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
- 2023(1004)
- 2022(886)
- 2021(830)
- 2020(727)
- 2019(1746)
- 2018(1739)
- 2017(3973)
- 2016(2075)
- 2015(2235)
- 2014(2278)
- 2013(2356)
- 2012(2297)
- 2011(1896)
- 2010(1991)
- 2009(1913)
- 2008(1786)
- 2007(1607)
- 2006(1565)
- 2005(1482)
- 学科
- 济(13425)
- 经济(13418)
- 方法(6349)
- 数学(6079)
- 数学方法(6055)
- 业(4750)
- 管理(4080)
- 地方(3844)
- 税(3157)
- 税收(3074)
- 收(3058)
- 地方经济(3053)
- 中国(2904)
- 农(2902)
- 财(2716)
- 企(2672)
- 企业(2672)
- 农业(2368)
- 学(2288)
- 收入(2026)
- 贸(1909)
- 贸易(1906)
- 易(1845)
- 融(1679)
- 金融(1679)
- 经济学(1561)
- 银(1515)
- 银行(1503)
- 业经(1457)
- 行(1417)
- 机构
- 大学(28665)
- 学院(28320)
- 济(15686)
- 经济(15511)
- 研究(10869)
- 管理(9821)
- 中国(8466)
- 理学(8368)
- 理学院(8285)
- 管理学(8161)
- 管理学院(8112)
- 财(7192)
- 京(6020)
- 科学(5961)
- 经济学(5721)
- 所(5672)
- 财经(5558)
- 经济学院(5300)
- 农(5249)
- 经(5080)
- 研究所(5069)
- 中心(4756)
- 江(4387)
- 农业(4089)
- 财经大学(4077)
- 业大(4043)
- 院(3803)
- 北京(3772)
- 省(3522)
- 州(3304)
共检索到4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核,2013年中国GDP达到568 8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这个数字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和议论,虽然它是14年来的最低增速。这是因为中国已经不再把GDP增速看做"绝对优先"的指标了?还是由于整个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长趋缓),即使GDP增速低一些也不会导致失业问题,因此降低了对GDP增速的依赖?抑或,中国目前的潜在劳动生产率就在"七上八下",7.7%恰是常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清友 朱振鑫
中国经济已经迎来增速换档的"新常态",未来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秉承"平常心",保持政策定力,克服现实阻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指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和政策的大趋势。从经济上看,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中,喧嚣趋于平静,阵痛在所难免。经济上的"新常态"必须配合政策上的"平常心",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要顶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海鸣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五年历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中期看,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的水平,中央银行已经退出常态化外汇市场干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汇率形成机制更加透明,汇率交易规则逐步与国际接轨,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第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亳洲
2014年是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的一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逐年减缓,处于10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中央采取了定向降准等微刺激政策,但整体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且下行压力有加大趋势。本文通过对安徽省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进行分析,认为经济下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下行将具有长期性,没有必要过分担心。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下行趋势,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必须以"新常态"为基本出发点,保持"平常心",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改进消费政策,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持久动力。
关键词:
经济形势 转型升级 消费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扬
在出口受挤压、消费难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仍然要依靠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仍是重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长达20年来的高储蓄,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利基础。中国经济2009年将呈现介于"V"与"U"之间的调整,出现"L"型的可能性不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宏胜 王东
应从历史的、相对的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综合看待银行利润增长,准确把握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促进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6~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年平均增长30%以上,2011年商业银行利润为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利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勇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25年。从现在到2020年的十几年中,中国经济仍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还将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结构转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志龙 吴优 武央 王海燕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本文对我国能源消耗与GDP在数量上存在怎样的关系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GDP 弹性系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海兵 林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五一 尹俊峰
GDP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统计指标 ,但存在对这个指标使用过度的现象。本文首先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在对GDP指标全面分析后认为 :GDP有重大缺陷和偏差 ,GDP不能区别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 ,GDP不能反映知识产出 ,GDP的增加只是一种手段 ,GDP的增加不能区别经济的表面增加和实际增加。必须正确理解、看待和使用以GDP表示的经济增长率 ,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可以不再计算GDP总量及其增长率 ,至少应该逐步淡化 ,盲目追求速度势必会造成宏微观出现反差的不正常现象。
关键词:
GDP 核算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捷敏
我国从1985年开始按照联合国推荐的1968年版SNA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GDP核算,至今已有20多年。过去20多年里,在GDP取得惊人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的质量低下、经济安全的基石被侵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遭削弱。
关键词:
GDP增长 追求 代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6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呈现企稳的迹象。与此同时,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四方面的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难以清晰、明确;二是稳增长政策难以缓解宏观经济深层次问题,经济主体的信心不强;三是经济内生性下滑的压力仍然存在;四是宏观经济难以形成持续稳定或复苏的基础。下半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可能进一步抬头。本轮"不对称W型调整"的第二个底部将于2016年底至2017年初出现,并呈现出强劲的底部波动特征。根据模型预测,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6%,CPI为2.3%。2016年~2017年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改革"+"更为积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在对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的基础上 ,解释了中国何以能够在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大大高于 GDP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保持物价稳定 ,并进而给出 M2 / GDP增长的动态路径。结论是导致中国 M2 / GDP极高的原因包括 :低通货膨胀率、高居民储蓄率、高不良债权率、企业留利水平低、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企业资金利用水平低等。高 M2 / GDP本身还不能说明中国经济是否潜伏将来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危险。最后 ,本文建立了一个由两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影响通货收缩形势的各种货币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论之一是 ,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盲目扩大生产 ,过剩的产品 (或过时的产品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