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2)
- 2023(5777)
- 2022(5132)
- 2021(4767)
- 2020(4376)
- 2019(10299)
- 2018(10306)
- 2017(19994)
- 2016(11398)
- 2015(13234)
- 2014(13587)
- 2013(13967)
- 2012(13125)
- 2011(12076)
- 2010(12259)
- 2009(11608)
- 2008(11972)
- 2007(10926)
- 2006(9374)
- 2005(8390)
- 学科
- 济(49869)
- 经济(49829)
- 管理(32292)
- 业(29063)
- 方法(26457)
- 数学(23824)
- 数学方法(23568)
- 企(22778)
- 企业(22778)
- 农(13267)
- 学(13064)
- 财(12189)
- 中国(11324)
- 地方(9443)
- 贸(8988)
- 贸易(8986)
- 和(8928)
- 农业(8802)
- 易(8722)
- 业经(8694)
- 制(8185)
- 务(7664)
- 环境(7659)
- 财务(7640)
- 财务管理(7616)
- 资源(7564)
- 企业财务(7099)
- 理论(6926)
- 银(6559)
- 银行(6506)
- 机构
- 大学(176014)
- 学院(173758)
- 济(68485)
- 经济(66904)
- 管理(64281)
- 研究(61251)
- 理学(55038)
- 理学院(54386)
- 管理学(53149)
- 管理学院(52826)
- 中国(46032)
- 科学(41707)
- 京(37946)
- 农(36381)
- 所(33870)
- 研究所(31084)
- 财(30919)
- 业大(29795)
- 农业(29318)
- 中心(28462)
- 江(27300)
- 财经(24941)
- 北京(24048)
- 范(22858)
- 师范(22549)
- 经(22444)
- 院(21854)
- 州(21363)
- 经济学(21130)
- 省(19798)
- 基金
- 项目(115304)
- 科学(87412)
- 基金(81425)
- 研究(79551)
- 家(73135)
- 国家(72592)
- 科学基金(59373)
- 社会(47534)
- 省(45234)
- 社会科(44966)
- 社会科学(44947)
- 基金项目(42976)
- 自然(40146)
- 自然科(38989)
- 自然科学(38972)
- 划(38951)
- 自然科学基金(38250)
- 教育(36489)
- 资助(35222)
- 编号(32531)
- 成果(26836)
- 重点(26737)
- 部(25756)
- 发(25018)
- 计划(23208)
- 科研(23202)
- 创(22762)
- 课题(22327)
- 创新(21448)
- 科技(20905)
共检索到252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卫忠 胡芬 严利平
用实际种群分析法评估了东海及长江口区域鲐鱼近10年来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东海及长江口区域的鲐鱼自1987年以来历年的现存资源量分别在13.2~23.5万吨和4.1~12.7万吨之间波动,近年的资源数量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近年鲐鱼的实际捕捞产量已逐渐接近其现存资源量,说明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是很大。
关键词:
鲐鱼,实际种群分析法,资源评估,东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卫忠 李长松 胡芬
从80年代初年起,应用实际种群分析法和计算机编程每年对东海绿鳍马面资源量及产量作估算和预报,在10多年的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的优势,对评估方法逐步作了改进,根据捕捞方程采用迭代法直接求算捕捞死亡系数F值,利用反复迭代取消了初始值的估算,使得估算精度和计算便利性都有所提高。实践表明,评估和预报结果对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资源评估 实际种群分析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利平 李建生 凌建忠 叶孙忠 张洪亮
为了摸清东、黄海日本鲭的资源量和渔业利用状况,以2007年5~12月在东海近海和黄海中南部海域渔获的日本鲭叉长的测定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东、黄海区的渔业产量统计资料,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VPA)估算了2007年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资源量,并分析了该资源的结构和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利用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当年生幼鱼(31.87%)和1龄鱼(49.90%)为主,现存年平均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3.68×109N和39.55×104t;该资源的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偏低开发状态,最大持续产量(MSY)为24.08×104t,年渔获量已超过MSY,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禁止利用当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存根 宋海棠 姚光展
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4个月在26°~33°N,127°E以西,水深20~120m的东海中北部大陆架海域,使用桁杆拖虾网进行虾蟹类资源调查所获资料,应用资源密度法首次估算了调查海域主要经济蟹类和总体的现存资源量和MSY,结果是:东海调查海域蟹类总资源量约为18.2×10~4t,MSY约为21.9×10~4t。估算出的蟹类现存资源量比当年渔获量略高,表明该海域蟹类资源总体利用不足,尚有一定潜力。文中还讨论了不同蟹类种类资源的不同利用程度,具体是三疣梭子蟹资源已达过度利用,而细点圆趾蟹、锈斑(虫寻)、日本(虫寻)、武士(虫寻)、光掌(虫寻)等蟹类资源则还利用不足,其中细点圆趾蟹...
关键词:
蟹类 资源量 评估 大陆架 东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天明 宋海棠
根据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二年整6艘单拖调查船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法,评估了26°00′-31°00′N、120°30′-127°30′E约如40-200m水深范围87个渔区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阐明了头足类及主要种类资源密度的季节变化和时空分布,提出可捕量,为今后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头足类 资源量 资源密度 东海中北部海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刘勇 程家骅
针对Lesile法未考虑自然死亡因素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形式的Lesile法,使得该方法也能适用于长渔获周期的资源群体,并结合2009~2010年全国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评估的渔业统计结果和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估算东海区小黄鱼(Lartmichtlys polyaetis)资源量。结果表明,伏季休渔开捕后可供利用的小黄鱼资源量为16.99×104t,到4月底余存4.65×104t,年平均资源量7.70×104t,最大持续产量8.93×104t,全年开发率达到0.87,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关键词:
小黄鱼 Leslie法 资源量 东海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丘书院
一、历史的回顾应用初级生产力数值及各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估算潜在鱼类生产量和渔获量是近二、三十年来各国海洋生物学家和渔业生物学家所共同关注并经常使用的方法。已发表的论文甚多,如Lasker,R.(1970)论加州拟沙丁鱼对浮游动物能量的利用;Cushing,D.H.(1971)综述世界各大海区上升流与鱼产量;Steele,J.H.(1974)分析北海渔获量与各营养阶层生产力的关系;Smith,P.E.(1982)研究南加里福尼亚湾的初级产量和鳀鱼群体;Sheldon,R.W.等(1977)论缅因湾浮游植物生产率与鱼产量的关系;Mills,E.L.等(1979)报道加拿大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作志 袁蔚文 张俊 范江涛 许友伟
实际种群分析法(virtual population analysis,VPA)是开展渔业资源评估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一般以世代为基础开展评估。基于实际渔业存在渔汛期、休渔期等特点,本研究运用分期评估的概念对传统实际种群分析进行了扩展,即分期种群分析法,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捕捞死亡特征,评估与分析了4种不同分期情景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模拟研究表明,由于分期不当造成评估结果的误差为6%~33%。文中一并给出了开展分期实际种群分析法对资料收集和参数评估的要求。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实际种群分析法中没有全面分期产生的误差,使其扩展至适合于评估全年捕捞死亡率不稳定或非连续性渔业种群,评估结果也更接近于评估种群的真实...
关键词:
实际种群分析 扩展 渔期 渔业资源评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凌建忠 严利平 李建生
根据2001年、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海区站监测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密度2001年、2002年都以夏季为最高,分别为463.70 kg/km2和237.43 kg/km2;2001年春季和2002年冬季最低,分别为98.24kg/km2和125.43 kg/km2。(2)两年中太平洋褶柔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所有头足类种类中都为最高,分别为145.07 kg/km2和101.85 kg/km2;而蛸类的资源密度为最低,分别为4.69 kg/km2和2.53 kg/km2。(3)2001年、2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娜娜 陈国宝 于杰 李永振 汤勇 陈丕茂 贾晓平
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海域,2007年3月20日开始投礁,12月25日正式完成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建礁体积9.51万km3,礁区面积966 m×2 851 m。从2007年4月到2009年5月,使用科学鱼探仪(EY60型,120 kHz,Simrad)先后在不同季节对大亚湾杨梅坑生态调控区的礁区内和礁区外水域进行了6次声学调查,共获取有效声学航程122.54 n mile,以了解建礁后该水域生物分布和资源量密度变化情况。调查中设站点进行生物学拖网采样以辅助声学评估。利用Echoview声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历史资料记载的生态、资源特点以及本研究中拖网生物学数据,以0....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生物资源量 声学评估 大亚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双杰 顾六宝
本文论述了聚类分析的原理 ,并使用它分别对区域水资源和区域经济进行了实证研 究 ,这对评估区域自然资源和区域经济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区域经济评估 区域资源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艳 熊飞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铜鱼是典型的半洄游性鱼类,曾是长江干流的重要渔获对象,但目前其资源已严重衰退。为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该物种的种群动态,论文利用2007—2009年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调查数据,采用体长频率法对其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铜鱼渔获群体体长范围为125~530 mm,体重范围为24~2 250 g,平均体长为228.7±56.6 mm,平均体重为206.4±251.9 g;优势体长组为150~270 mm,约占总数的80.4%。铜鱼体长-体重幂函数关系为:W=7.63×10~(-6)L~(3.10)(R~2=0.97,P
关键词:
生长 死亡 资源评估 体长频率数据 铜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依据渔业统计资料和渔业资源监测数据,对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两种大型食用水母的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沙海蜇的年间数量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为海蜇的产量高峰期,1998年产量最高达43×104t,21世纪以来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的年产量在20×104t左右。随着近年来沙海蜇的持续爆发,该种类也成为主要的食用水母。根据近5年的监测结果,沙海蜇的年捕捞产量波动范围(11.03~55.22)×104t,年平均产量28.63×104t,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东海区的年产量维持在1...
关键词:
大型食用水母 利用 沙海蜇 资源量 评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芬 陈卫忠
利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估算和预测了东海鲐年产量,实际的应用和对过去年产量的回顾预测都表明,该专家系统具一定的实用性,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比较接近,平均预测精度为87.8%,预测结果可供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参考。从近十多年鲐的渔业生产和资源状况来看,鲐实际捕捞产量已接近我们所评估的现存资源量。同时,渔获物的组成以当龄鱼为绝对多数,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说明东海始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并开始出现过度利用的迹象,资源前景并不乐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宏泉 钱芳
随着我国渔业生产的发展,渔业用冰需求量逐渐增大,而我国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渔业用冰需求量统计数据,制冰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规模;制冰企业对用冰消费市场结构和发展趋势不掌握,直接造成制冰企业生产存在盲目性。通过建立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出1995—2016年渔业用冰量,并与全国水产冷库制冰量趋势线相拟合,得出两者趋势一致的结论。表明估算得到的结果相对客观准确,符合我国渔业用冰的实际情况。通过异方差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检验,表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变量之间存在稳定及长期均衡关系,因
关键词:
渔业 用冰量 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