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7)
- 2023(10569)
- 2022(9534)
- 2021(9075)
- 2020(7581)
- 2019(17789)
- 2018(17828)
- 2017(34785)
- 2016(19045)
- 2015(21110)
- 2014(21092)
- 2013(20905)
- 2012(19276)
- 2011(17365)
- 2010(17291)
- 2009(15557)
- 2008(15097)
- 2007(13026)
- 2006(11392)
- 2005(9837)
- 学科
- 济(74198)
- 经济(74115)
- 管理(52661)
- 业(51408)
- 企(42071)
- 企业(42071)
- 方法(36050)
- 数学(31121)
- 数学方法(30746)
- 农(21153)
- 学(18739)
- 中国(18147)
- 财(17763)
- 业经(16410)
- 地方(15141)
- 农业(14474)
- 制(13109)
- 理论(12956)
- 和(12833)
- 贸(12492)
- 贸易(12486)
- 易(12086)
- 技术(11667)
- 务(11544)
- 财务(11485)
- 财务管理(11464)
- 环境(11368)
- 企业财务(10918)
- 银(10498)
- 银行(10450)
- 机构
- 大学(273054)
- 学院(268127)
- 管理(110120)
- 济(103088)
- 经济(100839)
- 理学(96605)
- 理学院(95507)
- 管理学(93785)
- 管理学院(93311)
- 研究(89377)
- 中国(64062)
- 京(58553)
- 科学(58141)
- 农(45830)
- 所(44999)
- 财(44993)
- 业大(43135)
- 研究所(41657)
- 中心(39621)
- 江(37808)
- 财经(37262)
- 范(36976)
- 北京(36648)
- 师范(36620)
- 农业(35901)
- 经(33952)
- 院(32366)
- 州(30890)
- 经济学(29927)
- 师范大学(29876)
- 基金
- 项目(191335)
- 科学(150441)
- 基金(139573)
- 研究(138742)
- 家(122333)
- 国家(121347)
- 科学基金(103993)
- 社会(85837)
- 社会科(81250)
- 社会科学(81227)
- 基金项目(75333)
- 省(73775)
- 自然(69335)
- 自然科(67711)
- 自然科学(67692)
- 自然科学基金(66507)
- 划(63016)
- 教育(62905)
- 资助(57154)
- 编号(57042)
- 成果(46401)
- 重点(42582)
- 部(42164)
- 发(40137)
- 创(39522)
- 课题(38058)
- 创新(36885)
- 科研(36821)
- 教育部(35876)
- 大学(35463)
共检索到375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秀红 袁银池 金玉成
[目的/意义]通过挖掘用户对专利文献中不同要素的兴趣情况及各要素之间的兴趣相互关系程度,揭示用户对专利文献各部分的关注点或兴趣所在。[方法/过程]以Tobii T60XL眼动仪为工具,邀请26名视力正常从事科研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实验,记录其阅读专利文献的行为,取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研究。具体做法为:针对专利文献的特有编排结构,将每个专利文献划分为12个兴趣区即12个要素,给合用户阅读时的眼动行为、测前问卷、测后RTA访谈进行分析。根据某个要素在所有受测者范围内的访问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缩放比3个指标,计算各要素兴趣度;从回视次数出发,得到各兴趣区回视次数的关系矩阵。[结果/结论]构建各要...
关键词:
阅读 眼动实验 专利文献 拓扑结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银池 王秀红 金玉成
为了满足科研用户对文献获取和阅读的高效、便捷及个性化的需求,文章通过挖掘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结合用户检索策略和测后访谈问卷等,计算用户关注主题的兴趣度,并使用向量空间模型表示用户兴趣;再通过文献采集与匹配,构建用户微服务推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动推送微服务模式,从而为用户选择推荐的文献。以用户阅读专利文献为例,验证了推荐模型的有效性,为建立智能化推荐系统提供基础。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程晓宇 刘坤锋
移动阅读已成国民阅读新趋势,而付费阅读模式的用户接受度不高。文章探究移动阅读用户付费阅读意愿影响因素,以期对国内移动阅读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托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引入个人付费意识构建付费阅读意愿影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最终回收242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发现个人付费意识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意愿,娱乐性、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社会影响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态度,并进一步显著正向影响付费阅读意愿,而及时性对付费阅读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付费阅读 移动阅读 付费意识 采纳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泸月 许统 熊芳
用户阅读互动是用户阅读行为的重要表现,将其与阅读满意度开展关联研究,有利于清晰其内在的相关规律,为阅读推广过程中提升用户阅读满意度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提出阅读交互行为由分享、讨论、合作、评价四个维度构成,并以参与度、信任关系为中介变量,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交互行为对阅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阅读交互行为对用户阅读满意度有着直接影响。阅读交互行为通过用户参与、信任关系对用户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其中,信任关系的中介作用更强。在阅读交互的具体行为中,分享与合作行为与认知满意度相关性较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吴丹 陆柳杏
【目的】研究大学生使用不同尺寸的手机屏幕和阅读类APP对学术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分析用户阅读学术文献的时间、理解率与记忆率。【结果】手机屏幕尺寸对阅读时间有影响,对阅读理解率与阅读记忆率无显著影响;APP的用户体验对阅读理解率有影响,对阅读时间与阅读记忆率无显著影响。【局限】实验用户类型和数量有限,阅读理解率与记忆率的测评方式不够客观。【结论】屏幕大小和阅读类APP影响着阅读效率的不同方面,优化移动阅读工具及APP的用户体验,可提高用户的阅读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向华 黄丽娟
文章以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借助Kano模型对用户有关实时资讯、专业学习和休闲娱乐方面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都被用户划归为无差异需求,说明移动阅读服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依据用户对Kano调查表的打分,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用户分为目标用户、潜在用户和无关用户3类,对每一类用户的移动阅读内容需求特点及其满足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图书馆提供精准的移动阅读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为提高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阅读 内容分析 用户需求 图书馆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侯雪 胡振宁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移动图书馆 阅读寻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魏雅雯 茆意宏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阅读利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尚珊 阴晓慧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阅读新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阅读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主体、外界刺激、主体目标和主体活动4个方面对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用户在获取方式、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效率和行为交互5个方面的具体变化,为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明 郑莉 刘海鸥
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阅读日益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消费形态,移动端APP也成为纸质书之外最重要的阅读载体之一。在原有技术接受模型基础之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与移动阅读APP的经济成本因素,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移动阅读APP用户采纳行为假设模型——TAM/TPB。通过SPSS和LISREL软件的交叉使用,对不同年龄阶段、学历及使用频率的目标群体的行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修正与确认了最终的用户采纳行为模型。该整合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移动阅读APP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也为促进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少博 李金玲
[目的/意义]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用户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满意程度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在拉力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和网络义务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用户的转移意愿则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系统和服务3个方面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健 张云 茆意宏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社会化阅读 阅读交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旭艳 赵雪云
阐述了闵行区图书馆举办文献聚类推介活动的目的、推介文献主题的确定方法、推介活动的实施办法、取得的成效及对推介活动的几点思考。说明文献聚类推介是图书馆引导公众阅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型导读方法。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 聚类推介 公众阅读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玉红 侯艳 刘川
本文对已有的国内研究碎片化阅读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总结了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利弊以及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国内学者应细化和加深对碎片化阅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碎片化阅读 阅读行为 阅读引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建华 高靓颖 李雪
深入到文献内部,发现国际图书情报领域阅读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收集SCI/SSCI/A&CHI数据库收录的2007-2016年图书情报领域阅读研究文献,以单篇文献为分析单元,建立以问题、内容、方法为主的分析框架,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阅读行为、新媒体阅读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休闲阅读受到重视;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访谈、人机交互记录分析运用较多。依据分析框架,关注文献中感兴趣的部分,其他内容容易被忽略,这是内容分析法的局限性。新技术引发的阅读变革要求图书馆调整馆藏、技术、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