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5)
2023(11030)
2022(9773)
2021(9297)
2020(7762)
2019(17839)
2018(17968)
2017(34728)
2016(18661)
2015(21018)
2014(20868)
2013(20714)
2012(18786)
2011(16726)
2010(16423)
2009(14957)
2008(14457)
2007(12399)
2006(10822)
2005(9382)
作者
(52973)
(43775)
(43508)
(41427)
(28026)
(20964)
(19776)
(17306)
(16838)
(15637)
(15105)
(14599)
(13787)
(13777)
(13523)
(13264)
(13183)
(13028)
(12566)
(12451)
(10835)
(10625)
(10501)
(9992)
(9749)
(9715)
(9692)
(9667)
(8673)
(8653)
学科
(73726)
经济(73642)
管理(57235)
(54386)
(44502)
企业(44502)
方法(36208)
数学(31223)
数学方法(30888)
(21171)
(19087)
中国(17951)
业经(17261)
(15987)
地方(14862)
农业(14795)
理论(13174)
(12755)
财务(12692)
财务管理(12670)
(12478)
贸易(12472)
(12327)
(12103)
企业财务(12089)
(12020)
技术(11896)
环境(11328)
(10310)
(10255)
机构
大学(265217)
学院(261281)
管理(112440)
(101475)
经济(99307)
理学(98512)
理学院(97506)
管理学(95953)
管理学院(95473)
研究(82185)
中国(60503)
(55913)
科学(51433)
(45020)
(40646)
业大(40419)
(39862)
中心(38151)
财经(37223)
研究所(36551)
(35980)
北京(34997)
(34230)
师范(33951)
(33935)
农业(31646)
(29880)
(29796)
经济学(28934)
经济管理(28836)
基金
项目(187010)
科学(147921)
研究(137410)
基金(137395)
(118929)
国家(117950)
科学基金(102734)
社会(86168)
社会科(81585)
社会科学(81565)
基金项目(74098)
(71937)
自然(68017)
自然科(66465)
自然科学(66453)
自然科学基金(65274)
教育(62637)
(60648)
编号(57257)
资助(56124)
成果(45900)
(41227)
重点(40559)
(38786)
(38361)
课题(37272)
创新(36102)
项目编号(35941)
科研(35749)
教育部(35688)
期刊
(104022)
经济(104022)
研究(73065)
中国(46981)
学报(41213)
管理(38819)
科学(37573)
(36049)
(32935)
大学(30992)
学学(28827)
教育(27813)
农业(25303)
技术(22294)
(19129)
金融(19129)
图书(19087)
业经(17517)
财经(17259)
经济研究(16129)
理论(14847)
(14527)
情报(14271)
实践(13939)
(13939)
问题(13518)
科技(13213)
技术经济(12675)
(12638)
书馆(12330)
共检索到366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丹  袁方  
智能化的技术环境为用户带来不同以往的体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本文以iConference2017会议中有关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文献为切入点,并融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来探索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对会议中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信息行为主题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协同、移动与智能成为新的研究情境和出发点,因而本文从群体协同信息行为、移动用户信息行为、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交互技术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发现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充分与智能化、移动化的技术环境相融合,探求群体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用户感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福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小。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欣颖  徐恺英  崔伟  
[目的/意义]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O2O模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大背景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移动商务环境下O2O模式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概念模型以拓展计划行为理论在新领域的应用,为移动商务环境下开展O2O应用起到指导及推进作用,使信息生产、传播及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本数据,利用SPSS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所构建的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用户信息行为意向受信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用户信息行为态度受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人际间影响和外界影响对主观规范起正向影响作用;自我效能和外部资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福  梁玉芳  
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绩效决定于用户对信息接受过程的体验和感知。了解和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行为对信息接受情境的作用有助于发现新情境并改善其配置,进而提升服务质量。为此,从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出发,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进行细化和重组,构建适合用户信息行为的信息接受情境,以各类移动图书馆为例探讨了用户信息行为对情境的作用效果。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移动知网及移动视觉搜索应用为例,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对情境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指明未来移动图书馆将向"云舟知识服务空间+移动知网+移动视觉搜索"的立体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实现移动图书馆向数字微服务、数字微校园和数字微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吴丹  
2015年10月,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互联网+"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对个人、社会的影响深化,"互联网+智能服务"扩展到各个领域,人机关系由单一交互走向协作,研究人机交互有利于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智能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地图成为用户日常出行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雪  查先进  梅潇  严亚兰  
隐私担心是指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在多大程度上感到其行为(行踪轨迹)受到违背意愿的观察或记录。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结合隐私担心视角,探索了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隐私担心和信息规避行为的新形态,构建了隐私担心视角下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形成机理模型。研究结果发现,隐私担心包括信息收集、二次利用、被操控感、被窥探感和非自愿暴露,信息规避行为包括忽略信息、屏蔽信息、否认信息、转移注意力和清除行踪轨迹;隐私担心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也通过风险评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信息规避意愿和行为;信息窄化会加剧隐私担心。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移动社交媒体智能推荐系统的运营方和用户提供有益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詹丽华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薇薇  
随着协同技术的发展以及Web2.0群体交互性虚拟社群的出现,用户协同信息行为已经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协同信息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计算机支持的社群信息交流、协同内容创作和协同信息质量控制。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协同内容创作,尤其是协同信息质量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协同理论也是协同信息行为研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尚缺乏对社群用户在协同系统环境下的信息活动及其情感、认知的综合研究,缺乏对异步、异地发生的用户协同信息行为的研究。此外,如何设计和构建群体交互式虚拟社群环境,以更好地提升用户协同信息活动的效果,这些都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马家伟  吴鑫  赵绮雨  
[目的 /意义]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差异,抽取标签要素并结合FBM理论模型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为健康服务机构深度了解用户群体特征、精准把握用户类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 /过程]基于半结构访谈收集样本资料,通过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以在校学生、公司职员与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得出,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可分为利用规避型、吸收规避型、暴露规避型与屏蔽规避型4种用户画像群体结构,且不同用户群体显著触发因素与规避表现有所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宇  王晰巍  李婧雯  段其姗  
[目的/意义]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的特点,研究移动学习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现状,引导移动客户端更好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Amos21.0从个体移动学习态度、个体移动学习的主观规范和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3者和谐发展的角度,对提出的影响因子、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和移动学习信息共享行为之间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新媒体环境下个体移动学习态度、主观规范、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对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冕  鲁耀斌  
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困扰了移动服务用户的使用。本文使用心理学中的"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寻找了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对移动服务用户不信任感的关系,并最终对用户持续使用和发出负向口碑的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检验了不同性别的用户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区别。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胡蓉  唐振贵  赵宇翔  朱庆华  
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与边界获得前所未有的拓展,信息行为正经历着全新的嬗变。从方法论的角度,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亟须寻求研究范式上的突破性变革,实现自顶向下涵盖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的两层转换。本文以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为基础,在明确以移动思维、日常思维、情境思维、纵向思维、个体思维五大思想工具转换基础上,尝试性引入实用工具层面上的移动经验取样法(mobil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mESM)。通过厘清该方法的源流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严密的执行框架,探测mESM的方法革新与工具现状,及其在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方法张力与工具黏性,以及mESM在用户行为计算方面的多源数据获取支撑能力,析出mESM的应用领域、方法价值和应用挑战问题。鉴于当前国内mESM工具较为稀缺,倡导国内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聚焦本土化的mESM工具开发,力求更加有效地支撑并促进移动互联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探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贺  侯力铁  祝琳琳  
[目的/意义]基于多理论假设,为移动图书馆平台提供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以丰富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方法/过程]结合技术接受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逻辑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作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有着个性化的显著优势。同时,技术和设备的兼容为移动图书馆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提供了外部动力和重要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刘捷   毛俊博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平台老年用户应对虚假信息的情感和行为表征差异,为相关平台或服务机构深入了解用户特征、准确把握用户类型、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通过访谈收集文本资料,借助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并结合应对理论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4类具有显著差异特征的用户群体画像类型。[结果/结论 ]根据各项标签特征将移动社交媒体老年用户虚假信息应对行为画像类型分为冷静求证型、担忧关注型、行为替代型和忽略回避型4类,不同类型用户群体在压力感知和应对表现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邵艳丽  张弘  
文章基于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行为过程角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移动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用户行为特性将移动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行为过程进行分解,形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然后,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获取的550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17.0应用GLS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发现信息行为客体和媒体形象是影响用户评价移动社交媒体的重要因素,形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