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4)
2023(9265)
2022(7903)
2021(7096)
2020(5897)
2019(12991)
2018(13129)
2017(24200)
2016(13253)
2015(14066)
2014(13589)
2013(12758)
2012(11127)
2011(10137)
2010(10211)
2009(9959)
2008(9686)
2007(8338)
2006(7524)
2005(6946)
作者
(34809)
(29235)
(29065)
(27867)
(18371)
(13945)
(13033)
(11117)
(10928)
(10326)
(9937)
(9658)
(9291)
(9280)
(9238)
(8992)
(8722)
(8603)
(8509)
(8350)
(7269)
(7221)
(6915)
(6638)
(6616)
(6564)
(6440)
(6409)
(5837)
(5643)
学科
(44843)
经济(44759)
管理(42573)
(36299)
(32146)
企业(32146)
(17037)
(16950)
方法(16468)
数学(13930)
数学方法(13773)
中国(13443)
(13029)
业经(12485)
(12308)
体制(10678)
(9763)
银行(9743)
(9689)
财务(9668)
财务管理(9644)
(9336)
(9252)
金融(9249)
企业财务(9119)
(8601)
贸易(8597)
(8388)
(8265)
环境(8130)
机构
学院(175393)
大学(173343)
(72288)
经济(70801)
管理(64294)
研究(59081)
理学(55100)
理学院(54540)
管理学(53670)
管理学院(53324)
中国(44545)
(39115)
(34962)
科学(33925)
财经(29740)
(29115)
(27575)
(27205)
(26944)
中心(26465)
研究所(26012)
业大(24035)
经济学(23174)
财经大学(22138)
(22015)
师范(21760)
(21636)
北京(21490)
农业(21386)
(21054)
基金
项目(117053)
科学(92727)
研究(87664)
基金(85049)
(74319)
国家(73702)
科学基金(63463)
社会(57445)
社会科(54550)
社会科学(54540)
(46343)
基金项目(44448)
教育(41311)
自然(39317)
(38607)
自然科(38461)
自然科学(38450)
自然科学基金(37764)
编号(35321)
资助(33365)
成果(29154)
(28216)
重点(26900)
(26189)
(25562)
课题(25214)
(25111)
国家社会(24457)
创新(23980)
(23186)
期刊
(83625)
经济(83625)
研究(55716)
中国(38082)
(32519)
学报(26768)
(26382)
管理(25954)
科学(23866)
教育(22518)
大学(20622)
学学(19448)
(18189)
金融(18189)
农业(17172)
财经(15447)
业经(14467)
经济研究(14279)
技术(14206)
(13357)
问题(10299)
(8831)
(8717)
(8249)
财会(8020)
科技(7985)
商业(7847)
现代(7793)
理论(7657)
会计(7456)
共检索到26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舒熳  张三保  
同工不同酬已成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存在的一种普遍问题。作为"双轨制"用工模式的具体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却也带来了社会不公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同工不同酬的历史演进。之后,从宏观制度和微观组织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其成因。随后,分别阐述了其在社会公平和企业绩效两个方面的效应。最后,基于前因与效果的分析,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出发,就改革同工不同酬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千友  
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生产领域内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长期存在;农业劳动日工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加之城乡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结果农业劳动日工价与现实市场劳动力工价差距悬殊,加剧了农业生产领域内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最后提出按照实际雇工工价调整现行农业劳动日工价核算标准,建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制度等对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领域同工同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箭  
员工同工不同酬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企业内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时,会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流动意向,但是否流动还会进一步考虑流动成本以及就业率,当预期收益与迁移成本的差额大于原有企业的劳动报酬水平时,会选择流动,反之,则不流动。就业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决策,就业率越高其流动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2011年10月,国家决定建立温州金融试验区,我国资金价格改革正式进入"双轨"运行时期。笔者认为,今天的改革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应该很好地借鉴商品价格"双轨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在改革过程中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过去30年,我国价格改革主要集中在商品和劳务领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京  
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是影响WTO现代化改革未来走向的核心传统议题。现有WTO体制采取"双轨制"严格区分农业补贴和非农业补贴,通过《农业协议》确立了一套独立于《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独特农业补贴规则体系。"双轨制"作为一种过渡性安排,迈出了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第一步,但是也带来了WTO补贴监管体制的不一致,"和平条款"更是加剧了WTO补贴规则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对农业补贴争端解决实践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基于对WTO补贴制度的历史与法律分析,建议未来的改革应实现两套补贴制度的融合。从短期来看,争端解决机构应努力澄清《农业协议》和《补贴协议》存在的概念差异,以便在WTO未来谈判中讨论监管融合问题;从长远来看,未来改革应避免规则的简单一体化,采用"灵活性规定"逐步推进补贴制度融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综合考虑现行审计体制的优劣以及政府经济监管和人大预算监督对审计监督的双重需要,中国国家审计应实行"双轨制"改革,即在人大和政府分别建立履行不同审计职责的审计组织;人大所属的审计组织主要从事预算审计工作,政府所属的"审计署"主要进行政府经济监管所需要的各项审计监督工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鸿波  
目前,关于如何解决石油价格“双轨制”问题,定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定最的研究工作还很不够。本文试图采用后一种方法,对石油价格“双轨制”的改革作些探讨。我们认为,石油产品应当实行计划价格。这是因为:从我国石油资源的储备情况和石油产品长期供求趋势看,石油短缺将是国民经济长期面临的局面。一方面,石油生产所需的投资大,建设周期也较长,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石油价格的上涨难以使其供给相应增加,所以,石油价格的供给弹性,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比较小,不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喜梅  
"三农"问题的解决,资金瓶颈是关键。但原有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在原有农村金融体系旁边,发展一种具有活力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这种双轨制改革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它的发展基础应该是农村二、三产业,新的小型金融机构要与农村经济主体密切合作,协调发展,同时,国家也要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冬  
中国房地产市场失灵是卖方市场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品供给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拓展保障性住房范畴,构建新的双轨制,能够有效细分市场,加大竞争,完善市场功能。在首套购房市场上,采取分级标准制度与土地逆向拍卖结合,能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居住刚性需求,政府低价售地是对住房公共品属性的合理回应;在二套房及豪华超标房市场上,政府仍采取常规土地拍卖。为了规避与首套房的可替代性,开发商会更加注重设计研发,推动技术进步,而政府高地价收入相当于对高收入群体征收的特殊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瑞龙  
2011年,华生、张维迎等学者以价格双轨制理论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此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李政军  龚六堂  
本文将利率双轨制引入带融资溢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分析了利率双轨制的效率、利率双轨制的改革以及与利率双轨制相配套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利率双轨制的效率不仅与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更取决于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政府应该不断降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扭曲,直到利率双轨制不再有效率时,再一举取消双轨制才是福利损失最小的。在短期,利率双轨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管制利率渠道来传导。溢价比稳态提高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正向反应和溢价比稳态降低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轻微负向反应的相机反应规则,优于单一反应规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然  王瑞民  
基于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价格双轨制经验与"价格闯关"教训的研究,本文认为,不应在房地产全面泡沫化背景下过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构筑坚实的金融微观基础并硬化地方政府与上游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有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实体经济改革亦应同步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鲁  
工业品生产资料价格现存的问题主要是实行双轨制,计划内的国家定价一般严重偏低,而计划外的议价、市价一般严重偏高,计划分配的比重连年缩小,尤以煤炭、原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品的问题最为严重。改革的办法主要是提高计划内国家定价,使其反映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合理地提价,使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可以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吸收外来资金,加快发展,拉长短线,增加供给,使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可以促使节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纵宇  毛建平  
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考改革牵动着教育改革的全局。长期单一模式的高考与追求学历的路径相互作用,彼此助长,双轨制高考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工程人才培养的共同需要。笔者认为,双轨制高考改革意味着重新建轨,轨道需要科学规划,改革过程中需注意双轨的前后联接与互通、对运行进行监督反馈,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改革要突破几个难点:充分认识办学定位的复杂性,不囿于职高与普高、高职与普本的形式分轨;畅通人才培养及流动通道,避免分数决定轨道的陈旧模式;合理设计改革方案,兼顾公平与效率;转变人才观,建立改革的社会支持系统。双轨制高考改革意味着重新建轨,需要科学规划轨道,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小军  费太安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利益藩篱很深,目前推进艰难。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既要争取快速渡过深水区,同时又要考虑改革主体的利益诉求,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增加改革动力。公立医院改革应借鉴经济体制改革双轨制策略,放活医疗卫生市场,将引进外资(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借市场的力量冲破既有利益藩篱,再辅以政府改革的力量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将外资(民营)医院发展作为打破公立医院改革困境的战略来推进;在政府职能转变上,突出对市场的放活与科学监管;在具体配套措施上,建立人才自由流动制度,实施医保公平兑付以及财税金融平等支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