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1)
- 2023(12671)
- 2022(11154)
- 2021(10302)
- 2020(8722)
- 2019(19811)
- 2018(19470)
- 2017(37443)
- 2016(20562)
- 2015(22783)
- 2014(22447)
- 2013(22230)
- 2012(20088)
- 2011(18095)
- 2010(17672)
- 2009(15967)
- 2008(15305)
- 2007(13029)
- 2006(11203)
- 2005(9406)
- 学科
- 济(77102)
- 经济(77018)
- 管理(57013)
- 业(55507)
- 企(44848)
- 企业(44848)
- 方法(38390)
- 数学(33651)
- 数学方法(33291)
- 农(22474)
- 中国(19019)
- 学(18725)
- 财(18661)
- 业经(17657)
- 农业(15558)
- 地方(15050)
- 贸(14979)
- 贸易(14973)
- 易(14544)
- 技术(13068)
- 环境(12857)
- 理论(12774)
- 制(12440)
- 和(12288)
- 务(12100)
- 财务(12042)
- 财务管理(12024)
- 企业财务(11387)
- 划(10959)
- 银(10758)
- 机构
- 大学(289587)
- 学院(287244)
- 管理(116395)
- 济(109559)
- 经济(107271)
- 理学(102841)
- 理学院(101699)
- 管理学(99855)
- 管理学院(99365)
- 研究(95689)
- 中国(67814)
- 科学(64158)
- 京(61082)
- 农(56487)
- 业大(51309)
- 所(48730)
- 财(46099)
- 研究所(45425)
- 农业(44940)
- 中心(42963)
- 江(39509)
- 财经(38546)
- 北京(37799)
- 范(37344)
- 师范(36859)
- 经(35255)
- 院(34525)
- 州(32238)
- 经济学(31693)
- 经济管理(31072)
- 基金
- 项目(210978)
- 科学(164379)
- 基金(152964)
- 研究(147343)
- 家(136537)
- 国家(135430)
- 科学基金(115170)
- 社会(91777)
- 社会科(86946)
- 社会科学(86922)
- 省(82909)
- 基金项目(82694)
- 自然(78333)
- 自然科(76516)
- 自然科学(76493)
- 自然科学基金(75132)
- 划(70598)
- 教育(67232)
- 资助(62129)
- 编号(59468)
- 重点(47222)
- 成果(46159)
- 部(45425)
- 发(44280)
- 创(44113)
- 科研(41145)
- 创新(41129)
- 计划(40662)
- 课题(40032)
- 大学(38464)
- 期刊
- 济(110130)
- 经济(110130)
- 研究(77560)
- 学报(55273)
- 农(50044)
- 中国(48554)
- 科学(47496)
- 大学(40403)
- 管理(38870)
- 学学(38302)
- 农业(34752)
- 财(32447)
- 教育(29727)
- 技术(22829)
- 融(19726)
- 金融(19726)
- 业经(19246)
- 经济研究(17933)
- 业(17702)
- 财经(17643)
- 科技(16049)
- 图书(15728)
- 业大(15539)
- 版(14957)
- 经(14936)
- 问题(14644)
- 理论(13831)
- 技术经济(13557)
- 资源(13011)
- 实践(12895)
共检索到392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许亚锋 陈卫东 叶新东 王麒
未来课堂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国内外研究者依据基本理念和定位已经构建了多个未来课堂环境,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环境能否被使用者所接受,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用户接受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更没有形成完善的用户接受模型。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未来课堂的特性,探索影响未来课堂用户接受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经由在我们所构建的未来课堂实验室进行学习的91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得知外生变量兼容性与自我效能感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参与性通过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行...
关键词:
未来课堂 用户接受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保国 成颖慧
笔者基于UTAUT模型和相关文献,构建了网络投资理财个人用户接受模型,分析影响个人用户接受网络投资理财的关键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意愿和便利条件共同决定了个人用户对网络投资理财的接受行为;绩效期望、感知风险是影响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产品特性通过各因素正向影响个人用户的接受行为。这对运营者精准把握个人用户需求,抓住互联网金融领域内的发展契机,开展精准的营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网络投资理财 个人用户 接受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美 赵英 谢彩云
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研究影响用户接受并使用就业信息系统的原因,结合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和用户满意理论,建立用于描述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行为的因素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了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为以后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新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晓 颜端武 许应楠
针对如何促进信息服务领域用户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有效接受的问题,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分析影响用户技术接受的因素,将其分为用户、系统、服务方面;其次,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修订后的用户技术接受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贾非 谢苗苗 杨涵舒
本文针对学习者的付费行为展开讨论,分析了学习者为商业化在线课程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以往基于问卷调查获得样本的方式不同,本文以腾讯课堂为例,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得样本,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样本的大量性、随机性与客观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课机构的权威性、简单的课程名称、价格较高的精品课程、良好的课程服务都将显著促进学习者的付费行为;特别是课程名称和课程价格对课程收入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表明,简单的课程名称和较高的课程价格将加倍扩大课程的收入增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强 左明章 原渊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军
文章从信息、信息系统、信息接受者三方面论述了影响用户接受农业信息的主要因素。在对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信息系统在信息生产、传播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提高用户接受农业信息的能力有所帮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爱平 刘文俊 丁琳
基于中国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的情景,文章从有用性感知、流行性感知以及风险感知等多个方面的整体视角对快捷支付用户使用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收集的242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Amos18和Spss19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可替代性感知、流行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感知以及有用性感知显著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而竞争品满意度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快捷支付 风险感知 有用性感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世俊 晏华 王浩先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以明确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一般性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方法/过程]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与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关键因素。从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内容特征、技术媒介特征、用户个体特征和接受情境特征等4个维度构建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感知有用性、任务-技术匹配、感知质量、感知易用性、便利条件、个体创新、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成本等10个因素。其中,感知成本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个体创新和自我效能对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移动图书馆高校用户接受行为最显著的变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宇翔 朱庆华
本文将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作为研究基础,构建出用于分析博客接受动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18条相关的假设。通过问卷设计,采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收集到的208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个体驱动因素、群体驱动因素、社会驱动因素、技术接受因素和调节变量5个角度展开评论。
关键词:
博客 理论 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根福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存在用户学习完成率低、中途退出率高问题,本文从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视角,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内在动机、基本心理需求因素(感知自主性、感知能力、感知关系性)和MOOC设计因素(内容质量、自主性、社交化互动),构建了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外在动机(感知有用性)和内在动机对MOOC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还通过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二是满意度对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期望确认对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内在动机有直接影响,并通过它们对MO...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剑 魏华忠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外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的研究有较多的论文和著作。其中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个性的作用问题,给予了相当的注意。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第二语言学习课堂中的不适、敢为、交往和动机的分析”的研究报告。 在报告中克里斯托夫提出“具体情境中的个性结构”问题,即情境个性问题。克里斯托夫选择第二语言学习为课题,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课堂情境中个性结构成分:课堂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虎 李霖魁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金融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新型载体。文章以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余额宝为例,通过引入信任理论和多维风险感知变量对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的集成模型进行拓展,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理财支付模式下客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设计模型变量的衡量量表和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感知有用性是决定客户选择余额宝的决定因素,感知多维风险对客户使用意愿的负面影响显著,且以感知经济风险和感知安全风险为主,而感知易用性对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任 感知风险 接受意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邵波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用户自身条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用户对网络资源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应该以用户接受为主线索进行网络建设的规划,强调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参考文献8。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庆平 曾剑秋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中国主流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并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得出的结论提出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建议,为中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新闻客户端 技术接受模型 用户采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