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2)
- 2023(9841)
- 2022(8915)
- 2021(8497)
- 2020(7175)
- 2019(16632)
- 2018(16735)
- 2017(32386)
- 2016(17809)
- 2015(20102)
- 2014(20182)
- 2013(19947)
- 2012(18295)
- 2011(16368)
- 2010(16396)
- 2009(15053)
- 2008(14529)
- 2007(12504)
- 2006(11064)
- 2005(9813)
- 学科
- 济(68914)
- 经济(68828)
- 管理(52007)
- 业(48918)
- 企(39951)
- 企业(39951)
- 方法(32360)
- 数学(27822)
- 数学方法(27487)
- 农(20429)
- 中国(17612)
- 财(16632)
- 学(15932)
- 业经(15426)
- 地方(14490)
- 农业(14001)
- 制(12969)
- 理论(12386)
- 和(11602)
- 贸(11303)
- 贸易(11294)
- 易(10945)
- 教育(10927)
- 银(10895)
- 技术(10880)
- 银行(10863)
- 环境(10660)
- 务(10531)
- 财务(10468)
- 财务管理(10447)
- 机构
- 大学(249045)
- 学院(246067)
- 管理(103076)
- 济(94448)
- 经济(92210)
- 理学(89518)
- 理学院(88573)
- 管理学(87100)
- 管理学院(86662)
- 研究(79675)
- 中国(59597)
- 京(53449)
- 科学(49988)
- 财(43022)
- 农(39671)
- 所(39049)
- 业大(38156)
- 中心(37386)
- 江(36217)
- 研究所(35627)
- 财经(34670)
- 北京(33849)
- 范(33530)
- 师范(33273)
- 经(31446)
- 农业(30726)
- 州(29706)
- 院(28911)
- 师范大学(26956)
- 经济学(26555)
- 基金
- 项目(171782)
- 科学(134925)
- 研究(127462)
- 基金(124422)
- 家(107531)
- 国家(106590)
- 科学基金(92176)
- 社会(78702)
- 社会科(74360)
- 社会科学(74341)
- 基金项目(67016)
- 省(66670)
- 自然(60727)
- 自然科(59282)
- 自然科学(59271)
- 教育(58339)
- 自然科学基金(58202)
- 划(56185)
- 编号(53642)
- 资助(51217)
- 成果(43727)
- 部(37818)
- 重点(37589)
- 课题(35772)
- 发(35618)
- 创(35323)
- 项目编号(32982)
- 创新(32822)
- 科研(32703)
- 教育部(32554)
- 期刊
- 济(103219)
- 经济(103219)
- 研究(73944)
- 中国(45250)
- 学报(38705)
- 管理(36380)
- 科学(35853)
- 农(35821)
- 财(31187)
- 教育(30578)
- 大学(29445)
- 学学(27253)
- 农业(24664)
- 融(21437)
- 金融(21437)
- 技术(21386)
- 业经(17082)
- 图书(16990)
- 财经(16127)
- 经济研究(15383)
- 理论(13857)
- 经(13545)
- 问题(13515)
- 实践(12995)
- 践(12995)
- 科技(12233)
- 技术经济(12022)
- 业(11865)
- 情报(11507)
- 版(11505)
共检索到357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珙
User Satisfaction shapes the third theoretical platform in information research.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origin of user satisfac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philosophy.The influences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on user satisfaction are also described.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治纲
AI时代,财务面临新的职业危机和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公司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经营,更将受到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因此未来财务不仅要精通和深入分析公司的小数据,更要熟悉和定期关注宏观的大数据,迫切需要树立宏观思维。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关键要素,在这样的AI时代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公司-产业-国内宏观-全球宏观"的逻辑来建立财务宏观思考框架,并对财务宏观思考的关键内容和关键财务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深入阐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霍玉洁
宏观经济学其实"很窄",它不"是大的"、"无所不包的"经济学,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其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是治标经济学",它没有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提"供治本之策"的任务,不能期望宏观经济学家去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类长期性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总量 短期 波动 治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1978年5月17日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它的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带领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联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3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昨天,畅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今天,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明天,以之纪念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建院30周年。我们相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延毅 程克武 周治平 刘晓峰
所谓集资建铁路,就是打破由国家一方提供资金修建铁路的筹资方式,代之以国家(铁道部)、地方财政拨款(包括拨改贷)、企业投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留成、专用器材折价等方式。集资各方按承担的份额负责筹集资金,包括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国内银行贷款、煤代油专项基金贷款、发行债券等。一、我国集资建铁路的现状 1991年6月,由全国首家合资铁路公司三茂铁路公司兴建的三茂地方铁路,正式并入国家路网,这条铁路由地方定价,中央和地方分成。它标志着40多年来由国家独资统建并独家经营国家路网的历史已经结束。同年11月中旬,国家计委和铁道部在三茂铁路公司联合召开全国合资铁路工作会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针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市场自律和微观监管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并开始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及框架进行探索。国际金融组织、G20峰会和各国货币及金管当局都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就宏观调控而言,理论层面少有变化,但在实践层面,新生事物却层出不穷。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各具特色,前者采用了部分新做法,而后者则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值此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对近年来国内外宏观调控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确有必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经济新常态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德新
宏观调控是国家管理经基本功能。无论从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还是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看,宏观调控是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局的关键举措。现在的问题已不在于要不要宏观调控,而在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使我国整个经济体制从“全统”和“直管”为特征的调控,向“放控结合”、“活而有序”、“活而不乱”为特征的调控转变。一、宏观调控的方式选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如果在这方面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就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建立。在以往的经济运行中,面对不时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所采取的对策是不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持物质生产观点,实际部门也推行物质生产的国民核算制度MPS。1992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了我国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新国民核算制度。现已10年过去,但理论界不少人仍持怀疑态度。考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但其中重要一点在于认识方法论,过去习惯从企业、从微观看问题,而要确认三次产业,贵在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
关键词:
确认 三次产业 宏观思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炼
最近的一段时间可谓中国金融体系的多事之秋,各种"状况"纷至沓来,企业、投资者、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去杠杆"、资管新规到P2P风险处置,我们都看到长期与短期、时间与空间、经济与金融等各个维度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更加认识到金融监管时刻如履薄冰的状态。与此同时,金融风险及其政策应对的复杂性也让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温金融监管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其中之一就是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元伟
宏观税负是税制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宏观税负的认知,直接影响着税制改革的进程。当下对我国宏观税负的不同见解,主要缘于对宏观税负的性质、表达方式以及价值判定标准的认知差异。本文试图从细致辨析政府收入的本质内涵及社会可分配财富的构成入手,并基于对我国2019年宏观税负的数量分析,探求完善宏观税负研究的理论指引、分析框架和价值标准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
宏观税负 政府收入 可分配税源 价值标准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保持宏观金融稳定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也是一个世纪性话题。而金融风险如同病毒不可能消灭,且会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不断发生变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不仅使得金融市场容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是改变了某些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得中央银行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着眼于现实的许多两难抑或多难选择,决策者应该从微观金融基础上去观察思考,应该由阻断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的威胁转向阻断高风险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威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