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5)
2023(17951)
2022(15274)
2021(14186)
2020(11840)
2019(26675)
2018(26413)
2017(50789)
2016(27646)
2015(30802)
2014(30356)
2013(29726)
2012(26958)
2011(24075)
2010(24042)
2009(22826)
2008(22303)
2007(19878)
2006(17670)
2005(15905)
作者
(78107)
(64848)
(64709)
(61329)
(41400)
(30987)
(29253)
(25237)
(24425)
(23225)
(22021)
(21956)
(20664)
(20417)
(20006)
(19576)
(19276)
(19253)
(18596)
(18370)
(16118)
(15949)
(15640)
(14819)
(14534)
(14510)
(14485)
(14353)
(12898)
(12661)
学科
(109889)
经济(109727)
(101050)
管理(96199)
(90825)
企业(90825)
方法(46609)
数学(36617)
数学方法(36203)
(35791)
(34839)
业经(34722)
中国(27716)
(25911)
(25347)
财务(25273)
财务管理(25239)
农业(23970)
企业财务(23922)
技术(21291)
(21161)
理论(20948)
地方(20672)
(20650)
环境(20106)
(20020)
(19220)
贸易(19209)
(18854)
(18661)
机构
学院(391019)
大学(385592)
管理(155974)
(154118)
经济(150776)
理学(134072)
理学院(132628)
管理学(130569)
管理学院(129833)
研究(126182)
中国(97078)
(82270)
科学(77420)
(75248)
(62858)
(62850)
财经(59216)
(59020)
中心(56903)
研究所(56728)
业大(56644)
(53628)
北京(51659)
(49730)
师范(49308)
农业(49054)
(47224)
(46426)
经济学(45285)
财经大学(43610)
基金
项目(261568)
科学(206680)
研究(195310)
基金(189140)
(163379)
国家(161932)
科学基金(140465)
社会(122759)
社会科(116148)
社会科学(116119)
(103245)
基金项目(100273)
自然(90516)
教育(88884)
自然科(88337)
自然科学(88319)
自然科学基金(86724)
(85680)
编号(80976)
资助(76537)
成果(65135)
重点(58392)
(56989)
(56343)
(56001)
课题(55264)
创新(51950)
(51353)
项目编号(50148)
国家社会(49934)
期刊
(177952)
经济(177952)
研究(115184)
中国(75368)
管理(61578)
(61182)
(59208)
学报(57608)
科学(54674)
大学(44268)
教育(43210)
学学(41881)
农业(40806)
技术(34789)
(34285)
金融(34285)
业经(31917)
财经(29060)
经济研究(27300)
(24889)
问题(22729)
(22684)
技术经济(19687)
现代(19132)
科技(18535)
财会(18127)
(18016)
理论(17986)
商业(17843)
图书(17628)
共检索到57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尤成德  张建琦  
本文基于企业战略变革和加工制造业升级的理论视角,提出了用工环境变化下沿海加工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图。企业应该首先转变理念,逐步进行业务调整,积极谋划战略转型,重新确立新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政府政策、行业特征和企业资源情况将对企业的转型决策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惠丽   裴潇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开来,数字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进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本文基于TOE框架,结合NCA与fsQCA两种方法对50家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复杂因果研究,深入分析各要素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征和转型路径。研究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的因素是实现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关键条件,但是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必要条件;实现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路径有4种,即通用探索型、被动索引型、谨慎尝试型和自主突破型,制造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基础与资源禀赋优势作出选择,统筹兼顾、锻强补短,灵活部署技术资源,以获得数字价值提升。分析路径结果可知,当前我国取得显著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制造企业大多依靠通用应用型技术和垂直应用型技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1家嵌入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组态视角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因素,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IT基础设施建设、IT业务拓展能力、IT前瞻性能力、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制度逻辑差异均不构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利用式学习为主导的外部环境驱动型、组织双元学习为主导的能力驱动型、能力—组织学习—外部环境内外驱动型三条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低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两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利用式学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组态路径中,说明利用式学习对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东峰  殷成志  
以天津泰达为例,总结探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沿海开发区20年演进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典型发展路径:以外资高度集聚和加工制造业主导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路径是由"全球产业重组-外资注入增长-外向型加工区"的内在机理所决定的;最后,论文解释了沿海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外部风险性、外向型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内生增长困境、从加工区到新城的转型战略和游离于二者间的现实图景等诸多特殊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安菊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工业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上海装备制造业遭受重创,探究上海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影响上海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上海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对策及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璇  钱薇雯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将环境规制划分为正式型与非正式型两类;以2010—2015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对比分析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1)从制造业全行业来看,正式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在沿海与内陆地区均显著为正;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在沿海地区显著为正,在内陆地区作用不显著;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在沿海地区显著为负,在内陆地区显著为正。(2)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在沿海地区显著为正,在内陆地区显著为负。(3)环境规制对高搬迁成本行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在沿海地区显著为正,在内陆地区显著为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皓皓  王英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生态位指标体系,分别测算各个省市的生态位宽度、适宜度和重叠度,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揭示我国沿海各省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沿海省市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差距较大,江苏和广东产业发展环境较为优越,浙江、山东整体产业发展环境稍逊,而天津、辽宁、河北和福建产业发展环境较差。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投入较为集中,导致产业整体环境评价值略低,而海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规划,并不适于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季良  陈白雪  
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实质上是资源有效组织并产生组态效应的过程。资源集合既可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也可能导致转型失效。从成功转型和低效失败的正反视角,通过对45家制造企业案例的实证和对比研究,分别得出高低转型条件(资源)组态路径、成功转型要点以及失败转型注意事项:创新资源主导性和融资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改变供应商集中度是实现其它资源因素协同的有效路径,创新缺失和资源错配(企业规模、知识技术密集度、供应商集中度)易导致转型升级低效。研究结论丰富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可为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构建并避免低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慕强  谢沂志  麦宇航  杨程玲  
外资企业为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外资企业的空间演化及升级路径对于中国更好吸引高质量外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动态演化的视角,以1992—2022年新加坡在华投资企业(以下简称“新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局域Getis-Ord G_i~*指数和Apriori数据挖掘算法分别探讨了新资企业在华的时空演化特征及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新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演化方向上呈现出自北向南、由环渤海地区向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聚集的趋势。(2)新资企业进入热点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而退出热点则集中在环渤海和福建沿海地区,同时投资趋势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高附加值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3)长三角地区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软件信息、科学研究、商业及法律服务和房地产的产业关联强度较为稳定且紧密度上升,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关联在整体上发展较为均衡但没有关联稳定且保持紧密的产业集群,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稳定性较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鶄  施曼  韦倩青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全球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我国代工企业通过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相当规模产业集群。然而,我国代工企业长期被限制在国际生产体系之外,从事低技术的生产制造模块,并且仅靠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禀赋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难以打破上游企业的技术封锁,实现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所以文章将视角由全球价值链转向国内价值链(NVC),基于雁形模式理论提出了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新路径,最终可实现代工企业产业升级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林  陆亮亮  
“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化战略成为制造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以美国GE、德国Siemens、日本Toyota与中国Haier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资源要素-核心能力-系统创新”智能化战略转型综合模型,明确不同国家制造企业因资源、能力和系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模式,在转型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目标、路径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区别。结论不仅从微观动态层面为理解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提供了基本信息,也有利于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发展框架,对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宏磊  
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互联网战略转型已是重要发展趋势,系统、全面探索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路径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不仅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需要和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需要,也是科技融合发展的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应从产品模式转型、生产模式转型、商业模式转型、营销模式转型和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巨星  
近年来,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链打造、客户需求多变、产品混线生产、交付周期持续缩短等内外部压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越来越需要数字化来破局,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通常参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因此从客观实际出发应按照“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路径,最终向智能化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张竣喃   李佳璇  
充分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的作用,激发企业主体自主减排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改革的制度解析为基础,从价值链的新视角讨论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机制,在理论上提出微观主体向下游延展的服务优化效应与向上游攀升的创新激励效应。经验研究方面,将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库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匹配获得微观样本,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检验了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在发挥二氧化硫减排作用的基础上,推动了制造企业以延展价值链为导向的服务转型,表现为创造嵌入式服务和挤出混入式服务的优化效应,但没能倒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制造企业并没有选择创新升级;排污权交易通过提高客户集中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流动资产及营销支出,达到制造企业服务优化的效果;面对市场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制造企业没有增加研发投资,而是优先实施末端污染治理实现减排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泽双   王义杰  
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趋势,不同企业由于企业特点不同,需要合理选择转型路径。为深入探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动态过程,基于“技术-组织-环境”分析框架,构建包含制造能力、技术应用、技术创新、企业规模、人力资源、金融支持6个关键前因条件的理论框架,采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利用Python分析2015—2021年中国制造业转型成功企业86家,探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在时间纵轴上的组态效应,以为技术基础、内部资源、环境依赖度不同制造企业明确转型路径。研究发现:技术因素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条件,5条组态的一致性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并根据企业规模划分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两类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路径,二者均有利于发挥多个要素的协同作用;行业特点对智能化转型路径的选择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5条路径对食品、印刷、家具制造业的解释力度较低;5条路径的一致性在研究期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都在2020年前后存在小幅回落,这可能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因此,制造业企业要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参与生产环节中自动化来完成智能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