财经(39383)
中心(38910)
研究所(37890)
(36789)
(35999)
北京(35654)
(34239)
师范(33922)
农业(33335)
经济学(31592)
(31004)
(30051)
财经大学(29601)
基金
项目(191547)
科学(151293)
基金(141040)
研究(138677)
(122528)
国家(121563)
科学基金(105691)
社会(87562)
社会科(83043)
社会科学(83022)
基金项目(75310)
(73557)
自然(70336)
自然科(68727)
自然科学(68712)
自然科学基金(67495)
教育(63603)
(62225)
资助(59336)
编号(56441)
成果(44858)
(42683)
重点(41984)
(39432)
(39303)
课题(37591)
科研(37012)
教育部(36837)
创新(36707)
人文(36249)
期刊
(106825)
经济(106825)
研究(76115)
中国(43792)
学报(43303)
科学(39207)
管理(38737)
(37008)
(34034)
大学(33006)
学学(31125)
教育(27543)
农业(25915)
技术(22692)
(21356)
金融(21356)
财经(18761)
经济研究(17317)
业经(17105)
(15751)
图书(15246)
理论(14232)
问题(13985)
技术经济(13508)
实践(13168)
(13168)
科技(13038)
统计(12841)
(12692)
(12227)
共检索到370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超平  
扫描2007年度图书馆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针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知识自由与信息公平、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图书馆法治、信息组织、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用户研究、图书馆2.0和社会阅读等10个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仁军  杨远芬  
为弥补常用的景区游客容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基于游客空间行为模拟系统(TSBS)的微观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容量.将公园划分出若干生态容量监测区域,选取游客对草地的践踏作用强度作为监测指标,利用TSBS对游客空间行为、时空分布进行微观仿真,计算监测区域的游客践踏作用时间与次数,求出公园的生态容量,分析生态容量管理的关键区域,提出了提高生态容量的措施.研究表明,基于TSBS的游客生态容量分析方法具有动态、量化、管理效果可预测等优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国营  柴国俊  邓富民  
本文利用CHNS城镇住户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社区居委会层次的周边环境指标,采用"特征价格模型"详细考察了各类社区质量特征对住房价值高低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平均受教育年限、职业多样化等人力资本因素正效应显著,而民族多样化等文化资本对房价或房租具有明显的负效应。与发达国家经验研究相比,用居住一定年限的住户比重和自有房率等指标衡量的社会资本并不总是显著。此外,托幼机构和医院等设施有显著的正效应,相反,网吧及离交通设施较近的住房价值明显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快速城镇化息息相关。文章所得结论对我国政府如何有效地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497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对支农贷款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支农贷款对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具有负向作用,对非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影响具有正向作用。另外,农户教育背景、政治关系资本、家庭规模和贷款需求构成了农户能否获得贷款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贫政策和提升农户获得贷款能力两方面提出金融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及脱贫农户致富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磊玲  
基于2008—2010年农户借贷面板数据,发现农户借贷存在借贷渠道偏好非正规无息贷款,借贷规模差异大且资金用途多样,正规借贷难现象感知普遍,对利率容忍度高等特征。运用面板Logit回归模型和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农户借贷意愿与借贷渠道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农户借贷具有连续性,农户家庭收入和支出指标对农户借贷意愿及借贷途径选择均影响显著,高收入群体借贷意愿不明显,中等收入群体借贷意愿强烈且易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农户借贷便利感知对农户借贷意愿影响显著,借贷资金用途和利率变量对借贷途径选择影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从提高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培育农户金融意识以及规范非正规金融借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跃华  杨菲菲  
牲畜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保险作为大宗农产品的风险保障近年来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参与率问题是农业保险的基本问题,生猪保险参与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一手资料对生猪保险的需求进行研究,使用Logistic模型,采用农户疫苗花费等代理变量对生猪保险参与率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农户退保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生猪保险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对生猪保险认知程度、养猪规模等变量。降低生猪保险理赔环节和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猪保险参与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陈炎   赵辉  
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户分化的态势逐渐显现,兼业农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主流群体。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提供有利契机,但能否以及如何对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产生影响尚未可知。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机制检验发现,收入多样性和社会互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兼业程度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二兼农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增强主流农户信贷可得,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尔茜  宋晓玲  
基于扩展的UTAUT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25个省市区(全国部分省域资料)微观普惠群体相关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微观用户群体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与便利条件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意愿;金融教育与监管能够显著降低感知风险进而正向影响使用意愿;使用意愿正向影响使用行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实施面向不同群体的数字金融采取便利化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温兴祥  郑凯  
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将使更多的农村移民实现户籍身份的转换,成为城市里的永久性居民。农村移民在城市能否实现主观福利的融合,事关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文章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户籍身份的农转非是如何影响农村移民的主观福利的。实现了户籍身份转换的农村移民的幸福感高于未实现户籍身份转换的农民工,逐步回归和OB分解的结果均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和社会资本状况的改善,可能是户籍身份转换提高农村移民主观福利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收入和人口学特征这些传统因素无法解释农转非对农村移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对农转非农村移民和城镇原住民的主观福利状况的考察表明,两者之间不存在幸福感的显著差异,即农转非农村移民实现了主观福利上的城市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韬  罗剑朝  陈妍  
本文基于山东省泰安市171个农户5年借贷行为的调查,采用补充双对数模型和截断泊松回归模型,对农户是否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以及获贷成功笔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老年农户家庭,中年农户家庭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农户承包土地规模越大,到正规金融机构的交通越便利,5年内越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中老年农户家庭相对于老年农户家庭,其获得多笔贷款的概率显著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实现金融业与农地流转对接以及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剑锋  周子彦  
村域社会组织是农村融资场景下重要的"第三方机构",强调并发挥其"助贷"功能有利于进一步释放金融供给能力。本文基于合约理论与发展经济学方法,分析认为村域社会组织能够通过"发展"和"监督"两种功能影响农户融资可得性。在设计"融资需求、融资约束及融资可得性"这样一组能够完整反映微观层面供求格局的指标基础上,运用全国性的家户调查数据对正规贷款、非正规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这三类农户农业生产融资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村域社会组织能够显著影响农户农业正规贷款可得性,且主要原因在于其提高了农户的贷款需求;第二,上述作用存在农民收入调节效应,村域社会组织主要影响高收入农户的农业正规贷款可得性以及低收入农户的农业非正规贷款可得性;第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村域社会组织的影响渠道存在差别,前者主要通过"监督"功能影响农户农业正规贷款可得性,后者则主要借由"发展"功能对商业信用融资可得性以及融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峰  魏先华  
文章利用CHNS(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的横截面7 300个微观数据,根据Probit模型和逐步回归法测度了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水平、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城乡户籍的差异等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引入教育与性别、户籍的交互项分析了就业市场性别和户籍歧视问题。结果表明,户籍和性别仍然是显著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而农村户口与教育差异的交互项对于就业影响明显,性别与户籍交互项对就业影响呈弱负相关。这证实农村居民通过提高教育程度将有助于其改善其就业环境,农村女性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政府需要给予更多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韬  罗剑朝  
通过对山东省泰安市的乡镇进行抽样,获取了与当地农村居民信贷相关的微观数据,并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该地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的家庭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户主的年龄和农户家庭自有的土地面积对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程度分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因此,农村金融体制的未来改革需要同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结合起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鹏  朱星圳  刘子溪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用户微信学术信息检索习惯以及检索意图的影响因素,为服务提供商的微信学术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假设与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186条样本,经过数理分析对假设和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本文中,笔者从用户行为、用户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理论等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微信学术检索平台,对微信用户学术检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李宗富  郭顺利  
本文借鉴扩展的ECM-ISC理论模型,结合档案微信公众号的特性,将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交互质量和用户习惯等引入模型中,构建了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关注的行为模型,探讨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关假设,运用实证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得到了若干结论。最后据此提出了一些提升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