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2)
2023(12859)
2022(11304)
2021(10509)
2020(8902)
2019(20254)
2018(20041)
2017(38539)
2016(21098)
2015(23332)
2014(23006)
2013(22840)
2012(20661)
2011(18671)
2010(18313)
2009(16649)
2008(15968)
2007(13741)
2006(11819)
2005(10016)
作者
(62426)
(51967)
(51651)
(48749)
(32983)
(25102)
(23315)
(20586)
(19759)
(18173)
(17654)
(17389)
(16399)
(16112)
(16096)
(15882)
(15780)
(15514)
(14856)
(14712)
(13226)
(12520)
(12401)
(11803)
(11635)
(11598)
(11440)
(11370)
(10545)
(10441)
学科
(78970)
经济(78877)
管理(62250)
(60107)
(48728)
企业(48728)
方法(39417)
数学(34134)
数学方法(33784)
(25504)
(19584)
(19450)
中国(19122)
业经(18264)
(17293)
贸易(17286)
(16845)
农业(16108)
地方(15101)
技术(14628)
(13364)
理论(13187)
(12901)
环境(12787)
(12619)
财务(12561)
财务管理(12543)
(12202)
企业财务(11885)
(11138)
机构
大学(299187)
学院(297001)
管理(122377)
(114259)
经济(111820)
理学(107929)
理学院(106753)
管理学(104900)
管理学院(104398)
研究(97136)
中国(69369)
科学(64411)
(63174)
(57410)
业大(52255)
(49022)
(48288)
农业(45711)
研究所(45553)
中心(44274)
(40821)
财经(40280)
北京(39022)
(38204)
师范(37716)
(36832)
(35024)
(33568)
经济学(32849)
经济管理(32501)
基金
项目(216215)
科学(168947)
基金(157620)
研究(151527)
(140089)
国家(138968)
科学基金(118712)
社会(94832)
社会科(89876)
社会科学(89851)
基金项目(85216)
(84452)
自然(80657)
自然科(78807)
自然科学(78783)
自然科学基金(77379)
(71764)
教育(68553)
资助(63978)
编号(61507)
重点(47933)
成果(47699)
(46758)
(45354)
(45082)
创新(42240)
科研(42017)
计划(41148)
课题(40698)
教育部(39423)
期刊
(116116)
经济(116116)
研究(79555)
学报(55186)
(51209)
中国(49704)
科学(48105)
管理(41173)
大学(40410)
学学(38364)
农业(35568)
(34104)
教育(28537)
技术(23442)
业经(20941)
(20459)
金融(20459)
经济研究(18688)
财经(18464)
(18348)
图书(16694)
科技(16517)
问题(15722)
(15622)
业大(15256)
(15144)
理论(14737)
技术经济(14166)
实践(13758)
(13758)
共检索到406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静  郭伟  王磊  赵楠  石丽雯  安蔚瑾  
网络产品社区中以用户发帖、评论为代表的深度交互行为是快速认知新产品知识并传播扩散的动力源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依托小米社区论坛手机产品板块,采用数据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具有典型交互行为特征用户的发帖数量与质量角度,研究用户交互对产品知识认知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户发帖作为响应社区活动的特殊评论形式,其发帖数量对扩散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帖题目长度对扩散有显著负向影响;过长或过短的发帖内容长度都会对扩散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新帖发布者的发帖内容平均长度与用户社交行为习惯相吻合,简要少量的信息能够有效激励用户的高频次交互。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社区针对典型交互行为特征用户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促进社区新产品推广并使用户快速形成产品认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志宏   乔贵鸿   许小颖   许娅楠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通证激励正以其共享、自治的特点改变着在线社区知识共享生态链。为了研究区块链通证对社区知识共享的激励效果,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以基于区块链通证激励的新型知识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用户子系统、知识子系统和通证子系统三个部分出发,构建新型社区知识共享通证激励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Steemit社区进行了仿真模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新型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受通证激励影响的模拟效果较好,用户知识共享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通证激励规则中参数的变化对社区知识共享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新型社区的知识管理和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社区高质量知识的涌现和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涛  姜亦珂  
文章基于回答特征将学术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为两类(复制型、创作型),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知识贡献行为决策模型,分析内外在激励政策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在激励能够大幅度提升用户复制型回答的数量,但会减少创作型回答的数量;内在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创作型回答,提高学术虚拟社区的回答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莹莹  陈建斌  程宝栋  
在线知识社区的激励体系包括社会化措施和市场化措施,不同激励措施如何组合可推动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研究在线知识社区用户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的平台激励组态,能够为平台更好地激励用户参与、推动在线知识社区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市场化激励和社会化激励两个维度,分析六种平台激励措施驱动用户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平台激励体系的六个因素均不构成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的单一必要条件。知识资本增值的平台激励组态路径有四类,分别为技能提升型、社区交流驱动型、社会化激励主导型和市场社会共驱型。社会资本增值的平台激励组态路径有两类,分别为现金收益敏感型和虚拟货币敏感型。研究发现,社会认同、社区声誉和技能培训在知识生产激励中发挥重要作用;近30%的用户可能基于纯粹经济收益参与知识生产,其中可能存在所谓的“薅羊毛”行为;社区交流是社会资本增值的核心存在条件,辅以技能培训和虚拟货币激励,可以显著促进社会资本增值。由此,平台不仅应重视高水平知识生产者的激励,还应重视普通用户和知识寻求者的激励,并根据用户不同的心理需求,综合应用社会化激励和市场化激励手段。同时,可建立相应的用户行为识别机制,及时从平台规则、激励体系等方面做出调整,推动在线知识社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忠义  谭旭  黄京  
[目的 /意义]挖掘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认知结构,识别其真实知识需求,以期为数字图书馆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过程]借鉴认知心理学中的激活扩散理论深层次剖析用户的认知过程,根据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上的浏览、检索等认知实践行为研究用户认知,并挖掘出用户的认知结构。[结果 /结论]实验表明,基于激活扩散理论的认知结构挖掘方法识别的用户认知结构中主题概念的准确率和主题概念的排序一致性都达到较高水平,说明本文提出的认知结构挖掘方法对识别用户的认知结构具有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企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出若干激励冲突。政府通过政策组合和优化市场环境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弱化这些冲突的发生。在分析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激励冲突的基础上,对政府管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政策激励和市场激励两方面构建了基于政府管理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敬辉  武春友  
各种新技术或产品的扩散往往是相互联系的,附随扩散现象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情况,但是反映这种附随关系的扩散模型却很少被提及。论文在传统Bass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构建了体现产品之间附随扩散关系的附随扩散模型,并以移动用户与移动上网用户的附随扩散关系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结果与传统Bass模型、Logistic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附随扩散模型拟和效果更好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敏  黄成  叶孟良  欧荣  袁源  
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为主的微博客已经成为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平台。探索微博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扩散行为影响因素是干预"伪健康"信息扩散的必须手段,也是科学、准确的健康信息扩散最大化的决策依据。以已有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构建微博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借助SPSS22.0和Amos21.0进行实证研究。首先运用SPSS22.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测量题项以及进行问卷信度效度的初测。然后,运用Amos21.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拟合修正、信度效度验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智涛  付宏  李辉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知识的传播问题,拓展网络知识传播扩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网络知识社区的运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知识传播扩散的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分享意愿、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结论]小世界网络更容易加速知识传播;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则知识增长率越快;分享意愿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生命知识主体与非生命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与知识的传播效率呈正相关。[局限]未来考虑不同网络知识社区的定位、设计机制、激励机制等差异性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待实证数据的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崔晓晨  
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企业家及科技人员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冲突,提出了以企业家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分别从双向选择激励、收益分配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面对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进行了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筱蓉  余晓林  
[目的/意义]网络环境下自媒体健康信息的扩散对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具有极大影响。用户关系是自媒体信息扩散的路径基础,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究用户关系结构对自媒体健康信息扩散的作用,有助于剥离信息流动路径,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效率与健康舆情控制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对自媒体关系网络映射以及信息扩散机理进行理论剖析,案例分析部分收集了某城市公立和民营医院官方微博运行的情况及关系数据,利用Ucinet6,采用指标分析及可视化的方式,观测网络整体及局部结构特征。[结果 /结论]案例网络密度小,结构松散,阻碍了健康信息的有效流动;活跃节点的存在提示了网络中舆情控制的风险。在健康信息的扩散中,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志宏  朱桃  
从社区成员的关系网络出发,基于加权小世界网络,研究实践社区的知识扩散网络。提出用社区成员的特征关系长度和聚类系数来表证实践社区的知识扩散频率、集中度,发现它们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度较大的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社区的知识扩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学龙  王道平  
运用Boisot的二维信息空间理论分析了编码和抽象水平较低导致的知识可扩散性程度低,以及知识价值的高度不确定性的难题。分析了在知识管理中知识的流动和扩散要通过信任链来实现,信任链提供了多渠道的传播途径、共享的环境,从而弥补了知识编码和抽象水平低的缺陷,进而提高了知识在不同组织间扩散的速度和知识转移的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岳增慧  许海云  赵敏  
[目的/意义]强弱连接是影响学科引证知识扩散动态链路预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科知识扩散强弱引证连接相互协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学科间的知识交流、融合与创新。学科引证知识扩散动态链路预测中强弱连接效应的探索,可为强弱连接理论应用场景的拓展,学科引证知识扩散行为微观演化规律的揭示以及动态链路预测算法指标的评价、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过程]依托内外协同的思路理念,构建一种外部网络结构调控与内部微观演化机理剖析相结合的动态链路预测强弱连接效应探测方法,分别从学科引证知识关联权重调节、连边失效触发以及强弱连接模体分析三个维度,对基于共同邻居相似性的学科引证知识扩散动态链路预测中的强弱连接效应问题进行探讨。[结果/结论]强连接在学科引证知识扩散网络演化及动态链路预测过程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链路预测中的强弱连接现象不仅与学科引证关联权重有关,还会受到共同邻居数目以及网络微观模体结构的影响;知识宿学科的吸纳融合能力相对于知识源学科的溢出辐射能力来说,在新连边衍生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胜强  
文章以固定电话产品为例,运用Bass模型和多元线性模型,研究了耐用消费品在我国不同省市的扩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新产品扩散中创新扩散比模仿扩散的作用更大。—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创新扩散和模仿扩散的速度越快;人口流动性越强,模仿扩散的速度越快;教育水平越高,创新扩散的速度越快。在各影响因素中,城市化水平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