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2)
2023(12469)
2022(11296)
2021(10686)
2020(9129)
2019(21528)
2018(21724)
2017(42573)
2016(23431)
2015(26553)
2014(27065)
2013(27006)
2012(24922)
2011(22490)
2010(22448)
2009(20747)
2008(20431)
2007(18066)
2006(15432)
2005(13466)
作者
(68730)
(57415)
(57073)
(54400)
(36331)
(27552)
(26063)
(22709)
(21599)
(20328)
(19553)
(19097)
(17969)
(17934)
(17884)
(17743)
(17528)
(16990)
(16378)
(16301)
(14380)
(13880)
(13838)
(12987)
(12909)
(12871)
(12702)
(12623)
(11561)
(11447)
学科
(95111)
经济(95014)
管理(65908)
(64154)
(52073)
企业(52073)
方法(48632)
数学(42670)
数学方法(42237)
(26772)
(23359)
中国(22690)
(21516)
业经(19815)
地方(19096)
农业(18045)
(17411)
贸易(17406)
(16860)
(15929)
理论(15748)
(15349)
(15106)
财务(15036)
财务管理(14998)
环境(14399)
企业财务(14152)
技术(13940)
(13320)
银行(13268)
机构
大学(339254)
学院(336262)
管理(136376)
(131714)
经济(128720)
理学(118938)
理学院(117624)
管理学(115604)
管理学院(115010)
研究(109424)
中国(79866)
(71896)
科学(70589)
(58317)
(58111)
(55717)
业大(53895)
研究所(51164)
中心(50291)
(48266)
财经(47532)
农业(46033)
北京(45287)
(44886)
师范(44483)
(43070)
(39292)
(39193)
经济学(38524)
经济管理(36348)
基金
项目(232246)
科学(180875)
研究(168716)
基金(167076)
(145324)
国家(144123)
科学基金(123010)
社会(103473)
社会科(97885)
社会科学(97855)
(91219)
基金项目(90075)
自然(81457)
自然科(79466)
自然科学(79444)
自然科学基金(78002)
教育(77652)
(76876)
编号(70685)
资助(69093)
成果(57103)
重点(51575)
(51292)
(49009)
(47707)
课题(47485)
科研(44862)
创新(44463)
教育部(43582)
大学(43441)
期刊
(138909)
经济(138909)
研究(94645)
中国(57997)
学报(55449)
(52017)
科学(50138)
管理(45368)
(43602)
大学(41016)
学学(38387)
教育(36276)
农业(35928)
技术(29090)
(25224)
金融(25224)
业经(23495)
财经(22185)
经济研究(21547)
图书(19366)
问题(18732)
(18717)
(18461)
理论(17268)
技术经济(17191)
(16278)
科技(16205)
实践(16054)
(16054)
商业(15412)
共检索到472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宇翔  范哲  朱庆华  
用户生成内容(UGC)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梳理,在类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UGC的概念分析框架。从用户的类型与角色(Who)、内容的类型与属性(What)、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Why)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How)四个维度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深入解析UGC概念中最为本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关键词分析方法,提炼出UGC研究的焦点和重心,归纳出UGC研究的五个分析单元(用户、内容、技术、组织、社会)、四大视角(资源观、行为观、技术观、应用观)和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试图从理论上规范并完善了UGC研究的思路,...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淼  孙红蕾  郑建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6年12月25日公布,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保障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回顾近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的研究发展脉络,本文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范围三个基本问题入手,深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与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两大研究视角,总结概括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的总体发展,归纳其研究特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一涵  
《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以国内外UGC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为起点,博取众长,不仅探讨UGC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问题,还分析UGC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应用现状。该书视角新颖、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UGC平台运营商、管理者和交互设计师具有理论指导及实践推动的双重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思宇   阮建海   邓小昭  
[目的/意义]分析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平台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和拓展数字囤积领域的研究,并为优化UGC平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红书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UGC平台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软件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态度和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意愿,态度、文化认同和实物囤积行为正向影响用户数字囤积行为。UGC平台可通过引导用户审慎收藏、提供提醒和定期清理功能、设置收藏上限与分类标签以应对用户基于收藏的数字囤积行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亚琴  朱雨晴  李丹丹  
针对当前中外用户在线贡献内容动因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文献综述,对现有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口碑和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技术接受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归纳总结当前用户在线贡献内容动因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技术和其他动因,并指出用户在线贡献内容动因研究今后进一步研究内容和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柳瑶  郎宇洁  李凌  
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取可能影响微博用户生成内容的三个层面的动机并建立模型,使用SPSS对数据样本预处理后,利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进行模型测量和模型构建及修正,验证相关假设,重构微博用户生成内容动机模型。为揭示微博用户生成内容行为的内在驱动规律、监控网络舆情、帮助服务商开发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微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爱国  孟祥保  张长秀  
[目的 /意义]厘清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概念内涵及外延,建立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解析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借鉴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理论,初步建立一个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研究框架。[结果 /结论]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是一个系统动态过程,图书馆用户信息来源及类型、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的价值、图书馆用户资源化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是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理论研究的4个基本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黎邦群  
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OPAC网站的用户生成内容缺少优化而影响检索体验的现状,进行用户生成内容优化的影响因素及具体策略的研究。通过探讨用户生成内容优化的用户、质量及价值等影响因素,研究用户培养、质量控制及价值挖掘等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影响用户的积极性、产生纠纷风险及加重工作人员负担等方面对优化的负面效果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就用户生成内容的优化给出了合适的建议,呼吁图书馆重视优化工作,以期提高OPAC用户生成内容的质量,提升用户的检索体验,维护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杨梦晴  韦雅楠  王铎  
[目的/意义]通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的情感分析,预测用户情感倾向对移动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移动图书馆资源推广和精准推荐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情感分析提出移动图书馆用户生成内容评价效果分析过程,以获取的"掌阅图书馆"中15部年度畅销书籍的用户生成内容为研究样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从领域词典构建、情感分类、评价效果3个过程入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UGC用户情感倾向具有多元性和一致性,中性评价具有重要性,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移动图书馆资源的得分情况。将情感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移动图书馆UGC研究,能够为移动图书馆完善其服务措施、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石光莲  张敏  郑伟伟  
系统梳理和总结形式概念分析(FCA)与Folksonomy的结合机理以及FCA在层级导航、用户行为分析与偏好挖掘、标签本体构建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FCA在处理复杂大数据集、更精细地揭示标签语义与结构特征、多学科的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亮  田里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优质发展的重要障碍。旅游孤岛作为中国情景下描述旅游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理论工具,对于识别、判断和治理旅游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正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新课题。论文在辨析旅游飞地、旅游罩、旅游孤岛3个关联概念的基础上,从主要类型、核心特征、形成原因与影响评价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研究进展,发现当前研究在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治理调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当前研究薄弱环节提出了3个可深入研究的具体方向,即基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从跨学科视角建立旅游孤岛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孤岛的形成与影响;依托旅游孤岛形成发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过程的调控机制。论文既是对旅游孤岛前期文献的梳理,以展示前期研究的观点内容;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为新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钦能  高峰  王金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地图与知识图谱、主题图及概念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澄清了这几个概念使用时造成的混乱。其次侧重介绍知识地图研究的进展,包括知识地图中知识建模技术及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地图构建过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知识地图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萌  朱相丽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识别是国家和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活动。对新兴技术识别的各类方法进行总结对比,以期为研究人员进行新兴技术的识别与预测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过程]通过对新兴技术与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概念进行辨析,明晰新兴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各类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并从分析深度和分析结果的表现形式两个维度对各方法进行梳理比较,发现现有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从概念来看,新兴技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内容上的根本创新性和对未来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不确定性;从识别方法来看,不同方法均有其适用场景。未来研究需要从微观层面深入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的认知,以便更准确地对新兴技术进行识别;另外还需要不断优化改进现有方法以提高识别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志宏  禹文婷  
研学旅行又称为研学旅游、修学旅行、游学、研学实践等,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人们出于文化求知、实践体验和研究探索的目的,短期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地展开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包括了夏令营、冬令营、中小学春游秋游,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暑期调研、下乡支教等校外实践教育活动,以及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以研究、学习或实践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目前我国研学旅行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文献发表数量、文献所属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了旅游和教育研究的热点,师范类高等院校研究积极性较高,但是目前缺乏研究核心作者及作者群,并且大部分文献都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发展现状与经验对策、开发与设计和旅游者行为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光彬  陶然  
韧性在财政学领域的应用催生出“财政韧性”这一新概念。文章从韧性概念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对财政韧性的概念和内涵作出界定,提出财政韧性是一个符合当前国内外环境、用于评价财政系统是否健康运行的指标。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存在概念与内涵模糊、测算方法与结果有偏、政策建议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推进财政韧性研究进路,文章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展望:一是从财政制度自身看,财政韧性应分别考察财政收入韧性和财政支出韧性;二是从冲击看,财政韧性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需要构建反事实的参照系来捕捉外部冲击对财政韧性的影响;三是从韧性内涵看,财政韧性测度应把握抵抗性、恢复性、适应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四是从财政和经济的源和流的关系看,良好的产业发展战略、合理的财政收支管理结构与有效的政府间层级治理有利于增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财政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