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0)
- 2023(7266)
- 2022(6316)
- 2021(5513)
- 2020(4899)
- 2019(11420)
- 2018(11197)
- 2017(22156)
- 2016(12122)
- 2015(14031)
- 2014(14426)
- 2013(14589)
- 2012(13999)
- 2011(13037)
- 2010(13347)
- 2009(12646)
- 2008(12405)
- 2007(11537)
- 2006(10209)
- 2005(9355)
- 学科
- 济(77350)
- 经济(77297)
- 管理(32442)
- 业(30022)
- 方法(29237)
- 数学(26396)
- 数学方法(26219)
- 企(22793)
- 企业(22793)
- 地方(18585)
- 中国(17130)
- 农(15677)
- 学(14173)
- 财(13153)
- 地方经济(12923)
- 业经(12666)
- 农业(10695)
- 贸(10471)
- 贸易(10468)
- 制(10386)
- 易(10046)
- 和(9378)
- 环境(9327)
- 融(8866)
- 金融(8864)
- 银(8470)
- 银行(8450)
- 行(8083)
- 经济学(8081)
- 体(7756)
- 机构
- 大学(190537)
- 学院(190011)
- 济(91912)
- 经济(90175)
- 管理(69855)
- 研究(68512)
- 理学(59550)
- 理学院(58855)
- 管理学(57933)
- 管理学院(57568)
- 中国(51072)
- 科学(40402)
- 京(39659)
- 财(38735)
- 所(35892)
- 研究所(32496)
- 农(32353)
- 财经(31015)
- 中心(30837)
- 经济学(30189)
- 江(29290)
- 经(27898)
- 业大(27206)
- 经济学院(27064)
- 农业(25452)
- 北京(25301)
- 范(24325)
- 师范(24122)
- 院(23452)
- 州(22720)
- 基金
- 项目(117913)
- 科学(92012)
- 研究(85968)
- 基金(85066)
- 家(73418)
- 国家(72834)
- 科学基金(61445)
- 社会(55856)
- 社会科(52905)
- 社会科学(52887)
- 省(46056)
- 基金项目(44735)
- 教育(39157)
- 划(38293)
- 自然(37879)
- 自然科(36947)
- 自然科学(36932)
- 自然科学基金(36275)
- 资助(35613)
- 编号(34652)
- 成果(28626)
- 发(27074)
- 重点(26769)
- 部(26659)
- 课题(24060)
- 创(23655)
- 国家社会(23219)
- 教育部(22870)
- 大学(22431)
- 科研(22425)
共检索到289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霓
文章首先分析了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表面原因,进而得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内部存在的"新二元"结构及人力资本不足是两者并存的内在原因。文章认为,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对策:一要调整产业结构;二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三要加大资本投资;四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勇
文章从技能型劳动者的分类界定入手,对不同类型劳动者所面临的"用工荒"现象及其成因机制进行微观视角的分类研究。结果发现,当前的"用工荒"现象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劳动者短缺,其中非技能型劳动者短缺的主要原因是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比例和无保障的弹性用工模式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供给激励不足,随着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此类"用工荒"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而造成技能型劳动者短缺的原因,既包括经济转型发展使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结构性增长,也有基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劳动者供给数量不足。技能型劳动者培育过程中的劳资双方行为"协调失灵"、政府职能缺位、社会化培训体系建设滞后和劳动力市场的无序发展等因素都是导致技能型劳动者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转型发展要求、进而导致技能型劳动者"用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淮
20 0 0年经济运行过程“价格战”与价格垄断行为并存的现象所揭示的是提供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矛盾的激化 ,供给价格主要取决于供给方的平均成本。需求价格是需求方的群体出价。消费者对产品的效用评价决定其出价高低。供给与需求双方都坚持自己的出价 ,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矛盾就无法通过利益妥协获得协调。体制性缺陷是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缓解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矛盾的主要政策指向应当是反垄断。
关键词:
价格 供求失衡 反垄断 宏观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领
劳动是人类的天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为人类社会进步所必须。本文首先阐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辩证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构矛盾,即"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关键词: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用工荒 就业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会娟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四大主要目标。而且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比如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关系,揭示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曾湘泉 刘彩凤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庞春
本文把产消者在专业工作、自给自足、影子工作(购物、物品管理和家务)、消费和休闲活动上使用的时间引入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分析影响时间分配的因素,探究在经济进步中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稀缺之谜。该创新性模型演绎得出了丰富的结果。交易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进步均能减少自给自足时间、推动分工演进、促进交易品种类和数量以及人均真实收入增长,但也会增加影子工作时间、提高产品消费速度;其中,交易技术进步还会增加工作时间、缩减消费和休闲时间,而生产技术进步既可能增加、又可能减少工作时间(取决于不同的条件),还会同时增加消费和休闲时间,但会提高影子工作时间占比、压低消费和休闲时间占比。由于工作时间增加、影子工作时间加长或占比增大、产品消费速度升高都意味着生活节奏加快,因此交易技术进步产生"富忙"现象,而生产技术进步既可能引起"富忙"现象,又可能形成"富闲"趋势。此外,学习成本会削低技术进步的正效应,引起"穷忙"现象。本文发现,技术进步尤其是交易技术进步,虽然推动了经济繁荣,却加剧了休闲时间稀缺。因此,强化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降低学习成本、培育和发展"时间市场"对促进经济增长、减轻时间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宇舸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导致就业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增加,延缓了学生就业,增加了就业成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垄断,造成了私人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下降等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市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就业 高等教育 制度分析 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冰 石美遐
"民工荒"已成为普遍现象,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其成因的研究见仁见智。运用供求机制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通过对"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在"加薪潮"背景下,农民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之一;在考虑户籍因素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减弱,是"民工荒"的原因之二。并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民工荒” 供求机制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立宏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工荒",对于一个被认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国家来说,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极大的关注。本文从民工这一特殊的劳动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特征及其移动分析入手,对"民工荒"问题的起源进行探讨,并对当前关于"民工荒"解决建议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
民工荒 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认为,农地抛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提供较低的级差地租、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当前农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贵 钟坚
我国"民工荒"的重点是加工贸易。当加工贸易的粘性工资低于农民工的预期工资时,农民工"用脚投票",选择留在农村务农或到非加工贸易部门就业,劳动力供给满足不了加工贸易对农民工的需要,这是导致加工贸易"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化解加工贸易"民工荒",必须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农民工工资;改革二元户籍制度,降低农民工转移成本;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率。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农民工 “民工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秉文
前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和近月来的"用工荒",均由农民工供需失衡造成的价格下降所致,是农民工劳动力要素市场自发调节的周期性结果。作者在价格成因变化的分析中发现,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农村福利条件的极大改善提高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农民工的"市场价格"含义正在发生变化。"用工荒"是推动中国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内生动力,是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上升拉力,是促进城镇化的一个市场推力。"用工荒"的出现,无形之中成为具有浓厚的有中国特色的用工价格集体协商谈判的一个自发有效形式,成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一个市场机制。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做好用工价格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的服务引导工作,继续做好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新颖
根据经济学原理,农民贷款难由供需两方面因素决定。从需求方面来看,农民具有较高的贷款偏好,利率对农民贷款的影响并不大,但收入较低影响了贷款的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由于交易成本、运营成本较高,同时风险较大,从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较高。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应当放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效地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和风险。
关键词:
农民信贷 需求 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绍庆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增收难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党和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本文试图从农产品的供求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两个角度对形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运用退出机制和补偿机制来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退出机制 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